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一单元地理试题.doc_第1页
高一年级第一单元地理试题.doc_第2页
高一年级第一单元地理试题.doc_第3页
高一年级第一单元地理试题.doc_第4页
高一年级第一单元地理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第一单元地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首页 返回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共30分)1.下列日子我国各地昼最长的一天是( )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2.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重合 B.不可能重合C.只有两分日的某一时刻重合 D. 只有两至日的某一时刻重合3.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纬地区中 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 B. 高纬度地区内无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C. 温带范围内一年四季分明 D. 五带划分是以气候分布为依据的4.北半球夏至日,下列四地昼最长夜最短的是( )A.广州 B.上海C.北京 D.哈尔滨5.天津是某时5时天亮,则此日昼长为( )A.14时 B.16时C.12时D.10时6.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9月23日的升旗时刻是( )A.北京时间6时B.北京时间5是44分C.北京时间6时4分 D.北京时间6是16分7.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五带划分是以气候分布为依据的8、一艘海轮自洛杉矶向西驶向上海,船上的乘客往第一天见到太阳在上中天相隔的时间是A、24小时B、大于一个太阳日是C、小于一个太阳日D、恰好是一个恒星日9、假设地球公转道轨道面与地轴的夹角缩小到6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A、北半球夏至日北纬60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B、北半球冬至日北纬60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C、赤道上仍是全年昼夜平分D、热带范围将缩小10、当太阳直射海口市时(20N),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5,则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S B、25S C、45S D、45N11、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只能相交,不能重合 B、每天都重合一次C、除二至外,均能重合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12、在下列选项中,各地点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北极 纽约 基多 东京 B、南极 悉尼 洛杉矶 墨西哥C、北极 莫斯科 科伦坡 开普敦 D、南极 开普敦 新加坡 伦敦13、当北京时间2001年1月1日12点的时候,未进入2001年的地方全世界有( )A、正一半的地方 B、多一半的地方C、少一半的地方 D、不能确定14、6月22日,北京、重庆、广州、海口四地学生在当地正午时刻(即地方时12点),观测同一高度物体的日影,按观测记载的日影长短次序应该是( )A、海口-广州-重庆-北京 B、北京-重庆-广州-海口C、北京-重庆-海口-广州 D、重庆-海口-广州-北京15下列天气系统中,往往形成晴朗天气的是:( )A低压槽槽前 B高压脊控制C暖锋锋前 D冷锋锋后二、双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二个正确答案,选对1个给1分,选对2个给2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共20分)1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它,地球上的生命就不会存在B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C太阳中心的核裂变反应是太阳巨大的热量来源D质量和平均密度比地球大得多2下列地球大气的组成成分中,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的是:( )A固体尘埃B水汽C二氧化碳D氧3在海洋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化学资源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D海洋能源4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和台风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震级越高,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只发生在山区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泥石流和滑坡日益频繁主要原因5我国以下农业地域类型中,现属于密集农业又属商品农业的是:( )A青藏高原的放牧业 B南方的水稻种植业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花卉种植业6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存在的温度其直接原因是:(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种适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C地球上大气的热力作用 D地球上生物的光合作用7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B环境整体性就是自然环境是不变的C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以至整个生态系统D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8世界上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对世界大市场形成意义很大,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当地气候条件的改造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C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9有关西欧乳畜业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农场规模以大中型为主B气候条件优越,适于多汁牧草生长C乳畜农场农民三项主要工作是:种植牧草及饲料作物、户外放牧、日常挤奶D西欧乳畜农场的形成过程是:混合农业种植业乳畜业10我国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表明在工厂的区位选择中:( )A劳动力的影响逐渐加强 B市场影响逐渐加强C技术的影响逐渐减弱 D原料的影响逐渐减弱三、多项选择:(每小题全对给2分,多选、错选、少选均不给分,共10分)1纬度相同的地方( )A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地方时相同C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D自转线速度、角速度相同2下列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是:( )A冬季寒潮天气 B夏初江淮地区梅雨C盛夏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D夏秋东南沿海登陆台风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底油气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B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C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D海底油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高难度风险工程4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所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使水资源枯竭C水循环实现了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5关于非洲种植园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方便的海洋运输条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发达国家B种植园雇佣的劳动力数量很大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普遍建有种植园D种植园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粗放型农场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40分)四、综合题(40分)1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用图中字母填空解答:(1)北半球昼夜的时段是从_到_。(2)北半球夜长逐月增加的时段从_到_。(3)北半球夜昼,昼长又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到_。(4)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少的时段是从_到_ 。(5)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长的时段从_到_。(6)甲地(2326),乙地在赤道上,它们的经度相同。当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日期分别是:( )A4月8日和9月5日左右B5月6日和8月7日左右C11月7日和2月8日左右D6月22日和3月21日左右2读右图完成下列填空: (1) 太阳直射点在图中_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的是_点。(2) 图中一天昼长20小时是点,昼长约4小时是点。(3) F点与其他图中各点根本的区别是点不受_ 力的影响,点没有_变化。二、综合题3、读下面的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共9分) (1)、A、B、C、D四点中,进入当地每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的是 点,进入当地每年白昼最长的是 点。(2)、此图所示日期是 月 日前后,判断的理由是 。(3)、此时,太阳直射在(纬度)上,C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澳大利亚的悉尼正值 季。(4)、此图反映北半球正值 季,其天文含义是指 。4、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北极点。(共14分)(1)请在图中标出公转轨道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节气分别为: A B C D (3)图中A点的日期为前后,太阳直射纬度为,北京在这一天是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一天。 (4)图中C点北极圈以内出现现象,从CD这一段时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增大 B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C、北半球白天比黑夜长 D南半球白天比黑夜长。 (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DAB,这段时间中,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B、从BCD这段时间中,北极圈内极夜的范围逐渐扩大 、在D这段时间里,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在CD这段时间里,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5、下图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1)根据阳光照射方向判断 图所示的房屋地处赤道地区; 图所示的房屋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图所示房屋地处南回归线以南。(2)甲图中阳光 (A或B)反映的是冬至日阳光照射情况;乙图中阳光(A或B)反映的是冬至日阳光照射情况;丙图中阳光(A或B)反映的是冬至日阳光照射情况。ABCD6、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若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回答:(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