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doc_第1页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doc_第2页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doc_第3页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doc_第4页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从史料中提取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列反映我国原始社会被奴隶制国家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人人世及以为礼”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3、右图是对秦铜权注: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文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诏文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这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衡器B.采用皇帝世系纪年法 C.反映了国内市场开始走向统一D.权身诏文由太尉起草4、史载: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景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对这段故事理解正确的是( )A.兄弟情谊 B.爱屋及乌C.分割实力D.分封爵位5、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6、“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实行更戍法C.设置转运使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7、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指这一制度( )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成为今天中国省制的开端A.B. C.D.8、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9、“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0、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 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会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该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基本原则( )执政为民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三权分立雅典瓶画:陶片放逐投票的一个片断点票A. B. C. D.11、“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代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A. B. C.D.12、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13、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娜神像 雅典剧院 帕特农神庙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14、公元前452前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15、识读下列两幅图片,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A.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B.两者毫无关系C.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D.前者是后者的蓝本16、“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独立宣言17、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过程来看,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决议,必须通过下列哪一机构的同意( ) A.国王B.首相C.议会D.内阁18、右图漫画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斗争B.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妥协C.将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比喻为“驴子”和“大象”D.民主党和共和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19、“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 )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20、1877年法国君主派报纸狂妄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说明了( )A.共和国政府被颠覆B.共和派被推翻C.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斗争激烈D.共和制在法国还没有确立起来21、下列关于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B.法国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德皇是世袭的C.法国总统和德皇都有权解散议会D.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德国的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23、(2009天津模拟)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24、19世纪的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里台湾“成异域”是指( )A.鸦片战争中英国占领台湾B.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台湾C.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D.马关条约后日本割占台湾25、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26、右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这场爱国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我国史册。这场运动应当是指( )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27、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一大”的党纲在中国已散失无存,现存最早的“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原来,曾参加“一大”的陈公博后来到美国攻读博士时,将一大党纲作为博士论文的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你认为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具有可信性 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 )A.正确,错误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均错28、图为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发行的金条。该金条发行的年份应该是公元( )A.2004年 B.2005年C.2006年 D.2007年29、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美国曾向日本国土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苏武(苏联曾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30、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作的努力有( )重庆谈判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北平和谈A.B.C.D.二、材料分析(共5题,共60分)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请回答:(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2分)从材料一可知汉代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2分)(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2分)他又是怎样做的?(2分)(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1分)材料中的“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1分)“帝”指的是谁? (1分)(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32、(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英国家政体比较美国英国政体总统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名称总统国王产生方式选举世袭任职任期制终身制权限有实权无实权政府首脑名称总统首相产生方式总统任命议会产生材料二 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岳麓版)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请回答:(1)对照材料一,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政治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邦德国是怎样结束这一政治体制的?(2 分)(2)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任三点3分)(3)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什么?(2分)33、(15分)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材料二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1949年4月)请回答:(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主体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4分)(2)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4分)(3)材料三中的图文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4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试结合阶级属性对形成上述历史命运的原因作一探究性评价。(3分)34、(11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行之府矣。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的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请回答:(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的结果的差异。(4分)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4分)3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 ,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材料四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日:“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北宋“积贫”原 因 ,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2分 )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4分)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2分 )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2分)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2分 )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60分)DCDCB DDCAD ABDCC BCDDC CCCDD CCCDC二、材料分析(60分)31、(13分)(1)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位高权重。(4分)(2)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4分)(3)明朝。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明太祖朱元璋。(3分)(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2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