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导阅读太史公自序教学设想:江苏选修教材史记选读共有8个专题。第一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旨在了解司马迁;第二专题“学究天人体贯古今”,旨在了解史记的体例;第三专题“不虚美不隐恶”,旨在了解作者写史的态度;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旨在了解作者的人格思想;第五专题“摹形传神千载如生”,旨在了解其刻画人物的艺术;第六专题“善叙事理其文疏荡”,旨在了解史记的叙事艺术;第七专题“正史鼻祖文章大宗”,旨在了解史记的影响;第八专题“研究史记”,旨在指导研究性活动。关于选修课如何上,是不是把选修的教材当着必修课文来教,这是老师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不过确实有教师把选修教材当着必修的来教,这样的话,事实上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上课的效果肯定不好。其实选修本来是根据学生的喜好,由学生自由选择的,实际的做法却不是这样,比如我们扬州地区,是一刀切,高二必修五学完,便是统一使用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写作,对学生来说,并非兴趣选修了,要统一考试的。本人以为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教学中宜了解有关常识,通晓大意,基本理解内容,能够有所思考探讨。所以本人以指导阅读的方式来处理选修教材。第一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可以说是史记选读的导引,只选了太史公自序一篇文章,另将在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的报任安书列为存目。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自叙其家世生平及史记创作的文章,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这里采用的是节选,内容本身很难懂,好在全文都配有译文。专题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2、在学习过报任安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司马迁,了解史记产生的始末。3、在了解了司马迁其人的基础上,分析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等。4、适当积累文言知识。教时设置:3教时第1教时要点:流畅朗读第1部分,对照译文,基本弄懂,初步探讨过程:一、导入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史记选读的学习。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通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是史学和文学的高度典范,所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说,它是中国散文之父,中国小说之父。教材的阅读量比较大,仅仅靠课堂上的时间学习是不够的,同学们要在早读课上花时间整篇课文的读,史记选读的内容虽然没有要求背诵,但我们应当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依据注解和已有的译文,部分难懂的字词可以查工具书,做到基本通晓其意。课堂上要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探讨,及时笔记,要不然就收效甚微,或者就基本等于没有学习了。二、专题内容解说 太史公自序原文由五部分组成:一、叙述司马氏的家世谱系;二、全文转录其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三、记叙自己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临终遗训的情景;四、通过与壶遂对话,说明自己写史记的目的;五、叙述自己忍辱著书的过程和史记的规模、体例,阐述每篇的写作宗旨。课文选的是一、三、四的全部和五的部分内容,主要是突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条件和指导思想。司马迁叙述家世谱系、描写接受父亲临终遗训的情景,表明修史乃是家族传统赋予自己的使命,是时代的要求,暗示自己要以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来写史记,这也正是史记被称为“实录”的内在原因之一。与壶遂的对话,更是直接宣告自己写史记就是要效仿孔子作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达王事”,借写史表达自己的”一家之言”。所选章节还或明或暗地交代了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内外条件:彼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对文化的重视,先人遗风的影响,自己的求学和两次壮游的经历等等。三、研读第一部分1、指名朗读(先朗读原文,再读译文)2、主要信息提取第1段:远祖程伯休甫曾经担任掌管天地的职守,后改任掌兵的大司马;后来的司马氏掌管史籍;姓氏的来历。第2、3段:从远祖到司马迁的出生,简介家族的过去,落在父亲是太史官的位置。第4段:简介个人经历10岁诵读古文经籍,21岁游历天下。第5段:父亲的遗愿和遗言光宗耀祖,扬名后世;续天下史文。第6、7段:写了两件事,一是三年后司马迁终于当上了太史令,开始缀集资料,为写史记作准备;二是参与并完成了制定太初历的工作。3、探讨问题:(1)司马迁对祖上官职的交代有什么含义?(申明自己要对得起祖先,要光宗耀祖;表现祖上对自己的影响,实际上后来史记的完成也得益于祖上;父亲的遗嘱更是他完成巨著的源动力。)(2)司马迁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交代有什么意义?(也交代完成史记的客观条件:来自祖上的积累;来自自己的广泛阅读;来自自己实地的考察和体会。)(3)司马迁回忆父亲说的从周公到孔子500年,从孔子到现在也已经500年了,这段材料的叙述有什么含义?(是暗示自己在榜样的感召下,决心做孔子著春秋的那样伟业,决心成为像周公、孔子那样的旷世英雄。)第2教时要点:流畅朗读第2部分,对照译文,基本弄懂,初步探讨过程:一、研读第二部分1、指名朗读(先朗读原文,再读译文)2、主要信息提取第8段:司马迁以回答壶遂问题为由,评述孔子为何作春秋以及对春秋的评价。第9、10段:通过和壶遂的一问一答,说明论载历史,评判是非,是自己作为史官的责任。3、探讨问题:(1)从史记叙述中看,孔子为什么作春秋?(认为孔子作春秋,一是自己“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二是为了褒贬从鲁隐公到鲁哀公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是非,“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替天下人树立行为的标准和规范,以“达王事”。)(2)作者在前面把自己写作史记比附为孔子作春秋,在后文里却又说别人这样看“谬矣”,这是为什么?(这是在有意回避敏感的问题,避免受到陷害和攻击,实际上,司马迁就是要做周公、孔子之后的第三人,以论载史实的方式“绍明世”、“继春秋”。(3)在写作形式上,作者采用的这种一问一答的写法,后来在其他名人作品中都有表现,请你就学过的文章,举几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苏轼赤壁赋,欧阳修秋声赋。好处是:通过问答的方式,可以针对读者的心理,把存疑的问题辩得更清楚;另外也可以使行文生动活泼,增强可读性。)(4)从文中看出司马迁对汉武帝时代的评价如何?(对汉武帝评价很高,对时代评价也高;但是,看得出,司马迁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第3教时要点:流畅朗读第3部分,对照译文,基本弄懂,初步探讨过程:一、研读第三部分1、指名朗读(先朗读原文,再读译文)2、主要信息提取第11段:受前代贤人的感召,自己忍辱写史记。第12、13段: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规模。3、探讨问题:(1)比较11段和报仁安书,虽然是相同的内容,但写法有什么不同?(都点用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子的例子,他决心效法前人的榜样。在情感感受方面,这里一带而过,报仁安书里铺陈展开。因为在其他文章里有了,这里就不再陈述了。史记在表达上采用了这种“互见”的方法。)(2)分析一下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的条件;家庭背景的条件;个人遭遇的促发;个人本身的经历和积累。)(3)说说司马迁的“倜傥非常”。(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不朽巨著史记,他的声名也载入千秋史册;他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人格高标。)(4)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有哪些高贵的人格精神?(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 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 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5)如何理解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点练05 课外文言文(道理启示类寓言)-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
-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课件
- CN120202875A 一种金耳液体菌种自动接种装置及其接种方法
- CN120198169A 一种充电场站占位管理方法、装置、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 老师安全培训知识点课件
- 老师不会使用课件的原因
- 老人护理知识培训内容
- 老人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防治技术
- 2025版碳晶片工程招投标代理合同
- 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
- 外贸公司品质管理制度
- 纪委档案借阅管理制度
- 灭火员初级习题库
- T/CCMA 0177-2023工程机械数字化水平评估规范
- 燃气入户可行性报告
- 智慧民航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2023
- 2025年重点信访人员稳控实施方案重点信访人稳控
- 六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全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完整)蜘蛛人安全技术交底
-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