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练习题.doc_第1页
2013练习题.doc_第2页
2013练习题.doc_第3页
2013练习题.doc_第4页
2013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在DBS中,DBMS和OS之间关系是A并发运行B相互调用COS调用DBMSDDBMS调用OS2在数据库方式下,信息处理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A磁盘B.程序C.数据D.内存3DB的三级体系结构是对_抽象的三个级别。A.存储器B.数据C.程序D. 外存4DB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最接近外部存储器的是A.子模式B.外模式C.概念模式D.内模式5DBS具有“数据独立性”特点的原因是因为在DBS中A.采用磁盘作为外存B.采用三级模式结构C.使用OS来访问数据D.用宿主语言编写应用程序6在DBS中,“数据独立性”和“数据联系”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是A没有必然的联系B同时成立或不成立C前者蕴涵后者D后者蕴涵前者7数据独立性是指A数据之间相互独立B应用程序与DB的结构之间相互独立C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相互独立D数据与磁盘之间相互独立8DB中数据导航是指A数据之间联系B数据之间指针联系C从已知数据找未知数据的过程D数据的组合方式9用户使用DML语句对数据进行操作,实际上操作的是A数据库的记录B内模式的内部记录C外模式的外部记录D数据库的内部记录值10对DB中数据的操作分成两大类:A查询和更新B检索和修改C查询和修改D插入和修改1D2C3B 4D 5B6A7B8C 9C10. A2.6 设有关系R和S:RABCSABC3673 4 5257723723443计算RS,R-S,RS,RS,3,2(S),B5(R),R 22 S, R S。解:RSABCRSABCRSABC367367723257257723443443345RSR.A R.B R.C S.A S.B S.C3,2(S)CB 36 73 4554 36 77 2332 25 73 45 25 77 23 72 33 45 72 37 23 44 33 45 44 37 2322B5(R)ABCRSR.A R.B R.C S.A S.B S.C723 72 33 45443RSABC7232.8 假设关系U和V分别有m个元组和n个元组,给出下列表达式中可能的最小和最大的元组数量: UV UV UV F(U)V (F为某个条件) L(U)V(其中L为某属性集)解:操作最小元组数最大元组数 UV0min(m,n) UVmax(m,n)m+n UV0mnF(U)V0mnL(U)V0m2.17 设有三个关系:S(S#,SNAME,AGE,SEX)SC(S#,C#,GRADE)C(C#,CNAME,TNAME)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语句: 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检索学号为S3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与任课教师名。 检索至少选修LIU老师所授课程中一门课的女学生姓名。 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的学生学号。 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 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解:C#,CNAME(TNAME=LIU(C)S#,SNAME(AGE23 SEX=M(SC)CNAME,TNAME(S#=S3(SCC)SNAME(SEX=F TNAME=LIU(SSCC)C#(C)C#(SNAME=WANG(SSC)1(1=4 25(SCSC)C#,CNAME(C(S#,C#(SC)S#(S)S#,C#(SC)C#(TNAME=LIU(C)2.3.2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在关系中,“元数”(arity)是指A行数 B元组个数 C关系个数 D列数2在关系中,“基数”(cardinality)是指A行数 B属性个数 C关系个数 D列数4设关系R、S、W各有10个元组,那么这三个关系的自然联接的元组个数为A10 B30 C1000 D不确定(与计算结果有关)ij5设W = R S,且W、R、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p、m、n,那么三者之间满足Ap(m+n) Bp(m+n) Cp(mn) Dp(mn)6设关系R和S的结构相同,且各有10个元组,那么这两个关系的并操作结果的元组个数为A10 B小于等于10 C20 D小于等于20127设关系R和S的属性个数分别为2和3,那么 R S等价于A12(RS)B14(RS)C12(R S)D123 AND SEX=M;SELECT CNAME,TEACHERFROM SC, CWHERE SC.C#=C.C# AND S#=S3;SELECT SNAME(联接查询方式)FROM S, SC, CWHERE S.S#=SC.S# AND SC.C#=C.C# AND SEX=FAND TNAME=LIU;或:SELECT SNAME(嵌套查询方式)FROM SWHERE SEX=FAND S# IN (SELECT S#FROM SCWHERE C# IN (SELECT C#FROM CWHERE TNAME=LIU);或:SELECT SNAME(存在量词方式)FROM SWHERE SEX=FAND EXISTS (SELECT *FROM SCWHERE SC.S#=S.S#AND EXISTS (SELECT * FROM C WHERE C.C#=SC.C#AND TNAME=LIU);SELECT C#FROM C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 SC WHERE S.S#=SC.S# AND SC.C#=C.C#AND SNAME=WANG); SELECT DISTINCT X.S#FROM SC AS X, SC AS YWHERE X.S#=Y.S# AND X.C#!=Y.C#; SELECT C#, CNAMEFROM CWHERE NOT EXISTS(SELECT *FROM S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C WHERE S#=S.S# AND C#=C.C#); SELECT DISTINCT S#FROM SC AS X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C WHERE TNAME=LIUAND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C AS Y WHERE Y.S#=X.S# AND Y.C#=C.C#);3.7 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对3.2题中三个基本表S、SC、C的查询: 在表C中统计开设课程的教师人数。 求选修C4课程的女学生的平均年龄。 求LIU老师所授课程的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 统计每个学生选修课程的门数(超过5门的学生才统计)。要求输出学生学号和选修门数,查询结果按门数降序排列,若门数相同,按学号升序排列。 检索学号比WANG同学大,而年龄比他小的学生姓名。 在表SC中检索成绩为空值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 检索姓名以L打头的所有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求年龄大于女同学平均年龄的男学生姓名和年龄。 求年龄大于所有女同学年龄的男学生姓名和年龄。解:SELECT COUNT(DISTINCT TEACHER)FROM C;SELECT AVG(AGE)FROM S, SCWHERE S.S#=SC.S# AND C#=C4 AND SEX=F;SELECT C.C#,AVG(GRADE)FROM SC,CWHERE SC.C#=C.C# AND TEACHER=LIUGROUP BY C.C#;SELECT S#, COUNT(C#)FROM SCGROUP BY S#HAVING COUNT(*)5ORDER BY 2 DESC, 1;SELECT SNAMEFROM SWHERE S#ALL(SELECT S# FROM S WHERE SNAME=WANG) AND AGE(SELECT AVG(AGE)FROM SWHERE SEX=F);SELECT SNAME, AGEFROM SWHERE SEX=M AND AGEALL(SELECT AGEFROM SWHERE SEX=F);3.12 试用SQL更新语句表达对3.2题教学数据库中关系S、SC、C的更新操作: 往关系C中插一个课程元组(C8,VC+,BAO)。 检索所授每门课程平均成绩均大于80分的教师姓名,并把检索到的值送往另一个已存在的表FACULTY(TNAME)。 在SC中删除尚无成绩的选课元组。 把选修LIU老师课程的女同学选课元组全部删去。 把MATHS课不及格的成绩全改为60分。 把低于所有课程总平均成绩的女同学成绩提高5。 在表SC中修改C4课程的成绩,若成绩小于等于70分时提高5,若成绩大于70分时提高4(用两个UPDATE语句实现)。 在表SC中,当某个成绩低于全部课程的平均成绩时,提高5%。解: INSERT INTO CVALUES(C8,VC+,BAO); INSERT INTO FACULTY(TNAME)SELECT DISTINCT TEACHERFROM (SELECT TEACHER, C.C#, AVG(GRADE)FROM S, SCWHERE SC.C#=C.C#GROUP BY TEACHER, C.C#)AS RESULT(TEACHER, C#, AVG_GRADE) AS XWHERE 80=ALL(SELECT AVG_GRADEFROM RESULT AS YWHERE Y.TEACHER=X.TEACHER); DELETE FROM SCWHERE GRADE IS NULL; DELETE FROM SCWHERE S# IN(SELECT S# FROM S WHERE SEX=F)AND C# IN(SELECT C# FROM C WHERE TEACHER=LIU); UPDATE SCSET GRADE=60WHERE GRADE60AND C# IN(SELECT C# FROM C WHERE CNAME=MATHS); UPDATE SCSET GRADE=GRADE*1.05WHERE S# IN(SELECT S# FROM S WHERE SEX=F)AND GRADE70;UPDATE SCSET GRADE=GRADE*1.05WHERE C#=C4 AND GRADE=70;(这两个UPDATE语句的顺序不能颠倒。) UPDATE SCSET GRADE=GRADE*1.05WHERE GRADE50 AND SEX=M;SELECT EMP.E#, ENAMEFROM EMP, WORKSWHERE EMP.E#=WORKS.E# AND SALARY1000;SELECT A.E#, A.ENAMEFROM EMP A, WORKS B, WORKS CWHERE A.E#=B.E# AND B.E#=C.E#AND B.C#=C4 AND C.C#=C8;SELECT A.E#, A.ENAMEFROM EMP A, WORKS B, COMP CWHERE A.E#=B.E# AND B.C#=C.C#AND CNAME=联华公司 AND SALARY1000AND SEX=M;SELECT E#, COUNT(C#) AS NUM, SUM(SALARY) AS SUM_SALARYFROM WORKS GROUP BY E#;SELECT X.E#FROM WORKS XWHERE NOT EXISTS(SELECT *FROM WORKS YWHERE E#=E6AND NOT EXISTS(SELECT *FROM WORKS ZWHERE Z.E#=X.E#AND Z.C#=Y.C#);SELECT A.E#, A.ENAMEFROM EMP A, WORKS B, COMP CWHERE A.E#=B.E# AND B.C#=C.C# AND CNAME=联华公司AND SALARY50);DELETE FROM WORKSWHERE E# IN (SELECT E# FROM EMP WHERE AGE60);DELETE FROM EMPWHERE AGE60;3.3.2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在SQL中,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查询操作的是A实表和虚表B基本表和实表C视图和虚表D基本表2SQL中,聚合函数COUNT(列名)用于A计算元组个数B计算属性的个数C对一列中的非空值计算个数D对一列中的非空值和空值计算个数3SQL中,与“NOT IN”等价的操作符是A=SOME BSOME C=ALL DALL5SQL中,谓词EXISTS可用来测试一个集合是否A有重复元组B有重复的列名C为非空集合D有空值6对于基本表EMP(ENO,ENAME,SALARY,DNO)其属性表示职工的工号、姓名、工资和所在部门的编号。基本表DEPT(DNO,DNAME)其属性表示部门的编号和部门名。有一SQL语句:SELECT COUNT(DISTINCT DNO)FROM EMP;其等价的查询语句是A统计职工的总人数B统计每一部门的职工人数C统计职工服务的部门数目D统计每一职工服务的部门数目7对于第6题的两个基本表,有一个SQL语句: SELECT ENO,ENAME FROM EMP WHERE DNO NOT IN(SELECT DNO FROM DEPT WHERE DNAME=金工车间;其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AENO,ENAME(DNAME金工车间(EMPDEPT)DNAME金工车间BENO,ENAME(EMP DEPT)CENO,ENAME(EMP)ENO,ENAME(DNAME=金工车间(EMPDEPT)DENO,ENAME(EMP)ENO,ENAME(DNAME金工车间(EMPDEPT)8对于第6题的两个基本表,有一个SQL语句:UPDATE EMPSET SALARY=SALARY*1.05WHERE DNO=D6AND SALARY(SELECT AVG(SALARY)FROM EMP);其等价的修改语句为A为工资低于D6部门平均工资的所有职工加薪5%B为工资低于整个企业平均工资的职工加薪5%C为在D6部门工作、工资低于整个企业平均工资的职工加薪5%D为在D6部门工作、工资低于本部门平均工资的职工加薪5%3.4.2 单项选择题答案1A2C3D4C5C6C7C 8C4.6 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AB,CB ,则相对于F,试写出关系模式R的关键码。并说明理由。解:R的关键码为ACD。因为从已知的F,只能推出ACDABCD。4.7 设关系模式R(ABCD)上FD集为F,并且F=ABC,CD,DA。 试求R的所有候选键。 试求R的所有不是候选键的超键。解: 候选键是能函数决定所有属性的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集。根据这个概念可求出R的候选键有三个:AB、BC和BD。 R的所有不是候选键的超键有四个:ABC、ABD、BCD和ABCD。4.9 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 试写出属性集BD的闭包(BD)+。 试写出所有左部是B的函数依赖(即形为“B?”)。解:从已知的F,可推出BDBCD,所以(BD)+=BCD。由于B+=BC,因此左部是B的FD有四个:B,BB,BC,BBC。4.10 设关系模式R(ABCDE)上FD集为F,并且F=ABC,CDE,BD,EA。 试求R的候选键。 试求B+的值。解: R的候选键有四个:A、E、CD和BC。 B+=BD。4.11 设有关系模式R(ABC),其关系r如图4.1所示。 试判断下列三个FD在关系r中是否成立?ABBCABA 根据关系r,你能断定哪些FD在关系模式R上不成立?ABC123423533 图4.1解:在关系r中,AB成立,BCA不成立,BA不成立。在关系r中,不成立的FD有:BA,CA,CB,CAB,BCA。4.15 设关系模式R(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BA,CA ,= AB,BC 是R上的一个分解,那么分解是否保持FD集F?并说明理由。答:已知F= BA,CA ,而AB(F)= BA ,BC(F)=,显然,分解丢失了FD CA。4.16 设关系模式R(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BC,CA ,那么分解= AB,AC 相对于F,是否无损分解和保持FD?并说明理由。答:已知F= BC,CA ,而AB(F)=,AC(F)= CA 显然,这个分解丢失了FD BC 用测试过程可以知道,相对于F是损失分解。4.17 设关系模式R(ABCDEG)上FD集为F,并且F=DG,CA,CDE,AB。 求D+,C+,A+,(CD)+,(AD)+,(AC)+,(ACD)+。 试求R的所有候选键。 用1=CDEG,ABC替换R,这个分解有什么冗余和异常现象? 用2=DG,AC,CDE,AB替换R,这个分解是无损分解吗? 用3=CDE,AC,DG,BCD替换R,先求F在3的每个模式上的投影Ri(F),再判断分解3保持FD吗?解: D+=DG,C+=ABC,A+=AB,(CD)+=ABCDEG,(AD)+=ABDG,(AC)+=ABC,(ACD)+=ABCDEG。 R的候选键只有一个:CD。 用1=CDEG,ABC替换R,在模式CDEG中,有局部依赖CDG,此时在关系中,一个D值只有一个G值,但当这个D值与10个C值对应时,就要出现10个元组,则G值就要重复10次。在模式ABC中,有传递依赖(CA和AB),此时在关系中,一个A值只有一个B值,但当这个A值与10个C值对应时,就要出现10个元组,则B值就要重复10次。 用2=DG,AC,CDE,AB替换R,据chase过程可知,相对于F,R分解成是无损分解。 用3=CDE,AC,DG,BCD替换R,则F在模式CDE上的投影为CDE,F在模式AC上的投影为CA,F在模式DG上的投影为DG,F在模式BCD上的投影为CB,显然从这四个投影集中的FD推不出原来F中的AB,因此分解3不保持FD集。4.18 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AB,BC,AD,DC ,= AB,AC,BD 是R的一个分解。 相对于F,是无损分解吗?为什么? 试求F在的每个模式上的投影。 保持F吗?为什么?答:用测试过程可以知道,相对于F是损失分解。AB(F)= AB ,AC(F)= AC ,BD(F)=。显然,分解不保持FD集F,丢失了BC、AD和DC等三个FD。4.19 设关系模式R(ABCD),R上的FD集F= AC,DC,BDA,试说明= AB,ACD,BCD 相对于F是损失分解的理由。答:据已知的F集,不可能把初始表格修改为有一个全a行的表格,因此相对于F是损失分解。4.20设关系模式R(ABCD)上FD集为F,并且F=AB,BC,DB。 R分解成=ACD,BD,试求F在ACD和BD上的投影。 ACD和BD是BCNF吗?如不是,试分解成BCNF。解: F在模式ACD上的投影为AC,DC,F在模式BD上的投影为DB。 由于模式ACD的关键码是AD,因此显然模式ACD不是BCNF。模式ACD应分解成AC,AD或CD,AD。但是这个分解不保持FD,丢失了FD DC或AC。另外,模式BD已是BCNF。4.21设关系模式R(ABCD),=AB,BC,CD是R的一个分解。设F1=AB,BC,F2=BC,CD。 如果F1是R上的FD集,此时是否无损分解?若不是,试举出反例。 如果F2是R上的FD集呢?解: 据chase过程可知,相对于F1,R分解成是损失分解。据构造初始表的规则,这个反例可以是下面的表格:rABCD110001100011对于这个r而言,显然r m(r)。 据chase过程可知,相对于F2,R分解成是无损分解。4.22 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ABCD,AD 。 试说明R不是2NF模式的理由。 试把R分解成2NF模式集。答:从已知FD集F,可知R的候选键是AB。另外,ABD是一个局部依赖,因此R不是2NF模式。此时R应分解成= AD,ABC ,是2NF模式集。4.23 设关系模式R(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CB,BA 。 试说明R不是3NF模式的理由。 试把R分解成3NF模式集。答:从已知FD集F,可知R的候选键是C。从CB和BA,可知CA是一个传递依赖,因此R不是3NF模式。此时R应分解成= CB,BA ,是3NF模式集。4.24 设有关系模式R(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部门名,部门经理),该模式统计商店里每个职工的日营业额,以及职工所在的部门和经理信息。如果规定:每个职工每天只有一个营业额;每个职工只在一个部门工作;每个部门只有一个经理。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模式R的基本FD和关键码;(2)说明R不是2NF的理由,并把R分解成2NF模式集;(3)进而分解成3NF模式集。解:(1)基本的FD有三个:(职工编号,日期) 日营业额 职工编号 部门名 部门名 部门经理 R的关键码为(职工编号,日期)。(2)R中有两个这样的FD:(职工编号,日期)(部门名,部门经理) 职工编号 (部门名,部门经理)可见前一个FD是局部依赖,所以R不是2NF模式。 R应分解成R1(职工编号,部门名,部门经理) R2(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 此处,R1和R2都是2NF模式。(3)R2已是3NF模式。在R1中,存在两个FD:职工编号 部门名部门名 部门经理因此,“职工编号 部门经理”是一个传递依赖,R1不是3NF模式。 R1应分解成R11(职工编号,部门名) R12(部门名,部门经理)这样,= R11,R12,R2 是一个3NF模式集。4.25 设有关系模式R(运动员编号,比赛项目,成绩,比赛类别,比赛主管)存储运动员比赛成绩及比赛类别、主管等信息。如果规定:每个运动员每参加一个比赛项目,只有一个成绩;每个比赛项目只属于一个比赛类别;每个比赛类别只有一个比赛主管。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模式R的基本FD和关键码;(2)说明R不是2NF的理由,并把R分解成2NF模式集;(3)进而分解成3NF模式集。解:(1)基本的FD有三个:(运动员编号,比赛项目) 成绩 比赛项目 比赛类别 比赛类别 比赛主管 R的关键码为(运动员编号,比赛项目)。(2)R中有两个这样的FD:(运动员编号,比赛项目)(比赛类别,比赛主管) 比赛项目 (比赛类别,比赛主管)可见前一个FD是局部依赖,所以R不是2NF模式。 R应分解成R1(比赛项目,比赛类别,比赛主管) R2(运动员编号,比赛项目,成绩) 这里,R1和R2都是2NF模式。(3)R2已是3NF模式。在R1中,存在两个FD:比赛项目 比赛类别比赛类别 比赛主管因此,“比赛项目 比赛主管”是一个传递依赖,R1不是3NF模式。 R1应分解成R11(比赛项目,比赛类别) R12(比赛类别,比赛主管)这样,= R11,R12,R2 是一个3NF模式集。4.26 设关系模式R(ABCD),在R上有五个相应的FD集及分解:(1)F= BC,DA ,= BC,AD (2)F= ABC,CA,CD ,= ACD,BC (3)F= ABC,CAD ,= ABC,AD (4)F= AB,BC,CD ,= AB,ACD (5)F= AB,BC,CD ,= AB,AD,CD 试对上述五种情况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R的关键码。 是否无损分解? 是否保持FD集? 确定中每一模式的范式级别。解:(1) R的关键码为BD。 不是无损分解。 保持FD集F。 中每一模式已达到BCNF级别。(2) R有两个关键码:AB和BC。 是无损分解。 因为ACD(F)= CA ,CD ,BC(F)=(没有非平凡的FD),所以不保持FD,丢失了ABC。 中两模式均已达到BCNF级别。(3) R有两个关键码:A和C 是无损分解。 因为ABC(F)= ABC,CA ,AD(F)= AD ,所以保持FD。 在模式ABC中,关键码是A或BC,属性全是主属性,但有传递依赖(ABC,BCA)。因此模式ABC是3NF,但不是BCNF。而模式AD显然已是BCNF。(4) R的关键码为A。 是无损分解。 因为AB(F)= AB ,ACD(F)= AC,CD ,从这两个依赖集推不出原来的BC,因此不保持FD,丢失了BC。 模式AB是BCNF,模式ACD不是3NF,只达到2NF级别。(5) R的关键码为A。 不是无损分解。 因为AB(F)= AB ,AD(F)= AD ,CD(F)= CD ,从这三个依赖集推不出原来的BC,因此不保持FD,丢失了BC。 中每个模式均是BCNF级别。4.3.2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1在关系模式R中,函数依赖XY的语义是A在R的某一关系中,若两个元组的X值相等,则Y值也相等B在R的每一关系中,若两个元组的X值相等,则Y值也相等C在R的某一关系中,Y值应与X值相等D在R的每一关系中,Y值应与X值相等2如果XY和WYZ成立,那么WXZ成立。这条规则称为A增广律 B传递律 C伪传递律D分解律3XY能从推理规则导出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YXBYX+CXY+DX+=Y+4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F=G BF+=G CF=G+ DF+=G+5在最小依赖集F中,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F中每个FD的右部都是单属性BF中每个FD的左部都是单属性CF中没有冗余的FDDF中每个FD的左部没有冗余的属性6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BA,DC ,则F+中左部为(BC)的函数依赖有A2个 B4个 C8个 D16个7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AB,BC,CD,DA ,则F+中,左部为(CD)的函数依赖有A2个 B4个 C8个 D16个8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ABC,DA ,则属性集(CD)的闭包(CD)+为ACD BACD CBCD DABCD9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ABC,DA ,则R的关键码为AAB BAD CBC DBD11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BA,AC ,= AB,AC,AD 是R上的一个分解,那么分解相对于FA是无损联接分解,也是保持FD的分解B是无损联接分解,但不保持FD的分解C不是无损联接分解,但保持FD的分解D既不是无损联接分解,也不保持FD的分解12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AB,BC,CD, DA ,= AB,BC,AD 是R上的一个分解,那么分解相对于FA是无损联接分解,也是保持FD的分解B是无损联接分解,但不保持FD的分解C不是无损联接分解,但保持FD的分解D既不是无损联接分解,也不保持FD的分解13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ABC,DB ,那么F 在模式ACD上的投影ACD(F)为 A ABC,DB B ACD C ADC D(即不存在非平凡的F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