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级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1页
初二级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2页
初二级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县一中初二级物理试卷分析吕荣芳-礼县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初二级物理试卷分析参加本次物理检测考试的初二级8个班考生共513人,试题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的人数为84人,优秀率为16.37%、80分及以上人数为198人,优良率为38.60%,60分及以上的人数为390人,及格率为76.02%,60分以下的人数为123人,不及格率为23.98%。 一、总体评价1. 考试范围本次检测考试的内容为:第一章第三章。2.试卷的结构(见表一)表一:试卷的结构题型选择填空实验探究简答与计算合计题量1573227占分302626181003.试题的基本特点本次试题正对的检测对象是物理学习的入门者,因为学时较短,学习内容较少。总体上难度较低。知识覆盖全面,考点考查很详细,有较好的区分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到现在还没有掌握答题技巧,还不会答物理题,考的较差。2、 成绩分析1.初二全级成绩分布情况表二:初二级物理成绩分布参加班级参考人数及格人数不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优良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全距及格率不及格率优秀率优良率初二(1)班67481992398316771.64%28.36%13.43%34.33%初二(2)班664620132096237369.70%30.30%19.70%34.85%初二(3)班624913122995375879.03%20.97%19.35%46.77%初二(4)班645212123096326481.25%18.75%18.75%46.88%初二(5)班67491882298336573.13%26.87%11.94%32.84%初二(6)班614615102498356375.41%24.59%16.39%39.34%初二(7)班64501482696237378.13%21.87%12.50%40.63%初二(8)班625012122194415380.65%19.35%19.35%33.87%总体5133901238419898237576.02%23.98%16.37%38.60%本次考试试卷要求难,中,易比例约为1:2:7,而上述统计中优良率为38.60%,及格率为76.02%。说明对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来说前六周的学习任务还没有完成,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差生转换工作。三、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附试卷)1. 做选择题时不认真审题,以致于错误百出,如:第3题题目让选对图像解读错误的选项,而我们好多同学在答卷时刚好把解读正确的选上了。第14题选从小到大的顺序,结果大部分学生却选了从大到小的顺序。以致有接近百分之六十的同学答错。2. 答填空题和实验简答题时错别字太多,语言表达能力太差如:把“振动”写成“震动”写成“水蒸气”写成“水蒸汽”,把“热胀冷缩”写成“热涨冷缩”,还有就是在实验题中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语言不准,回答时,显得力不从心,答题信心不足,失分较这严重,像第17题第(2)小题和第(4)小题得分极低。这是导致分数不能提高的一个原因。3. 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如:第17题第(3)小题,没有审清题意,题目让填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dB),好多同学却填成了频率的单位-赫兹(Hz)。第20题温度计读数时零下温度的读数有大部分学生读错。5. 答题不规范。绝大多数学生在答第计算题时把把物理题答成了数学题,没有正确的解题格式和正确的公式应用,如第26、27题计算时一大部分同学只有数字没有公式,所以没有得分。6. 试题印刷质量太差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答题,如第20题温度计印刷不太清楚影响了一大部分同学的判断而失分。总之答题情况反映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几句话: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应用时混淆相近的物理概念2. 阅读理解能力欠佳,物理语言表达不到位3. 对物理方法的意识和有效应用亟待提高4.数学计算能力太差。四、教学建议1、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知识点讲解要细致到位,确保基础知识的得分率。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定律的教学,要注意正确思维策略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中进行概括、理解和应用,在学生掌握和理解“双基”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习惯性错误,培养规范的解题习惯。2、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尽可能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感受物理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生产实际和相关的物理现象,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活化物理知识。改变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复杂问题简单化。3、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实验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平时要有目的的具体指导,多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4、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胆质疑能力。对应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教师要留有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去叙述去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