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三课时.doc_第1页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三课时.doc_第2页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三课时.doc_第3页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三课时.doc_第4页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三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第一课时课时编号:008 复备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疏通文句,理解诗作大意。领会梦境之景的“清幽、壮丽、惊怖、神奇”。2、诵读诗作,梳理诗歌中博大丰富的情感。3、领会作品想象奇特和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教学重点疏通文句,领会梦境之景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感情。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新课简介李白及写作背景背诵李白诗作:体会其浪漫特征。静夜思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望庐山瀑布朝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峨眉山月歌作品背景:李白有远大政治抱负,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得到的是翰林供奉的侍御闲职。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山东友人。(结合诗作注释1)二、通读诗作,解决重点实词的意义及用法。1、学生自行解决生字读音。瀛yng暝mng 栗l冥mn鸾lun悸j怳hung著zhu2、学生研讨重点实词意义及用法。信难求越人语天姥拔五岳殷岩泉云青青兮欲雨虎鼓瑟安能摧眉折腰3、学生讨论诗作的层次结构:教师点拨:可以以“梦游”的时间前后进行划分。A梦游之前对天姥山的向往。B梦游经过及见闻、感受。C及时行乐的思想和不事权贵的决心。三、研讨诗作第一段:学生讨论:诗人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天姥山的?天姥山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了哪些特点?明确:特点:高峻邈远雄伟,有让人神往的奇幻色彩。手法:对比夸张的手法。四、学生研讨第二层1、读“我欲因之梦吴越失向来之烟霞”。2、学生思考:作者所见的梦游之景的特点是什么?从描述中感受梦游过程中李白的情感和心理的变化。点拨:注意诗作中的关键词:飞度谢公宿处迷花忽已暝仙人列如麻长嗟梦境特点:清幽、雄伟、秀美、神异。诗人的情感和心理:游历之前的倾心渴慕之情;游历山景时的喜悦之情;幻入仙境时的惊悸;梦游醒来的失落惆怅。3、学生思考讨论:李白描写梦境,曲折地表现了李白怎样的内心情怀?点拨:为什么不描述现实生活呢?揣摩梦境与李白经历的现实生活有何异同?学生可以结合蜀道难中的“蜀道”的象征意义来谈这里的仙境与他所经历的朝堂生活的关联。4、学生反复阅读最后一层,思考讨论李白独特的个性特征。明确:李白不事权贵、傲视王侯,追求个性自由的的性格特征。诗人也流露出了人事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情绪。总结:说明李白豪放飘逸诗风的表现:思想感情上表现为蔑视权贵的傲气,高村出世的洒脱,面对离情的磊落,呼酒买醉的旷达;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奇特的想象,大胆有夸张,巧妙的拟人。走入“豪放飘逸”的灵魂深处是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是对人格的维护与崇拜,是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读李白的诗,可以看到一个飘然不群的大写的人。教后反思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第二课时课时编号:009 复备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所流露的孤独情怀与浪漫的情思。2、理解李白送友人中借景表达离情的手法。3、听音频李白醉了,深入理解李白的个性特征以及文章对李白的评价。教学重点理解月下独酌的孤独情怀。教学难点送友人中借景抒情的手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新课月是文人士子们咏之不尽的意象,更是照见李白寄托情怀的的明镜。“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酒,自古就溶解着文人墨客们的悲愁情怀,李白笔下更是多有饮酒名篇。今天来学习他酒月情结发挥到了极致的代表之作月下独酌二、学生研讨诗作月下独酌1、学生读诗作翻译,理解诗作大意。暂伴月将影相期邈云汉2、提名学生吟诵诗作月下独酌3、教师补充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诗人的情怀。天宝三年(744)三月,李白在被唐玄宗召为供奉翰林学士三年后,终因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受到李林甫、杨国忠的排挤,被谗,“赠金放还”。本诗即写于此时。4、品读前四句,说说诗人饮酒的环境,饮酒的心情以及排解的方法和创作的手法,从而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明确:花间月下孤独之情邀月对影浪漫的想象别致的拟人体现了李白诗歌语言的浪漫特征。学生讨论明确:孤独悲凉之情。5、诗题为“独酌”,结合课后【品读与探讨】3,标出体现“独酌”情绪的诗句。体会诗人在反复之中咏叹不尽的悲凉情绪。小结诗人的情感历程:孤独不独孤独不独。探究月下独酌的深层原因月亮高洁、孤独、冷漠,或许还有一种深沉的忧郁李白也许就把自己当成了那一轮明月,守卫着自己的世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不是游伴;对月的认同,不是为了解脱自己的孤寂.没有相互的安慰,只有加倍的同一,月之孤独明丽,倍增李白之孤独明丽.月,就是李白;李白,就是月。他们因共享孤独而成为一体,并从世俗人类中超脱出来在幽冷孤寂的云深处高蹈。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为一生的知己,这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三、学生研讨李白诗作送友人1、读诗并翻译,理解诗作大意。2、提名学生翻译诗作颈联。强调注意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明确:拟人的手法。3、学生合作讨论颈联如何通过物象来表达“游子”与“故人”的惜别之情的。4、联系并补充几首送别诗,要求学生背诵。从面对比体会李白诗作的浪漫性。王维渭城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别董大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李颀送魏万之京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总结课堂内容:从月下独酌和送友人来归纳李白诗的浪漫气息。教后反思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第三课时课时编号:010 复备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介绍李白与酒,学会感情诵读将进酒2、理解将进酒包含的情感发展过程。3、品味将进酒的浪漫手法。教学重点感情朗读将进酒;将进酒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将进酒的情感变化。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新课介绍李白与酒的关系及相关诗作: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学生研读诗作将进酒1、学生齐读。2、听录音:濮存昕的表演朗读。3、提名学生朗读,注意体会并模仿濮存昕的表演读。三、深入研讨诗作:1、学生自由读将进酒,理清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学生讨论并明确:悲乐愤狂愁2、学生找出诗中标志情感的诗句。如:悲黄河奔流不回,青丝朝暮而变。乐朋友相聚,有酒尽欢。愤圣贤寂寞,狂宝马、貂裘换酒3、学生再讨论,诗作语言风格是什么?作者情感的实质是什么?明确:豪放的语言只是情感的外壳,愤激才是诗人真正的情怀。重点赏析首两句:内涵和表达效果。四、诗人在诗结尾处说“与尔同销万古愁”,说明诗人情感是“悲愁和愤激”的结合。通读全诗,研讨李白悲愁愤激的内涵或原因。1、高堂明镜悲白发人生易老朝如青丝暮成雪青春不再2、天生我材必有用壮志未酬千金散尽还复来怀才不遇3、古来圣贤皆寂寞圣贤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失意陈王即自己补充问题:这里说明运用典故“陈王宴宾”的作用。五、研讨李白表达悲愁愤激的手法。明确:主要谈李白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1、学生找出诗中使用夸张手法的诗句。(1)黄河之水天上来(2)朝如青丝暮成雪(3)千金散尽还复来 (4)会须一饮三百杯(5)斗酒十千恣欢谑 (6)与尔同销万古愁 把个人之愁投放到历史长河之中,与古来圣贤对应,具有了雄浑的气势。运用夸张正合李白个性气质,又吻合本文思想风格,不仅不会给人空洞浮夸之感,反而表现诗人豪迈诗情,使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总结:突出李白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后反思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一知人论世。李白有远大政治抱负,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得到的是翰林供奉的侍御闲职。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山东友人。(结合诗作注释1)二给以下生字注音。瀛 暝 栗 冥鸾 悸 怳 著三研讨加点词语的意义。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拔五岳 殷岩泉云青青兮欲雨 虎鼓瑟 安能摧眉折腰四讨论诗作的层次结构。点拨:可以以“梦游”的时间前后进行划分。A梦游之前对天姥山的向往。B梦游经过及见闻、感受。C及时行乐的思想和不事权贵的决心。五研讨以下问题。1第一段诗人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天姥山的?天姥山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了哪些特点?2、作者所见的梦游之景的特点是什么?从描述中感受梦游过程中李白的情感和心理的变化。3、李白描写梦境,曲折地表现了李白怎样的内心情怀?4、学生反复阅读最后一层,思考讨论李白独特的个性特征。五总结全诗。李白豪放飘逸诗风的表现:思想感情上表现为蔑视权贵的傲气,高村出世的洒脱,面对离情的磊落,呼酒买醉的旷达;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奇特的想象,大胆有夸张,巧妙的拟人。月下独酌 送友人导学案一 知人论世。月下独酌写作背景:天宝三年(744)三月,李白在被唐玄宗召为供奉翰林学士三年后,终因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受到李林甫、杨国忠的排挤,被谗,“赠金放还”。本诗即写于此时。二读月下独酌思考问题1品读前四句,说说诗人饮酒的环境,饮酒的心情以及排解的方法和创作的手法,从而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2诗题为“独酌”,结合课后【品读与探讨】3,写出体现“独酌”情绪的诗句。体会诗人在反复之中咏叹不尽的悲凉情绪。3小结诗人的情感历程。三、品读送友人,思考问题。1翻译诗作颈联。强调注意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2、学生合作讨论颈联如何通过物象来表达“游子”与“故人”的惜别之情的。3、联系并补充以下几首送别诗,对比体会李白诗作的浪漫性。王维渭城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别董大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李颀送魏万之京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将进酒导学案一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二识记字音。(给加粗的字注音)将进酒( ) 金樽空对月( ) 烹羊宰牛( ) 岑夫子( ) 钟鼓馔玉( ) 恣欢谑( ) 将出换美酒( ) 千斤散尽还复来( )。三、自读思考:1、全文情感变化怎样?主基调是什么?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与感慨?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5、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6、通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何而愁?7、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举例予以解说。诗句_。特色_。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巩固案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钟鼓馔玉zhun 岑夫子cn奔流bnB扪参历井shn 噫吁嚱x 轻裘qiC砅岩转石png 恣欢谑xu殷红ynD烹羊宰牛png 将进酒qing 恣睢su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 D暂伴月将饮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B将进酒,杯莫停 将:请。C斗酒十千恣欢谑 斗酒:比赛喝酒。D古来圣贤皆寂寞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我欲因之梦吴越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B.云霞明灭或可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天姥连天向天横失向来之烟霞 D.且放白鹿青崖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5下面对各句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对此欲倒东南倾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虎鼓瑟兮鸾回车 樯橹灰飞烟灭A/ B/ C/ D/6名句默写(10分)李白将进酒诗中化用曹植名都篇之典的诗句是_,_。李白送友人诗中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4分)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3)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