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师).doc_第1页
出师表(教师).doc_第2页
出师表(教师).doc_第3页
出师表(教师).doc_第4页
出师表(教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中市第新坝中学 九年级语文教学案(教师) 自信 唯实 和谐课题:出师表(2014.12.23)主备人:杭岑 课型:新授 审核人:九年级语文组 审批人: 姓名 教学案部分活动和思路学习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学习难点: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学习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解题,简介时代背景,表:2生字注音忠谏( ) 裨补( ) 遗( )陛下 攸( ) 咨( ) 阕( )陟( )罚 臧( )否( ) 行( )阵 倾颓( )苟( )全 猥( )自 夙( )夜 驽( )钝 攘( )除 崩( ) 殂( )诹( ) 斟( )酌( ) 妄( )自菲( )薄二、课堂助学(一)对联引入新课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二)整体感知1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2解释下列字词,口头翻译课文:崩殂: 疲弊: 秋: 殊遇: 开张圣听:光: 恢弘: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陟罚臧否: 异同: 作奸犯科:刑赏: 平明之理: 良实: 志虑忠纯:简拔: 遗: 咨: 裨补阙漏:淑均: 优劣得所: 猥自枉屈:驱驰: 后值倾覆: 尔来: 夙夜忧叹:不毛: 庶竭驽钝: 攘除: 斟酌损益:慢: 彰其咎: 谘诹善道: 察纳雅言: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5段) 第二部分(67段) 第三部分(8- 9)(三)课堂巩固1.解释下列词语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 ,古义是 (2)痛恨:今义是 ,古义是 (3)卑鄙:今义是 ,古义是 (4)感激:今义是 ,古义是 (5)谨慎:今义是 ,古义是 (6)涕:今义是 ,古义是 2.理解文言虚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之 欲报之于陛下也( ) 而 可计日而待也( )先帝称之曰能( )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以光先帝遗德( )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以塞忠谏之路( ) 欲报之于陛下( ) 是以先帝简拔( ) 于 叹息痛恨于桓、灵( )以 愚以为宫中之事(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悉以咨之( )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还于旧都( ) 以伤先帝之明( )(四)课后练习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9.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0.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第二课时一、 预习导学写几个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二、课堂助学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问题探究:(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广开言路(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后主听信忠言,团结贤臣,有所作为。2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问题探究(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严明赏罚(2)如何具体执行?若有(3)提出怎样的劝诫?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皇宫中亲近,相府中疏远;皇宫中和相府中刑赏标准不一。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问题探究(1) 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文臣武将。文臣武将得能兼备,是先帝选拔和赞誉的,提醒后主充分信任和依靠他们。(2)提出亲贤的具体做法是什么?第三、四段第一句。(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第三、四段第二句。(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行阵和睦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第一句(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亲小人(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后汉倾颓(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亲贤远佞(6)3-5段提出了什么建议?为什么要把这条重点写? 国家兴隆与倾覆,关键在于是否任人唯贤。三、课后作业熟读并背诵所学内容,自学文章最后几段。第三课时一、预习导学谈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二、课堂助学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二、三部分。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问题探究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感激”的原因是什么?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请同学翻译第七段,问题探究(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恐托付不效(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请同学翻译第八段。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第三段第一句。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第四段第一句。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第一句4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三、课堂巩固: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统领全文感情的句子是哪句?此臣所以报2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四、课后练习(一)背诵全文。(二)理解性默写填空。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一致。 2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3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4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5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或: , , 。) 6诸葛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