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教学智慧在语文课堂评价中闪光 阙银杏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主导者、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也从被动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课堂教学在预设中更追求生成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时通过评价语来积极引导。但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评价尺度结果出现了几种常见的情况:1、评价单调化、泛化、模糊化。所有的学生回答,教师都说“好”“很棒”,真是“满地遍开表扬花,未见一根批评刺”,这样学生的对错、优劣都无法清楚呈现,学习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因此学生所获甚少。例如一位教师在女娲造人一课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拿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她想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很感兴趣,有许多人举起了手。一位学生说:“老师,我可以拔一根头发变一个人。”老师说:“很好,你很有想象力。”第二位学生说:“我想种满花,然后一朵花开跳出一个人。”老师说:“很好,你也很有想象力。”第三位学生拼命举手:“老师,我要拔胡子,拔一根胡子变一个人。”老师:“大家都很有想象力。”其实,答案的优劣是很明显的。“文学没有对错,只有美丑。”第二个学生的回答充满童真,多么富有诗意啊。可惜老师不能及时捕捉,加以适当的评价,失去了一次点拨学生的好机会。这样泛化的一味肯定使我们的教学陷入了一种庸俗化、肤浅化的怪圈。课堂上唯学生的纯主观反映是从,缺少教师的积极引导点拨,对文本的解读任意发挥。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同时也制约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2、评价不当或评价时机不对。评价不当指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或过重或过轻,甚至发生常识性的错误。而时机不对指不能在恰当的时候说出自己的评价,哪怕这评价是正确的。比如有一位教师在上金色花时问学生:“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比作金色花?”学生说:“一是因为它是最美丽的圣树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二是因为那金黄的颜色,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这学生肯定作了充分的准备,她的回答准确到位。老师评价说:“啊,你答的很完美啊!还有谁来说?”刚才还有许多人举手的,可现在都不见了。这是评价的时机不对,过早地作出了终结性的评价,扼杀了学生创新与发展思维的火花,试想,这个学生的答案都十分的“完美”了,那还有谁再想回答问题呢?教师的评价对那个女学生来说或许具有一种激励性,却同时对其他同学具有一种暗示性。老师的评价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学生再创新想象的余地。3、不作评价或者只能重复学生的回答。课堂上老师无法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只能机械地重复或者回避。有时可能是紧张或不在状态,但更多的是缺乏反应的底蕴。确实,在这样开放生成的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太重要了。适当的评价语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与深刻情感体验,并能创造出一个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很多时候,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就是从这些评价语中体现出来的,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机智、课堂驾驭能力也是从这里表现出来的,甚至还有教学理念。其实课堂评价一个学生时,教师是以自己的全部素养来面对学生。那么,怎样的评价语才是恰当的,科学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呢?笔者觉得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激励性原则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毕竟有限,加之情感的向师性,学生特别在乎教师的评价,教师鼓励的话语,高兴时扬起的眉毛,翘起的大拇指都会成为他们进取的动力。“很好”“很棒”之类的话不是不能说,只是不能这样空泛,而要抓住学生的回答点出它好在哪里。这种中肯的恰当的激励性评价不但会对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文素养的积淀、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其它学生,调动课堂气氛。用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朱元思书的课堂上,老师要学生设计朗读脚本,再进行朗读。一位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读得磕磕绊绊,但很认真很投入。老师要同学们评论一下。他的同桌站起来毫不客气:“太糟了!”学生深深的低下了头。这时老师评价说:“这位同学确实读得不太流利,有些字读错了。这可能和老师没有叫大家预习有关。但是这位同学身上有一种很好的朗读品质,那就是感情非常投入。要知道,有感情是朗读成功很重要的因素。”这极大地激励了这位丧气的同学,后来他的手一直高高地举着。是啊,课堂点评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教学活动充满动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课堂点评中既要做到公正、全面,又要满腔热情,从而使微弱的智慧光芒燃烧成熊熊大火,其内在的活力也就会如沉睡多年的火山喷薄而出。在这样的鼓励与赞美声中,课堂的气氛就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和谐而愉悦。2、即时性原则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中随机性、生成性、偶发性的教学行为都为教师的点评提供了契机。即时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对教学事件不能进行延时评价,而要及时调控、指正、辩驳,进而达成协议并形成共识。课堂上呈现的不同言论,尽管有的是错误的或是不全面的,但都反映了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教师进行即时性评价就能达到为他们拨开云雾,识别真伪,提高认知能力的目的。同时课堂点评属情景性评价,这特别需要一种教学机智,它是对情境的即刻投入,在情境中我们必须全身心地对各种无法预测的情境作出反映,这种行动总是即刻的,情境中的,偶然性的和即兴发挥的,没有时间去作仔细的计划和反思。记得看到一个课例,2004年8月9日,成都树德中学的袁学民老师在全国中语会举行的教师精品课大赛上执教哀江南一课。在进行写作训练“借鉴创造”的环节时,袁老师当堂在学生的对联中随机选了一副“秦淮罢灯鬼悲灯静悲声换不回昔日舆图,废垒临风水冷风残冷秋免不了玉碎冰消”,袁老师巧妙地进行了点评、修改,仅移动了词语位置,就创造出了顶真带来的特殊效果:“秦淮罢灯灯静鬼悲悲声换不回昔日舆图,废垒临风风残水冷冷秋免不了玉碎冰消”,赢得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满堂喝彩。教师的即时评价发挥了增值功能。所以加拿大的范梅南说:“教学就是即时创作。”3、针对性原则按笔者的理解,这种针对性有两个方面意思:一方面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课本文章;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起点不同,情况也不同,所以必须关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和发展。例如对拔尖的学生要多给予启迪,不能停留在简单肯定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而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对中等生要诚挚地欣赏,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的鼓励和欣赏,重视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的点评。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热切地鼓励,评价时更应该小心谨慎,切不可敷衍了事,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进行准确的评价,发现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4、适度性原则凡事都要适度,过犹不及。就如前面所言,表扬是好事,但频率和程度显得过频过高也不行。表扬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学生能从教师的认可和赞许中赢得信心。但是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还在于内部动机的激发,它才是学生的认识内驱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本身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去思考、探求。就课堂而言,内部动机的激发和满足才是保持学习持久动力的根本,浅俗的表扬并不是主要原因。事实上,真实客观评价学生与爱护其自尊心并不矛盾。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客观真实应放在第一位。如果表扬过多,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也显示了教师点评能力的捉襟见肘。坚持以上原则的课堂评价语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1、巧妙纠偏,使学生的理解从偏离走向正轨。学生在课堂中理解偏颇是很正常的。由于学生对文本,对人物的体悟受到他们的阅历和阅读经验积累的限制,对一些问题不可能作出完全正确的回答,会出现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对此,教师应明确纠正学生的这种偏差,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界限。对于学生认识上出现的一些偏差,如果含混其辞,学生不但难以具体了解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而且把错误的认识当成是正确的去加以感悟、记忆,这造成的后果无疑是很严重的。2、自然引发,使学生的感悟从单一走向丰富。文本的意义不是独立自足的,也不是封闭的,而是有赖于阅读主体在体验的参与下的主动建构,文本的意义的生成是开放的,多元的。所以要尽量丰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更多角度解读文本。3、善于求变,使学生的思维从机械走向灵活。课堂评价其实首先要关注思维,是对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的评价。要及时捕捉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珍贵的哪怕是点滴的创新意识。4、层层深化,使学生的体验从浅薄走向深刻。浅尝辄止是学习的大忌,许多学生读书不能透过文字读出言外之意,文外之意,特别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教师要通过评价进行导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关注细节的敏感,把思考一环一环地引向深入,追求思维的准确、到位,避免滋生蜻蜓点水的浮躁习气。 5、熏陶渐染,使学生的审美从低俗走向高雅。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它的本性是诗意,它的灵魂是诗意。如前面的女娲造人中那个孩子的回答是很富诗意的,应该特别加以评价鼓励。另外一位老师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上课伊始,老师给出圆、三角形、两条平行线后问,“同学们,面对这三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生甲:“想到了一个大家庭,父母和我、爸爸妈妈。”生乙:“轮胎、火车、两条铁轨。”生丙:“月亮、船只、海浪。”生丁:“人的脸、身体、手脚。”老师首先肯定了他们想象力的丰富,然后特别评价了生丙的回答:“碧波荡漾,月亮船只,你的想象很富有诗意。”看似不经心的一句随机性评价,却可以看出老师是多么具有慧心啊,四种答案,看似平常,但她能在一瞬间把这种答案从其余答案中区别出来,可见她对语言是多么敏感,她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向美之心,培养他们感知美的能力。这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啊。确实,理想的课堂评价,就是因时而化,因人而异,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开拓、深化,使学生发现求知道路上“别有洞天”。它需要适时适当归纳,画龙点睛,切中肯綮;有时需要引申,纵横发散,左右逢源;有时需要指正,由表及里,指点迷津。有时需要突破,走出定势,另辟蹊径;有时需要针对个体,循循善诱,启智激思;有时需要面向全体,以石激浪,各抒己见。但是,这毕竟不是简单机械的过程,这需要一种临场的天赋。虽然有许多时候无法计划,但我们还是可以作些准备,思想上、心灵上的准备。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一定要特别准备好。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我们的一切行动还是听凭于观念的驱使。何况现在学说复杂多元,观念更新快速,如果不能时时去关注,去学习,很容易就迷失落后了。例如注意倾听就源自正确的学生观,如果是从欣赏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就会对学生思想感情全心全意地注意。倾听要调动全身心的能量,领会说话的意义以及言外之意,捕捉学生的前理解与前经验,捕捉学生思维活动与情感体验的状态。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微笑着专注地听学生说话的老师脸上很自然会有一种迷人的神情。故倾听是一切评价语的前提。其次要厚实自己的底蕴,对课文要有深入独到的见解。有深厚的积淀这是基础。好的教师往往对课本了然于胸,他可以顺手拈来,所以他才可以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试想,一个老要不停看教案的老师又如何能认真倾听学生并及时作出反映呢?一个积淀不深素养不高的老师又如何能在日益开放的课堂,对知识面日益丰富的学生瞬间作出判断呢?教师的辨误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具备正确的理念,深厚的知识的教师才会有感知力、理解力、洞察力以及正确行动的直觉。第三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评价学生的方法很多,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让学生参与评价。难忘一位老师在“百课万人”创新课堂上的一次学生互评。老师请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没想到学生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投入,简直是妙语如珠,手舞足蹈。当他讲完的一瞬,所有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有几秒钟回不过神来。愣了一会儿,我以为老师一定会大加赞赏。没想到他冷静地请语文科代表来评价一下。学生说:“这位同学回答正确,但他的方式不好,过于激动,这在课堂上是不好的。”没想到学生会如此评价,我们又愣了。这时老师缓缓地说:“我和你的意见有所不同,他不但回答得很好,而且很有激情,我们的语文太需要激情了,我们的课堂太需要激情了。”他也激动起来了。话一说完,全场掌声雷动。这里的学生评价用得很好,在学生处于高昂状态下,给他们一点时间平复。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自然点出语文的特征,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激情。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鼓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机智的沉默。这是一种很独特的非常动人的评价方式。有位老师上写给女儿的信,学好课文后,他打出电子文档让学生读一篇同龄人的作文14岁的爱情,在若有若无的音乐中,让学生深深地感觉到一种唯美,一种纯净,他引领着学生在纯文学的包围中全身心松弛地遨游。看完了作文后,他没有一声言语,只在屏幕上打出:“本文感动我的是情感的真诚和文字的纯净。祝愿大家都成为幸福的人。”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谁提醒,掌声响起,从每一个人的内心,然后满到整个课堂。这也是一种教师评价。这些,仅只是列举一二,其实,评价方式可以有很多,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是个有心人,能不断发现创新。第四,评价要动情、自信、幽默语文必须要富有情感,那么评价也一样。老师充满激情的评价是对学生最大的奖赏。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评价是与学生最直接的交流,特别需要人情味,理解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设身处地的中肯的话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因为,“情感只能被情感所了解。”同时,还要在不断变幻的情境和环境中充满自信。自信的人才有感染力,也才能将这种信心传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安全员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腔镜甲状腺的护理查房
- 2026届山东省济宁市鲁桥镇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普宁市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喷涂安全教育培训
- 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四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大连金普新区五校联考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乐至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电价合同补充协议书
- 儿童人工智能科普小课堂教学课件
- 中山文化课件
- 体育数据治理的流通与规制问题研究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协议模板合同8篇
-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025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及验收规范
- 蜂蜇伤诊疗课件
-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
- 投标绩效激励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