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长发育b呼吸c排出体内废物d遗传和变异2在麦田中,与小麦有关的生物因素是()人阳光蚜虫空气田鼠水蚯蚓土壤abcd3如图,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小的不同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a水分b温度c空气d阳光4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大肠b小肠c胃d口腔5蜜蜂蛰敌害时,会释放出一种物质,促使其它蜜蜂一起进攻敌害蜜蜂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种内互助d种内斗争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生物圈7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实施实验abcd8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9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b无机盐、糖类、脂肪c糖类、蛋白质、脂肪d水、脂肪、维生素10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3种无机盐(植物生长三要素)是()a含氮、镁、锌的无机盐b含钙、铁、钾的无机盐c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含钙、磷、硼的无机盐11“鸡、鱼、米饭”是小明昨天所吃的午餐,你能从下面的选项中添加一些食物使小明的午餐变得更合理吗?()a虾、苹果b青菜、苹果c猪肉、香蕉d香蕉、苹果12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离不开维生素,坏血病是缺乏哪类维生素引起的?()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bd维生素d13小明在藕片上滴加2滴碘酒,结果滴加碘酒的部分变成了深蓝色这说明藕片里含有()a蛋白质b脂肪c淀粉d维生素14在观察小麦根尖结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根尖上有许多“绒毛”,它们着生在根尖的()a分生区b成熟去c伸长区d根冠15萌发的种子会产生热量,这是因为()a萌发的种子进行光合作用,释放了能量b种子本身有热量c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d萌发的种子吸收光能16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和部位分别是()a只在黑夜,任何生活的细胞b白天和黑夜的任何时间,任何生活的细胞c只在黑夜,有叶绿体的部位d只在白天,有叶绿体的部位17做“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b使叶片内的淀粉储藏到叶绿体中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藏到叶肉细胞中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18将一叶片的叶脉切断(如图中的甲)一叶片上贴上锡箔(如图中的乙),在阳光下照射4h,经脱色并用碘处理后,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蓝色,锡箔c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证明()a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和阳光c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阳光d光合作用需要水和叶绿素19如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a消耗氧气b分解有机物c释放能量d消耗二氧化碳2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d若昆虫的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根据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2124题21若显微镜的目镜是5,要管擦汗放大200倍的物像,应选用的物镜是(),改变物镜时应转动图中结构(图中标号)()a物镜20,转动(11)b物镜40,转动(8)c物镜40,转动(3)d物镜20,转动(9)22接近载玻片的镜头是图中()(填标号),转动图中结构()(填标号)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娇小a(1),(12)b(4),(12)c(4),(10)d(9),(11)2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薄而透明b新鲜的c厚而不透明d干燥的24欲使视野中的细胞像移到中央,应把玻片向()移动a左上方b左方c右上方d右方如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据图回答2526题25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是()a草b鹰c蛇d兔26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2730题27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组成依次是()abcd28图中代表的器官名称是()a胰腺、肝脏b肝脏、胃c肝脏、十二指肠d胃、胰腺29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bcd30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a蛋白质、淀粉、脂肪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c二氧化碳、水、尿素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如图(一)是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其中甲和乙表示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凹槽,并在凹槽内装上等量的不同液体图(二)表示a、b两个植物细胞中水分子的进出方向据此回答3133题:31图(一)中萝卜乙凹槽里的液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萝卜乙发生什么变化?()a变多、变硬b变少、变软c变多、变软d变少、变硬32图(一)中萝卜甲的细胞发生什么变化?可以用图(二)中的哪个细胞来表示?()a细胞吸水、细胞ab细胞失水、细胞bc细胞吸水、细胞bd细胞失水、细胞a33这个实验说明了:植物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内部和外界溶液的()a重量大小b体积大小c浓度大小d温度大小下列分别为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甲图)和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乙图)分析并回答第3436小题34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甲图中的()abcd35乙图中p、q、m、n分别代表的是()a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b二氧化碳、氧气、氧气、二氧化碳c氧气、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氧气36乙图中p和q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来完成的a气体扩散b呼吸运动c呼吸作用d肺泡的扩张与回缩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3740题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水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称为光合作用37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泥土只减少60克,你认为减少的物质是()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以上都不对38普里斯特利实验发现b钟罩内的小鼠可存活较长时间,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生了()a二氧化碳b氧气c有机物d能量39如今,常通过滴加碘酒能否使叶片变蓝色的方法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a蛋白质b脂肪c淀粉d氨基酸40为便于观察,需要进行如图丙的实验,该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a分解叶片中的有机物b把叶片煮熟c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d除去叶片中的淀粉二、判断题41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判断对错)42实验的结论与假设不一致时,说明实验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判断对错)43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判断对错)44沙漠中的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贮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判断对错)45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如测试地附近不能有水田、水流、河流、湖泊等(判断对错)46动物的食物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判断对错)47合理的饮食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48肺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部的气体交换(判断对错)49没经过改良的盐碱地通常是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地水分十分缺乏,干旱环境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判断对错)50茄子幼苗带土移植,主要目的是要更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51利用生物防治原理采用天敌消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判断对错)52所有的营养成分都通过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判断对错)53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判断对错)54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atp的物质中(判断对错)55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反映呼吸器官的最大工作能力(判断对错)56洪涝灾害后,一些植物常会烂根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缺少营养物质(判断对错)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据此表判断1718题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加碘液的现象淀粉糊、清水3710min变蓝淀粉糊、唾液510min变蓝淀粉糊、唾液6010min变蓝淀粉糊、唾液3710min不变蓝57号试管构成对照实验(判断对错)58号试管变蓝是由于淀粉被消化了(判断对错)如图表示人的膈在收缩或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请据图判断1920题59膈肌从甲到乙时,肋间肌舒张,肋骨下降(判断对错)60膈肌从乙到甲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判断对错)2015-201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长发育b呼吸c排出体内废物d遗传和变异【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顽强的野草具有生命周期,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在麦田中,与小麦有关的生物因素是()人阳光蚜虫空气田鼠水蚯蚓土壤abcd【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阳光、空气、水、土壤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人、蚜虫、蚯蚓、田鼠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3如图,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小的不同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a水分b温度c空气d阳光【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狐好和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耳朵大小的不同主要非生物因素温度有关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4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大肠b小肠c胃d口腔【考点】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消化道的组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解答】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小肠很长;表面积大;消化液种类多5蜜蜂蛰敌害时,会释放出一种物质,促使其它蜜蜂一起进攻敌害蜜蜂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种内互助d种内斗争【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种间 如蚂蚁、蜜蜂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是社群行为;种内 同种生物内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是攻击行为;不同生物之间存在: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蜜蜂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属于同种动物内的互助关系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种内互助的特点,是同种动物内部发生相互配合的行为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生物圈【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因此是最大的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都包括在d生物圈中,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d生物圈故选:d【点评】关键点: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7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实施实验abcd【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8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解答】解: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质恶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本题中考查生物影响环境也就是要反映因为生物怎么样所以环境改变了,要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故选:a【点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9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b无机盐、糖类、脂肪c糖类、蛋白质、脂肪d水、脂肪、维生素【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据此解答【解答】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关键点: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10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3种无机盐(植物生长三要素)是()a含氮、镁、锌的无机盐b含钙、铁、钾的无机盐c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含钙、磷、硼的无机盐【考点】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解答】解: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故选:c【点评】明确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11“鸡、鱼、米饭”是小明昨天所吃的午餐,你能从下面的选项中添加一些食物使小明的午餐变得更合理吗?()a虾、苹果b青菜、苹果c猪肉、香蕉d香蕉、苹果【考点】注意合理营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学设计健康食谱,同时要注意合理营养、均衡膳食方面据此解答【解答】解: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 鸡、鱼主要提供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等,此食谱无蔬果类,不能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因此还需要添加蔬菜和水果,d中的香蕉和苹果都是水果,没有蔬菜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关键点:食谱中的食物要能提供全面、合理的营养物质要均衡膳食12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离不开维生素,坏血病是缺乏哪类维生素引起的?()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bd维生素d【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的种类很多【解答】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可见,坏血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c的缺乏症,难度较小,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来比较记忆13小明在藕片上滴加2滴碘酒,结果滴加碘酒的部分变成了深蓝色这说明藕片里含有()a蛋白质b脂肪c淀粉d维生素【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淀粉的检验解答时可以从淀粉的特性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小明在藕片上滴加2滴碘酒,滴加碘酒的部分变成了深蓝色这说明藕片里含有淀粉故选c【点评】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14在观察小麦根尖结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根尖上有许多“绒毛”,它们着生在根尖的()a分生区b成熟去c伸长区d根冠【考点】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解答】解: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如下图所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是绒毛集中生长的部位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是熟记根键尖的结构特点15萌发的种子会产生热量,这是因为()a萌发的种子进行光合作用,释放了能量b种子本身有热量c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d萌发的种子吸收光能【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解: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是一个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即: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萌发的种子会产生热量故选:c【点评】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呼吸作用是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16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和部位分别是()a只在黑夜,任何生活的细胞b白天和黑夜的任何时间,任何生活的细胞c只在黑夜,有叶绿体的部位d只在白天,有叶绿体的部位【考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任何活细胞,据此答题【解答】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即: 呼吸作用的目的是提供能量供植物体生命活动,植物只要活着就需要能量,就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在任何时间都进行,部位是任何活细胞故选:b【点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一对互相对立、互相联系的生理过程17做“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b使叶片内的淀粉储藏到叶绿体中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藏到叶肉细胞中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考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分析】此实验验证的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要想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就要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据此解答【解答】解: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活动中,选作实验的植物在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放置23d的目的,为的是通过呼吸作用将天竺葵叶片中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18将一叶片的叶脉切断(如图中的甲)一叶片上贴上锡箔(如图中的乙),在阳光下照射4h,经脱色并用碘处理后,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蓝色,锡箔c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证明()a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和阳光c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阳光d光合作用需要水和叶绿素【考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分析】此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要点:水是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解答】解:作如下处理: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现象: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蓝色,锡箔c的位置不呈蓝色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图甲中的a和b,实验变量是水,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水;另一组是图乙和锡箔c的位置,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可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阳光故选:c【点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中考试题的实验都是从这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19如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a消耗氧气b分解有机物c释放能量d消耗二氧化碳【考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归纳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分析】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解答】解: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故选:a【点评】理解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2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d若昆虫的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数量的急剧变化,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引起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相应的变化【解答】解: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水稻昆虫青蛙蛇,水稻田鼠蛇;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其中生产者只有水稻,昆虫、田鼠、青蛙、蛇都是消费者如果昆虫的数量锐减,会造成蜘蛛、青蛙数量的减少,从而也会引起蛇数量的减少因此,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蛇的食物有青蛙和田鼠,昆虫数量的减少会直接造成青蛙数量的减少,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减少根据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2124题【分析】21若显微镜的目镜是5,要管擦汗放大200倍的物像,应选用的物镜是(),改变物镜时应转动图中结构(图中标号)()a物镜20,转动(11)b物镜40,转动(8)c物镜40,转动(3)d物镜20,转动(9)【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专题】结构示意图;显微镜的使用专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改变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如图: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通光孔,6压片夹7遮光器,8载物台,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干中的目镜是5,要想放大200倍,物镜需要2005=40倍的,图中的物镜安装在3转换器上,要改变物镜应转动3转换器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显微镜的构造以及作用22接近载玻片的镜头是图中()(填标号),转动图中结构()(填标号)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娇小a(1),(12)b(4),(12)c(4),(10)d(9),(11)【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专题】结构示意图;显微镜的使用专题【分析】如图: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通光孔,6压片夹7遮光器,8载物台,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解答】解:4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接近玻片标本,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1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薄而透明b新鲜的c厚而不透明d干燥的【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显微镜的使用专题【分析】(1)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2)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通光孔、6压片夹、7载物台、8遮光器、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解答】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故选:a【点评】解此题关键是理解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24欲使视野中的细胞像移到中央,应把玻片向()移动a左上方b左方c右上方d右方【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专题】结构示意图;显微镜的使用专题【分析】如图: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通光孔,6压片夹7遮光器,8载物台,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欲使视野中的细胞像移到中央,应把玻片向左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选:b【点评】对于玻片的移动方向,可总结规律,即与物像的位置一致如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据图回答2526题【分析】25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是()a草b鹰c蛇d兔【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专题】过程示意图;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分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终点是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解答】解: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终点是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图示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数食物链的方法26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文字叙述型图表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解答】解: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仅体现的是生产者(草)和消费者(鼠、蛇、兔、鹰)之间构成的食物网,还缺少分解者故选:c【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2730题【分析】27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组成依次是()abcd【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专题】结构示意图;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解答】解:该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图,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上图中是口腔,是食道,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小肠,是大肠;故消化道组成依次是是口腔,是食道,是胃,是小肠,是大肠故选:d【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道的顺序28图中代表的器官名称是()a胰腺、肝脏b肝脏、胃c肝脏、十二指肠d胃、胰腺【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专题】结构示意图;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图中是口腔,是食道,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小肠,是大肠;【解答】解:图中是口腔,是食道,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小肠,是大肠;故选:d【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29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bcd【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专题】结构示意图;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图中是口腔,是食道,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小肠,是大肠;【解答】解:图中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d【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30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a蛋白质、淀粉、脂肪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c二氧化碳、水、尿素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因此,“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故选:d【点评】记住: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终产物如图(一)是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其中甲和乙表示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凹槽,并在凹槽内装上等量的不同液体图(二)表示a、b两个植物细胞中水分子的进出方向据此回答3133题:【分析】31图(一)中萝卜乙凹槽里的液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萝卜乙发生什么变化?()a变多、变硬b变少、变软c变多、变软d变少、变硬【考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专题【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解答】解: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图甲的萝卜洞内放的是盐水,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失水,萝卜体内的水流到盐水里,盐水变多,萝卜变软;图乙的萝卜洞内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吸水,故清水变少,萝卜变硬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32图(一)中萝卜甲的细胞发生什么变化?可以用图(二)中的哪个细胞来表示?()a细胞吸水、细胞ab细胞失水、细胞bc细胞吸水、细胞bd细胞失水、细胞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派遣派遣合同范本
- 冰瓶生产销售合同范本
- 卖车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合伙开店当店长协议书
- 合同备案撤消协议范本
- 债务人协议变动主合同
- 占地果树买卖合同范本
- 卫生打扫劳务合同范本
- 农村承包种植合同范本
- 厂家安装培训合同范本
- 2025广东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招聘专职安全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4石家庄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远程机器人手术操作指南(2025版)
- 2025天津宏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真题及答案
- 五年(2021-2025)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 交通(全国)(原卷版)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库及答案(版)
- 高考英语必背688个高频词汇清单
- 液压油缸计算器
- 护理质量督导记录
- 三丁基氯化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