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石灰吟》.doc_第1页
古诗《石灰吟》.doc_第2页
古诗《石灰吟》.doc_第3页
古诗《石灰吟》.doc_第4页
古诗《石灰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石灰吟年级五年级主备人马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气节。3、领悟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结合相关资料、生活经验,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人借赞美石灰的顽强,实则表明自己清白作人,敢于献身的高尚品质。3领悟本诗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深切情谊,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课时)二次备课一、营造氛围,明确学习方法1.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引导学生加强对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热爱)2. 我们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回忆总结“学习古诗三部曲”:读准字音读懂诗句品悟情感。)3.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石灰吟,齐读课题。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我们熟悉的还有暮江吟游子吟等。提醒书写“吟” 字时注意右边不要加点。)请同学们按照我们掌握的“学诗三部曲”来学习这首古诗。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丰富的收获的。二、第一步:读准字音1. 师:要想读准字音,我们应该怎么做?(借助字典、请教老师、同学等。)2. 学生自读课文。3. 检查自读情况。(1) 指名读,(锤、凿、焚、碎)教师正音。(2) 师范读,知道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 按照音韵节奏齐读全诗。三、第二步:读懂诗句1.师:怎样读懂诗句呢?(教给学生一把读懂诗句的“金钥匙”想象。)2.学生自由读诗,借助词典,展开想象,理解诗句。3.说说自己读懂了那些句子。(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相机指导朗读。)4.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5. (CAI显示)石灰的形成过程:(板书)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填空)石灰之所以能忍受这一切的磨难,是因为( )。6. 谈谈你从这首诗中理会到了石灰怎样的品质。7. 师:我们就要像这不屈不挠的石灰,清清白白的留在人间。齐读全诗。四、第三步:品悟情感1.师:怎样才能领悟到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呢?(在交给学生一把领悟情感的“金钥匙”走进历史。只有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才能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2.师:谁来介绍一下于谦?(检查同学预习情况。)交流于谦信息: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振荒,深受老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的再次野蛮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诗是他十六岁时所作。3.再读全诗,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怎样的志向呢?4. 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5. 交流表明: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身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身碎骨,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6. 情感朗读,赛读。7. 师:现在,我们就是于谦,来,把自己的志向告诉世人吧!齐读全诗。五第四步:拓展延伸1.师:恭喜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古诗的方法,并且很好的学会了这首诗。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可以研究。同学们还有什么收获吗?2.明确写作方法: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自己的志向?(适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3.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于谦为官清廉,他的诗歌大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坚贞的情操。(出示于谦咏煤炭)4.联系实际:由这样的石灰,这样的于谦,你还想到了哪些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5.由此看来,(看板书)刚才我们的“学诗三步曲”后面还可以加上一个环节(三步曲后面加一个问号。)同学们只要肯思考,收获是无穷的!6.师:让我们在一起大声的把石灰吟背诵一遍。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石灰吟“学诗三步曲”:读准字音读懂句子品悟情感?石灰的形成: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清白于谦:坚持信念,毫不畏惧,斗争到底(托物言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