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味带壳田螺软罐头的制作工艺.doc_第1页
多味带壳田螺软罐头的制作工艺.doc_第2页
多味带壳田螺软罐头的制作工艺.doc_第3页
多味带壳田螺软罐头的制作工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味带壳田螺软罐头的制作工艺摘要:本文介绍了多味带壳田螺软雄头的制作工艺、对田螺软雄头的褐变、去腥、调味、灭菌等工艺条件作了探讨,通过高压杀酶,添加生姜、大蒜闷煮去腥,成功地研制了质地优良的多味带壳田螺软雄头。关键词:田螺;软罐头;制作工艺田螺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食品,其价廉品种亦多。田螺肉略带韧性,味道鲜笋,田螺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钙、磷、铁、VA、VB、VB2等营养物质,其营养成分可与海参比美,但价格却便宜。此外,田螺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证类本草记载:“田螺汁饮疗热、醒酒、压丹石。有清热利水之功效,治热结小便不通,黄疽,脚气,水肿,痔疮,为酒后佐餐和平常食用的佳品。田螺在我国分布极广,江南一带都是田螺的产地。许多产田螺的原料地区厂家都想生产卫生可口、营养丰富的带壳田螺软罐头,但由于生产技术上的原因,市场上一直没有带壳的田螺软罐头。本文就是着重介绍如何制作带壳田螺软罐头的工艺,以供大家参考。1 原辅材料及主要设备1.1原辅材料市售新鲜田螺、蒸煮袋、白砂糖、食用油、盐、生姜、味精、辣椒、香料(以上辅料均为食用级)。1.2主要设备夹层锅 真空封口机 杀菌锅2 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验收饿养剪除田螺根部预煮清洗调料精制装袋真空封口杀菌保温检验成品3操作要点3.1原料验收原料的收购要求采用鲜活的带壳田螺,清洁无污物,无死田螺,取自非污染水域,每只横径在20mm左右。3.2饿养饿养的目的是让田螺吐出污物并让其消化系统中的残质消化掉,使消费者食用放心,饿养以在流水中冲洗饿养为最佳、水温大约在15一20,如在静水中池养,则应当大约间隔4小时换水一次,并要冲波翻动,洗去泥污等物。饿养时加少许植物油和食盐以利于加快田螺把污物吐出。饿养时间以48小时为最佳。3.3剪去田螺根部用剪刀或其它工具剪切去除田螺的根部以利于清洗和调味料的进入,并且有利于消费者吸食。3.4预煮加入5%的柠檬酸、2%盐和2%的老姜进行预煮,时间为以水沸腾后再煮20min。3.5清洗预煮后的田螺立即用冷水冲洗,并不断地翻动,把生姜及田螺的大部分角质冲洗掉。3.6调配精制清洗后的田螺倒入夹层锅内,加入配料后在锅内进行调配,为了使风味物质进入螺肉中调配时应不断翻动田螺,使之与配料混合均匀,调料配比为:田螺150kg辣椒粉200g盐420g胡椒粉25g油25g生姜(切成小硕粒)500g味精90g水10kg香料少许3.7包装将调配精制好的田裸装入蒸煮袋中,田螺350g、汤料150g或田螺175g汤料75g装袋时应注意不能将袋口弄污,否则封口时会封不严。真空封口机的真空度调至。0.08MPa进行封口。3.8杀菌杀菌公式为(151010)/121,使用高温高压杀菌。3.9保温检验在35士2的温度下保温7天,主要检验是否有变质、胀袋产品。4 产品质量要求4.1感官指标具有田螺经调味,装袋、杀菌等处理后制成的多味带壳田螺软罐头应有的滋味及香味,无异味,组织较紧密,不过分干硬或柔软,大小均质一致,不允许有杂质。4.2物理化学指标净重500g或250g,每袋允许公差士3%,但每批平均不低于净重,重金属含量要符合国家标准。4.3微生物指标无致病菌及因微生物作用所引起的腐败象征。5 问题及解决方案5.1蒸煮袋的质量要求蒸煮袋要耐高温高压、隔光不透气、无毒耐湿、热封性能好。试验表明选择聚脂/铝箔/聚丙烯薄膜蒸煮袋较好。5.2反压冷却操作好坏是控制破袋率的关键试验表明:121杀菌时,如果蒸煮袋外压力低于0.125MPa,破袋率会上升;外压高于0.125MPa时,破袋率减少到零。另外,袋内残留空气愈低愈好,否则,会影响杀菌效果,增加破袋率。5.3田螺饿养程度对产品色泽风味的影响在试制过程中,曾采用只饿养1天和没有饿养的田螺试制,结果产品色泽不好,肉味中有泥沙味,这主要是由于饿养不充分至使田螺肉中有残留泥沙存在。而采用饿养2天的田螺已将泥沙全部吐尽,制成的产品色泽风味均很正常。但是饿养时间过长,贝螺易饿死,即死田螺多,产品不能符合质量要求。5.4褐变及哈败的防止由于田螺肉中的脂肪及和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若不进行必要的处理,在贮藏过程中势必会褐变和哈败。我们知道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脂在脂肪氧合酶的作用下,会发生如下的变化:R,CH=CHCH2CH=CH=CH(CH2)nCOOR+O2(脂肪氧合酶)R,CH=CHCH=CHCH(OOH)(CH2)nCOOR不饱和脂肪酸(脂)氢过氧化物这个反应生成的氢过氧化物是一个极其活泼的反应中心,会与体系中其它成分或自身发生各种各样的反应,生成小分子量醛、酮、酸等,这些小分子量醛、酮、酸具有令人不愉快的哈味,从而导致田螺肉哈败。另外,由于田螺肉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哈败生成的小分子量的醛、酮极易与之发生美拉德(Maillard)反应,从而导致田螺肉褐变,影响了田螺肉的色泽和风味。由此可见,要防止田螺肉褐变及哈败,就必须不让小分子量的醛、酮生成,也就是说必须在预煮处理过程中使脂肪氧合酶失活,根据脂肪氧合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极易失活的原理,本文采用水煮液中添加0.5%的柠檬酸,便能有效地防止田螺肉褐变及哈败。5.5腥味及泥味的去除田螺本身有一股较强的泥腥气味,消费者很难接受,笔者采用如下两种方法来去除及掩盖。1、预煮过程中加入少许老姜,加盖预煮20分钟以上。2、最终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大蒜、生姜及香辛料。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起到较好的去除泥腥味的作用。6 结论本工艺操作简单,成功地防止了产品变色及哈败,有效地去除了泥腥味,产品外观诱人,口感极佳。现代食品的发展迅猛,而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不满足于只吃旺季才有的食品。为更好的开发利用田螺,可在旺季将田螺粗加工保藏,于淡季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种风味的既柔嫩可口又具有浓郁的天然田螺肉香味的方便食品。带壳田螺软罐头则具有这样的优势,既方便人们在淡季对田螺的需求,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有利于食物结构的合理调整,有利于扩大可食资源的利用途径,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发展田螺养殖,开发田螺罐头食品”,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参考文献:1 刘恩岐, 曾凡坤. 食品工艺学M.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0:107-119.2 罐头工业手册编写组. 罐头工业手册M.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03:56-71.3 朱江. 田螺软骨头研制J. 食品科学, 1999(8):34-36.4 涂宗财, 等. 田螺肉软罐头制作工艺及影响褐变因素的研究J. 食品工业, 2005(2):41-42.5 谢放华, 等. 各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