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_以1338名农.pdf_第1页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_以1338名农.pdf_第2页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_以1338名农.pdf_第3页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_以1338名农.pdf_第4页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_以1338名农.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0 卷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科学学研究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30 No 1 Jan 2012 文章编号 1003 2053 2012 01 0072 09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 以 1338 名农业科学家为例 李容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激励制度进行了描述 讨论了科学家对公共农 业科研机构利益目标的认知 并从职称晋升 学术奖励 绩效薪酬等方面分析了现行科研激励制度对科学家 的影响 研究表明争取科研经费是得到样本科学家普遍认同的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利益目标 为农户服务则 被样本科学家认为是公共农业科研机构最重要的价值使命 同时现行科研激励制度并没有有效促进科学家 学术水平的提高 在学术评审中 打招呼 等潜规则的存在则严重影响了科学家的学术信心 关键词 公共农业科研机构 激励制度 描述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G311 F062 3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1 05 30 修回日期 2011 11 2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473075 作者简介 李容 1963 女 广西临桂县人 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和农业技术创新 公共农业科研机构是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支出建 立的农业科研机构 它是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体系的 主体 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在促进农业技术创新 提 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投资水平等方面起 着关键和基础的作用 1 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的性 质 作用和特点决定了其科学家不可能直接通过市 场调节获取利益和回报 因此建立有别于市场体系 的有效激励机制 激发农业科学家积极主动地投身 农业科研活动并从中获得事业 荣誉和物质上的满 足对于公共农业科研机构来说是至关重要和迫在眉 睫的 这些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职称晋升 学术奖励 薪酬激励 科研支持等基本学术制度 尽管科技体 制改革对科研激励机制的探索一直在进行并已经取 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却依 然很严峻 例如科技奖励方法不规范 科技奖励标 准不统一 报奖者的名望和职权对报奖项目影响很 大 2 4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则导致科研人员薪酬水 平不高和不稳定 科研绩效与薪酬相关性不强 科研 人员 重争取科研经费 轻科研质量 的急功近利倾 向 5 7 普遍存在的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 评审标准 和评审过程不合理 片面强调论文数量但忽视论文 质量等问题更使得职称晋升与科学家的学术水平脱 节 8 9 职称论文 现象泛滥 10 因此分析 探讨 科技体制改革之后职称晋升制度 学术奖励制度 薪 酬制度等基本学术制度对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学家 科研努力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判断科技体制改 革对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 明晰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管理制度创新的政策走向 除标明来源的数据外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源 自2006 年10 月 2007 年5 月笔者所进行的邮寄问 卷调查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 3278 份 回收的有效问 卷 1338 份 接受问卷调查的农业科学家包括中国 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以及 29 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农业院校和农科院 所 取得副高级及其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科学家 其中农艺学 作物科 学 园艺学 畜牧兽医学和植物保护学等领域的专 家居多 见表 1 1 1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主要科研激励制 度的描述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主要科研激励制 度的描述 样本科学家所属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的主要科研 激励制度包括收入分配制度 职称评定制度和科研 支持制度等内容 第 1 期李容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 表 1样本科学家专业领域分布 多选项 单位 专业领域作物科学园艺科学畜牧兽医植物保护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其他学科农业化学与土壤学农业基础科学蚕学 科学家百分比28 9215 1713 8313 3011 518 746 433 892 24 注 由于部分科学家的研究领域跨专业 因而加总结果超过 100 1 1收入分配制度 样本科学家的月收入由两个部分组成 工资性 收入和绩效收入 前者由财政拨付 与科学家的科 研绩效无关 后者则与科研绩效挂钩 属于激励性薪 酬 图 1 显示大部分样本科学家的月收入都包含激 励薪酬 其中超过 20 的样本科学家的绩效收入占 月收入的一半左右 而接近 14 的样本科学家 2 3 以上的月收入要依靠绩效收入 这说明我国公共农 业科研机构已经普遍实施了绩效薪酬制度 同时国 家级科研机构实施绩效薪酬制度的力度比较大 从 图 1 可以看出 绩效收入占到月收入一半以上的国 家级科研机构科学家的比例超过了省部级和地市级 科研机构的科学家的比例 但工资性收入占月收入 2 3 以上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科学家的比例却远远低 于相应的省部级和地市科研机构的科学家比例 图 1工资收入占样本科学家月收入的比重 图 2 表明 发表论文和主持课题的数量与级别 主持课题的经费以及获得的学术奖励是除指导学生 外三项最重要的绩效收入分配指标 其中国家级和 省部级科研机构更加注重发表论文 主持课题和学 术奖励 指导学生 等学术创新绩效对科学家绩效 收入的影响 地市级科研机构则在收入分配中强调 课题经费和科技成果推广的激励作用 尤其是有 28 左右的地市级科研机构的农业科学家要依靠课 题经费来支付绩效薪酬 凸显了地市级科研机构争 取课题经费的紧迫性 1 2职称评定制度 图 3 显示 学术奖励 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及刊 图 2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绩效收入分配标准 物级别 主持课题的级别是评定职称时所依据的三 项最主要的绩效指标 其中科学家获得学术奖励的 数量和级别是最重要的职称晋升依据 此外还有 46 以上样本科学家所属科研机构将争取的课题经 费也列为职称评定的依据 不过与绩效收入分配标 准有所不同的是 尽管科技成果推广 成果的经济价 值和创收在地市级科研机构的职称评定中占据重要 的地位 但地市级科研机构与国家级和省部级一样 也更加看重论文 课题和学术奖励等学术创新绩效 在职称晋升中的作用 见图 3 这似乎与地市级公 共农业科研机构绩效收入的激励不太协调 激励制 度的矛盾会对科学家的科研努力产生何种影响取决 于科研机构的管理者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协调两 者之间的激励冲突 1 3科研支持制度 公共农业科研机构为科学家提供的主要科研支 持制度包括科研项目配套资金支持 提取科研项目 工作奖等 样本数据显示 有 28 65 的省部级科研机构 科学家和 42 06 的地市级科研机构科学家称其单 位将提供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配套资金支持 而 在国家级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当中 只有不到 15 的 样本科学家所属科研机构提供配套资金支持 有将近一半的样本科学家所属农业科研机构规 定可以提取最高不超过课题经费 10 的科研项目 工作奖 而三分之一以上的样本科学家所属的农业 37 科学学研究第 30 卷 图 3公共农业科研机构职称评定标准 科研机构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 3 44 的样 本科学家所在科研机构不准提取工作奖 此外地市 级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对工作奖的提取规定相对比较 宽松一些 例如有将近 44 的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 科学家反映其单位对工作奖的提取并没有限制 而 只有不超过 32 和 37 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农业科 研机构科学家表示其所在单位没有提取限制 2 2科学家对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利益目标的认知科学家对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利益目标的认知 科研机构的利益目标是其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具 体体现 同时也是科研激励制度的基本出发点 非 营利机构追求的利益目标通常不仅多样化 而且难 以明确表述 例如农业教育 科学研究 技术推广服 务乃至于创收等价值追求在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利益 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仍然难以得到准 确界定 利益目标的模糊使得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在 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偏离 其公共产品提供者的价值使命 故本研究在调查问 卷的设计中请科研人员对他们认为公共农业科研机 构应该追求的利益目标进行选择和判断 这既可以 从科学家的视角理解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的利益目 标 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科学家对公共农业科研 机构利益目标的认同程度 问卷中列出的利益目标选项包括 5 大类 8 个选 择 涵盖了农户服务导向 学术创新导向 收入与科 研经费导向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导向及其他等内容 图 4 分别是全部样本科学家以及分类型 分级别公 共农业科研机构科学家对各选项进行选择的统计结 果 可多选 结果表明科学家对公共农业科研机构 利益目标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 首先 在全部样 本农业科学家中 为农户服务 获得尽可能多的科研 经费 学术创新三项利益目标得到超过 50 科学家 的认可 解决农业和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这一选 项也得到近 50 样本科学家的认同 而创收则成为 除其他选项之外选择频数最少的一个利益目标选项 见图 4 这表明农业科学家比较认同公共农业科 研机构为社会 尤其是农户 提供公共产品的价值 使命 但对于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利益目标并不十分 认可 也表明获取财务收益并不是大多数科学家选 择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主要动机和目的 这与农业 科学研究的 准 公共产品特点有密切关系 文献 表明 11 17 农业科研成果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 点 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的参与 介入和支持是促进 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制度安排 政府资助的农业科 研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向农民提 供的技术服务是低廉的 与市场机制的调节基本上 无关 11 因此公共农业科研机构不应该以通过为 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的方式获取财务回报 其次 农 科院与高等农业院校的利益目标存在较大的不同 两者在农业教育 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 方面的使命差异比较明显 图 4 表明农业高等院校 的科学家比较看重的利益目标是人才培养和学术创 新 而农科院 所 的科学家则将为农户服务视为其 最重要的价值使命 此外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对学 术创新的追求也更加明显 这说明在我国的公共农 业科研体系中农业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是高等农业 院校和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科学家主要的学术职 47 第 1 期李容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 责 而农科院所 尤其是基层农科院所 则主要承担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农业应用技术研究 这有别于 美国等发达国家教育 科研 推广三位一体的公共农 业研究体系 第三 不同类型 不同级别公共农业科 研机构的科学家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同有较大的差 别 图 4 表明 农科院所比高等农业院校有更明显 的商业化倾向 基层农科所比省级以上农科院的创 收追求更强烈 以上分析显示 尽管大部分样本科学家都对公 共农业科研机构应该为社会和农户提供与农业技术 创新有关的公共产品的价值使命有所认同 但如何 协调不同类型 不同级别的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在农 业教育 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等公共领域的价值使 命和利益追求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另一 个更具挑战性的现象是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的利益追 求正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商业化倾向 尤其是担负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主要职能的农科院所 特别是基 层农科所 的创收目标导向更加强烈 世界主要发 达国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削减政府开支的压 力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将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商业化的趋势 但其背景是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所 占比例的大幅度下降 18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人 口所占比例仍然很高 公共农业科研机构所提供的 技术推广服务也仍然是农户主要的技术服务来源 因此农科院所利益追求表现出明显商业化趋势的原 因 机制及其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就是一个 值得密切关注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同时怎 样确保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性也是农业科 技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 但不管如何 调研数 据至少可以反映出这样的事实 即在农业科技体制 改革中农科院 所 比农业高等院校面临更加严峻 的收入减少和经费短缺的挑战 而经费短缺问题甚 至可能已经影响到了基层农科院所公共服务职能的 正常履行 如果基层农科所的创收是一种商业行为 的话 那么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准确界定基层农科所 的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地位 怎样处理好基层农科所 为农户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之间的关系则更 具有挑战性 图 4科学家对不同类型和级别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利益目标的认知 3 3科研激励制度对科学家的影响及其评价科研激励制度对科学家的影响及其评价 本节将主要通过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学家对现 行职称晋升制度 绩效薪酬制度以及科技奖励制度 的主观评价来展示上述制度安排对科学家科研行为 和学术预期的影响 同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些影 响进行分析 3 1农业科学家对职称晋升制度的评价和预期 职称晋升是科学家职业学术生涯中最重要和最 具影响力的环节之一 职称晋升对科学家的激励作 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拔学术水平高的科 学家到较高级别的学术岗位上 彰显其学术成就 提 高其学术和社会地位 二是鼓励科学家的敬业精神 和对学术前沿的追踪与探索行为 尽管发表论文 争取课题和获得学术奖励等学术绩效是职称晋升的 主要依据 但职称晋升激励学术创新的作用仍然没 有得到大部分样本科学家的认同 图 5 表明只有 35 8 的科学家认为晋升职称意味着学术水平的提 高 而有利于增加收入的作用则得到半数以上样本 科学家的认同 同时提高科研积极性和职业升迁过 程也是科学家比较看重的作用 其中职称晋升对地 57 科学学研究第 30 卷 市级科研机构科学家职业升迁和科研积极性的影响 尤其突出 此外 1 3 以上样本科学家对职称晋升有 利于显示体面和尊严 有利于争取经费与课题的选 择则更显示出科学家对于职称晋升社会标识功能和 学术竞争价值的期待 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是 在现 行职称晋升制度下 公开发表论著 主持课题以及学 术奖励等科研成果是否有助于区分学术水平不同的 科学家 事实上 科研成果等学术绩效能够作为科 学家学术水平的信号表达的前提是 1 科学家的 学术水平与其学术成本之间具有负相关的关系 科 学家的学术成本会其因学术能力的不同而存在明显 差异 为取得相同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 学术水平 较高的科学家花费的学术成本远低于学术水平较低 科学家的学术成本 因而前者所传递的学术信息 例如发表的论文 取得的科研成果 获取的专利和 学术奖励等 不可能被后者模仿 2 学术评价市 场是充分竞争的 任何个人或机构都不可能凭借非 学术的垄断力量对论著发表 课题申报 学术奖励等 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评议过程产生影响 若学术评价 市场的竞争是不充分的 科学家的学术成本差异就 不明显 学术成果信号的分离作用就会受到限制 如果高学术水平科学家和低学术水平科学家都能够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或者当大部分科学家的学 术作品都能够获得省级学术奖励的时候 逆向选择 将使大多数公开发表论文和获奖作品的学术质量不 高 如果科研机构根据学术论著的数量 是否获得 学术奖励等学术绩效来决定是否给予科学家职称晋 升的话 那么职称晋升就不一定意味着学术水平的 提高 由此可见 学术评价市场的完善可能是增加 职称晋升学术创新导向的基础 更是利用学术绩效 表达和甄别科学家学术水平的前提 图 5样本科学家对职称晋升作用的认知 3 2农业科学家的科技奖励预期 图 6 显示 国家级 省部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机 构的科学家对科技奖励作用的评价比较接近 从居 前三位的选项来看 科学家目前对于科技奖励的期 望多集中于职称晋升 获取学术荣誉以及争取科研 经费等职业功利的实现 而是否获得学术奖励在省 部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称评定过程中具有 更加重要的决定作用 令人关注的是国家级科研机 构科学家对科技奖励利益划分作用的强调几乎与他 们对科技奖励鼓励学术创新作用的认知相同 这表 明即使在以学术创新为己任的国家级农业科研团队 中 学术水平的高低也并非是评定科技奖励最重要 的依据和标准 而科技奖励鼓励学术创新的本质作 用并未被科学家置于首位 数据显示只有 37 29 的样本科学家认为科技奖励是同行对科研成果达到 学术前沿的肯定 这表明目前我国省部级以上科技 67 Spence 1973 将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表达其特征差异的成本称为信号发送成本 signaling costs 信号发送成本的差异是劳动力市场 上高素质劳动者通过传递自身的特征信息 例如受教育程度 将自己与低素质劳动者分离开来的前提 基于此 学术成本的差异也是区分学 术水平不同的科学家的关键 第 1 期李容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 奖励在更大程度上只是起到实现功利分配的作用 其鼓励学术创新的功能并未得到真正发挥 因此现 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制度的实施可能已经在很大 程度上偏离了科技奖励的本来意义和目的 笔者的 调查发现 83 左右的样本科学家都曾经获得过省 部级以上学术奖励 更有 30 以上的样本科学家在 1996 2006 年期间获得过 4 次以上的省级以上学 术奖励 平均不超过两年半就能获奖 这表明现行 省部级科技奖励制度的奖励面过于宽泛 因而很有 可能难以确保所有获奖学术作品都达到规定的学术 质量要求 同时过宽的奖励面也意味着科技奖励可 能受到非学术因素的严重干扰 从经济学角度考 虑 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具有不可验证的特点 如 果学术评议过程受到的干扰比较严重 高学术水平 的科学家就难以利用学术论文等信号来显示其科研 成果的学术水平 科技奖励就会出现严重的逆向选 择 获奖作品的实际学术水平与科技奖励宣称的学 术标准不符 科技奖励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也就会相 应下降 图 6样本科学家对科技奖励作用的评价 3 3学术评审过程中的公正性 问卷就职称评定和科技奖励评审过程中的公正 性问题对样本科学家进行了调查 表 2 表明 有1 3 左右的科学家认为评审过程中人情的作用非常大 还有 46 左右的科学家认为评审过程中人情的作 用比较小 但其影响并不能完全排除 认为在评审 表 2职称和科技奖励评审过程中人情的作用 单位 人情作用未选择起主要作用起较大作用作用较小微乎其微 全部样本科学家1 942 9131 5445 6717 94 国家级科研机构科学家3 012 6824 0849 5020 74 省部级科研机构科学家1 822 9032 9445 6016 74 地市级科研机构科学家0 003 7440 1935 5120 56 过程中人情的作用微乎其微的科学家比例则不超过 18 以上数据说明在职称和科技奖励评审等影响 科学家学术预期的关键环节中违背公正性原则的现 象已经非常普遍和非常严峻 而在基层农业科研机 构中职称和科技奖励评审的公正性受到的破坏则更 加严重 产生以上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评审 过程中大量不正当手段的使用 表 3 显示 给评审 专家打招呼或施加影响 被 77 以上的样本科学家 认为是评审过程中影响最坏的不正当手段 它几乎 成了学术评审最主要的潜规则 而在国家级科研机 构中认定这一不正当手段的科学家比例接近 74 这进一步印证了以 打招呼 为主的潜规则影响学 术评审公正性的恶劣程度 给评审专家送礼 和 剽窃他人成果 两种不正当手段的恶劣影响也得 77 科学学研究第 30 卷 到大部分科学家的认定 从经济学角度看 学术评 议过程中的公正性原则受到严重挑战的最主要原因 是同行评议的不可验证性 同行评议科学家是否认 真评议 是否给予利益关系科学家特别关照等评议 行为是不可验证的 科技奖励机构和科学共同体可 以感知同行评议科学家的上述行为 但却不能通过 独立第三方机构加以证实 因而也就难以通过仲裁 的方式对其加以约束或制裁 这种照顾利益关系科 学家的行为长期下去就会成为学术评议过程中的 潜规则 同行评议行为的不可验证性使道德风 险和逆向选择在学术评议过程中相互交织 从而使 学术评审效率大大降低 尽管如此 学术评议结果 的可观察性还是为解决学术评议的道德风险和逆向 选择问题提供了切入点 文献提出了解决不可验证 问题的一个基本框架 20 其要点有二 一是事前委 托人根据可以观察的行为建立关于交易的有效承诺 或规则 二是存在确保上述承诺或规则有效实施的 司法公正 基于上述框架 解决学术评议行为不可 验证性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同行评议规 则 这些规则包括评议专家的遴选办法和程序 评议 专家利益关系公示 学术评议规范与格式 评议申诉 办法等 更重要的是违反评议规则的惩戒与处罚 其次还必须建立确保上述评议规则能够有效实施的 规制体系和司法体系 从而使评议规则成为可信的 承诺 表 3职称和科技奖励评审过程中的不正当手段 可多选 单位 评审中的不正当手段打招呼赠送礼物剽窃代写论文公款旅行其他 全部样本科学家77 7359 7253 8134 0819 135 38 国家级科研机构科学家73 9155 1853 1829 1020 749 36 省部级科研机构科学家79 0861 0553 6535 0918 034 29 地市级科研机构科学家76 6460 7557 0139 2524 303 74 3 4绩效薪酬制度对科学家的影响 实施绩效薪酬制度最直接的结果之一就是科学 家之间的收入差距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但收入差距 的改变会对科学家的科研积极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却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图 7 显示只有 1 3 左右的科 学家认为自己所在单位不同职称科学家之间的收入 差距较合理 既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家的科研积极性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由此可 见 尽管主要以论文 课题 学术奖励等学术成果作 为分配绩效收入的依据 但岗位绩效薪酬对科学家 科研行为的激励作用还表现得非常不确定 首先 岗位绩效薪酬制度对科学家科研行为激励的有效性 是不确定的 实施岗位绩效薪酬制度的前提是正确 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 但基础科学研究的本质决 定了科学家的学术投入是不可观察的 难以监督的 其学术成就具有不可验证性 21 22 例如学术创新 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性就难以被独立第三方 机构加以证实 在无法正确评价科学家学术绩效的 条件下 岗位绩效新酬制度对科学家科研行为激励 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 其次 岗位绩效薪酬制度对 科学家科研行为的激励可能是扭曲的 激励薪酬的 绩效标准多以发表论文 主持课题 获取学术奖励等 为主而基本上没有学术创新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服 务的有效性等能更本质地反映公共农业科研机构价 值使命的业绩指标 岗位绩效薪酬制度对科学家的 激励可能是扭曲的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学术创新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性等业绩 是无法观察和难以被验证的 文献表明 若某些任 务的绩效难以被观察到或是不可验证的 那么基于 绩效的激励支付将会使代理人过度关注绩效能够被 精确计量的任务而忽略绩效指标难以被测度的任 务 从而导致激励扭曲 23 基于绩效的薪酬会鼓励 科学家多发表论文 多争取课题 但却会滋生重争取 经费 轻科研质量等急功近利倾向 6 更何况发表 论文 争取课题等科研绩效不能完全代表公共农业 科研机构的目标使命 基于绩效的激励薪酬还有可 能使科学家的努力方向与公共农业科研机构既定的 宗旨之间产生偏差 Frank 就发现 在大型国立科 研机构中引入基于 SCI 期刊论文的绩效薪酬能够有 效提高科研机构的论文绩效 但也可能会引导科学 家只关注论文的发表而忽视有关社会公众需要和长 期性 战略性科学问题的研究 24 因此绩效薪酬制 度对科学家的激励可能会被扭曲 科学家的努力方 向与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的目标价值体系也许相差 87 第 1 期李容 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 甚远 图 7农业科研机构不同职称科学家的收入差距 4 4简要的结论简要的结论 1 争取科研经费是样本科学家普遍认同的公 共农业科研机构利益目标 而为农户服务则是公共 农业科研机构 尤其是基层农科院 所 最重要的价 值使命 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存 在着利益追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这表明公共农业 科研机构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也有很 大的不同 因此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和农业科研机构 管理制度的改革只有与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目标使命 相匹配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作 用 2 职称晋升 学术奖励等科研激励制度的社 会标识和利益分配等功利性作用表现得比较突出 但其大部分鼓励学术创新的潜力却并没有得到有效 的发挥 3 大部分农业科研机构都实行了绩效薪 酬制度 但绩效薪酬对科学家科研行为的激励作用 还表现得非常不确定 一方面 学术成就的不可验 证性使绩效薪酬激励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 另一方 面 学术创新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效性的不可验证 导致绩效薪酬对科学家科研行为的激励可能是扭曲 的 4 职称晋升和科技奖励评审过程中给评审专 家打招呼 送礼以及剽窃他人成果等不正当手段的 使用极大地挑战了在这些影响科学家学术预期关键 环节中的公正性原则和学术公信力 在基层农业科 研机构中学术评议公正性原则受到的破坏更加严 重 大部分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科学家对上述不正 当手段存在性的认同则显示了以 打招呼 为主的 潜规则影响学术评审公正性的恶劣程度 同行评议 的不可验证性是造成上述后果的最本质原因 而解 决学术评议行为不可验证性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建 立有效的同行评议规则 其次还必须建立确保上述 评议规则能够有效实施的规制体系和司法体系 从 而使评议规则成为可信的承诺 参考文献 1 辛贤 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研究 经济学视点 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 37 53 2 刘爱玲 科技奖励活动中越轨现象探因 J 科学 学研究 1997 15 3 65 68 3 邱均平 谭春辉 文庭孝 我国科技奖励工作和研究 的现状与趋势 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9 4 7 4 江新华 论我国学术奖励制度的缺陷与创新 J 科研管理 2006 27 6 85 91 5 赵兰香 国立科研机构薪酬制度有效性分析 J 科研管理 2004 25 2 135 139 6 赵兰香 科研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变化及其影响 J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3 21 24 7 高湘一 韩俊彗 科研机构薪酬状况研究评述 J 中国软科学 2004 8 118 121 8 王汉萍 包伟平 当前高校职称评聘中若干问题的思 考 J 唐山学院学报 2006 19 1 68 73 9 王艳霞 职称评聘制度弊端的实证分析与改革思路 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0 4 33 35 10 向容宪 浅论高校 职称论文 及其危害 J 贵阳师 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3 47 49 11 Heady E O Public purpose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J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1961 Au gust 566 581 12 Akino M Hayami Y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public re search rice breeding in Japan s economic development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75 57 1 10 13 Evenson R E Agriculture A Nelson R R Govern 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A Cross Industry Analy sis C New Yark Pergamon Press 1982 233 282 14 Ruttan V W Agricultural research policy M Minne 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2 15 Hayami Y Ruttan V W Agricultural Devolopme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M Baltimore Johns Hop 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94 110 16 李容 市场失效与农业技术创新的激励 J 农业 技术经济 1997 5 25 27 17 Huffman W E Just R E The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 97 科学学研究第 30 卷 al research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J Agricul tural Economics 1999 21 1 18 18 Dinar A Extension commercialization how much to charge for extension services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6 78 1 12 19 Spence M Job market signaling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3 87 3 355 374 20 让 雅克 拉丰 大卫 马赫蒂摩 激励理论 第一 卷 委托 代理模型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2002 188 207 21 Dasgupta P David P A Toward a new economics of sci ence J Research Policy 1994 23 487 521 22 陈志俊 张昕竹 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研究 分析框 架与文献综述 J 经济学 季刊 2004 1 1 26 23 Holmstrom B Milgrom P Multitask principal agent analyses inc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 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 tion 1991 7 27 52 24 Frank B Incentives for basic research in a large institu tion some general considerations and a case study J Research Evaluation 2004 August 119 127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incentive syste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ublic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LI R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surveying data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incentive syste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ublic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stitutions in China and discussed the scientists acknowledge of its targeting objectives An impacting effect of the incentive systems on scientists was analyzed from perspectives of academic promotion and rewards as well as incentive payment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most scientists identified with the objective of acquiring research imbursement and farmer services being the most valuable mission of the public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Scientists spi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