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时空坐标 学习近代前期中国的先进思想 要与当时国内外历史背景相结合 认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并注意分析每个历史阶段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 特点及其继承性 认识 向西方学习 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学习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要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加以理解体会 学习指导 第20课 西学东渐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教材问题解答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 开眼看世界1 背景 鸦片战争前后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冲击日益加剧 同时 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 2 代表人物 1 林则徐 主要活动 设立译馆 组织人员翻译外文报刊和 各国律例 编译 历史地位 是近代中国 2 魏源 编写 一书 明确提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主张 四洲志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海国图志 3 影响 开眼看世界 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为抵御外侮 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 学习西方 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思维点拨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的特点 1 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萌生 2 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 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 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为主 启迪人们探索新知识和重新认识世界 4 这些先进思想和主张未能实施 1 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 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 他们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这一时期他们学习西学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提示强国御侮 提示 学习思考 二 体用之争1 背景 19世纪60 90年代 内忧外患使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 西学的广泛传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2 表现 1 洋务派 倡行 的文化主张 2 顽固派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3 中法战争前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基本立场 最初都持 中体西用 的思想立场 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 代表人物 郑观应等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王韬 3 评价 1 洋务运动时期的中西体用之争 局限于要不要学习的层面 2 冲击了传统 夷夏之辨 的保守观念 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西方物质文化 2 中体西用 中的 体 用 分别是什么含义 提示 中体西用 中 体 指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纲常名教 用 指西方文化特别是科技文化 3 郑观应在 盛世危言 中提出 欲自强 必先致富 欲致富 必首在振工商 欲振工商 必先讲求学校 速立宪法 尊重道德 改良政治 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提示力主实行政治改革 提示 学习思考 4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提示说明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嫁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体现了洋务派 中体西用 的主张 提示 学习思考 三 维新思潮1 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分道扬镳 1 原因 中法战争的结局使早期维新派认识到 西方的富强之本在于 通民情 上下同心 洋务派 仅袭其皮毛 2 思想主张 提出改良政治 实行的要求 3 影响 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2 维新思潮的兴起 1 背景 19世纪90年代 民族危机加深 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参民政 君主立宪制度 政治制度 民族工业 2 代表人物及主张 万木草堂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理论依据 民权 君主立宪 变革教育 专制君权 男女 进化论 西方文化 3 与顽固势力 洋务派的论战 1 内容 要不要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制度 要不要废 提倡西学 改革制度等方面 2 影响 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 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八股 教育 思想解放 轻巧识记用一 二 三 四法记忆西学东渐一个中心 向西方学习 两次论战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三个思潮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思潮 四个派别 抵抗派 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 维新派 5 你怎样评价康有为的 移花接木 法 教材p85 提示康有为在研究和宣传维新改革理论时 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 即 移花接木 这一方面使维新理论的传播减少了很多阻力 同时也说明了康有为变法理论的保守性和局限性 提示 学习思考 6 右面的漫画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特点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的思想 原因 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封建势力强大 借助孔子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提示 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一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史料一西人立国 育才于学堂 论政于议院 君民一体 上下同心 务实而戒虚 谋定而后动 此其体也 轮船 火炮 洋枪 水雷 铁路 电线 此其用也 中国 遗其体而求其用 无论竭蹶趋步 常不相及 就今铁舰成行 铁路四达 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 盛世危言 自序 史料二李鸿章在给友人的信中说 中国积弱 由于患贫 西洋方圆千里 数百里之国 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 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 铁路 电报信局等 选自 朋僚函稿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的是郑观应对洋务派 中体西用 的认识 指出了 体 用 的含义 批评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的弊端 史料二为李鸿章的主张 是核心主张 是其具体主张 答案 问题思考 1 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是否有道理 说明理由 答案对洋务运动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思想进行了批评 郑观应的 此其体也 就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有道理 因为当时先进的国家都运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 中国必须追赶世界潮流 2 如何评价李鸿章的主张 答案李鸿章开始举办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拓展提升 如何评价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思想1 积极性 中体西用 的思想继承了林则徐 魏源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 纲领化 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 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起到了承上启下和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2 局限性 1 对这一思想中的 中学 与 西学 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加之把 西学 的 用 嫁接到 中学 的 体 上 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 欲富而不强 的悲剧性结局 2 19世纪末 它还与触及封建制度 体 本 的更具现代意义的维新变法思想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 最终被维新变法思想取代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主题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史料一梁启超在 变法通议 中主张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史料二观大地诸国 皆以变法而强 守旧而亡 能变则全 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 小变仍亡 康有为 救亡决定 康有为建议 勿去旧衙门 而唯增新衙门 勿黜革旧大臣 而唯渐擢小臣 多召见才俊志士 不必加其官 而唯委以差事 赏以卿衔 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为梁启超的主张 是核心语 史料二为康有为的主张 皆以变法而强 说明康有为强烈要求变法图强 勿去旧衙门 等措施反映出康有为畏首畏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问题思考 1 从史料一中可以看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 梁启超比魏源 洋务派的进步体现在哪里 为此 他是怎样实践他的主张的 答案进步体现 他认为除了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 技术和教育制度 更需要学习政治制度 实践 同康有为一起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2 史料二表明康有为的思想有何变化 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变化 史料第一段中主张全面改革变法 而第二段中却畏首畏尾 思想明显趋向保守 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守旧大臣 原因 一是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答案 拓展提升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评价1 特点 1 中西融合 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如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2 由理论到实践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 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 3 救亡图存 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 蕴含了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但也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妥协性 2 评价 1 进步性 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触及了反封建和追求民族独立 富强的社会主题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 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为戊戌变法奠定了基础 2 局限性 它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课堂小结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1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明确提出了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主张 为抵御外侮 谋求民族与国家的独立自强而探索 学习西方 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 洋务派提出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并把 师夷长技 的思想付诸实践 3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 洋务派论战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 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1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主要是因为他a 编译外国书籍 重新认识世界b 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 认识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d 领导了禁烟运动解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是从思想的角度分析的 b c d三项是从具体认识及活动角度分析的 不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1 2 3 4 5 2 魏源编写的 海国图志 中提出 向西方学习 的内容是a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b 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c 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d 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解析魏源在 海国图志 中阐述的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以抵御外国的侵略 属于向西方学习的 器物 阶段 答案 解析 3 1861年 冯桂芬在 校邠庐抗议 中提出 采西学 制洋器 要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a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 学习西方的技术c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d 倡西学 兴民权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洋务派的主张 即采西学 制洋器的目的是维护中国之伦常名教 故c项正确 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 故错误 b项仅涉及学习西方技术 不符合题意 故错误 洋务派的主张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4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 经历了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等阶段 其中最早提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的是a 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b 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c 郑观应等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d 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解析本题易错选d项 错选的原因在于未能准确掌握各派的思想主张 误认为中国近代最早提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是康有为等维新派 中国近代最早提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不是康有为等维新派 而是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只是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仅限于提出主张 并没有付诸实践 c项正确 5 19世纪90年代末 某著作刊出后 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 明似推崇孔教 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 的叛逆之作 该著作是a 海国图志 b 孔子改制考 c 变法通议 d 天演论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述之作为康有为的 孔子改制考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教材问题解答 课中思考题这种 中体西用 的观点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相同点 二者都主张维持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不同点 对西方科技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 中体西用 的思想 主张面对现实 师夷之长技以自强 顽固派则坚守祖宗之法不可变 盲目排外 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仇视一切改革 解析与探究顽固派以 西学中源 说作为反对西学的武器 是一种盲目自大和保守的思想观点 洋务派以 西学中源 说作为倡导西学的依据 反映了他们的体用观 维新派认为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是中国忧患的根源 抨击 西学中源 说 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专制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主张 自我测评1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 魏源 开眼看世界 提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场处置方案编制课件
- 2025年能源行业CCS项目经济性研究报告:市场前景与投资建议
- 2025年物流行业物流园区智能化改造对物流行业行业政策法规的适应报告
-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2022-2023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含答案)
- 2026届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北大培文学校贵州校区化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导游资格证专项训练试卷:导游业务与法规冲刺押题
- 2025年Python大数据处理培训试卷:实战演练与冲刺押题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历2025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进度和成果汇报课件
- 高等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从0开始跨境电商-第三章-阿里巴巴国际站入门-OK
- 新能源电站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
- 2023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侵蚀地貌
-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详解
- 广告文案写作(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
- 金融学黄达ppt课件9.金融市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