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规格高韧性船板轧钢工艺探讨.doc_第1页
薄规格高韧性船板轧钢工艺探讨.doc_第2页
薄规格高韧性船板轧钢工艺探讨.doc_第3页
薄规格高韧性船板轧钢工艺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薄规格高韧性船板轧钢工艺探讨摘要:针对韶关钢铁集团公司在用常规热轧工艺开发薄规格D级船板时出现应变时效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工业试验。通过对钢板的成分设计和4种不同工艺方案的比较,得出采用Al、NbV微合金化,并采用两阶段控轧+轧后控冷工艺,可生产出合格的薄规格D级船板。关键词:薄钢板;船板;应变时效冲击韧性;T艺优化 在各船级社的普通强度船板钢交货条件中,均规定厚125mm以下的钢板可以任何轧制状态交货。因此,韶钢生产的B级船板以热轧状态交货;而在开发D级船板时,采用常规热轧工艺却出现了应变时效冲击性能不合现象。在制造船体结构时,由于经常采用弯曲、卷边、冲孔、剪裁等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工艺操作,易引起应变时效。因此尽管各国船级社的船规中未明确规定应变时效冲击值,但在造船用钢板的船级社认证过程中,应变时效冲击韧性是一项重要指标,如D级船板在认证过程中即要求20应变时效冲击韧性达到27J以上。为此,对影响薄规格D级普通强度船板低温应变时效冲击韧性的工艺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调整轧制工艺,获得了符合性能要求的船板。1 应变时效产生机理 构件用钢经冷塑性变形后,在室温放置较长时间或稍经加热后会发生应变时效,其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 应变时效的本质是由于柯氏气团的形成,造成钢的强化和脆化。如果钢中氮浓度较高,柯氏气团的形成更容易;如果钢的纯净度高,氮含量低,脱氧程度好,即为提高时效冲击韧性创造了条件。减少间隙溶质元素,或加入固定C、N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Al、Nb、V,使C、N与之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而从固溶体中消除,则柯氏气团就无从产生,从而会减弱或完全消除在较低温度时发生的应变时效现象。此外,Al、Nb、V和C、N形成的化合物还有细化晶粒作用,可使钢的强韧性提高。2 试验方案21 化学成分的确定 根据应变时效产生情况,结合韶钢实际,成分确定的控制范围:C含量在005018,Mn含量为080。采用NbV和A1复合微合金化。由于采用转炉生产工艺,钢中氮含量较低,控制在2010-64010-6。22 生产工艺路线 生产工艺路线:120t转炉冶炼LF精炼宽板坯连铸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可逆式立辊轧机轧制3450mm四辊可逆式宽板轧机轧制层流冷却热矫直精整板材标识、堆垛、入库。23试验方法 在120t大转炉宽板坯生产线冶炼150mm2200mm坯,选择其中1个炉号的板坯,按以下4种不同生产工艺进行试验(轧后板厚12mm),见表1。 试验中除最后一道次外,其余道次的单道次压下率均在10以上。在4种试验工艺中,工艺3的控制较难:由于待温钢板厚度薄,因而造成待温后钢板头尾、侧边温降大,对钢板板形有一定影响。为此,在试验工艺4中提高了钢板待温厚度。3 试验结果及分析31 试验结果 311强度和塑性 沿钢板的纵向和横向取样进行拉伸试验。其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工艺2(常规轧制+控冷)与工艺1(常规轧制+空冷)相比,强度提高了1535MPa,塑性略有提高。而采用工艺3、工艺4(控轧+控冷)比采用工艺1强度提高近100MPa,伸长率降低约5。312低温韧性 钢板取样后,按国家标准加工成10mml0mm55mm的V型缺口试样,于JB-30B冲击试验机上检测20、0、一20、一40、一60等不同温度时的冲击韧性值,试验结果见图1。 由图1可见,在温度为20一20时,各工艺方案下试样的冲击韧性均较好。当温度降到一40时,采用工艺3、工艺4试样的冲击值较用工艺1、工艺2时提高100J。对于一60时的冲击韧性,采用工艺4(第2轧程累计压下率686)时最好。313 应变时效韧性 应变时效韧性的检验方法:取纵向拉伸试样进行10的拉伸变形,经过应变的拉伸样坯,按标准加工成V型缺口冲击试样。将制备好的冲击试样在250下均匀加热,并保温1h(人工时效),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取经过应变时效的冲击试样,在20、0、一20、40、一60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图2。 由图2可见,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明显改善了钢板的应变时效冲击韧性,工艺4在一40、一60的应变时效均达到100J以上,与工艺3(第2轧程累计压下率568 96)相比,在20、0、一20时二者的应变时效冲击值相近,而在一40、一60时其比工艺3提高60J以上。314金相组织 对采用4种不同工艺所轧钢板取样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带状组织、铁素体晶粒度、夹杂物情况如表3所示。32 试验结果分析 同一炉号按不同工艺轧制薄规格板时,采用常规热轧工艺1和工艺2能满足Q235D、Q235E(不要求应变时效钢种)等钢种的低温韧性要求;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工艺3和工艺4)所轧钢板的综合性能均可达到D级船板的要求。而且,工艺4比工艺3的低温应变时效冲击性好,且因待温后温度较均匀,板形更易控制。 加入A1、NbV等微合金元素的钢板,经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比采用常规热轧工艺,可使晶粒度提高1级。晶粒的细化对提高低温韧性有较大作用。4 结论 生产薄规格D级船板,通过加入Al、NbV等固定C、N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和细化晶粒元素,经控轧控冷工艺,一40低温V型冲击和一20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