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地理期末综合考试题目(含答案).doc_第1页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末综合考试题目(含答案).doc_第2页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末综合考试题目(含答案).doc_第3页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末综合考试题目(含答案).doc_第4页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末综合考试题目(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第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里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进入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010年8月4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上周末太阳耀斑两次爆发均朝向地球,一场携带大量带电粒子的太阳风暴抵达地球。当晚英国民众看到了罕见的极光现象。据此完成34题。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太阳活动对下列部门影响最小的是()A通信部门 B航天发射部门C化学工业部门 D气象预报部门4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右图中影响最大的点可能是()A甲B乙 C丙D丁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上所注节气为北半球节气),回答56题。5图中a、b、c、d四地,位于赤道的是()Aa Bb Cc Dd6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慢到快依次是()Ac、d 、b、a Ba、b、c、d Cd、c、b、a Dc、d、a、b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78题。7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固体、液体传播,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B和传到时,波速突然下降C和传到时波速加快。D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8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A地幔和地核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壳和地幔 D地幔和地壳读右图,完成910题。9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1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右图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箭头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 )ABCD12从气流运动看,该图表示的是( )A北半球气旋B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13某学生课后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三十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甲比乙高3。该实验所模拟的地理原理是(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反射率差异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下图)和文字信息,回答1415题。14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 15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读“全球洋流模式图”,回答1618题。 16下列洋流由盛行风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17假设该图表示太平洋,则图中对我国的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是( )A B C D 18假设该图表示大西洋,则两支洋流交汇处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是( )A 秘鲁渔场 B 北海渔场C 北海道渔场 D 纽芬兰渔场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1920题。19下列选项与图中、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20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21图15中沙丘由风力沉积形成,A,B,C,D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A B BC CD D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2223题。22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 BC D23此图可以说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关系不明显B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2425题24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25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综合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26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甲处放大图上,弧线AC为为昼夜的分界线,其名称为_,此时甲位于_(近日点、远日点)附近。(2分)(2)甲处放大图为_(南极、北极)俯视图,请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2分)(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开普敦比北京市的白昼_(长、短);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开普敦与北京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_、_。(3分)(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是_。(1分)(5)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_、_。(2分)27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好,还是B处好?_。理由是 _。(2)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_。原因是_._。(3)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什么堆积地形?_。其成因和特征是_。28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甲地地形是_,其形成原因是_. _。(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和 _。(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4)图中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循环,该循环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_._。292010年第41届世博会在我国的上海举行,第一届世博会1851年在英国的伦敦举办,图甲和图乙为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表:(8分)城市上 海伦 敦气候资料图甲图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气候分布规律30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a),回答问题。 (12分) 图 a(1)图中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_的地域分异规律。(2) 自然带名称是_,气候类型是_。(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这种自然带的名称是_,气候类型在大陆西岸是_气候,在大陆东岸是_气候;有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不同,这两种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_和_。图b(4)图b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详细考察,经大兴安岭、内蒙古草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在这个过程中,考察队穿越的自然带分别是(填图a中的序号)_。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属于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是以_为基础,在_纬度表现最为明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AACDACDCADBA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BCBBDABADBDC二、综合题(50分)26(10分)(1)晨昏线 远日点(2分)(2)北极 逆时针方向画箭头。(2分)(3)短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3分)(4)800 (1分)(5)14小时12小时(2分)27(10分)(1)A 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2分)(2)北岸(或左岸)(1分)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2分)(3)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1分)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而形成的;(2分)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2分)28(10分)(1)山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 物质紧密 不易侵蚀(4分) (2)断层 背斜(2分)(3)冲积扇 流水沉积(2分)(4)海陆间循环 更新陆地淡水资源(2分)29(8分)城市上 海伦 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温度海洋性气候(1分)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分)终年温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