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什么刷牙.doc_第1页
古人用什么刷牙.doc_第2页
古人用什么刷牙.doc_第3页
古人用什么刷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吧,说到古代洗头也许有人知道皂荚,说到古代洗澡也许有人知道胰子,但说到古代刷牙就很少有人知道有什么东西了。估计很多现代人都以为中国古人不知清理口齿呢。实际上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史记仓公传中就批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礼记中: “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 秦汉时期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 (附提一下西方:英国最早提到刷牙是在1651年,相当于中国的清朝初年。伊丽莎白女王年轻时牙是黄的,晚年是黑的) 下面分材料、方式、工具三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刷牙漱口的资料:一、材料)末粉 将不溶性硬质物磨成细末状,入口清漱齿根。秦朝时有用石砖末的,汉朝时有用瓦磨成粉的。据说还有动物骨粉的。)盐 兑盐水来漱口,是民间很常见的方式了。盐水漱口能清洁、除口腔异味、消减牙龈发炎。包括红楼梦的很多古代小说都提及。有说专门用青盐的,即没有精加工过的海盐。但理论上并不需要固定,只要是盐,都有相近的消毒清洁作用。 在唐代,还用加了糖的盐水来漱口。)明矾水 最迟在明代有记载以明矾水漱口。还能治疗复发性口疮。)茶水 中国人传统爱喝茶,也盛产茶,民间普通的大碗茶又多又便宜。茶水本身就有脱牙垢的效果。不少地方就有晨起时用隔夜茶漱口的说法,还有饭后即端杯茶水漱之的习惯,可谓漱口极勤。 饭后用浓茶漱口,既可清除牙齿缝中的食物,有利于坚固牙齿,又有清热解毒、化腐去淤的功效。茶叶中所含丰富的维生素,还可补充体内维生素的不足。据现代药理分析,茶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则有防止龋齿的作用。宋代文豪苏东坡曾经说:“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不和,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挑剔也,两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病自己。” )酒 关于酒剂漱口,对酒类有要求,可惜我实在不了解酒。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酒精成分有消毒功效,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搽牙灰 又称老糠灰,是稻谷的糠壳烧成的白色灰,一些地方至到解放后还有卖的。)艾条灰 中医炙用的“艾条”是用百草之王的艾草制成,驱寒通脉,它烧后留下的灰似白非白,与一般的草灰有区别,也是一种洁牙好物。)牙汤 唐朝已有中草药洁齿的配方,有的是熬成药汤来洁口。)牙粉 牙粉也是唐宋就有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记录过配制牙粉,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后以器具装起,储作漱口用。同期著名科学家沈括也配制过牙粉,原料为苦参,同样晒干捣末并筛细。沈括还提倡用牙刷器具,蘸清水,洒上牙粉以刷。后面我会介绍这些方式与工具。)牙膏 对就是牙膏!实际上以中药配方制成的汤、粉、膏什么的多去了。关于牙膏,北宋末年,洪刍编香谱,收录了十几个牙膏配方,这里只说三个昂贵配方,绝对保口气清香,以实际行动做到吐气如兰: 沉香一两半、白檀香五两、苏合香一两、甲香一两、龙脑香半两、麝香半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黄熟香、馢香、沉香各半斤,檀香、零陵香、藿香、甘松、麝香、甲香、丁香皮各三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苏合香油和熟蜜调成糊。 龙脑香、乳香各半斤,青盐二两,一起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二、方式 )水漱法 用清水或各种材料漱口,很简捷的一种方式。)揩齿法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在隋唐五代时期已趋流行。即是用洗净的手指或布料清洁牙齿,同时也可配搭前面的各种洁牙材料。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画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齿。)刷齿法 采用更专业的工具牙刷!后面马上讲工具。 三、工具 )牙签 虽不是刷牙的但也是洁牙工具,故先列出。古人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 在文字记载上,西晋正式出现牙签之说。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较少有,属精巧之物。)杨柳枝 最早的刷牙工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它使用起来廉价又方便,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配上前面的洁牙材料,颇有效果。)牙刷 当当当你没看错,是真正的牙刷!我国1000多年前的辽驸马卫国王古墓(公元959年)中出土了两支骨制牙刷柄,头部有两排共8 个植毛孔,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而欧洲至到十八世纪才出现正式的牙刷。从古书记载来看,中国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如果大家去百度,可能会见到很多人说“牙刷”最早见于元代郭玉诗中云:“南洲牙刷寄头日,去垢涤烦一金值。”实际上是错的。牙刷的名字早在南宋就有了,俗称刷牙子:南宋吴自牧描写杭州生活的笔记体专著梦粱录第十三卷写道:“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南宋人周守忠编写养生书籍类纂诸家养生至宝,甚至专门讨论了用牙刷来刷牙的时间要不要安排在早上:“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因为早上牙根较松,而马尾较硬。 后来元末明初有一本为朝鲜人编订的汉语教材朴通事,里面有段标准市井对话:顾客:卖刷子的将来。这帽刷、鞋刷各一个,刷牙两个,掠头两个,怎么卖? 商贩:这的有什么商量处?将二百铜钱来。哥,我与你这一个刷牙、一个掠头,将去使,休掉了。 顾客:不妨事,我靴靿里揣将去。 再次可见牙刷在市井小民间也是普通货品。 明代冯梦龙辑录的民歌集童痴二弄第八卷收有一首南方情歌:“ 吃个镜子来里做眼,编筐着弗得个蓬尘,牙刷子只等你开口,绊头带来里缱筋,眉刷弗住介掠来掠去,刮舌又介掀嘴撩唇。”不仅提到了牙刷,还很形象地描绘了刷牙时的动作:刮舌、掀嘴、撩唇。堪证明代南方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