《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小学三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学科音乐学段中年级年级三年级相关领域 核心内容:表现领域中的演唱、识读乐谱、综合性艺术表演。相关领域: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中的音乐与姊妹艺术。 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风格与流派。教材书名:音乐三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 6月是否已实施是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实施者指导者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北京市唱歌教学的课时目标进行设计,提高学生对“李铁梅”这一京剧人物形象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表现能力。 课标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通知中指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唱歌教学的课时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小学生唱会歌、唱好歌,在歌曲学唱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及其相关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 念白部分“奶奶,您听我说”和唱段的第一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这一句旋律性较强,耳熟能详且家喻户晓。拖腔“红亮的心”旋律嘹亮高亢,跌宕起伏,体现出了京剧的特色和韵味。因此,本节课选择这两句作为教学内容。1. 作品分析(1)剧情本唱段为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该剧中的第二场。由女主角李铁梅演唱。剧中表现了她对父亲及“表叔”们从事的抗日斗争事业的崇敬与向往。在她父亲遭受叛徒出卖被日寇杀害之后,小铁梅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完成了这次传送密电码的重要任务,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2)行当 本唱段中的人物角色在京剧行当中属旦角。根据其表演的侧重和年龄的不同又划分为青衣、(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花旦、(花季少女,俏丽活泼的小姑娘)老旦(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和武旦(会武功的女将军、侠女),在本唱段中李铁梅属于花旦行当。 (3)念白本唱段为现代京剧,不涉及尖团字,念白部分属于京白。(4)板式节奏特点本唱段使用的是西皮流水板式,多在板后起唱,结合音乐要素可理解为弱起。在唱段第一句中弱起出现了4处 速度特点流水板是介于原板与快板之间,它的速度属于中速或中速稍快。(5)唱腔本唱段的唱腔清脆明亮、俏丽灵活。表达了女主人公李铁梅对于亲人们从事的革命工作,充满了无限崇敬与向往。过门 京胡的调门在演奏西皮流水板式时,有别于二黄的2 5弦,而为3 6弦。因此通常西皮的唱段过门中,常落在65321这几个音上。 例: 拖腔本唱段最后一个字为“拖腔”,一字多音,最后一个音为甩腔。使其旋律跌宕起伏、韵律饱满。表现了李铁梅对“亲人们”的无限崇敬。 2. 音响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范唱及伴奏为 调,超出了学生的音域范围。因此做降调处理,将伴奏转为E调。(二)学生情况分析 1. 京剧知识在课堂的学情调查中了解到,有个别学生从家长处得知了与剧情相关的部分故事情节。此外,学生还在其他的课程中了解过京剧的四种表现形式唱念做打。知道京剧行当分为生旦净丑,但对于旦行的细致分类尚未了解。2. 演唱技能唱歌:学生有演唱儿童歌曲方面的经验。对于头腔共鸣的发声位置比较熟悉。本班学生的音色统一,音准把握能力较好。唱戏:学生从未在音乐课堂中学习过京剧的演唱。对于学唱花旦所需要的小嗓儿的发声位置全然不知。3识谱能力本班学生学习过字母谱、五线谱和简谱。具备初步识读简短乐谱的能力。4. 学习方法学生在平时的音乐课中,适应“听唱法”学习歌曲,对于本节课中运用到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快的适应。(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线段图示法运用波浪线、抛物线等图示,表现唱段旋律、演唱技巧、情感表达。 局部视谱法识读唱段中的部分谱子。(四)技术准备1.用Gold Wave软件截取音响。2.用nuendo4做降调处理。3.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前期教学状况: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其他课程中接触过京剧的相关知识,本节课为第一次学习京剧唱段。问题 对 策花旦的发声位置不易掌握。模仿小猫儿叫提眉亮眼拖腔部分的音准不易掌握。线段图示法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唱段,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爱好。初步尝试唱、念、做结合的实践活动,体验唱戏与唱歌的不同,并能学唱出一点京剧的韵味。(二)过程与方法1. 谈话法初步了解唱段故事梗概。2. 模仿法学小猫叫体会唱腔特点。3. 口传心授法与局部识谱法相结合唱会唱段。4. 线段图示法辅助解决咬字、音准、韵味。5. 启发法进一步了解剧情,唱好唱段。6. 实践法唱、念、做相结合,表现人物。(三)知识与技能1. 唱戏的发声位置2. 学唱部分唱段3. 知道旦行的分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唱会唱段难点:把握韵味五、教学过程(一)介绍剧情环节目标:初步感受所学唱段,了解红灯记的故事梗概。设计说明: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熟悉学习内容;在师生交流中了解故事背景。1. 聆听范唱,初步感知“铁梅”形象教师完整范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学生同时用手指点手心的方式感受唱段,并判断出教师演唱的是京剧。2. 通过谈话,初步了解剧情教师通过提问“唱段的名字是什么?”了解到本班只有两名学生知道是红灯记,但对于选段的名称还不了解。教师通过提问“红灯记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了解到学生对剧情一知半解。继而,教师根据学生现场表述的认知内容,对剧情进行了补充说明。(二)了解旦行环节目标:体会花旦唱腔特点,了解旦行分类。设计说明:学生通过模仿小猫儿叫,适应小嗓儿的发声位置,同时了解旦行分类。1. 朗读课题,比较发声位置学生朗读“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之后,教师用小嗓儿朗读课题。学生比较出两种声音位置的不同。2. 学习知识,判断唱段行当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学生判断本唱段属旦行演唱。教师讲解旦行的分类。学生判断唱段主人公李铁梅属于花旦。3. 开声喊嗓,学习花旦发声技巧教师示范小猫叫,学生模仿,音量由小到大,在过程中提示学生面庞积极,提眉亮眼。教师示范“yi” 音,学生模仿唱,由弱到强。板书波浪线: 教师示范“yi” 音,学生模仿唱,由弱到强。板书螺旋线接抛物线: (三)学习唱段 环节目标:唱会、唱好重点乐句,能够初步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设计说明:通过口传心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唱。在对剧情的进一步了解后,初步尝试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1学习首句,唱出韵味,表现人物形象。(1)聆听范唱学生通过听录音范唱,了解唱词的内容。(2)学习唱词教师出示完整唱词,学生模仿教师高声音位置朗读唱词。教师讲解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剧情内容。(3)唱会首句 教师运用口传心授法,帮助学生掌握音准节奏。教师运用局部识谱法,纠正“数”字和“不”字的音准。(4)唱好首句 教师纠正学生咬字、吐字:“家”、“表”两个字行腔归韵要充分;“叔”字要唱出波浪线的感觉;“大”与“事”中间借一个“啊”字。学生通过实践上述方法,初步表现出京剧韵味。(5)学习念白学生通过聆听范唱,模仿念白。教师启发学生理解人物念白背后的潜台词,体会李铁梅在说出这句念白时自信、肯定的语气。学生模仿教师加入手势,划出声调。读出自信、肯定的语气。 (6)完整表现首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演唱“没”字时,不仅唱出它的音高“do”,还要唱出其二声声调。师生接唱完整唱段,教师在范唱的过程中,有身段动作的示范。2 学习尾句,品味拖腔,突出人物品质。(1)唱会尾句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学唱尾句“红亮的心”。因为这一句的“心”字“拉长音”,很有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拉长音”在京剧行话中叫做“拖腔”。学生自主识谱,熟悉旋律,教师指导音准节奏。纠正附点节奏和十六分音符。利用线段图示法,指导拖腔音准和演唱技巧。 (2)唱好尾句教师讲解剧情中人物李玉和、李奶奶和李铁梅三者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事实后,引导学生理解李铁梅在演唱“红亮的心”这句拖腔时,多重复杂的内心活动,学生回答:“表达了李铁梅对爹爹、表叔所从事抗日工作的崇敬和向往。”“还有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敌人的仇恨”。学生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完成尾句的演唱。(四)完整表现环节目标:师生合作完成唱段,能够多种形式结合塑造人物形象。设计说明:学生学习身段动作,初步尝试唱、念、做结合,表现人物性格、抒发情感。1. 观看视频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念白和部分的唱段,看看还能够再学点什么来更好的表现人物呢?”,并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做”的表演形式。提出想要学习身段动作。2学习身段教师讲解简化后的身段动作,学生模仿。准备身体前倾,面庞积极;提襟手位,丁字步站立;手握虚拳,放于胯旁;念白双晃手于胸前;首句双手由内向下还手,掌心朝前;双晃手于斜前方,眼睛看手;尾句右手背后,左手食指手势,提腕在胸前划圆弧,眼睛看手;压腕同时,变脸亮相,眼睛看正前方。3完整表现唱、念、做结合,师生合作完整表现人物形象。全体学生与教师接唱。部分学生与教师接唱。4教师小结教师提出希望:“关于这个唱段还有一部精彩的电影以及这出戏当中其他精美的唱段,感兴趣的同学我们可以去网上搜一搜看一看。”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注重过程性评价,将鼓励性评价贯穿整个课堂。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一)模仿小猫叫与提眉亮眼相结合,解决唱歌到唱戏状态的声音转换。 从唱歌到唱戏,找到花旦的发声位置是本课学唱及模仿出京剧韵味至关重要的一点。教师采用模仿小猫叫的方法,并将此方法迁移到唱戏的小嗓儿发声位置,从而巧妙解决了唱歌到唱戏状态的转换。(二)口传心授与局部识谱相结合,丰富京剧教学的学唱方法。 众所周知,口传心授是学唱京剧的传统方法。本节课继续延用了这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唱段、体会唱腔特点。同时采用了局部识谱的方法来学习,并借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