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茌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茌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茌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茌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茌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历史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12单元)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 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 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人国库,有婚娶弥 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 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不天国a.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b. 追求不等自由的政治生活c. 主张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d. 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3. 陈独秀说:“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 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 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他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状况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 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4. 史料记载,西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 数千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a. 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b. 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c. 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d. 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5.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 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人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 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不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 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体系是a. “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b. 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c. “三纲五常”原贝u的体现d. 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6. 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据魏 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与 二者表述相关的选项是 a 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d家庭手工业产生7. 伊懋可的“高水不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 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 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 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不维持了巨大的人 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 展。该理论试图分析a 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8.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 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人到比他的房 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集约经营的必要性b.精耕细作的可能性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9.毛泽东曾说:“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他们)是 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 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中国当时正处于a.抗日战争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d.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0.1 934年11月221日蒋介石下令:“调集各路人马,总共有100个团,40万 人。在湘江东岸,广西东北部的全州、灌阳、兴安三县,构成了一个三角 形的口袋阵。”这一命令a. 对红军的战略意图判断错误b. 被红军第三次反“围剿”击退c. 导致突围中的红军过半战友魂断湘江 d影响红军立即召开遵义会议商量对策11.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 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 异的主要原因是a. 研究者的史学观和立足点不同b. 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的看法不同c. 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d. 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12.1 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 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 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 中国巳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c. 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13.“梭伦的金权政治对于当时的雅典还不失为一次革命。我们不能忘掉改 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不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 务奴役的状态。”这一评论基于梭伦改革a.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b.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c. 确立了财产等级的参政制度d. 颁布了免除一切债务的“解负令”14.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 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 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卩乎)。”这种情况的出现主 要是a. 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b. 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c. 雅典人对外国女性持有偏见d. 雅典奴隶制度的狭隘性15.“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 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 判定的金额。”十二铜表法的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法律十分严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保护了雅典不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16.英国学者梅因指出:“所有古代社会往往为了轻微的骚动就有被颠覆的危 险,所以单单出于自卫的本能,就足以迫使罗马人要想出某种方法来安排 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否则他们也许会而这是古代世界中一种真正 重要的危险用武力斗争来解决争执。”下列各项与此相吻合的是a. 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b. 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c. 罗马法由市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 罗马法由零散发展到系统完备17.钱乘旦、陈意新所著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书中指出:“从血统上说,王 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 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下列各项中,对“王位的内容”变化理解、 归纳不当的是a. 国王至上议会至上b. 个人专制宪政体制c. 王在法上王在法下d. 专制王权民主共和国18.英国学者詹宁斯在法与宪法中指出:“我们也不应认为权力分立本身 就是自由的基础,或者换句话说,不应认为只要权力分立,专制统治就不 能存在。如果立法机关的地位最高,而代议政府在议会两院中又都拥有 多数,那就尤其危险。”自由的获得在于“后来大众普选权的扩大,是民主 而不仅仅是分权维护了英国的自由”。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 反对三权分立,捍卫思想自由b. 仅有分权难以保障自由c. 以权力制约权力也是必要的途径d. 分权应当建立在人民民主选举的基础之上19.卢梭认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而 绝不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因此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 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 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 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 卢梭认识到代议制民主的缺陷b. 卢梭怀着对雅典民主的温情向往c. 材料表明卢梭不赞同议员选举制度d. 这一论述代表着人类对民主的完美期待20.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 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分析人士指 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你认为其可能 直接影响到的是a.总统人选b.参议员席位分配c.众议员席位分配d.大法官人选21.从“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可以看出,此时的英国处于下 列哪一历史时期 a. 新航路开辟之后b. 工场手工业时期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获得成功时d.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22.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不的中说,冷战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 数量特别是导弹的投掷数量,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站在哪一方?”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据此判断,横 线上应填a.工业化 b.多极化c.全球化d.两极格局23.“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 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 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b. 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c. 实践社会主义理论的开端d. 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24.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 的线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 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 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 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 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 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c. 最终改变了欧州的传统地位d.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25.观察漫画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 吧!(iraq、afghanistan、balkan 分别 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对漫画所 反映的问题解释错误的是a. 冷战时期保障了世界的相对安全b. 当地人的冷战思维依旧存在c. 和不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 美国试图独霸包办是出现图中局面的原因第i卷答题卡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百年巨变走过的道路是极为复杂和曲折的。在这一时期, 半边缘化的过程与内部衰败的过程常常重叠在一起,但半边缘化并不等 同于内部衰败;同样,革命化的过程虽与现代化的过程亦步亦趋,但革命 化也不等同于现代化。这些过程都处在相互依存的互动之中,或推动社 会的变革,或阻碍社会的变革。大致说来,半边缘化是近百年社会演变 的关键性因素,它加速了内部衰败的速度,并使现代化被扭曲甚至断裂;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推动依附性发展。而革命化则是抗议内部衰败和阻 止半边缘化的关键性因素,它为现代化扫清障碍;但单纯的革命暴力并 不能导致现代经济增长。各种不同方向的社会冲击最后都要归结为以 发展现代生产力为中心的现代化运动,只有形成这一共识才可能使传统 中国在向现代中国的大转变中找到明确的世界坐标。一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 我们需要提高对“现代化”概念的综合性的理解。已经为人们很 熟悉的“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 “器物”被解释为经济,“制度”被解释为政)台,“观念”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 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层面”被“方面”取 代,物质(器物)的内容与制度的、观念的内容被割裂开来,“经济现代化”被 突出地强调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不 同的层面。比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其中的任 何一个方面(或领域)都包含着物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一尹保云经济现代化的三个层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向是什么?(不得照抄 原文)材料一中提及的“半边缘化”是指什么?(6分)(2)举一例论证材料一中“单纟屯的革命暴力并不能导致现代经济增长”的 观点。(4分)(3)材料二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以辛亥革命为例说明上述观点。分)27.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的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 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 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 山的孪生喷发口,这样的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位于法国和英国的火山 口同时爆发,并且各具特色,这既不是偶然,也不是没有意义的事件。从 西元3000年历史学家的观点来看,或是从中国或非洲观察家的角度来 看,我们可以恰当地说:人彳f根本不可fg指望这些发生在西北欧及其某 些海外殖民地的事件,当时会发生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我彳f 也可同样正 确地指出: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革命,除了资产阶级自由资本主义的胜 利以外,我们无法想象还有其他任何形式的革命。一英国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17891848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双元革命”的观点。(16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8 (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国的正常关系中断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双方长达15 年(w551970)的大使级会谈只是各说各话:中国想要解决台湾问题、 被美国冻结的资产;美国劝中国放弃武力统一、加入限制武器的谈判。 136次会谈只达成了 一个协议,西方媒体称之为“聋子的对话”。一南方人物周刊百年中美潮 材料二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 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 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金i|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 业”一一分析当前的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