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视化学试题答题的规范性 孝昌一中化学组 罗振湖北省从2001年高考开始采用理科综合的形式对学生化学学科能力进行考查,其特点是:试题量少,试题单题分值大;试题要求从知识广度向思维深度转变;从着重解题技巧解题速度到凸显学生答题细心和规范性的转变。一答题规范性的意义化学试题旨在测试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而答案是否规范合理准确其实就是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是否完备以及各种能力强弱的一种体现。高考是关系学生命运前途的考试,而考试分数的高低就决定了学生考试的成败。在知识储备基本技能具备相当的情况下,细心准确规范的答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二例析化学试题规范答题1: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也是近年来化学试题考查的重点之一。化学用语从表达形式上分,有由拉丁文或英语字母组成的符号和图示两大类;从功能上分,有表示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符号或图示,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式子以及表示物质变化的式子三大类。表示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符号或图示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式子表示物质变化的式子1 元素符号2 核素符号3 离子符号4 原子结构和离子结构示意图5 电子式6 电子排布式1 最简式(实验式)2 化学式3 电子式4 结构式5 结构简式1 化学方程式2 热化学方程式3 用电子式表示分子形成的式子(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4 表示电子得失或电子转移方向的氧化还原方程式(双线桥法)5 电离方程式6 离子方程式7 电极反应方程式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得学生理解各种化学用语的涵义,要注意区分,在答题过程中细心读题按题目要求作答。并且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 结构简式的书写规范要注意各基团之间的结键方式:错例: 丙三醇 硝基苯 丙烯(2) 对于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学生容易漏掉反应条件,忽视条件影响,忽略可逆反应,忘记打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对于强、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书写不规范;对于电极反应式原理不清得失电子搞反。错例: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Fe3+ + 3 H2O Fe (OH)3 + 3 H+ 钢铁吸氧腐蚀正极反应 O2 4e+ 2H2O 4 OH忽略浓度和不加热的条件 0.1 mol/L的氯化铵溶液和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H4+ + OH NH3 + H2O (3)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考查是近年考试的热点,尤其是今年高考首次提出要求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理解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格式以及物质状态的描述等。 错例: OH + H + H2O (l) H = 57.3 KJ/mol (4) 因为各化学用语的概念不清、审题不清而造成的答题混淆以及不规范也需要重视:如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及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等典型错误如下: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一定要注意“+”表示原子相遇,单箭头表示形成过程。错例: 概念混淆:如甲醇的分子式有同学错写为CH3OH 审题不清:如练习问:能被氧气两步氧化的单质为_ 学生错答为P ,C ,S ,N 2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叙述的规范性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实验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比重一直很大,总体分值都占到总分的20%以上。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化学实验部分对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提纯、鉴别以及记录实验和实验评价的要求都是“掌握”和“综合运用”,要求较高,这些问题些就都涉及到一个文字叙述的问题,而学生害怕的却恰恰是这样的问题,因为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叙述不规范不全面会造成得分普遍偏低,给学生一种似乎都会解答却又都得不到分的认识,丧失信心,所以,我们在平时注重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传授的基础上还要在书面练习给予一些叙述规范性的指导,如:1) 实验操作叙述的规范性 例1:(05年北京理综卷28题)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考生答案:向滤液中加入KSCN溶液 分 析:考生答案反映出考生铁元素性质掌握,但忽略了题目要求是叙述操作。 正 答:取少量滤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规 律:对于检验物质A中含有物质B,一定要取少量样品于另一容器中再进行操作而不能直接在原样品中进行操作。例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如图 考生答案: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溢出 正 答: 在考生答案后面添加“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二氧化硫气体的检验考生答案:将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正 答:将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后又恢复红色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硫。分 析: 现象描述不完整,没有结论规 律: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叙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结论” 例3:(2000年广东22题)中学化学实验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 考生答案:将沉淀放在烧杯里,加水洗涤 正 答:向过滤器的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分 析:1)学生对于过滤、蒸馏、分液、结晶等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原理不清造成仪器选择失误2)注意在实验操作中为了避免杂质,故配制溶液、洗涤等操作都要用蒸馏水3)对于洗涤等操作要重复操作,另外中和滴定等定量实验也要重复操作23次 此外,在实验操作设计上还要注意操作的可行性、简便性、环保性、安全性、以及现象的明显性和特定性等问题。2) 实验现象的描述的规范性例1:(2006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理综26题)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有两个烧杯,小烧杯里放有适量铜片和过量浓硫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大烧杯,请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_ 分析:实验现象的记录是学生弱点,其特点是容易遗漏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想象自己在实验室里,仪器药品摆在面前,让他们在大脑里虚拟的做这个实验。实验现象一般包括感官的三个方面:视觉、听觉、嗅觉。我们应该先记录最先发生最容易感受到的现象,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的先后发生顺序来描述。在叙述中一定要注意说明什么地方什么物质有什么现象,指代要明确。 正确答案:1)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慢慢溶解并逐渐消失;2)小烧杯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为蓝色;3)大烧杯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后来慢慢变成无色;4)大烧杯内液面上升,水槽中液面下降。3填空简答题叙述的规范性填空简答题在理科综合试题第II卷的化学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今年高考的题型说明中增加了“简答题”这一题型,而简答题适宜于测试学生理解推理探究应用等层次的学习效果。它能较好地实现考核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思维的严密性、精确性、完整性、创造性,所以规范完整的答题对于解答填空简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1:(2005全国理综I,28)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重复步骤和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疏酸接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填偏高、偏低可不变) (4)步骤的目的是 (5)步骤的目的是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分析:(1)非常容易的判断左盘重右盘轻,但这不是完整答案,因为天平称量时是“左物右码”,所以答案应为“样品重,砝码轻” (2)对于第2)、4)、5)问,我们紧抓实验目的,采用“对照比较法” 也就是设想如果没有这三个装置会产生什么后果(结果)来作答就比较容易的得到答案。其中第2)问有学生回答“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也不够完整,而应该说明进入的目的地是哪个地方。同理,4)问中应该说明是“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5)问答案应是“判断反应产生的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完全吸收” 例2:(2004年广东广西,20题)实验室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1)溶解时_ ;2)过滤时_ ;3)蒸发时_ 答案:1)搅拌,加速溶解 2)引流,防止溶液外撒 3)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体或晶体飞溅 规律:“操作 + 目的”或“原理 + 结果”例3:(2006年武汉四月调考26题)工业上合成氨采用20MPa50MPa的压强的原因? 分析:采用特定高压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采取高压,二是压强为什么不需要更高。 答案:因为是一个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既有利于加大反应速率又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氨的合成;有因压强越大所需动力越大,设备要求越高,这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NaHCO3水溶液中加少量的NaOH溶液,水的电离平衡会如何变化? 学生答案:电离平衡增大分 析:叙述不规范 正答:HCO3 + H2O OH + H2CO3 使的水的电离被促进,当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后NaHCO3转化成Na2CO3 ,有CO32+ H2O OH + HCO3, 因为CO32的水解能力比HCO3强,故水的电离平衡会正向移动。 规律:先用化学用语表示化学原理,再说明产生的影响和实际意义。 4其它 例1:配制250ml 3mol/L的NaCl溶液所需要的定量玻璃仪器是_ 精确量取15.00ml 1mol/L的硫酸所用到的仪器是_ 考生答案: 容量瓶 ;滴定管 正 答:规格250ml的容量瓶 ;酸式滴定管 例2:醋酸的酸性_(填“大于、小于、等于”)碳酸的酸性 把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_ 考生答案: ; 苯酚,碳酸,醋酸 分 析:不按题目要求作答 例3:把混有HCl的CO2气体通入饱和的NaHCO3水溶液中的目的是? 考生答案:除杂 分 析:在综合实验题中应说明除去A气体中的B杂质例4: SO2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使之褪色体现了SO2的什么性质? H2O2的名称? 考生答案:酸性; 双氧水 正 答: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过氧化氢 另外,对于填空题中的有效数字问题和计算题带单位计算写表达式也需要引起注意。三解决方法 答题不规范而引起的失误有其偶然性,如因为心理紧张使得考试时审题不清或者马虎大意不细心所引起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所以,要尽可能的避免答题的不规范,首要的一点还是要夯实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玉溪市江川区人民医院等招聘真题
- 中级财务会计学(下)(山东联盟)225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外歌剧鉴赏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外音乐鉴赏知到智慧树答案
- 医学心理伦理学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 老年护理模拟习题(附答案)
- 2025东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独家旅游度假广告代理合同范本助力市场拓展
- 突发事件报道规范-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房建泥工班组劳务分包及建筑节能材料研发合作合同
- 2025年湖南湘西自治州州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安全责任书及后勤管理制度
- 消防车辆事故课件
- 《2型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剑阁县普安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商务楼宇管理办法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 学校校舍安全排查台账
- DB32T 4252-2021 民用建筑燃气安全规范
-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
- 《区域大地构造学》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