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实现自己.doc_第1页
发现自己实现自己.doc_第2页
发现自己实现自己.doc_第3页
发现自己实现自己.doc_第4页
发现自己实现自己.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现自己 实现自己 南充市高坪一小 杨 婷 朱自清的匆匆,大家都很熟悉,其中有这样的内容: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 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下些什么呢?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写得真好!对呀,我不想白白活一回,我想活出精彩! 每个人对精彩人生的理解各不相同,我认为的精彩人生应是这样的: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前两点我目前具备了,可“事业有成”就离我远了。我尽职尽责地工作了十余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开始不满意了:对自己一昧盲从别人的教法而恼怒,对缺乏思想的教育行为而厌恶。终于有一天,我决定要改变这样的状态。 我憧憬着这样的场面:我的学生听到上我的语文课就欢呼,我能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他们爱学语文,都善于倾听,乐于沟通,广泛阅读,喜好写作,感情细腻,情感丰富。我能自如地和全国教育界的专家、大师们探讨和交流,我的课堂教学得到教育专家的肯定,我的教学论文写了一篇又一篇,很多都发表在省级刊物上。我捧着自己写的第一本书递到父亲的面前,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你若问我:“你知道哪些教育大家?”我会不好意思地答:“不久前,我只知道孔子、老子和陶行知、叶圣陶,还有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而且我从没好好地读过一本他们的著作。”你若又问我:“你上过几节区级以上的竞教课?”我会脸红地说:“没上过一节。”你若再问我:“你写过多少篇教育论文?”我会很羞愧地告诉你:“我只写过一篇,而且是发表在高坪课改。”这样的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实现我憧憬的种种美好情景吗?前段时间,进修校的陈沸溶老师给我推荐了一些书,其中有一本是管建刚著教师成长的秘密。我从管建刚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管建刚,从一名村小教师成长为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师范生,读书时语文成绩就没好过,从小见了作文就怕,见了语文就头疼;当老师了,普通话说不好,字还写得差。就这样基础的人,到现在作文教学在全国有名,出版了10余本书。管建刚,现在是优秀教师吗?绝对优秀。原来,基础不够,只是庸懒之人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读管建刚,我读到了成长的希望,成长的意义,拥有了120%的成长渴望,下定了成长的决心。 如何更好地成长,如何在成长中实现师生双赢,还要找到合适的路径。李镇西老师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坚持做到“四个不停”,想不成为好老师都难。下面是我对 “四个不停”的体会。 不停地实践。管建刚老师说:“我们把每天看起来简单的教育教学反复做、重复做,做好为止,那就是不简单、不平凡,那就是研究。”我们要带着一颗童心融入学生,不盲目地干,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好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学生的回家作业总有忘做或忘交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完成作业拖沓的;教室地板总是脏兮兮的;课间休息总有孩子喜欢躺在地上玩这些事,我们几乎每天都遇到,不要忽视它,我们要把这些作为研究的内容。我们一线教师的长处是每天都有那么多的研究对象,真好!我们发现问题了,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开始研究了。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直到有了实效为止,这就是实践着的研究、研究着的实践啊!不停地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一个人的见识从哪儿来?从生活中学到的有限,从书本中却能学到很多,因为书是智慧的结晶。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一定要多读书。福建教学名家数学特级教师任勇,他从教25年来,买了并读完了1万多册的书。教师要读哪些书呢?英国的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史使人明智,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诗使人聪慧,因为诗词是最精简美丽的语言;演算使人精密,因为经过演算会让心细如发;哲理使人深刻,因为看问题的角度更多元;伦理学使人有修养,因为道德是每个人心中的准则;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因为出口成章靠的是思维逻辑。教师可以通过读这些书得到不同方面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士,还应该读相应的专业书籍。我们既要读教育专家理论方面的书,也要读教育名师实践方面的书。前者可以让思想深刻,知道自己未曾想过的东西;后者可以让思路开阔,了解自己未曾做过的事情。不管读哪类书,一定要养成边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这样可以加深理解,还可以积累素材。不停地写作。如李镇西老师所言,教师写作要有“两性”,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教师的“写作”应和“研究、实践”联系起来。我们要留意自己的教育教学“发现了什么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方法”,“照着方法去做有哪些效果”,这些都要如实的记录下来,每天如此,以记录来推动自己每天研究、实践,在记录中反思并可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有自己的教育见解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不停地思考。不管是“实践”和“阅读”,还是“写作”,都应该在“不停地思考”中进行。如果我们的教育“实践”没有了思考,我们的教育行为就成了大海里的小船,危机四伏;如果我们的“阅读”没有了思考,我们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一片茫然;如果我们的“写作”没有了思考,我们的文章就像一个个人偶,毫无思想。我们不仅要揣摩、体验、品味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关注、研究、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这“思考”如果带有对自己进行检讨、解剖的意味,它便成了“反思”。“反思”不只是针对明显的教育失误,还包括对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哪怕是一个蕴含教育的小细节。这样做,会不断的修正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也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精益求精,更加完美。 找到了教师成长的途径,怎样走向理想中的自己,怎样实现幸福的教育生活呢?我认为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定要坚持。管建刚老师说:“一个有坚持力的人,基础再差,起点再低,只要他认准了道,一条道走到黑,就能走到别人望不见的远方”。管建刚老师从下定决心好好当一个老师时起,坚持了十年,终于有了成就。我为以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自我成长感到羞愧。据研究,养成一个习惯大概需要21天,这就是“21天习惯法则”,我们可以先设定“21天”为终点,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到达“21天”后,再以此为起点,直到真正养成“每天实践、每天阅读、每天写作、每天思考”的习惯。 一定要健康。老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一切很难追寻。好的身体来自好的生活习惯,朱自清先生在文章里说,每到晚上9点,路过叶圣陶的家,必定漆黑一片,他们已经安寝了。叶圣陶1988年去世,享年94岁。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长寿的重要保障。一个人做事要努力,可努力的同时不要失去健康。想一想,多少有作为的人因为健康问题早逝:最早翻译爱的教育的夏丐尊,60岁时因肺病去世;“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梁启超,因尿血症只活了56岁;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因突发心肌梗塞而猝死家中,终年59岁如果他们能好好保重身体,能够长寿,不光是一家之幸,也能为国家多作贡献啊!我们要珍惜生命,从自己做起,多学些保健养生的常识,经常锻炼身体,这样才能让自己走得更好,更远!我寻得一首小诗,觉得很好,和各位共勉。发现自己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