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必修五报任安书 课型:新课讲授 主备人:彭成民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使用人:高一学生 使用时间:第十四周 编号:31报任安书导学案【自主导学】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2.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晨读导学】1、搜集整理有关生命的名人名言: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人的一生,应当像这美丽的花,自己无所求,而却给人间以美。杨沫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2、生与死(Life and Death)(英国诗人兰德)我和谁都不争(I strove with none;)和谁争我都不屑(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我爱大自然(Nature I loved)其次就是艺术(and next to Nature, Art;)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火萎了(It sinks)我也准备走了(and I am ready to depart)3、李陵之祸的故事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四十八岁。这是太初历颁布后的第七年,他埋头撰述史记的工作,正当草创未就之时,突然飞来了横祸,受李陵案的株连被下狱受腐刑。这场灾祸使司马迁蒙受人间的奇耻大辱而导致了重大的思想转变,直接影响到史记的写作。司马迁抒愤寄托,强烈地表达他的是非观点和爱恨感情,从而升华了史记的主题。因此,对李陵之祸的前因后果,以及司马迁受祸后的心态,都需要作全面深入的探讨,才能说明司马迁立场、思想的转变,以及怎样发愤著书。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骑射技术有乃祖李广之风,谦虚下士。公元前99年五月汉武帝下达了出击匈奴的动员令。秋九月,李陵率五千骑兵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汉武帝派老将路博德率领骑兵一万为他的后援。李陵终因寡不敌众,粮尽矢绝,在离边塞仅有一百多里的地方,李陵全军覆没,投降了匈奴。老将路博德为李陵后援,汉武帝让他别出西河,使得李陵孤军奋战而无救,这是汉武帝调度失计演出的悲剧。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司马迁断言,尽管人情都有“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的习性,但“激于义理者不然”,即便是“臧获婢妾犹能引决”,何况立言著述的堂堂太史令呢!司马迁陷入了极度艰难的生与死,荣与辱的抉择之中,所受痛苦的熬煎,是难以用笔墨形容的。司马迁在生与死的沉痛思考和严酷抉择中,悟出了人生的真正价值,提出了震撼千古的至理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如果人的一生,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待后人评说,而仅仅以一死来对黑暗进行抗争,岂不是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在孔子世家和伯夷列传中,引圣人孔子之言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记载了父亲司马谈的临终遗言: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也。立身扬名为孝道的最高准则,这是司马迁借父亲之口提出的新颖见解。这见解标志着司马迁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形成了以立名为核心的荣辱观。史记未完成,名还未立,因此他的身躯和生命是属于史记的,也是属于父亲和自己的理想的,他不能去死而要坚强地活下来,所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就这样,司马迁选取了以腐刑代死的抉择。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比较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价值。4、任 安任安,字少卿,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过了很久,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此信写于武帝太始四年十一月(公元前93年,这年司马迁53岁)。当时任安因事下狱,状况危险,所以书信中虑及任安的死。但任安被汉武帝赦免了。又过了几年,在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的时候,因他对立太子的态度不明朗,终于被武帝杀死。第一课时【自主先学知识积累】【自学提纲】 (1)放声朗读,圈画重点,根据课下注释,用心理解识记;(2) 时间:8分钟1、文体简介:“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2、背景简介: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重要字音:圜墙(yun) 占卜(b) 囹圄(y) 槛(jin) 伏法受诛(zh)倜傥(tng) 曩者(nng) 阙然(qu) 怯懦(nu) 头抢地(qing )剌谬( l ) 鞭箠(chu) 愠色(yn) 桎梏(g) 暴肌肤(p)厥有(ju) 缧绁(li) 赭(zh) 贪生恶死(w) 臧获婢妾(zng b) 【文本感知】口译全文,并在原文中就下列方面做好标记。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要的实词、虚词难点与疑点第一、二段:牛马走:象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再拜:拜两次,表示恭敬。曩者:曩:从前。者:表示停顿。推贤进士为务:推、进:推荐引荐。为务:作为应当做的事情;务,责任。当时司马迁任中书令(由宦官担任,掌管推选人才和文书等),能较多地接近皇帝,任安希望司马迁利用自己的条件向皇帝举荐人才。意气:情意。今(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高昂。(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闹意气。勤勤恳恳:诚挚恳切。今:勤劳而踏实。若望仆不相师:望:怨恨。相师:效法,相,指对方。固陋:形作名,固塞鄙陋的意见。【文本理解】1、任安在来信中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作者的态度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任安的要求: 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作者的态度:仆非敢如此2、本段核心句是哪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核心句:仆非敢如此。作用:设置悬念,总领下文。第二课时第三段:【文本感知】所戏弄:不重视的、当作玩物的。倡优所畜:被当作乐工和伶人来蓄养。 倡优:名词意动,当作乐工和伶人。何以异?:有什么不同? 死节者:为坚守自己的节操而死的人。为而死 特以为智穷罪极:特:副词,只、仅仅用之所趋异:因为死的意义不一样。用,介词,因为。之,代词,代人。趋:追求。太上不辱先:辱:使动,使受辱积威约之渐也:威约:威力约束。渐:逐渐形成的状况定计于鲜也:鲜:态度鲜明。交手足:手脚被捆绑。 交,交叉,这里可译为“捆绑”。曷足贵乎! 曷:即“何”,怎么。罪至罔加:罪名临头,法网加在身上。 罔:同“网” 安在其不辱也:“其不辱也安在”的倒装。 审矣:明白了。以稍陵迟:稍:逐渐 陵迟:志气衰微(区别凌迟)殆为此也。 殆:副词,大概、恐怕【文本理解】1、如果说开头作者的感情是谦卑的,第一段的感情是致歉,那么第二段的感情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概括。悲愤2、本段陈说自己受辱而不自杀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3、作者的生死观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请写出别的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和影响的有关生死的名句。作者: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史铁生: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第三课时第四、五段:【文本感知】顾妻子:顾:顾念。妻子:妻子和孩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至:至于亦颇识去就之分矣:识:明白。分:界限、原则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幽:包围、囚禁。粪土:指监狱,即受屈辱的地方。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文采:指文章。 恨私心有所不尽:遗憾【文本理解】1、哪句话直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2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对“死节”的看法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对“死节”的看法。对“死节”的看法:作者看法:“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清代学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马迁“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与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密不可分。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不同寻常仲尼厄而作春秋:困穷不韦迁蜀:贬谪发愤之所为作也:愤懑故述往事,思来者:使思以舒其愤:舒散思垂空文以自见:流传 通“现”,显示【文本理解】1、本段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非常倜傥之人”受辱后“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把圣贤们作为自己的榜样,继承和发扬古代学者经历磨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相信自己一定能“垂空文以自见”,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第4-5段 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第四课时第六、七、八段:【文本感知】仆窃不逊:不谦虚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散乱的文献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订 纲纪、规律究天人之际:探究通古今之变会遭此祸:恰逢,正好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恼怒虽万被戮,岂有毁哉:即使【文本理解】1、本段作者说明忍辱写书的原委是什么?宗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原委:草创未就,会遇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宗旨: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本段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史记的有关情况?这和上文有何联系?主要说明忍辱写书的原委和宗旨,以及忍辱成就此书后的最大心愿,而这些又“难为俗人言”,只能向任安倾诉,同时也向任安说明自己不能答应他“推贤进士”,实在是想效法先贤,发愤著述,写成史记以“偿前辱之责”,回答了朋友的问题,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变电运行安规试题及答案
- 农品鲜配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红农业科技与智慧农业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商会员管理系统SaaS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公司现场处置方案演练(3篇)
- 汽车生产质量监督方案(3篇)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山西-山西收银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工程转让尽职调查方案(3篇)
- 农业机械化概论概述课件
- 农业机械学课件
- 风电场运维安全培训内容
- 抖音违规考试试卷
- 运维安全生产培训内容记录
- 音乐制作与编曲技术培训
- 2024年创业计划书篮球馆
- 医德医风档案表
- 柱上镀锌预埋钢板施工方案
- 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图书供货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