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卷共27大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个选择题2分,24个,共计48分)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国)。”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2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周平王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于是周与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说明()A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郑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C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D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3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要害)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C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D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4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5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诸弟在他的率领之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这体现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6周武王灭商建周后,改“帝”为“王”,并明确规定王位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这表明周朝()A宗法制开始确立B家国体制最终确立 C宗法制得到完善D开始实行王位世袭7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里评价的制度是()A宗法制B皇帝制度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8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自从秦统一以后,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据此推知,汉代的外戚()A始终把持着中央政权B与三公九卿平起平坐C专权根源是皇权专制D决定历任皇位的更替9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治家的立法创制,另一种是在适应统治形势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日积月累式的变迁。下列各项符合材料中“政治家的立法创制”的应是()A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B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C从藩镇割据到重文轻武D从设立内阁到置军机处10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A相权不断削弱 B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C皇权不断加强 D中枢机构不断完善1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36(后增至41),设县约1000左右。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士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A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 B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C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12国学大师钱穆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 “化家为国”,主要得益于()A颁布挟书律B创立科举制C海内为郡县D汉承秦制13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宰相制度()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B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C变化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14下表是唐代宰相及科举入仕宰相数据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时期 初唐 武则天 玄宗 肃宗至德宗 顺宗至武宗 宣宗至僖宗 宰相数目 63 151 59 63 96 98 科举入仕 5 31 22 21 69 86 科举入仕% 794 2053 3729 33 7188 8776 A唐朝在科举制度之下,君主专制强化B初唐科举入仕宰相比例很低,说明世官制还有很大影响C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作用增强D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唐代的行政效率逐步提高15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此举旨在()A削弱侯国力量、加强中央集权B树立皇帝的威信、加强君主专制C改革嫡长子继承制、完善分封制D为推行郡县制扫除障碍16寇准是北宋名臣,以刚直著称。他担任的下列官职中,行使宰相部分职权的是()A知县B枢密副使C知府D工部侍郎17宋代知州总辖一州政务,一般文臣出任知州,须曾任知县、通判,才可以任知州;武臣须曾历巡检、县尉、知县等县级亲民官,并曾历诸州都监等主兵官,不曾犯罪,有官员推荐,方能开任知州。这反映的实质是()A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B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C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D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18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三国志魏书苏则传),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最能反映的是()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19自隋唐以来,尤其明清时期,“官本位”思想已经在每个读书人的心里牢牢地扎根了。读书做官已成为科举时代的主导思想。这导致()A不学无术之风发生了逆转B一批锐意创新人才的产生C专制统治的基础得以扩大D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0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带C女真部落话动的东北地区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21“(元代)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据此材料,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A中书省与行省制B中书省和枢密院 C枢密院与宣政院D行省制与御史台22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实。”这样说是因为()A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B军机大臣大权独揽C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D军机大臣有决策权23洪武年间,大臣的章奏均由朱元璋亲阅。永乐年间,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A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B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C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D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24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的独裁专制,那么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A废除了宰相制度B官员管理规范化 C内阁掌握决策权D根除了割据势力二、材料阅读(3个题,25题18分,26题22分,27题12分,共计52分)25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理自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另外,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 摘编自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并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运行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与总趋势(6分) ,并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26( 22分)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 摘编自哀行需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6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特点,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12分)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认识。(6分)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2021级第一学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BBDCDC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ACABCBCA题号21222324答案BACA25(1)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 作用:共议国政,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6分)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4分) 总趋势: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2分)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丞相。(2分)中央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的权力日益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2分)26(1)选官原则:以德取人; (2分)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4分)(2)特点:开放性(允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