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水产动物抗病力的因素及改善措施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但水产动物的病害也日趋严重:仅鱼类病害就已超过100种,其中危害严重的达10余种,有些甚至造成了灾难性损失。如上个世纪90年代初淡水鱼暴发的出血性败血症,前几年广东部分地区流行的鳜鱼出血病等;虾蟹等水产动物的病害也呈上升趋势,如当前我国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的白斑病、河蟹的蜕壳不遂症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外,还与水产动物自身的抗病力有关。本文浅谈影响水产动物抗病力的因素及改善措施,供广大养殖爱好者参考。1.水产动物的抗病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有外界因素的作用,或仅有病原体的存在,并不能使水产动物生病,还取决于水产动物本身对疾病的抗病力。水产动物的抗病力实际上就是指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鱼类虽然具有免疫球蛋白,其组成和功能都很不完善,仅有IgM;而属于无脊椎动物的甲壳动物(虾蟹)和软体动物(河蚌等)均缺乏免疫球蛋白,主要通过物理屏障、吞噬作用、溶菌作用和凝集作用等清除病原菌的侵入以及外来异物。常见的赤斑病、尾柄病、打印病及肤霉病等即由体表损伤引起的。吞噬是体内重要的抗感染方式,当病毒入侵后,鱼虾等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来保护自己:组织损伤的产物会吸引白细胞到受伤部位,吞噬并消化微生物。在几小时内,血液中就会出现干扰素,干扰素能在1天之内达到高峰,它能迅速地抵御外来的病毒,以赢得时间调动体内免疫系统作出相应的反应。但干扰素消失也快,通常1周内就消失了,接着产生抗体,如鱼体受到病毒抗原刺激通常会产生特异性抗体。所以并不是说一个病毒就能致水产动物于死地,要看病毒的多少而定,在实践中降低病毒是可以不生病的。如带水消毒,减少水产动物的放养密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减少病毒量的方法。前者是减少了水中的病毒,后者是减少了病鱼排除病毒的数量和接触的机会,同时也缓解了环境的压力。因此,当病毒入侵水产动物后,一方面病毒作为病原,会破坏水产动物的组织包括免疫器官,使其丧失抵抗力,直到生病、死亡;另一方面,病毒也作为抗原,能刺激水产动物产生免疫力,最后消灭病毒,恢复健康。2.影响水产动物抗病力的主要因素2.1养殖环境 一方面鱼、虾、蟹等水产动物不易适应水温的急剧升降,发生病理变化,而影响抵抗力,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水产动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如鱼苗下塘时要求池水温差不超过2,鱼种要求不超过4,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苗、鱼种不适而大量死亡。此外各种病原体也要求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在水中或水产动物体内大量繁殖,导致水产动物生病;其次水质不良也会引起水产动物抗病力下降,同时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也会引发水产动物患病。如气候的突变引起池水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导致水质恶化;池水pH低于 5或超过9.5;鱼池土壤中重金属盐类(铅、锌、镉、汞等)含量较高,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害物质污染水源等,都能对水产动物生理机能产生直接影响,降低抗病力而发病;水中溶氧含量的高低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和生存也至关重要,当水中溶氧低到1mg/L时,大部分水产动物就会发生浮头,如果溶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产动物就会因窒息而死亡。若水产动物长期处于低氧环境生活,抗病力就会明显下降。2.2饲养管理 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可见“养”与“管”是密不可分的,管理不当必将影响养殖效果。饲料是鱼类生活所必需,若饲料供应得不到保证,或投喂不清洁、腐烂变质的饲料,或没有根据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进行投喂,都可造成水产动物的正常体能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身体瘦弱,从而导致抗病力下降,诱发疾病。另外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肥料处理方法不当,易使水质恶化,或利于水产动物敌害生物生长,都可使水产动物的抗病力下降。2.3个体差异 同种或不同种的水产动物,它们的抗病力也是有一定差异的,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性别、年龄、食性、营养状况、抗体结构不同而形成的。如草、青鱼患肠炎病时,同池的鲢、鳙鱼从不发此病,这是与不同种对该病原的易感性有关;如草鱼白头白嘴病一般是发生在5cm以下,超过这个长度的草鱼基本上不发生这种病,这是与草鱼不同发育阶段的抗病力有关;又如虾池中混养的鲢、鳙鱼患病而虾却安然无恙,这可能与鱼、虾生活的水层及各自的抗病力强弱有关。同种同龄鱼抗病力也不一样,如某种流行病的发生,有的严重患病而死亡,有的患病较轻而逐渐自愈,有的则丝毫没有感染。2.4养殖模式 放养密度不当、混养品种及混养比例不合理与水产动物的抗病力都有很大的关系。如单位面积内放养密度过大或底层鱼类与上层鱼类搭配不当,超过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以致鱼类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为流行病创造有利条件;又如同为底层鱼类的江团与鲤鱼、革胡子鲶等混养在一起,江团因抢食能力较差就不能等到足够的饵料,导致抗病力下降。影响水产动物抗病力的因素还较多,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及时分析,正确处理,不能听之任之,以便积累经验来改善水产动物的抗病力,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3.改善水产动物抗病力的措施3.1合理混养 这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之一,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不同种水产动物身上的寄生物不完全相同,某些寄生物只能寄生于某种寄主,别的水产动物对其有免疫力,由于混养的结果,实际上就使这种水产动物的个体密度相应稀疏了。此外,混养不同食性的水产动物品种,特别是混养杂食性的鱼,如罗非鱼,能把水中的有机碎屑和部分病原细菌群蚕食掉,起到了净化水质作用,减少了鱼病发生的机会。因此从预防疾病的角度考虑,也应提倡鱼类混养、鱼虾混养、鱼蚌混养、鱼蟹混养等。需注意的是混养同一档次水产动物的规格要整齐,以免有喂养过程中大的吃得过饱,而小的吃不足,引起两极分化,部分水产动物营养不良而抗病力下降。现在水产养殖上提倡的80:20(主养品种:搭养品种)或80:15:5(主养鱼类:滤食性鱼类:底层凶猛性鱼类)的放养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改善水产动物的抗病力。3.2适当密养 在密养情况下,特别是在过密的水体内,水产动物容易接触而使病原体互相传染,疾病更容易发生和传播。因此在经营管理这种水域时,应掌握适当密养,并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高密度饲养而相应措施(如投饲量、增氧设备、管理水平等)跟不上时,则常会适得其反,水产动物生长缓慢、消瘦,容易发病;在夏季更易因缺氧而泛池。密养应根据水域的水深、水源、水质、饲料供应情况及饲养管理措施、养殖水平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将事倍功半。3.3科学投喂 优质的饲料和正确的投喂方法不仅是保证养殖产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增强水产动物对疾病抵抗能力的有力保障。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养殖密度大,必须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才能够保证养殖群体在能量和机体生长方面的需要。因此应根据不同养殖对象及其发育阶段,选用多种饲料原料,合理调配,精细加工,保证水产养殖动物吃到适口和营养全面的饲料。投饲时应按照“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和“三看”(看天气情况、看鱼体活动情况、看水质情况)原则进行。如养殖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应保证有适口、充足的饵料鱼供给,并对饵料鱼进行消毒,以防带入病原体。3.4合理施肥 施肥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繁殖,给池中水产动物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和促进光合作用。施肥不得法,也会恶化水质,使鱼生病。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应掌握“及时、少施、勤施” 的原则,且追肥应以发酵过的粪水或混合堆肥的浆汁为佳,或追施化学肥料。在施肥的养殖水体中应注意防止水变,并注意监测和处理。3.5加强管理 要使水产动物生活正常、健壮成长,必须加强日常管理。首先要养成每天早、中、晚巡塘的习惯,观察水产动物活动状态、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其它情况,以便发现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如通过巡塘观察,及时发现水产动物早期症状,及早检查及诊断,及时进行防治,控制其发展,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观察水质变化,可及时追施肥料、换水或注入新水,保持池水肥、活、嫩、爽;其次要注意养殖环境卫生,勤除池边杂草,勤除敌害及中间寄主(如鸥鸟、椎实螺等),及时捞出残饵和病死的水产动物;定期清理及消毒食场。此外拉网捕捞、进箱搬运时,要细心操作,不能马虎,以免水产动物受伤而感染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6科学选育 在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可以见到一些发病严重的池塘,在部分水产动物因病死亡的情况下,少数水产动物却能安然无恙地生存下来。根据鱼类病后获得免疫性的原理,我们可将病后生存下来的鱼专池饲养起来,系统地观察其个体和子代是否对某些病原具有免疫力,有目的地去选育抗病力强的鱼类品种。其次可以利用原系亲鱼繁殖,避免近亲繁殖引起种质退化。自人工繁殖成功以来,很多繁殖场采用的亲鱼都是自己池塘里培育的子一代,近亲繁殖,以致鱼类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鱼病连年暴发。如泰国胡子鲶在原产地颇受欢迎,而引入我国后因近亲交配,品质严重退化,如今少人问津。此外采用不同水系亲鱼交配繁殖后代,同样有提高抗病力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免疫的遗传性原理,采用鱼类种间杂交,培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例如我国有些单位,采用草鱼和团头鲂的杂交品种鲩鲂,方正银鲫与兴国红鲤的杂交品种异育银鲫,就具有抗病力强的特点。在虾蟹等水产动物繁育过程中也应考虑抗病新品种的培养。3.7降低应激 在养殖过程中应创造条件降低应激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许多因素会引起养殖水产动物的应激反应,人为因素包括惊扰、污染、拉网等,自然因素包括暴雨、风浪、高温等。在比较缓和的应激原作用下,养殖的水产动物可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机能逐步适应,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但是,如果应激原过于强烈,或者持续的时间过长,养殖的水产动物就会因为能量消耗过大,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成为水中某些病原生物侵袭的对象,最终引起疾病的感染甚至暴发。在近几年,人们对水产动物的应激有了一定的研究,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鱼虾应激灵等药物的研制和生产等,对降低水产动物应激、提高水产动物抗病力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8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改善水产动物抗病力的有效方法。给水产动物口服、喷雾、注射或者浸泡疫苗,喂免疫增强剂等均可以提高它们的免疫力。如草鱼“三病”疫苗、鳜鱼烂鳃病疫苗等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水产科技的步步深入,在免疫接种方面将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给维持优良的养殖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同时在水产养殖中,各种影响因素与抗病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如营养物质与抗病因子有着复杂的联系和相互的作用,只有通过水生动物机体的营养免疫作用、配合机体整个免疫系统发挥功能,才能保证水生动物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人们对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户外培训知识和技能课件
- 燃气工程环保与节能实施方案
- 公司矿井防灭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气体深冷分离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铸管制芯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建筑施工过程风险管理方案
- 公司玻璃及玻璃制品成型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生态园区景观设计实施方案
- 炉渣综合利用项目施工方案
- 建筑结构性能提升方案
- 2025年北森潜力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5银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贵州册亨县招聘教师2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河南成人2024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长期照护师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保病历审核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军人识图用图课件
- 中医治疗腰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