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鲍鱼菇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外观与平菇非常相似,子实体中等至大型。鲍鱼菇菌丝特征是产生黑头的孢梗束,由其发育成硕大的子实体。菌盖扇形或半圆形,中央稍凹,直径524cm不等,菌盖初期黑色,随着生长逐渐变成暗灰色至褐色,黑褐色不等,菌柄偏生,长58cm,粗13cm,白色或浅白色,内实,质地致密,菌褶延生,乳白色。担子上有4枚担孢子,光滑。孢子印奶白色。菌丝气生,宽约2m,有锁状联合。野生的鲍鱼菇,一般是在炎热的夏季发生在榕树、法国梧桐、番石榴等腐木上。我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浙江等省。2、生长发育所需条件(1)营养。鲍鱼菇是一种木腐菌,在实际栽培中,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氮、矿物质和维生素。人工栽培时,以棉籽壳、废棉、杂木屑、麦秆、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等作为培养材料,可供给鲍鱼菇生长所需的碳源。在培养料中添加米糠、麸皮、玉米粉、大豆粉、花生及油菜籽饼粉等,可满足对氮源需求。试验证明,在培养料中添加5%至10%的黄豆粉或玉米粉,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原料中添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等无机盐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可使菌丝生长明显加快、旺盛,缩短菌丝长满管时间。(2)温度。菌丝在2033均可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形成温度在2330之间,以2728为最好,低于20或高于35菇蕾不能发生。(3)湿度。鲍鱼菇为喜湿性菌类,抗干旱能力较弱,菌丝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以65%70%为宜;发菌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4)酸碱度。菌丝在pH5.58之间均能生长,以pH值为6.07.5为最好。(5)通风。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的要求不甚严格,往往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刺激菌丝的生长,一般培养室的空气含量均能适合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大量氧气,如果通气不良,会使菇柄伸长,菌盖变小或不发育,容易形成畸形菇。(6)光照。菌丝生长期间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形成与生长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但应严禁阳光直射。二、品种目前生产中栽培鲍鱼菇的品种主要有鲍鱼菇8120、鲍鱼菇53、鲍鱼菇822、鲍鱼菇BY-1、台湾鲍鱼菇、白鲍鱼菇等。三、栽培技术1、栽培季节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的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以2033为宜,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最适宜2728。2530时能正常发育,接近30时子实体生长较快,而低于25和高于30时子实体发生较少。低于20和高于35完全不发生菇蕾。因而安排好栽培季节是鲍鱼菇能否取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我国南方地区510月为栽培适期,以5月下旬7月下旬、6月上旬8月下旬栽培产量较为稳定。而5月初7月初、8月初10月初栽培产量相对较低,因为5月气温较低、8月初碰到最高气温,头潮菇发生时气温低于25或超过30,发生的菇蕾少,而头潮菇的产量占总产的50%左右。同时南方地区虽然气温较高,但9月下旬10月初(广东、广西除外)气温逐渐下降,栽培袋后期的菇蕾也难于发生,对单产影响较大。北方地区栽培以6月初8月下旬为适期。各地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安排生产。2、菌种生产(1)母种。用PDA或PSA培养基中加0.2%蛋白胨或100gVB1和VB2,1215d长满试管(不加需1520d)。(2)原种、栽培种。配方为木屑74%、麦麸24%、糖2%、碳酸钙1%,料水比约为1:1.3。制备方法同常规。原种长满需40d,栽培种30d左右。3、栽培技术鲍鱼菇的最佳栽培方式是熟料袋栽。在床架上出菇,可充分利用空间。菇房要设通风窗,周围环境要清洁,以减少污染源。菇棚方位应座北朝南,虽然鲍鱼菇属高温型菇类,但夏天阳光照射强烈,气温往往会超过鲍鱼菇的发生温度范围,对出菇不利,菇棚座北朝南便于避阳和通风。(1)制栽培袋。拌料装袋。A. 棉籽壳37%、木屑37%、麦麸24%、糖1%、石膏1%。B. 棉籽壳88%、麦麸10%、糖1%、石膏1%。C. 棉子壳或废棉93%、麸皮5%、糖1%、碳酸钙1%。D. 棉子壳40%、阔叶树木屑或甘蔗渣40%、麸皮18%、糖1%、碳酸钙1%。E. 阔叶树木屑73%、麸皮20%、玉米粉5%、白糖1%、碳酸钙1%。F. 稻草粉37%、阔叶树木屑37%、麸皮20%、玉米粉4%、白糖1%、碳酸钙1%。G. 麦秸(经粉碎)25%、豆秸(经粉碎)25%、玉米芯(经粉碎)25%、杂木屑12%、麸皮10%、石灰1%、过磷酸钙1%、石膏粉1%。按配方称料,木屑晒干过筛,以免刺破塑料袋。棉子壳为主料,先要进行预湿,让她吸足水分,再与木屑、麦麸等混匀,闷料后测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12滴水滴下为好。水过多为培养料过湿,水滴不下为培养料过干。调pH值为6.5左右,然后装袋。栽培袋规格为33cm20cm或35cm17cm,厚0.05m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完毕,料中央打通气孔,套塑料颈圈,加棉花塞,加盖一层牛皮纸,扎好。灭菌。在1.5kg/cm2压力下灭菌1.52h,或常压灭菌812h。接种。出锅后待料温降至室温,在接种箱(室)中无菌操作接入栽培种。发菌。接种后置发菌室培养,23d后菌块开始萌动,此时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28,空气湿度60%左右,并经常检查,发现有污染的菌袋,要及时处理。一般2530d菌丝可长到袋底,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即可搬入菇房立于床架上进行出菇管理。(2)出菇期管理。鲍鱼菇采用培养袋表面出菇法,待菌丝长满后,菌袋去掉颈圈、棉塞、牛皮纸,将塑料袋翻卷靠近培养基,可向菌袋喷水,但袋内不能留多余水分,否则培养基表面积水,菇易变黑褐色,或黄色,甚至腐烂。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温度适宜,一般45d即可出菇,从菇蕾到采收一般56d。头批菇采完后,清理料面,让菌丝恢复2d,以后喷水促菇。(3)采收。待菌盖长至35cm,柄长12cm时采收,若采收过晚,菌盖上翘,呈灰褐色,口感差。采收后应去掉柄基黄色部分,否则,煮后有苦涩味。(4)覆土及后期管理。袋栽鲍鱼菇由于受其营养、水分、菌丝代谢及分生孢子影响,在采1、2潮菇时能有较高产量和上乘质量,但第3潮菇后,因营养不足、失水、菌丝老化和病虫害等多方面的原因,产量、质量下降,菌盖小肉薄,或出现畸形。因此,我们采取后期覆土栽培,即在采第2潮菇后,采用袋栽覆土出菇的管理技术,产量可明显的提高,菇的质量也好。备土与建畦。鲍鱼菇覆土材料一般采用腐殖质较多的有团粒结构,透气性、持水力强,pH值为67.5的土最适合。含水量为65%70%。使用前拌入2%石灰或8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进行喷雾消毒处理,拌匀后建堆覆膜,7d后待用。阳畦建在大棚内。畦宽60100cm,长依地势和需要而定,畦深510cm,四周开好排水沟。畦内和四周要消毒。脱袋覆土。将出了第2潮菇的菌袋脱去薄膜,排放于建好的畦床上,袋与袋间隔4cm左右,并用培养土填满,然后覆盖处理后的土壤,土厚34cm,适当压实整平。覆土后管理。覆土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
- 警营绿化实施方案(3篇)
- 2025年度大型企业财税顾问与全面税务筹划及内部控制审计服务协议
- 2025年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及应急处理能力全面升级合作协议
- 2025年天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岗位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试卷
- 2025年探伤工(二级)考试重点解析试卷
- 2025年网络编辑师考试网络编辑内容审核与风险控制试题卷
- 教育公平的阶梯政策与技术双管齐下
- 商业谈判中的心理策略洞察与应对客户心理
- 未来办公室的趋势AI教师在提高效率中的角色
- 医疗放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南京保安考试题库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JJG 366-2004接地电阻表
- 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管理课件
- DB37-T 3080-202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配备要求
- Q∕SY 13001-2016 承荷探测电缆采购技术规范
- GB∕T 33425-2016 化工产品中防结块剂抗结块性能的评价方法
- 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
- 故障分析-电压向量图
-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