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doc_第1页
实验一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doc_第2页
实验一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doc_第3页
实验一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doc_第4页
实验一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及细菌基本形态观察一、几点说明(五个方面)1、点名、分组、确定每组的负责人。第一次微生物实验,点名认一下人,点到谁的名字,举手答一个到。每人有一个实验编号,编号都写在桌子上,是几号就坐在几号座位上。分发实验物品时由每组的负责人分发。另外一共30个人,共分成五组,分组情况写在黑板上。123789131415192021282930456101112161718222324252627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2、值日安排。实验结束后值日的组打扫卫生,一次轮一组,今天是第一组值日。3、预习实验内容:上课前预习实验内容,要求至少提前十分钟到实验室,抄写板书(实验内容和作业),并为上课做准备。4、本学期的微生物学试验的内容:共分七次试验分别为:实验一(油镜使用及细菌基本形态观察),实验二:细菌抹片染色。实验三:培养基制备。实验四、五:细菌分离培养、结果观察。实验六:青贮料微生物或病料采集、包装和运送。实验七:主要病原菌的认识。5、交实验报告:学习委员每次收作业的时间是实验后的第二天,确认在第二天下午上班时间交到畜牧楼212许老师办公室,如果办公室没有人,就放在门头上,稍微露出一点儿以便老师及时发现。二、实验须知。1、防病原微生物传播。咱们这间实验室有一点儿是跟其它实验室是不同的,就是安全要求特别严格,咱们这里是微生物实验室,由于实验需求,里面存在一定的病原微生物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所以同学们每次上课都要穿上白大褂,进入实验室以后,不要吃东西,不要用手揉眼,有咬笔杆儿习惯的同学在这里头也要控制一下自己。这不是对咱同学们要求苛刻,而是为同学们自身的安全着想。(1)实验室中宜着工作衣帽,如沾有可传染的材料,应脱下浸于消毒药水中(如5%石炭酸等)过夜或高压灭菌后再进行清洗。如果出现菌液污染实验台的情况,也要用四层次5%石炭酸纱布盖住过夜。(2)沾有病原微生物的器皿及废弃培养物,应置于指定的地点,先消毒后再进行洗涤;检查用过的动物尸体、脏器、血液等,应严加高压灭菌消毒、掩埋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散播。(3)接种环、接种针用前用后必须置火焰中灼烧灭菌以免使用过程中的不同种细菌之间的混杂,导致试验操作的污染。(4)含有培养物的试管不可平放桌面,以防止其中液体流出,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见到试管一般放到试管架上,在挑取菌落时也不可倾斜角度过大。(5)实验室中禁止饮食、吸烟及用嘴湿润铅笔和标签等物,亦勿以手指或他物与面部、眼睛接触,以免把病原菌传播到食物进而入口。特别强调手机的问题,进入实验室后,要求手机应关机,避免操作过程中接听手机,而造成微生物污染。(6)操作危险材料时勿谈话或思考其他问题,以免分散注意力而发生意外,如操作时与他人谈话,不小心将有害病原菌洒到桌面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散播。(7)实验室中若发生意外,细菌或病料污染桌面或地面等时,应以纱布蘸浓消毒药(5%石炭酸等)覆盖过夜。不能直接用抹布或拖布擦拭。对于瓷砖地板可以用酒精棉球灼烧。当吸入细菌或实验时划伤皮肤后,及时报告,以便老师帮你进行消毒处理。(8)菌种或毒种不得带出实验室,若需索取,应严格按规章制度办理。(9)工作完毕后应先用消毒药水、后用清水洗手。应勤修剪指甲,避免一些微生物藏在指甲缝隙里。2、 防火方面特别是用到酒精灯的时候,不要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千万不能忽视防火这一项,希望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在用到电或明火时千万谨慎行事,用完电就把开关关了,再把电源拔掉。明火用完要确认熄灭。如果发现有漏电等现象应立即报告报告老师。3、节约方面1、药品试剂、染色剂、镜油、擦镜纸等都应节约使用。2、使用各种实验仪器时要小心,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保养,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和意外。不是本次实验用的仪器,不应乱动,以免损坏或影响其他实验。3、吸管插入试管中时,要轻放到底才松手。以免损坏吸管头或是戳穿试管底部,造成实验用品的毁坏或是病原微生物的散布。4、平皿一般应翻放(除培养过细菌的平皿高压灭菌时不能翻放),即皿底在上,皿盖在下,以免拿时皿底掉下摔破。5、金属器皿用毕消毒后,应立即擦干,防止生锈。4、标记做出的实验用品、结果,上头要做好标记,上注明样品名称、时间、有效期、有无危险性等。标记不要用钢笔或圆珠笔以免浸泡或长时间保存时会褪色。要经过高压消毒或蒸汽消毒的标签,应用深蓝色铅笔书写,不可用毛笔或水笔书写,以免消毒后模糊不清。5、记录与报告每项实验操作及观察结果,均应详细记录,并按要求做好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登记在实验室日志上,每次实验课结束后,由本班学习委员在日志上签字。6、打扫卫生每日开始工作前,地面洒水,桌面清洁。实验室中各物均有一定位置,工作完毕后应整理放回原处或指定地点,值日的小组将实验室地面、台、凳清洁摆放整齐后才能离开,由当天值日组的小组长负责。7、收尾工作值日生离开实验室前,应对窗户、自来水开关、电源开关检查一遍,确认关好。特别是在停水的情况下,更要关好水龙头,离开要关窗、关灯、锁门。三、实验1、目的要求A掌握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方法及护理B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构造C初步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2、实验内容A练习显微镜油浸系的的使用方法。B每人观察已制好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芽胞杆菌、炭疽杆菌的标本片。C前15名同学先观察标本片,其余同学参观实验室仪器。3、作业1显微镜油浸系的原理和护理要点2绘观察到的细菌形态图并注明。要求直径约5CM四、示教部分。1、显微镜的结构我们所使用的显微镜统称为光学显微镜。它本身一共分为三大块:镜座、镜臂、镜头。镜座上带有光源。镜臂部分包括:聚光器、载物台、光圈、推进器、准焦螺旋、准焦螺旋又分为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其中粗准焦螺旋在内侧、细准焦螺旋在外侧。镜头部分包括:物镜、目镜。本次实验采用的油镜也属于物镜的一种。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A、打开电源,再打开显微镜开关,将光源调到最亮。B、将聚光器调到最上端。完全打开通光开关。C、降下载物台。D、取出制备好的载玻片,在白色物体的映衫下找到已染色的视野,放于载物台上物镜头正下方。E、首先准备用低倍物镜观察,旋转至低倍物镜对准玻片。F、上升载物台,直到载玻片将要接触到物镜或载物台上升到不能上升为止。G、将目镜调到适合双眼同时观看的宽度。H、向内侧转动粗准焦螺旋,出现视野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至清晰。使用推进器将合适的观察区调至正中。I、用高倍镜观察,绘出观察到的细菌形态图并注明。J、使用完毕关掉电源,取出载玻片放回玻片盒。下降载物台,将物镜调至空档,目镜宽度为最小,用镜头布包住镜头,罩上罩子。3、油镜的识别:油浸物镜简称油镜,是接物镜中放大倍数最高的镜头。除病毒外,观察细菌等微生物均要用普通生物显微镜的油镜。外形上油镜头最长,镜头的晶片和透光口径最小,一般在镜头下缘刻有一圈红线或黑线,注有100或90、油或Oil字样。4、原理:油镜头晶片极小,当镜有关头与载玻片之间被空气层所隔时,因空气的折光指数与玻璃不同,自载玻片透过的光线往往在空气中折光而不易射入镜有关头内,使视野黑暗,物象不清晰。镜检时,载玻片上滴一滴与玻璃的折光系数相近的香柏油的作用就是使光线尽可能多的进入物镜中,避免透过的光线损失,使进入油镜头的光量增多,视野高度增大,提高物镜的分辨率,从而使物象更清晰。5、油镜的使用。油镜的使用与显微镜的一般操作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观察时要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或两滴香柏油。注意只能在调清晰度时,玻片与物镜的间隔只能由近及远,否则有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的危险。如果镜头已离开油面,仍未见到物象时,则可重复上述步骤操作直到看清为止。正常情况下,细螺旋前后转动半圈左右即可看清物象;过度调节细螺旋可能会造成显微镜的损坏。6、为防止油镜镜头上粘有油滴或者有干结的油滴,用前可先用擦镜纸蘸少量酒精乙醚混合物擦拭镜头,溶解并抹去镜头上的油渍,为防止不干净,可再用擦镜纸擦一遍,方可使用。7、油壶(双壁壶)的结构:油壶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装为或酒精乙醚混合物,内层装为香柏油。香柏油为使用油镜观察标本时使用,二甲苯(或酒精乙醚混合物)是为了溶解油镜头上过多的(或粘连的)香柏油。8、玻片的清洁。用擦镜纸盖在抹片的油滴上并轻轻拖过,以抹去抹片上的大部分油渍,如未擦拭干净可将擦镜纸盖在抹片上,在擦镜纸上滴加一滴二甲苯或酒精乙醚混合物,再轻轻拖过,以利于标本的保存和再次使用。9、显微镜的护理要求(简称“五防”):(1)防震:移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勿使震动,搬动时右手把持镜臂,左手托住镜座。(2)防晒:应避免直接在阳光下曝晒,以免高温使粘胶溶解或变形,引起透镜脱落或破裂。(3)防腐蚀:勿使显微镜与挥发性药品及腐蚀性类物品放在一起。(4)防霉:显微镜不能随便拆卸,各镜面避免用手粘抹,以防印上手印和长霉。(5)防潮湿:显微镜应放在干燥地方,雨水多的季节应在镜箱内存放硅胶,以吸收水分,如长时间不用,则光学部分应卸下放在干燥器中,以免受潮生霉。五、作业要求:1、每次作业要在本次上完课的第二天晚上之前以班为单位,由学习委员收齐交到畜牧楼212室。2、作业本子要统一,封皮除了写上班级、姓名、院系外,还要写明上课时间,如:周二5、6节。3、作图时必须使用铅笔,不可用圆珠笔或者钢笔画图,标记所作图可用圆珠笔或钢笔。对于标签的标记可用油性笔,因油性笔写字可保持的更久。4、绘制形态图时要用铅笔,可以用圆规绘出所观察到的视野,直径要求为5cm。所绘细菌图的圆直径不可过大或者过小。六、参观实验室仪器设备(一)无菌室及超净工作台的使用和注意事项无菌就是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的状态。采取防止或杜绝一切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以无菌法进行的操作称为无菌技术。1、进入无菌室需要更换鞋及工作服。2、使用前应提前30min同时开启紫外线灯和风机(风机的位置根据工作台的种类有所不同,有的从工作台上方送风,有的从两边),30min后关闭紫外线灯,要经常用消毒剂将紫外线表面擦干净,保证达到灭菌效果。3、 紫外线灯开启后,避免人进入无菌室,以防紫外线损伤皮肤和眼睛。但是在无菌室外是不被照到的,因为紫外线只能照射到物体的表面,是通不过无菌室的玻璃的。紫外线消毒灭菌后要开门一会儿,因为紫外线照射过程中会放臭氧。然后再开日光灯,避免发生光复活作用。(光复活作用:微生物经致死量的紫外线照射后,若在3h内再以可见光照射,部分微生物可逐渐恢复其活力,这种现象称为光复活作用。)4、工作台上禁止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工作区的洁净气流。5、禁止过滤器进风口部位放置物品,以免挡住进风口造成进风量减少,降低净化能力。6、根据环境洁净程度,定期将过滤器中的滤料拆下清洗,一般间隔时间为36个月。7、离开无菌室关灯,关好门,避免其他人员随便进入无菌室。(二)高压锅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构造:主体、盖、消毒桶、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双刻度)。使用方法:1、先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应予以妥善包扎,各包之间留有间隙堆放在消毒桶的筛板上。这样可有利于蒸气的穿透,提高灭菌效果。2、在主体内加入清水4L(不同的高压锅加水量因其大小而异),使水位一定要超过电热管,连续使用时,必须在每次消毒前补足上述水量,以免因缺水而不能正常工作。3、将堆好物品的消毒桶放在主体内,然后把盖上的放气软管插入消毒桶内侧的圆槽内,对准正盖与主体的螺栓槽,顺序地将相对方位的翼形螺母予以均匀旋紧,使盖与主体密合。4、将消毒器接上与铭牌标志电压一致的电源,插上电源插座电热管通电开始工作。在加热开始时,应将放气阀的摘子推至垂直放气方位,使冷空气随着加热由桶内逸去。等有较急的蒸汽喷出时,即将该摘子板回水平“关闭”方位。此时压力表指针应加热而随着逐渐上升,指示出消毒器的压力和温度。5、当压力到达所需的范围时,开始计算消毒所需时间,并使之维持恒压,当达到0.14Mpa 124-126消毒时,则安全阀能使之维持恒压。6、对物品在消毒后要迅速干燥,可在消毒终了时将消毒器内的蒸汽通过放气阀予以迅速排出,待压力表指针回复至零位,使物品上残留水蒸气得到蒸发,随着将电源切断停止加热(消毒液体时严禁使用干燥方法)。7、消毒结束时,必须先将电源切断,停止加热待其冷却,直至压力表指针回复至零位,再待数分钟后排去余气后,才能将盖开启。注意问题与维护:1、每次使用前,应检查主体内有4L左右的足够水量,使水位过电热管。2、堆放消毒品时,严禁堵塞安全阀的出气孔,必须留出空位保证其畅通放汽,否则安全阀因出汽孔堵塞不能工作,造成事故。3、消毒液体时,应将液体灌装在硬质的耐热玻璃瓶中,以不超过3/4体积为好,瓶口选用棉花纱塞,切勿使用未打孔的橡胶或软木塞,特别注意,在消毒液体结束时不准立即释放蒸汽,必须待压力表指针回位零位后方可排放余汽。4、对不同类型,不同消毒物要求的物品,如敷料和液体等,切勿放在一起消毒,以免顾此失彼,造成损失。5、消毒终了时,若压力表针已回复零位,而盖不易开启时,则可将放气阀摘子置于放气方位,使外界空气进入消毒器内,真空消除后,盖即可开启。6、压力表使用日久后,压力指示不正或不能回复零位时,应及时予以检修,平时应定期与标准压力表相对照,若不正常,应换上新表。(三)培养箱的使用及注意事项1、是培养微生物的常用仪器设备,用前应检查电压及各部件的完好。2、使用隔水式温箱时,在使用前应先在箱壁夹层中灌入与所需要的培养温度相接近的温水直至水点,之后接通电源,将调节器调准所需温度后,应观察一段时间后,直至温度恒定为止,以后每过一定时间换水一次,以保持水的清洁和恒定,长时间不用应将水放出。3、培养物取放时,动作要敏捷,用后关好箱门,以免箱内温度发生波动,影响微生物的生长。4、经常观察箱上的温度计所示温度是否与所需温度相符。5、初用时应将箱内放一支温度计,检查调节器是否准确,箱内各部分的温度是否均匀一致。(四)烤箱的使用及注意事项1、将所准备灭菌的玻璃器皿清洗干净,干燥包装好后,放入烤箱内,不易挤得太紧或过满,以免妨碍空气流通。2、关闭烤箱门,打开通气孔,接通电源加热。3、待箱内的温度达到100105时,关闭通气孔,继续加热,待温度达到160170时,维持2.53小时。4、切断电源,此时切勿打开箱门,以免玻璃器皿骤然遇冷而爆裂,必须待箱内的温度降至60以下才能开门,取出灭菌物品。5、在灭菌过程中,温度上升或下降都不能过急,否则玻璃器皿容易炸裂。6、灭菌后,玻璃器皿上的棉塞和包装纸应略呈淡黄色,而不应烤焦。(五)实验室用冰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1、分类储存:冰柜一般分为冷藏和冷冻两部分。冷藏部分一般存放血清,培养基和近期使用的疫苗等;冷冻部分一般存放病毒、病料,长期保存的血清等。2、冰柜门要轻开、轻关,以防柜内物品掉出。打开冰柜取放物品时,要尽量缩短时间,过热的物品不得直接放入箱内,以免热量过多进入箱内,增加耗电量及负荷。3、及时清除冰柜内厚冰霜、冰块,以维持较好的致冷效果,延长冰柜的使用年限。4、发现断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冰柜内物品变质或失效。七、实验总结1、本次实验主要正确掌握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方法,了解使用原理。2、学会用显微镜油镜观察标本片,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构造。八、附:实验所需物品一、试验材料名称 组别 每组数量 全班合计 备注 1、平皿 5 1套 5套 放擦镜纸2、双壁瓶 5 2个 10个 每组2个3、香柏油 1 瓶 课前检查,若量不够需要添加半瓶4、二甲苯 1瓶 课前检查,若量不够需要添加半瓶5、标本盒 5 1 个 5个 6、标本片 5 4个 20个 4种标本片(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芽孢杆菌、炭疽荚膜杆菌标本片)二、仪器设备名称 1、显微镜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