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屑、岩芯描述要领以及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doc_第1页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以及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doc_第2页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以及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doc_第3页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以及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doc_第4页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以及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以及 岩屑、岩芯描述要领 发布时间:2008年1月9日 阅读次数:739 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义是建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开采及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各类参数,因为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了解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地理沉积相特征,故岩屑、岩芯描述的好差衡量标准也就显而易见了。本文就岩屑、岩芯描述要点依据规范进行探讨,仅供广大描述者参考,谬误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1、岩屑描述 1.1 砂质岩 (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浅灰色。成分石英60%、长石25%、岩屑15%。具细粒结构:其中细砂75%,粉砂20%,中砂5%。次棱角状,分选中等。胶结物泥质为主,灰质次之,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2)泥质粉砂岩:浅灰色,色因含泥质不均略显深浅不均。泥质30%,粉砂70%。成份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岩屑少量。具泥质粉砂结构:粉砂90%,细砂10%。普含泥,局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次棱角状,分选好。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3)含砾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浅灰色。砾石8%,砂质92%。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砺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13mm,最大可达9mm。砂岩成份石英80%、长石5%、岩屑15%。具含砾中砂岩结构:其中中砂52%,细砂40%,砾石8%。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中等。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4)砾质中粒长石岩屑砂岩:浅灰色。砾石30%,砂质70%。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24mm,最大可达10mm。砂岩成份石英65%、长石15%、岩屑20%。具砂粒结构:其中砾石40%,砂质60%。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差。泥质胶结,疏松。 油气显示:无1.2 泥质岩 (1)泥岩:深灰色,色深且均。性硬、脆,平坦状断口。局部可见少量植物茎化石,滴酸不起泡。 (2)粉砂质泥岩:浅灰色,色因含粉砂不均略显浅不均。粉砂30%,泥质70%。普含粉砂,局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性硬、脆,差次状断口,滴酸起泡中等。 (3)灰质泥岩:褐灰色,灰质45%,泥质55%。灰质分布不均,多呈斑块状分布,性较硬,平坦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1.3 碳酸盐岩 (1)泥质灰岩:褐灰色。灰质55%,泥质45%(整包岩屑中的成份)。成份方解石75%,泥质25%(灰岩中的成份比)。性硬、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混浊,沉淀物为泥质。 (2)孔洞缝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次生矿物统计、钻时、井漏、油气显示情况,分析该层属于哪类储层(岩芯结合孔洞缝统计资料分析)。 油气显示:无。 (3)泥晶灰岩:黄灰色。成份方解石96%,陆屑4%。具泥晶结构:其中泥晶82%,砂屑8%,鲕粒5%,亮晶5%。砂屑成份为方解石,次圆状,分选中等,直径1mm。鲕粒成份为方解石,多为负鲕。性硬且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较清澈。 (4)孔洞缝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次生矿物统计、钻时、井漏、油气显示情况,分析判断该层属于哪类储集层(岩芯结合孔洞缝统计资料分析)。 油气显示:无。 (5)泥晶生屑灰岩:黄灰色,色深浅不均。成份方解石95%,陆屑5%,具泥晶生屑结构:其中泥晶80%,生屑15%,砂屑5%。生屑成份为方解石,次棱角状,分选中等,主要为介形虫碎片,由于岩屑较碎,其他生物种类难以辨认。砂屑成份为方解石,少量陆源碎屑,次圆状,直径1mm。性硬且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较清澈。 (6)孔洞缝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次生矿物统计、钻时、井漏、油气显示情况,分析该层属于哪类储层(岩芯结合孔洞缝统计资料分析)。 油气显示:无。 (7)泥晶砂屑灰岩:灰褐色,略具黄灰色色调。成份方解石97%,陆屑3%,具泥晶砂屑结构:其中砂屑60%,泥晶30%,粉晶7%,生屑3%。砂屑成分为方解石,次圆状,分选中等,砾径0.51mm;岩屑可见瓣鳃类生物碎片。性硬且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较清澈。 (8) 孔洞缝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次生矿物统计、钻时、井漏、油气显示情况,分析该层属于哪类储层(岩芯结合孔洞缝统计资料分析)。 油气显示:无。 (9) 泥晶生屑砾屑灰岩:浅灰色,略具黄色色调。成份方解石95%,陆屑5%。具泥晶生屑砾屑结构:其中砾屑75%,生屑75%,生屑15%,泥晶15%。砾屑成份为方解石,砾屑次圆状,分选差,分砺径24mm;岩屑可见生物碎片,种类难以分辨。岩屑可见偶见半形晶次生方解石。性硬且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较清澈。 (10) 孔洞缝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次生矿物统计、钻时、井漏、油气显示情况,分析该层属于哪类储层(岩芯结合孔洞缝统计资料分析)。 油气显示:无。 (11)泥晶砾屑灰岩:浅褐灰色。成份方解石98%,陆屑2%。具泥晶砾屑结构:其中砾屑70%,泥晶30%。性硬且脆,砾屑成份为方解石,次圆状,分选差,砺径23mm,性硬且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较清澈。 (12) 孔洞缝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次生矿物统计、钻时、井漏、油气显示情况,分析该层属于哪类储层(岩芯结合孔洞缝统计资料分析)。 油气显示:无。 (13)藻屑泥晶灰岩:浅灰色,局部褐灰色。成份方解石99%,陆屑1%。具藻屑泥晶结构:其中泥晶70%,藻屑30%,含少量砂屑。藻屑呈球状,砺径1mm左右,可见少量砂屑零星状分布。偶见硅质碎片及白色方形方解石。性硬且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较清澈。 (14) 孔洞缝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次生矿物统计、钻时、井漏、油气显示情况,分析该层属于哪类储层(岩芯结合孔洞缝统计资料分析)。 油气显示:无。1.4 膏、盐岩 内容:颜色、矿物成份、化学成份、光泽、融水程度、火焰颜色、硬度、断口。 (1)盐岩:白色。成份食盐(Nacl)96%,泥质、膏质4%。玻璃光泽,立方晶系,咸味苦涩,易溶于水、燃烧后呈黄色火焰,具钠盐特征。泥质、膏质呈星点状分布。硬度级4级,平坦状断口。 (2)膏盐岩:白色,局部被棕色泥岩所染呈浅棕色。成份石膏(CaSO4)98%,泥质2%。玻璃光泽、苦咸味、易溶于水,滴酸不起泡,滴镁试剂不反应。荧光下呈蓝色,燃烧后呈蓝色火焰,具钠盐特征,泥质呈星点状分布。硬度3级,平坦断口。1.5 火山岩 (1)英铵盐:灰绿色,局部因风化略显深浅不均。成份石英30%、长石15%、黑云母10%、岩屑35%,其它暗色矿物10%,斑40%,基质60%。油脂光泽,具粗糙感,晶屑呈棱角状。性硬、脆,差次状断口,较致密。2.0 岩屑描述组段综述内容 (1)本组段具备何种沉积旋回,上细下粗为正旋回,上细下粗为反旋回。 (2)砂岩、泥岩主要发育于本组段所在部位,砂岩、泥岩单层厚度、一般厚度、最大厚度、总厚度与生、储、盖关系及组合关系。 (3)根据砂岩主要粒度、厚度、泥质含量等初步判断本组砂岩发育段可作为哪类储层。 (4)根据砂岩成份、结构,分析其成熟度及母岩搬运距离。 (5)根据本组段含油气显示情况,分析本组主要较好含油气层段发育于哪些井段,结合岩性特征分析与那些因素存在着哪些因果关系。 (6)泥岩:结合泥岩颜色及泥岩颜色变化情况、厚度分析那些井段可作为本井乃至本区主要生油层或者主要盖层。 (7)本组段发育哪些岩性、岩性组合关系、特殊岩性,结合岩芯资料(层理、层面结构)、指相矿物,分析本组具哪类沉积岩相(环境)沉积特征。 (8) 简单叙述组段及恒祥变化。 (9)岩性中具备哪些特征能区别与上覆、下覆地层。3.0 岩芯描述 3.1 岩芯出筒记录内容 (1) 岩芯出筒时间、破碎程度、叉口对接情况是否顺利、内外筒是否有原油。 3.2 油、气、水界面确定 (1) 根据岩芯含油气不同显示级别、粒度、泥质含量、岩霜等实际变化情况确定含油、气、水界面。 如:沙XX井53205329.77m为浅黄色油斑中砂岩,5329.775332.66m为浅黄色荧光细砂岩5329.77m以下砂岩干后见盐霜,根据上述含油气显示级别、粒度、盐霜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该井该层油水界面为5329.77m。 3.3 素描图 内容:素描图编号、井段、岩性、层位、构造名称。素描图表示方法可以参考下图。 3.4 岩心描述范例 第3层 5692.545692.83m 视厚0.69m 心长0.69m 取心率100%,101-375 灰色油迹泥晶砂屑灰岩:深灰色,色局部因含沥青质略显深浅不均。成份方解石95%,陆屑5%。具泥晶砂屑结构:其中泥晶80%,砂屑5%,生屑5%。砂屑成份为方解石,次圆状,直径1mm。性硬且脆,贝壳状断口,滴酸起泡强烈,溶液较清澈。 孔洞发育情况分析:根据本段岩芯孔洞缝统计:裂缝共6条,其中立缝2条,斜缝1条,缝宽0.5mm,缝长8cm,倾角75。,裂缝发育密度为13条/m,裂壁较平直,且被次生方解石充填,岩芯孔洞缝不发育,参见孔洞缝统计表。综合判断该层属于差层。 油气显示:岩芯略显油味,含油不均,含油面积5%,见3条裂缝含油,并见裂缝渗油明显,荧光干照呈星点状亮黄色,发光面积510,氯仿浸泡液呈浅绿色,湿照浅乳黄色,系列对比8级,滴水呈半珠状,含油级别:油级。 3.5 岩芯描述综述内容 (1)本回次岩芯岩性是否具有韵律,上细下粗为正韵律,下细上粗为反韵律。 (2)本回岩芯主要岩性及岩性组合。 (3)见到那些层面、层理结构现象,那些具哪类沉积相(环境)沉积特征。 (4)根据砂岩成份、结构,分析其成熟度及母岩搬运距离。 (5)根据本回次岩芯岩性含油气显示情况,分析本组主要较好含油气层发育于哪些井段,结合岩性特征分析含油气好差存在哪些因果关系。 (6)根据本次岩芯岩性含油气显示情况,初步确定油、水界面。 (7)见到那些特殊的矿物、古生物、植物化石。 岩 屑 签 定 及 描 述 方 法1、岩屑岩的描述方法 岩屑签定要有专人负责,现场签定除肉眼观察外,必须用放大镜、双目镜、各种及简易签定方法。签定过程中应剔去泥皮、掉块等假屑,目估各种岩屑百分含量变化,遵循签定上下对比,大套观察,分层描述的原则。岩性描述的内容包括颜色、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含油气性、化石、含有孔洞裂隙(缝)发育情况、次生变化等。要求定名准确,条例清楚,文字简练。 1.1 颜色描述 观察描述颜色时,要以干燥、新鲜面为准,要求采用“复合色的描述方法(主要颜色在后,次要颜色在)。不用实物类比描述方法,如砖红色、猪肝色等。要注意局部变化情况,如均不均匀,色斑及条带的分布规律。 1.2 碎屑岩粒度分级及定名如下表: 岩石名称 粒径(mm) 值细砾(角砾)岩 14 -20 粗砂 0.51 10 中砂 0.250.5 21 细砂 0.1250.25 32 极细砂 0.06250.125 43 粗粉砂 0.03130.0625 54 细粉砂 0.01570.0313 65 泥 6 1.2.1 砂岩结构定名方法 a、优势粒级定名方法:岩石中某个粒级的含量50%,其他粒级含量50%的那种粒级命名。 b、主、次粒级命名法:岩石中2中粒级的含量均35%,则分主次联合命名,次要粒级(量少者)放在前面,主要粒级(量多者)放置后 。 c、不等砂粒岩的命名:岩石中有3种粒级相近,每个粒级含量都20%,任何2种粒级的含量之和又50%者称砾岩;b、砾石含量在3050%之间者称砂砾岩;c、砾石含量占1030%为砾质砂(泥)岩;d、砾石含50%; 角砾岩:次棱角状、棱角状砾石含量超过砾石含量的50%。 1.2.3.3成份分类: a、单成分砾(角砾)岩:成份单一,某成份砾石占75%以上,叫xx砾(角砾)岩 b、复成分砾(角砾)岩:岩石成份复杂,由2种或2种以上岩石成份组成,亦统称 砾(角砾)岩1.3.1 成份分类 a、按杂基信号分类。杂砂岩:杂基含量15%,(净)砂岩:杂基含量95 长石石英砂岩 75 12.5 75 12.512.5 长石砂岩 75 25 岩屑长石砂岩 7550 5025 长石岩屑砂岩 2550 7550 岩屑砂岩 75 石 英 50%为基本名称。如:细粒石英砂岩;b、某填隙物含量2550%,应参加定名。如:泥质细砂岩; c、特殊矿物:如海绿石、铜等,也应参加定名。如:含铜砂岩; d、岩屑砂岩中,某一种单一岩屑含量75%时,应将岩屑名称参加定名。如:玄武岩质岩屑砂岩、安山岩质岩屑砂岩。e、当砾岩或砂岩由三种粒级组成,各粒级含量都25%而50时,称不等粒砂(砾)岩,若一种粒级25%而75%;b、分选中等:某一粒级含量为5075%;c、分选差:两种以上粒级含量都50%。1.5 胶结物、胶结类型及程度1.5.1 胶结成份:常见的有泥质(粘土质)、灰质、白云质、铁质、硅质、石膏质等。一般可用简易实验签定。1.5.2 胶结类型及程度 胶结类型可分为基底式、空隙式、接触式及过渡类型,大都需要在显微镜下判定。现场可判断胶结程度,一般可分为四级:a、松散:多为泥质胶结,且胶结物含量少,长呈散粒状;b、疏松:一般为泥质(粘土质),岩石易捻碎。c、较疏松:胶结物含量较多,主为泥质,拌有少量灰质胶结,岩石可以用手捻成颗粒状,但较困难。d、致密:胶结物含量较多,多为灰白云质、铁质或硅质胶结,岩石不能用手捻成颗粒。胶 结 类 型基底式胶结 填隙物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在其中互不相接触,呈漂浮状。空隙式胶结 碎屑颗粒紧密接触搭成骨架,胶结物充填于粒间孔隙当中。接触式胶结 颗粒彼此接触,胶结物含量很少,仅次分布于碎屑颗粒接触的地方。镶嵌式胶结 在成岩期明显的压实作用下颗粒间形成凹凸接触,甚至伴随产生压溶作用1.6 泥质岩的描述方法一般描述颜色、厚度、可塑性、造浆性、吸水性、硬度、结核、化石、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岩层倾角、接触关系、加酸反应等。1.6.1 泥质岩的物理性质如下: 软硬程度:a、软:可用指甲可刻动;b、较硬:用小刀可刻画;c、硬:用小刀用力才能刻画。可塑性:a、好:吸水后能揉成细条而不易断裂。 b、中等:吸水后可揉成条而易断裂。 c、差:吸水后不能揉成细条。 1.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