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用古诗词赏析方法(08-14年试题).doc_第1页
初中常用古诗词赏析方法(08-14年试题).doc_第2页
初中常用古诗词赏析方法(08-14年试题).doc_第3页
初中常用古诗词赏析方法(08-14年试题).doc_第4页
初中常用古诗词赏析方法(08-14年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常用古诗词赏析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关于古诗词的考查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领悟内涵并品味语言”。(一)、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1.注意题目。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写的内容。如杜甫的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是作者的想象罢了。2.关注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3.品味关键词。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如刘禹锡的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4.体会诗中的意象与意境。意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要领会一首古诗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这些景物形象引发的作者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图,写出了一个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孤单旅人的愁苦心情。5.领悟深层含义。古诗词以含蓄委婉吸引读者,必须通过字面意思去深刻领会诗词的内容,意境。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梅雨连绵,这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比喻、衬托无穷无尽的“闲愁”。(二)、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如张养浩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直接抒发对统治者连征战或大兴土木而无视人民疾苦的痛恨之情。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借助于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3托物言志: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写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4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作者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作者借这个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三)、古诗词的题材古诗词的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有:1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特别注意的是,李白的送别诗给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没有送别诗所惯有的感伤与悲凉。2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大多是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3爱国诗: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如陆游、杜甫(沉郁顿挫)、文天祥(慷慨激昂视死如归)4爱情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5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朱熹的观书有感等。6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托物言志,象征,比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7田园诗:写村居田园生活,透露出隐逸思想,抒发闲适心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从古诗词抒发的感情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爱国情怀(忧国忧民,杀敌报国)。2、人际间真挚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3、思乡之情。4、热爱山水田园。5、抒发壮志豪情及壮志难酬的悲愤郁闷。6、感伤时事,怀古伤今。(其中有些情感有交叉)。总之,诗歌赏析一般会围绕字词品味、画面欣赏、景物描述、意境(画面环境抒发何种情感)探求、情感体味等方面进行命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某些字词句的内涵是什么?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深一点的: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常用鉴赏语言风格的词: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新意。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2)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3)含蓄: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相关术语:委婉含蓄(4)朴素: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平实质朴、冲淡自然(5)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丽绚丽、绚丽飘逸(6)豪迈: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宏,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迈。此外还有:沉郁顿挫 幽默讽刺 慷慨悲壮等手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1)想象大胆神奇 叙事生动 形象鲜明;(2)语言明白晓畅 通俗易懂 语言纯朴自然;(3)感情强烈奔放 真挚动人 感人肺腑,(4)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5)抒写悲愤酸楚之情,郁闷神伤;内容深刻,富含哲理。 例题一(2008年来宾中考题)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赏读诗词,应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律,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这首词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上阕感情缠绵悱恻,下阕则乐观旷达。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你略作赏析。答:以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境界结束全词,表现了词人乐观的情怀。例题二(2009年来宾中考)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首联写诗人出使,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简从(简单),随 从少。2、有评论者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富有几何美。请你赏析“直”和“圆”两字的妙处。答:“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大,形象地描绘了奇特壮美(空旷辽阔)的边塞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题三(2010年来宾中考)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首词描写了边塞奇异的秋景,抒发了戍边将士思乡忧国的情怀。2、请用自己的话生动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答:崇山峻岭连绵不断,暮霭重重,烟锁雾绕。夕阳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孤零零地矗立于萧瑟的秋风之中。例题四(2011年来宾中考)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中划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3分) 答: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3分)答: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例题五2012年来宾中考下列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既是眼前实景,又是诗人想象,虚实结合,引动游子思乡之情。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C天净沙秋思文字精练,如“枯藤老树昏鸦”不用一个动词而境界全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例题六2013年来宾中考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结合全词,说说你“可怜白发生”对一句的理解。答:揭露了现实与梦想的矛盾,写出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士难酬的无奈。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写的 破阵子 是赋壮词?答: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极勇猛雄健;从感情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赋壮词。例题七2014年来宾中考归田园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何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夕,但使愿无违。1、 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2、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答:“种豆南山下”“ 夕露沾我衣”,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何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训练题(一):饮酒 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