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论文让思维向深处漫溯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 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小学数学课程是一门极富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失时机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得学生的创造潜力得以很好地开发,那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每个人(无例外)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九年义务教育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在培养其创新思维。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凸显思维历程,积淀创新底蕴从脑功能看,为使学生能够产生创新思维,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其基础要求在于首先要充分学习和操作,作为必要的知识和熟练而规范的技能的准备,在充分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更高水平的思维。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综合运用观察、操作、表述、游戏、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活动中引起学生内部思维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征,经历“基于直观动作的思维基于具体形象的思维基于抽象逻辑的思维”的转换递进过程,从而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石。1. 经历基于直观行动的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多“看一看”;“解放孩子的小手”,让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多“说一说”。化静为动,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等待解答”态走向“发现创新”态。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节中,我出示下面一道题目:计算下面图形(一)(二)(三)的周长。(单位:厘米) 图形(一)学生能根据公式很快计算出,对于图形(二)(三)教师可让学生先试做,然后再指导学生用小棒摆出3个图形。通过摆小棒,学生惊奇地发现虽然个图的形状不同,但所用小棒的根数相同。于是,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是不是3个图的周长相等?抓住学生迫切想知道原由的心理状态,暗示学生适当移动小棒,会有什么结果? 2.经历基于具体形象的思维。 通过以上操作,学生发现分别平移图(二)的两根小棒,图(二)即转为图(一)得出了计算图(二)周长的简便方法,有了解决图(二)的经验,计算图(三)就方便了。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呈现以下图表,如图: 通过这样的一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于是,当面临类似的新问题时,学生便能迅速准确从大脑中检索、提取相关的信息,形成知识与问题的丰富关联,并最终选择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经历基于抽象逻辑的思维。 如在刚才成功尝试的基础上,再出示下题供学生研讨: 若要在楼梯上铺地毯,地毯是从铺到,要想知道地毯总长多少,需测量哪些数据?由于学生刚才已掌握了平移方法,那么此时,他们就不易受制于常规的解题思路,而是萌动创造思维的火花,想象出只要测出与的长即可求出地毯总长(即)。可见,通过有效的操作,使学生形成多种经验,建立起丰富的表象,促进数学思维向深处有序开展,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我们的学生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数学。 二、增强问题开放,挖掘创新潜能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两个基本成分。只有使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高度协调,共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水平才能形成和提高。开放性问题可以启迪学生的指挥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向多维拓展,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得以实现。1. 条件开放,让思考时时伴随。 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增强问题开放,诱导学生发散思维,围绕问题多角度去寻求答案,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逐步形成规律性知识。 在“除数是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练习中,我设计的其中一道题目是:( )8的商中间有0,( )里可填几。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很高,相继在( )里填写了: 808 8008 816 1616 824 2424 832 3232 这些数,由被除数本身中间带0到不带0,由三位数到四位数,例子越举越多,它们的共性也越来越明显,于是教师让学生概括出“什么情况下不够商1,要写”。2.策略开放,让思考步步为营。即使有些只能有一个答案的问题,也应该鼓励学生从多思路、多途径、多角度去考虑,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让学生去设计、去探索、去选择,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在解答“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斜边长8厘米,求该三角形的面积(如图1)”时,一开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题是不能做的,教师鼓励学生展开不同思路,结果貌似不能解答的题目,经过深入思考后,竟然得出了多种巧妙的解法:解法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直角边为8厘米的大直角三角形,先求出大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882=32平方厘米,继而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22=16平方厘米。 解法2:用四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正方形,先求出正方形的面积88=64平方厘米,继而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44=16平方厘米。解法3: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翻折,可以知道斜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一半,正好是4厘米,直接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842=16平方厘米。 解法4:沿斜边上的高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小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拼合成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根据小正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相等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是44=16平方厘米。这样,经常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解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 结论开放,让思考层层递进。数学课本中有许多探索性、开放性强的内容,教师要充分用好课本,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勇于探索新思路,寻求不同的解法,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探讨“一个长方形截去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的问题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还有5个角,但也有学生提出还有4个角,孩子们争论非常激烈,他们都想方设法来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有的用笔涂画,有的用纸折叠结果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这题除了5个角和4个角的答案是正确的以外,竟然还有另外一个答案:3个角。学生在解决这类超乎“常规”的问题后,会非常兴奋,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这类问题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求异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追寻学本课堂,铺架创新之路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认识的主体是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若是学生缺少或失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就无法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想方设法促进其主动参与。只有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创新的火花才会时时迸发出来。 1.激发兴趣,为创新思维提供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开展游戏、竞赛,运用直观教学及生动的语言等等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巧妙而快速地分清钟面上的三根针,教师引导学生把它变成儿歌:矮个哥哥叫时针;高个子弟弟叫分针;细腰妹妹叫秒针。接着教师让孩子们拨动钟面,观察时针和分针是如何转动的。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即60分。再让学生观察分针和秒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即60秒。此时有学生忍不住说道:怪不得时针哥哥又矮又胖,因为他最不爱运动了,秒针妹妹最勤快爱锻炼,所以她最苗条了通过这些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及形象生动的比喻,学生一下子就把三根针区分开来了。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定情境,引发学生兴趣,激活创新思维,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2.组织讨论,为创新思维搭建平台。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让每位学生发表己见、展示思维,并给以具体指导。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争辩,使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这种方式使得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让数学思考从“肤浅”走向“深入”。济南市经五路小学的刘老师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时,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独立整理出知识的脉络(如左图)。其中一个小组设计了一棵彩色的大树图,用根、茎、枝、叶把有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有关知识和解题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基本规律形象而有趣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还有一个小组以“水晶宫”的形式,给同学们展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并指出打开“水晶宫”的金钥匙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因为这是解答所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这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否则,不会对知识间的联系挖掘得如此深刻。 3.鼓励质疑,为创新思维添砖加瓦。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借问题促探索,借探索促发现,借发现促创新。对学生的质疑,即使是简单幼稚的,也不能轻易否定或讽刺挖苦,而要正确引导耐心解疑,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教学中我们提倡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发更多新的问题。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需要教师着眼于实施素质教育,真正从传统教育“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机械记忆训练,轻操作应用”等弊端中解脱出来,真正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从而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砸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主要参考文献:1 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M.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三十一课 我能行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 蒸汽系统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讲义Unit1 SectionA【含答案解析】
- 常州教师考试音乐题目及答案
- 2025评估合作协议
- 昌乐一中去年考试试卷及答案
- 向量求系数题目及答案
- 岑溪二中期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 AI智能体的感知与理解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高频真题含答案2025年
- 《工程制图》课件
- 餐饮行业数字化门店运营与管理效率提升报告
- S7-1200 PLC原理及应用基础 课件 第5章 S7-1200 PLC的模拟量处理
- 2024年四川省古蔺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2030中国驾驶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临床医学研究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
- 广东工业设计城规划方案(9.2终版)图文
- 成品油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领取比赛奖金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