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纺织工业2008-2015发展规划.doc_第1页
重庆市合川区纺织工业2008-2015发展规划.doc_第2页
重庆市合川区纺织工业2008-2015发展规划.doc_第3页
重庆市合川区纺织工业2008-2015发展规划.doc_第4页
重庆市合川区纺织工业2008-2015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合川区纺织工业2008-2015发展规划重庆市合川区在历史上曾是我国仅次于江苏吴江的重要的蚕桑丝绸生产基地,棉纺织业也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设厂生产,针织、印染、服装等都有很长的生产历史。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合川区将纺织工业列为全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必将促进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选择合理的发展途径,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作出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发展规划。一个产业的发展既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同时还必须关注与之相联系的发展条件与环境。鉴于此,本规划着眼于合川区纺织工业的中长期发展,即将规划的时间段确定为2008-2015,以便充分贯彻国家关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对一个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合川区社会经济和纺织工业现状的研究分析,本规划将合川区纺织工业的发展定位在重庆市工业经济和纺织工业布局的大背景下,着眼于合川区种植特点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力技术优势,注重与其他产业的协调配合,力求使合川纺织在重庆市能独树一帜。因此规划中突出强调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发展印染后整理、针纺服装两个产业重点、发挥蚕桑丝绸的资源优势以及建设距离重庆市区最近的纺织服装工业园,使合川的纺织在同时面向城乡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将辐射吸纳作用汇为一体,成为重庆市纺织工业发展的新亮点。编制一个地区的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关键是目标的选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规划将合川区纺织工业的发展目标确定为一个目标系统,包括了规模目标、经济目标、企业目标、环境目标、社会目标等,将这些目标落实到相关的建设项目上,并由此作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本规划从合川区的环境和现状出发,确定其主要发展目标为纺纱40万锭、织机4000台、印染1亿米布;服装1500万件,家纺100万件(套)、桑园10万亩、自动缫丝3万绪、丝织1300万米;工业产值52亿元,技改和新建18个重点项目,建设投资约19.40亿元。这个目标系统的实现必将提升行业的发展水平,有效促进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当地社会全面小康的实现。实施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必须制定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确定有序的发展步骤,采取相关的激励政策,促进良性互动的实现。因此对规划实施的要求也是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本规划对此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重庆市到2020年的总体发展规划,这将为本规划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在重庆市的总体规划中,合川区被列为重庆将要建设的六个大城市之一,使之成为渝西经济走廊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总体发展目标要求合川区的工业经济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地上台阶,本规划将为合川区的新发展提供支持,发挥作用。因此本规划将会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企业和社会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得到实现。 本规划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合川区纺织工业20082015年发展规划,第二部分是实现规划目标所依托的主要项目。第一章 合川区纺织工业现状1.1 合川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合川区是重庆市的北大门,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距重庆仅58公里,北通甘陕,南接巴渝,是重庆连接川北、甘陕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被誉为重庆通向四川省北部、甘肃等西北省区的经济走廊。合川在历史上曾是四川省最大的蚕桑基地之一,其蚕茧和生丝产量在县域经济中长期都是名列前茅的。重庆列为直辖市后,合川区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已初步成为渝西区域中心城市。2006年合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2亿元,同比增长12.8%,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7.1亿元,增长3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5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增长15.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0.6:39:40.4调整为16.6:42.2:41.2,提升了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的比例。合川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社会经济发展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总纲,以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大城市建设”的三大战略,突出抓好“工业发展、靓丽城市、休闲旅游、新农村建设、优化环境”五个重点,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1.2 合川纺织工业有良好的传统合川的纺织工业是以蚕桑丝纺著称的。早在二十世纪初合川商人张森楷倡导成立四川蚕桑公社,开办复缫土丝工场,后建立四川第一经纬丝厂,开启了四川缫丝业的先河。在张森楷的影响下,合川设立了数百家丝厂、织场,主要分布于太和、城关和铜溪三地。合川的棉纺织业开始于1920年,到解放时全县共有500多户,针织业100多户,印染业18户,形成了较强的纺、织、染生产能力。解放以后,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全区纺织丝绸业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大规模,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生丝出口到西欧、东南亚和日本等地,年创汇500多万美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很大的贡献。在重庆市未直辖以前,合川丝绸长期是四川省丝绸生产第一大县。合川的蚕桑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上世纪50年代中期曾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在栽桑方面创造的四边桑、成片桑园和粮桑间种等方法大大增加蚕茧的产量。1985年全区共育蚕种19.68万张,产茧5500吨,其中,太和镇产茧超过10000担,铜溪、大石、燕窝分别超过了5000担,另外还有15个乡分别超过了1000担。通过全区人民的努力,使合川的蚕茧在全国仅排名于江苏吴江之后,成为有名的丝绸之乡。1.3 合川纺织工业已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在合川的工业经济中,纺织工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以棉纺织和丝绢纺织为主的企业门类。到2006年全区共有纺织企业35家,其中规模以上的1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9224万元,工业总产值93975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3%左右,实现销售收入87919万元,利润2895万元,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近年来纺织工业的发展中通过实施以提高无卷化、无接头纱、精梳纱、无梭布比重为主的技术改造,提高混纺、交织、交并的技术水平,逐渐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快速进入的局面,规模以上的企业数占到重庆全市纺织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的13.5%,显示了较好的发展格局。据统计,到2006年,合川全区纺织工业的生产规模为:棉纺纱锭近10万锭、织机1600台、缫丝16260绪,其中自动缫丝12080绪,粗丝机车位452个,绢纺机6台,织绸机232台。年产棉纱11000吨,坯布5000万米,生丝420吨,织绸300万米。在现有的纺织企业中,规模以上的华诚四棉、金利达丝绸公司、康润丝绸工业公司、天洲丝绸有限公司、太和丝绸有限公司等纺织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在重庆市的纺织行业中也有较大的影响。1.4 合川区纺织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近年来,合川区的纺织工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提升了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也增强了在重庆市纺织行业中的影响。然而,如果将其放在更大的环境中,放在西部开发建设和产业转移的历史大背景下看,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1、总量不大、规模较小。作为传统的民生产业,纺织工业进入的门槛较低,如果再缺少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其利润率是较低的,只有形成规模经济,才能获得不断发展的后劲。合川全区的纺织工业在本区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是较高的,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放到重庆市的工业经济中就是微乎其微了。如果与沿海地区相比,全区的纺织、丝绸生产规模合起来,也不及一个较大的企业。这是仅就生产规模而言,如果再加上工艺设备、管理技术、体制、品牌、营销等要素,差距就是非常大的了。2、资源优势未得到的充分的发挥。长期以来,合川的丝绸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其桑蚕的资源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有很长的历史传统,但是其现在的丝绸产业现状与客观的资源优势是不相称的。由于丝绸产业的现状制约了桑蚕规模和品种品质的发展与提升,现在的桑园面积,离历史上的高点还有很大差距。3、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档次差异较大。合川区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有19家之多,然而企业之间的差异很大。华诚四棉、太和丝绸、天州丝绸等属于规模较大、产品品种较多、生产组织、管理水平较高、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其他企业相对规模偏小、产品单一,设备水平比较低,只能生产中低档产品,企业管理和运行离现代企业制度还有较大差距。作为具有资源优势的丝绸企业,大多规模小、设备落后,有些还处在手工作坊阶段。即使是具有龙头作用的企业,仍然面临改革改制、设备技术改造更新、扩大生产规模、瞄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难题。4、产业链还存在较大的薄弱环节,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够。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纺织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一个地区产业链的建设应从本地的实际发出,以资源、技术优势为基础,以效率为主导,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建设产业链。合川区纺织工业的现状,是只有纺织工业产业链中的棉纺织和丝纺织两个环节,缺乏具有高附加值的染整、服装和家纺产品。作为重庆大都市的周边区域,发展这两个产业重点不仅有巨大的市场需要作支撑,而且有近距离加工和充分的成本优势。要将纺织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就必须加快向附加值高的印染、服装家纺等下游产品发展,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内陆地区与国内外市场的链接会越来越近,因此应当在完善和强化产业链上下功夫。5、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在合川区的几十家纺织企业中,虽然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但普遍的是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滞后,产品档次偏低,产品雷同现象突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没有形成有影响的产业聚集地和产业集群。虽然太和镇、铜溪镇丝绸企业比较集中,但未形成有特点的产业基地。新建的民营纺织企业大都是从低级常规产品作起。如果再作深入的分析,合川区纺织工业发展中的问题还有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员缺乏,配套体系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不能很好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合川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第二章合川区纺织工业发展机遇2.1 国内外纺织工业发展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拉近了各类市场和企业间的距离,在规划一个地区的一个行业发展时,必须将其置于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大背景下,才能确定科学的目标和选择有效的发展途径。2.1.1国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向好发展,全球纺织贸易持续增长,带动纺织行业步入稳定发展阶段,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世界纺织贸易年增速将达到6.5%左右,并且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由于发达国家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促使纺织行业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转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是:1、持续增长是世界纺织工业发展的长期趋势。世界纤维消费总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近几年中每年都增长3%左右。据WTO公布的相关材料,在最近20多年中,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增长了269%,年均增长12.2%。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纺织品服装贸易和纤维消费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保持继续平稳增长的趋势。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纺织品服装贸易竞争更加激烈。从2005年起,配额取消标志着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一体化迈开实质性步伐,但发达国家也会千方百计设置障碍保护本国的纺织产业。我们与欧盟、美国的贸易摩擦就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全球纺织生产能力继续增长并有快速之势,而纺织品消费新的快速增长点还没实质性形成。因此,全球纺织品生产与贸易会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在不断摩擦中逐步平衡。3、传统的纺织产业不断向信息化、高技术方向发展。其主要特点是纺织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高科技纤维、特种化纤将成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及设备、智能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绿色环保纺织品、机电一体化纺织机械,以及电脑在纺织行业上的广泛应用,都将进一步提高生产和流通效率,成本会不断下降,产品也更加丰富,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纺织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就是高速、高效、高灵活性、高品质和高环保性;在工艺技术上的突出特点就是自动化、连续性;生产控制上实现智能化网络化等。国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予示着纺织品服装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纺织贸易将在摩擦中增长,纺织行业的竞争将着重表现在技术进步上,纺织品市场将会不断出现新的消费热点。2.1.2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也是纺织品贸易大国,国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纺织行业的高端技术大多数都在发达国家手中,因而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又有一些自身的特点。1、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仍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家确定的扩大内需方针,将会进一步推动纺织品消费的增长。2000年以来,国内纤维消费量保持了年均7%增长速度。未来510年仍将保持57%的较快增长,人均年纤维消费量可能由现在14公斤增加到16公斤。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纺织品市场的消费潜力也将进一步表现出来。 2、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将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增长点。在发达国家中,家用纺织品在纤维消费中的比重是3040%,我国目前还不到20%,因此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产业用纺织品附加值比较高,增长速度也非常快,随着铁路、公路、港口、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汽车、环保、医疗、国防等产业的增长,产业用纺织品在未来几年将会由现在的每年300万吨增长到400万吨。3、国内纺织品消费市场呈现高档品牌与中低档产品并存的局面,并且都会有较快的增长。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批高收入群体追求高档名牌消费,大多数中低收入的城镇消费者和广大农村仍以物美价廉的纺织品为消费对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档次的纺织品都会有较快的增长。4、纺织产业将会陆续由沿海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是纺织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国际纺织产业已逐步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发达地区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力资源的紧缺,管理费用增加,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势必导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5、纺织品服装在工业园区或一定地域聚集生产已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全国纺织工业增加值有70%左右来自于聚集生产的园区或村镇,这种聚集生产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生产、流通、贸易、研发的平台。2.2 重庆市纺织工业发展布局2.2.1 重庆市纺织工业有较好的基础重庆市是我国机器纺织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后,一批棉纺织厂陆续内迁到重庆,使重庆的纺织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纺织加工能力,到解放初期,重庆与天津、上海、武汉并称为全国四大纺织生产加工基地。当时重庆一地的纱布产量占到西南地区的80%以上。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经过各个时期的新建、改建、扩建,到80年代,重庆纺织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纺织服装加工体系,拥有棉纺织、麻纺织、毛纺织、印染、针织、服装、色织、化纤等多门类的生产能力,为促进西部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到2006年,重庆共有纺织服装企业3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0家,全行业从业人员24万人,实现工业产值160亿。主要生产能力为:棉纺锭75万锭,毛纺锭1.5锭,麻纺锭7.3锭,气流纺1.5万头,棉织机5.7万台,印染布2.53亿米,梭织服装15455万件,针织衫裤7717万件,化纤4.99万吨。全市纺织工业在全国排名第24位,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五位。重庆市纺织工业近年来呈现许多良好的发展特点:一是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产能效益稳步提高;二是民营经济成为行业发展的主体,经济效益突现;三是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产业聚集效应初显,浙江天翔集团、山东如意集团、香港查氏集团将陆续在重庆建厂生产。沙坪坝回龙镇的织布产业集群,陈家坪、南岸等地的针织产业集群,朝天门服装加工产业集群等初步形成,在全市的织布、针织、服装加工产业中占60%以上的比例。2.2.2 重庆市纺织工业发展布局。纺织工业在重庆市的工业格局中属于四个重点产业(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新技术)中资源优势加工业的一个大产业链,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已被重庆市的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列为发展重点之一,并明确提出轻纺工业的比重要提高到工业总产值的14%,其整体目标是建设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工业基地,在十一五时期纺织产值达到350亿元。全市的纺织工业发展布局是:重点发展棉麻纺织、茧丝绸加工和服装产业;重点建设铜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渝北区两路、巴南区麒龙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江津、合川、綦江三大高新纺织印染基地、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和北碚区歇马纺织专业名镇;以重庆三峡技术纺织公司为龙头,建设三峡库区技术纺织产业基地;以涪陵金帝工业集团、长丰麻纺织厂等麻纺织企业为龙头,形成麻纺织、印染、服装生产加工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系列产业链和品牌服装为重点,建设重庆空港高新纺织工业园。2.3 合川区纺织工业SWOT分析2.3.1 合川区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为了切实分析合川区纺织工业的发展机遇和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将其放到国内外纺织工业发展趋势和重庆市纺织工业发展布局的背景下,而且要充分分析合川自身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通过综合研究,合川区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丰富的能源资源,已形成和正在建设的发电能力可以为纺织工业的动力需求提供支撑,三江汇集丰富的水资源充分满足用水的需要;二是蚕桑基地的优势,能使传统的丝绸产业重振雄风;三是与重庆大都市的近距离连接,充足的劳动力优势,有服装加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便利条件;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已趋完善,使纺织工业快速发展有了良好的依托;五是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东部纺织企业向西部转移的产业发展规律和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推进,都使合川纺织工业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六是合川区委、区政府将纺织工业列为全区主要发展的工业门类之一,将提供有力度的政策支持等等,这都将促使全区纺织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从更深刻的发展理论分析,合川区处于成渝椭圆经济圈两个焦点的直线上,并非常靠近重庆一端的焦点,重庆大都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将直接带动和促进合川区的发展。重庆市提出大力打造 “渝派”服装品牌,建设西部的“服装文化名城”和“时尚之都”,这是需要庞大的服装加工生产区支撑的。合川区是最具有发展纺织产业生产基地的现实条件。2.3.2 合川区纺织工业发展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此在本规划的1.3.3中已作了叙述。2.3.3 SWOT分析SWOT分析是指对企业或行业的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对潜在的机遇和威胁、关键成功因素以及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分析,从而对企业或行业的现状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也就是说通过对企业或行业的优势(streengths)、劣势(Weahness)、机会(Opp0rtunites)、威胁(Threats)进行分析,以便做出综合性的分析。SWOT分析对企业或行业的发展战略选择有重要的作用。综合合川纺织工业发展的现状、条件和行业的背景,可以列出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矩阵:优势(S)劣势(W)丰富的能源资源、水资源总量不大、规模较小蚕桑资源优势企业设备技术较落后、差异较大纺织工业生产初具规模蚕桑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建设比较完善产业链存在薄弱环节确立为重点产业、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交通便捷,重庆大都市辐射直接资金投入不足,招商项目启动较慢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宜劳动密集型企业国企改革滞后承接东部纺织向西部转移服务体系不健全、配套体系不完善机会(O)威胁(T)纺织产品较长时间的需求增长纺织产品总供给规模的控制西部大开发、东桑西移同区域纺织产业的竞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内需的增长蚕桑品种和扩大面积难题纺织产品多样化需求,包括产业用、装饰用新增产业链环节缺乏技术,人才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项目建设资金不到位,招商项目启动慢蚕茧、羽绒等天然纤维增长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直接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加大投资将提高企业、行业的负债率依据对合川区纺织工业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合川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和机会,并且明显大于劣势和威胁,当然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很尖锐的。在SWOT矩阵分析模型上,可以做出恰当的战略选择。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见下图:机会 扭转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劣势 优势 防御型战略 多种经营型战略威胁通过上述SWOT分析,可以看出,合川区在纺织工业发展上所面临的机会和优势不仅大于劣势和威胁,而且从本质上反映了纺织工业的发展规律的要求,因此应当选择“增长型战略”。增长型战略是在现有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他以发展为导向,引导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扩充员工,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地位。2.4合川区纺织工业的发展机遇2.4.1扩大生产规模的机遇。国内外纺织行业都具有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扩大生产规模的前提。重庆市的纺织工业规模与其3130万人口的消费市场是远远不相适应的,这是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国外和中国发达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是扩大生产规模的外部环境。合川区自身的有利条件是扩大生产规模的内在因素。从全社会看,纺织行业有规模大于需求的势头,但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合川区扩大纺织生产规模具有必然性的重要机遇。2.4.2提高纺织产品档次的机遇。社会对纺织品的需求的多样性,是不同档次纺织产品都能够适销的根本原因,然而就发展趋势而言,纺织产品只有不断提高档次,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培育自身占领市场的品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真正适应市场,主导市场。合川区纺织企业在这种巨大的社会需求下,面临推动纺织企业进行创新,提高产品档次的巨大机遇。2.4.3扩大纺织产品门类和完善产业链的机遇。纺织产品的主要用途分为三大类,即服饰用品、家纺用品、产业用品。从消费发展的趋势看,家纺用品和产业用品的比例会大幅度增加,因此合川区纺织工业要在扩大产品门类上下功夫,瞄准市场需求,生产更多的品种,把扩大产业用品和家纺产品作为重点,把完善产业链中印染和服装作为发展的着力点,从而使全区的纺织产业链趋于完整,增加附加值。2.4.4加快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区)建设和提高产业聚集度的机遇。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区)是纺织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升级的基地和平台,让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是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也只有在园区集中发展纺织产业,才能提高产业的聚集度。要用园区建设把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和扩大品种门类统一起来。2.4.5发展纺织物流和交易的机遇。随着产业的扩大、交通便利条件的形成,纺织物流和交易的规模就会日益扩大,规模效益就会日益显现,这为合川纺织工业及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4.6完善和壮大产业链的机遇。纺织工业在合川区的工业发展规划中被列为重点产业之一。就纺织工业而言也有自身的产业链,如棉纺织行业的棉花种植、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物流销售等;丝绸行业的栽桑养蚕、缫丝、绢纺、织绸、印染、成衣(饰品)、物流销售等。合川区在棉纺织行业和丝绸行业的产业链中已有几家龙头企业,但就产业链而言还不完善,有的环节还比较薄弱,尤其是缺乏印染和服装,企业间的产品还不能互为前提和结果,这就不能体现当地纺织行业的整体优势,因此在新的发展中完善和壮大产业链充满了机遇。2.4.7 发展和做大蚕桑资源优势的机遇。合川的栽桑养蚕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从资源条件优势看,发展和做大蚕桑资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所要求的,随着东桑西移和百万担优质蚕桑工程的实施,做大蚕桑资源是有坚实基础和条件的。第三章制定纺织工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1制定纺织工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于合川区纺织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确定积极稳妥的指导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编制和实施发展规划具有总的指导作用。根据国家和重庆“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总要求,结合合川区纺织工业的实际,确定制定纺织工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纺织工业发展的全局,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着力自主创新、完善结构布局、做强做大产业链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利用区域和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加快产业升级,以棉纺织、丝纺织为基础,以面料后整理为重点,以服装家纺为引领,全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和品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优势成本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纺织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纺织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使纺织工业在合川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真正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为合川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3.2制定纺织工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3.2.1坚持顺应纺织工业发展趋势的原则。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工业是率先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最鲜明的产业,因此发展纺织工业就不能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必须自觉纳入整个行业的国内外市场之中,必须着眼于世界纺织行业发展的趋势,用宏观的情况指导具体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着眼于总体趋势,并且对优势企业提出占领高端市场的要求,这对确定有竞争性的发展目标和重大项目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3.2.2坚持以扩大规模为基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则。由于纺织产业进入的门槛较低,其经济效益和品牌的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根据合川区的现有基础,其加快发展的条件是具备的,因此确定发展目标一定要保证规模的扩大和建设的速度,增长水平一定要确保与当地其他行业相比较处在领先位置。3.2.3坚持以高端产品带动产业链完善和做强的原则。在一个地区完善和做强产业链有利于增加行业的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在完善产业链时一定要避免低水平的扩张,必须用高端产品和先进生产线带动产业链完善,否则将处于低端水平而遭受各方面的挤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中高档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发展规划一定要从这一点出发,在提高投资有机构成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先进设备的比重。3.2.4坚持发展生产、保护环境、建设循环经济为一体的原则。纺织工业的各个生产门类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尤其以印染和缫丝最为明显。在新的发展阶段,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已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必须认真解决好扩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与环保相结合的问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2.5坚持走集群发展之路的原则。建设起生产、研发、交易、物流、配件供给的市场平台,最大限度的提高发展效益,节约发展成本。国内一些纺织名城、纺织名镇积累的产业聚集发展经验对合川区有重要的借鉴作用。3.2.6坚持以项目为核心,带动点面突破的发展原则。工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就是以项目为核心,坚持抓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合川区纺织工业的发展,必须规划一批项目,逐个的实施,以点带面,实现发展的突破。3.3制定纺织工业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3.3.1国家发改委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3.3.2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 3.3.3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3.3.4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3.3.5重庆市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3.3.6合川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3.3.7 合川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3.3.8合川区经委和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第四章纺织工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4.1确定发展目标的基本思路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确定发展目标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纺织工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有预期性的规模目标和经济目标,也要有约束性的环境目标和资源消耗目标,既要有提升设备水平的目标,也要有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目标,既要有看得见的硬性目标,也要有体现素质和水平的软性目标。要把发展规划的目标当作一个体系,从而为纺织工业的发展设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方向。由于本规划涉及的时间段比较长,因此还需要预测合理的年度增长幅度。4.2纺织工业发展的规模目标按照合川区委、区政府把纺织工业列为支柱产业之一的要求,从现有纺织规模的基础出发,结合工业园区招商项目的建设,在20082015期间拟,改扩建9个主要项目,招商引资新建9个大型项目,建设投资达到19亿元左右,到2015年合川全区纺织工业的总体规模达到:4.2.1棉纺纱锭达到40万锭,其中:华诚四棉扩大到10万锭,豫丰纺织扩大到5万锭,金全成纺织扩大到5万锭,工业园区招商新建20万锭,年产棉纱5.5万吨。棉纺纱锭中,发展具有先进水平的紧密纺5万锭,高档精梳纺纱10万锭,同时配套建设清梳联、自动络筒等,使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棉纺纱锭占到总规模的40%以上。4.2.2织机总量达到4000台,年产布1.6亿米,其中无梭织机达到3000台以上,特宽幅高档织机200台,为高附加值的纺织产品提供优质坯布。4.2.3重点建设印染后整理的生产项目,使印染总量达到10000万米/年,注重设计特宽幅印染线和针织服装印染线。4.2.4生产蚕茧10万担,自动化缫丝机30000绪,生丝产量达到2300吨(其中:粗丝500吨),不断提高优质白厂丝的比率。其绢纺原料可达1500吨。织机1000台,可生产真丝绸1300万米。 4.2.5发展服装产业,做大纺织产业链上的最终产品环节,实现年产服装1500万件(套)的规模,同时发展家纺产品和产业用纺织品,达到年产48件套的家纺用品100万套。4.2.6 实现上述发展规模可吸纳20000名左右的劳动力。4.3纺织工业发展的经济目标4.3.1纺织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2亿元,提高在全区工业经济中的比重;4.3.2全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4.3.3出口创汇达到2.92亿美元;4.3.4实现税收约4.5亿元;4.3.5全行业利润达到6.5亿元,增强继续发展的实力。4.4企业建设目标与产业集群发展目标4.4.1企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纺织行业各领域建设35个设备先进、产品高端、效益良好、特色鲜明、机制创新、体制完善、有自主品牌的先进龙头企业;扩展一批规模较大、产品市场广阔、吸纳劳动力多、有较好效益的主体生产企业;为完善和弥补产业链薄弱环节新建一批起点较高、竞争力较强、能快速占领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新型企业。4.4.2 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是:在工业园区增强纺织企业的聚集度,将新建项目和城区内的搬迁企业向工业园区和工业发展区拓展园区集中,尽快形成特色鲜明、聚集效应突出、产业链和产品链相互衔接和补充、生产成本降低、工业发展环境优良的产业集群,把合川建设成重庆市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对区工业区中的纺织服装工业园加强扶持、规划、指导的力度;对拟建中的新纺织服装生产基项目,采用工业地产招商的新形式,建设高起点、大规模的产业集群。4.5产品质量与技术装备目标4.5.1 产品要向中高档为主的方向发展,推进技术进步和更多地采用先进设备,使主要纺织产品质量上一个新台阶;高支精梳棉纱各项指标达到国际Uster5%先进水平,重点企业纱的各项指标达到国际Uster25%先进水平,精梳纱、无接头纱、无梭布产品比重提高到30%、65%、50%;桑蚕丝平均等级达到4A以上;印染布、服装质量都要上一个台阶,高档面料比重达到80%。规模以上企业都要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要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认证。纺织行业中创建中国名牌产品35个,重庆市名牌产品510个。4.5.2 棉纺织企业以提高无卷化、无接头纱、精梳纱、无梭布的比重新增设备,以清梳联、精梳、自动络筒、无梭织机为主,鼓励增加紧密纺,丝绸企业以自动缫丝、无梭织机为主;印染企业以使用智能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机,高效节能拉幅定型机,小浴比环保型气流染色机,特宽幅磁棒园网印花机为主,发展数码喷射印花等高效节能设备;服装企业以电脑控制自动化缝纫设备,备以选择节能高效,环保的设备为主,从整体上提高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4.6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约束性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纺织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广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具体的约束性目标是:每万元产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0%;印染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达50%;印染100米布用水量从3.5吨降低到2.9吨;污染物排放量每年递减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每年递减7.2%;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75%。第五章 以项目为中心延伸和做强纺织产业链5.1 以项目为中心完善产业链建设合川区纺织工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只能以项目为依托才能实现,以项目为中心是规划实现的必然的选择。在确定技改项目和扩建、招商引资项目时必须从做强和完善产业链出发,并将这种产业链的建设放在市场需求的背景下,不能是简单的就项目论项目。因此在建设项目的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产业链的衔接,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为出发点和归宿,将资源利用、优势发挥、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充分的结合起来。5.2 大力促进棉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建规模和产业升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合川区棉纺织发展目标,未来的8年里合川区将以现有棉纺织企业为基石,在对现有棉纺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的基础上,通过工业园区的招商,新增具有先进水平的棉纺织设备,扩大合川区的棉纺织规模,提升该区棉纺织业的技术水平和实力。棉纺织业的发展目标将主要通过以下项目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为20082010年,重庆市华诚第四棉纺织有限公司对现有的6万纱锭中落后的3万锭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梳联及并条、粗纱、细纱、自动络筒生产线,淘汰落后织机200台、新增500台剑杆织机;重庆豫丰纺织有限公司由现在的1万锭,技改扩建到3万锭、新增200台剑杆织机;重庆金全成棉纺织有限公司同现在的1.1万锭技改扩建到3万锭,新增200台剑杆织机;对外招商棉纺5万锭。第一阶段实现后,全区的棉纺织规模是:棉纺锭17万锭、2200台织机。第二阶段为20102015年,重庆市华诚第四棉纺织有限公司纺纱扩建4万锭紧密纺、新增200台喷气织机;重庆豫丰纺织有限公司技改扩建到5万锭、新增300台剑杆织机;金全成棉纺织有限公司技改扩建到5万锭,新增300台剑杆织机;对外招商棉纺15万锭、1000台无梭织机。第二阶段新增棉纺织锭23万锭、新增1800台织机。项目的如期实现和实施将成为合川区棉纺织业发展目标实现的有力支持。5.3 突出发展印染及后整理加工5.3.1 发展印染及后整理的必要性印染及后整理是纺织加工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纺织产品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印染行业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并涉及到棉、毛、丝、麻、化纤等几乎所有行业,起到了带动纺织工业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重庆市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已将合川列为统一规划布局建设的三大纺织印染生产基地之一。而目前合川的状况是尚无纺织面料的印染加工能力。在纺织产业链中,印染业上托织造业,下承服装业,印染产业的集聚与兴衰,直接关系着上下游产业的配套与完善。是否具有上下游衔接的配套产业链,是衡量一个地区纺织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正是由于印染的断链现状,成为制约合川纺织工业终端纺织品发展的“瓶颈”。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对多品种,高品质的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合川地区作为纺织基地的发展要求,鉴于合川地区面料坯布的生产能力,规划在工业园区内重点建设机织、针织服装面料,家纺产品,丝绸产品的印染及后整理生产线,项目按近期和远期分步实施,使印染总量达到10000万米/年的生产规模。5.3.2 印染及后整理产业的建设内容通过对国际国内纺织品市场供应需求状况的分析,结合合川地区的自身条件和实力,本规划的总体建设规模为年产各类印染面料10000万米,其中机织服装面料5000万米;特宽幅高档家纺面料1000万米;针织内外衣面料6000吨/年;丝绸服装面料1200万米/年。项目按一期和二期分步实施。生产规模一览表序号产品品种生产规模分二期实施1机织服装面料5000万米/年一期:4000万米/年2宽幅家纺面料1000万米/年二期3针织面料 6000吨/年一期:3000吨/年4丝绸服装面料1200万米/年二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印染行业对产品水平,产品结构的发展预测为重点减少低挡产品比重,淡化量的增加,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档面料的比重由目前的约5%提高到约10%,中高档印染产品的比重为60%以上。印染产品发展的总趋势是生态,时尚,舒适,健康,功能性,有利于环境友好,与环境和谐发展。本规划印染产品方案定位为:以纯棉中高档织物为主,逐步增加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并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印染产品的比例;在高档精致印花产品,各种合纤长丝、差别化纤维染整面料,具有特色的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整理加工以及为服装业和家纺业配套面料产品方面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提升传统优势产品,开发多元化、多功能、高品质的新型印染面料,提高印染产品的竞争力。5.4 着力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丝绸产业我国茧丝绸产业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少数几个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优势产业之一。合川区在历史上具有栽桑养蚕的传统经验,特别是2001年合川区被列入“重庆市100万担优质茧产业化工程”10万担蚕茧基地县(市)后,合川区党政高度重视,把茧丝绸列为农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来抓,茧丝绸产业化取得了初步成效。缫丝织绸作为茧丝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应鼓励缫丝企业积极抓住丝绸价格回升的时机,全面完成缫丝企业自动缫丝机技术改造,淘汰立缫机,提高生丝等级,降低缫折;缫丝企业还应通过新增织绸机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增加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合川区丝绸产业的发展目标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项目来实现:合川区太和丝绸有限公司扩建8000绪自动缫和新增100台绸机项目;重庆天洲丝绸有限公司新建4800绪自动缫和200台织绸机项目;重庆康润丝绸工业有限公司改扩建3600绪自动缫和新增200台绸机项目;合川区金山丝绸厂扩建3600绪自动缫项目;招商引资新建10000绪(25组)自动缫和1800绪粗丝项目;招商引资新建500台织绸机项目。上述项目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分步分期来实施。最终,在2015年使合川区丝绸产业形成30000绪缫丝规模和1000台织绸机的规模。实现年产白厂丝2300吨,各类绸缎产品1300万米的生产规模。5.5 发展服装、家纺产业,提升纺织丝绸产品的附加值家纺和服装作为纺织链的末端产业目前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家用纺织品和服装产品从过去满足日常的基本需求,已转到追求艺术内涵、时尚、个性、舒适、保健等多项功能的消费风格,服装和家纺行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旺盛的需求。合川区纺织业在健全和优化上游支柱产业同时,将“拉长做粗” 纺织产业链,形成以纺纱、丝绸为基础,连接织布、染色、印花、后整理、服装、家纺等产业链配套,壮大规模经济和支柱产业。积极布局下游服装和家纺产业,为整个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环境。合川区服装和家纺产业的发展目标将主要通过以下项目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为20082010年,通过招商建设上海金考拉服饰有限公司 400万件针织保暖内衣服装厂;对外招商建设1个100万件(套)高档提花家用纺织品项目。第一阶段使针织服装业和家纺纺织品初具规模。第二阶段为20102015年,通过对外招商新增2个年产300万件的高档休闲服装生产线,在此阶段,通过与知名服装品牌合作,贴牌生产或自创服装品牌,实现服装和家纺业的目标。最终,在2015年使合川区服装和家纺产业形成23个高档休闲服装厂、12个针织服装厂,2个家用纺织品生产厂的规模。实现针织服装400万件/年、高档休闲服装600万件/年、针织家居服500万件/年、家用纺织品100万件/年的生产规模。5.6 重点建设项目的原料来源为了发挥合川区在蚕桑业方面的地理优势和传统优势,将蚕桑产品定位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把蚕茧作为纺织重要原料基地建设的内容。通过合理布局和整体规划,在农田基本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蚕桑的投入和引导。加大科研创新,加快新产品研发,逐步形成以市场带基地,加工促发展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在本规划年限内,发展桑园10万亩、生产优质茧10万担,为丝绸工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棉纺织企业的原料来源主要依靠市场采购。国家对棉花实行放开政策,企业可以自主的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采购棉花。印染后整理企业的面料来源为两个渠道,一是订单加工,由委托方提供坯布,二是自创品牌,自己采购坯布进行加工。印染的染化料、助剂均从市场采购。服装企业的面料可从市场采购或委托加工方提供,其他辅料均从市场采购。第六章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核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6.1 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是纺织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推进纺织技术和装备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推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心工作,把技术创新作为纺织行业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要求企业提高研发水平和研发投入,要以原创技术和研发能力为基础,培育和提升品牌,把技术落实到品牌上,提高产品附加值,这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合川区在实施纺织工业新的发展中一定要把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建设放到重要位置,这既是优化结构,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的需要,也完全是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因此在新增的纺织项目中要突出对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着力提升纺织产业链的层次,增加产业用纺织品,服装服饰和家纺产品。6.2针对目标市场,发展重点产品在未来发展中,合川区纺织业应针对确定的目标市场,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