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12六年级语文期中文学常识2.doc_第1页
2010612六年级语文期中文学常识2.doc_第2页
2010612六年级语文期中文学常识2.doc_第3页
2010612六年级语文期中文学常识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3、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4、匆匆作者是(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代表作是(背影)、(荷塘月色)、(你我)。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了(排比)的句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6、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7、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8、桃花心木的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有: 、 、 等。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9、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二是(浇水的量也不确定)。10、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11、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生长)。现在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12、北京的春节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13、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14、“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15、“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16、“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17、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从三个方面说明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18、凡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 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 ),揭露了( 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文章是按( 写信的过程 )记叙的。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通过写信向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时的生活情景);最后(交待,凡卡没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写清楚就把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 )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二是过圣诞节的情景)。19、凡卡以( 做梦)结尾,暗示了( ),给人留下( ),激起人们对( 凡卡的同情 )和( 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恨)。本文以凡卡甜蜜的梦作为结尾的作用:暗示了凡卡希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20、圣诞节前夜,凡卡没躺下睡觉,是因为节日让他( 让他思念唯一的亲人爷爷),也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心愿(偷偷地给爷爷写信,请求爷爷把他接回去)。一个“等就”看出凡卡(心情的迫切)。凡卡等所有人都不在了才敢写,害怕被人发现,也暗示了(也暗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 )。21、“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面,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课文里关于凡卡写信过程的“叹气”还有两次,“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对于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来说,这叹气跟他的年龄是很不相称的,写一封信的过程中,他连续叹气,可见这样的生活( 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让他痛苦万分 )。22、“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指望”是指( 生活的希望 )。文中几次提到死,也是反映了(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23、“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课文以凡卡的梦作为结尾的含义是什么? 24、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25、“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前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18 跨越百年的美丽1、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美丽不在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这句话赞颂了(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3、“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强、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与美貌、金钱与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4、“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这种“变成”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本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期而不舍得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2、“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