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处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1页
天然气处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2页
天然气处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3页
天然气处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4页
天然气处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大队装置存在问题红压浅冷一、红压浅冷氨压缩机效率低且无自控系统1、氨制冷系统C-502螺杆压缩机已运行17年,大修过7次,其中压缩机壳体、阳螺杆顶端密封镗线、压缩机端盖、轴承座都已不同程度磨损,无法进行修复;螺杆轴承安装处轴头已反复进行过4次低温镀铁,轴头不同心度已经超过允许范围,零部件磨损严重,效率下降; 2、自动加减载系统因加减载活塞及缸套磨损、不圆度过大,无法正常工作,已改造为手动调节; 3、现场压力指示仪表盘、操作盘位置安装不合理操作维护很不方便。建议:更换氨压机机头。二、红压浅冷氨油分离器分离效果差氨油分离器D-516投用于1993年,容积为3.1m3,由于没有人孔,所以没有进行过内部清洗和检查。根据运行情况分析为D-516分离效果不好,致使润滑油随氨带入到氨蒸发器内,影响氨蒸发器的蒸发效果。建议:更换一台分离效果好的氨油分离器。三、红压浅冷氨压机润滑油系统存在问题1、氨压机油泵排量偏小,设计排量为20 m3/h,夏季运行时无法满足系统满负荷工况;2、泵出口单流阀不严,无法实现自动切泵,因为在切泵过程中,油压波动会导致油气压差低报警停机。建议:更换润滑油泵和润滑油泵出口单流阀。四、红压浅冷轻烃外输泵故障率高轻烃外输泵P-509A/B,是大连帝国屏蔽电泵厂1994年定型出厂的产品,型号为R617HMN-0508,该泵的效用年限为14年,现已运行15年,近几年故障高,大修过7次。泵各部件已老化严重,故障率高,维修频繁,维修费用高。建议:更换2台轻烃外输泵。五、红压浅冷初冷器换热效果差红压浅冷初冷器E-502A运行中天然气出口温度为48(设计为40),已无法满足运行要求。初冷器E-502A共有350根管束,在2009年检修期间发现换热器E-502A管束结垢堵塞严重,物理清洗通27根管束,水钻头已经断折2根,有148根管束仍然无法清洗通。送到厂家进化学清洗后,还有78根管束无法清洗通。 建议:将E-502A换热器更换为空冷器。 红压深冷一、深冷装置达不到设计产能指标1、深冷气源不足九大队深冷装置设计处理天然气规模为90104m3/d (波动范围80%120%)。实际运行中,春、冬两季深冷装置的负荷量在75%左右。建议:通过上级协调保证深冷装置春、冬两季装置的日均入口气量达到设计要求(72108万立方米/天)。2、二氧化碳冻堵2003年深冷装置投产时原设计原料气中CO2的含量为1.43%(体积比),随着油田伴生气中CO2含量逐年升高,而上游浅冷无酸性气体脱除装置,造成深冷入口气中的CO2浓度达到3.54.1%,近期装置来气中CO2浓度见下表:表1: 入口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统计表日期2008年4月2009年4月2010年4月2011年4月CO2浓度(v/v)3.503.993.624.07深冷脱甲烷塔塔顶压力一般设计为0.92MPa,在这样的压力下,当塔顶制冷温度降至-92(设计值为-103)以下时,CO2将发生冻堵,引起装置停机甚至设备损坏。目前深冷装置入口气中CO2浓度高已成为制约其提高生产潜能的瓶颈问题。建议:(1)调控分子筛系统、脱甲烷塔和后续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避免二氧化碳发生凝析;(2)将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从原料气中脱除。3、膨胀机组处理能力低深冷制冷系统采用的是同轴膨胀压缩机,实际运行中膨胀机的处理能力只能达到2300025000m3/h(设计处理量37000m3/h), 当膨胀机在设计工艺条件下(入口压力4.39Mpa,入口温度-50)满负荷运转时(转速43500r/m),J-T阀无法完全关闭(开度约为30%),强行关闭J-T阀将造成膨胀机超负荷运行,导致膨胀机转速超高停机;同轴压缩机由于压缩比仅为1.15左右(设计值为1.28),外输管网压力高时塔顶干气外输困难。建议:相关科研单位对深冷膨胀机进行重新设计,更换与深冷制冷负荷相匹配的膨胀机。二、深冷装置运行费用高的问题红压深冷装置与萨南引进深冷、南压深冷和北-1深冷在脱水单元设计、过滤单元设计、低温膨胀阀选型、来气组分及控制参数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导致材物料消耗费用高。四套深冷装置年消耗的材料费用对比见表2:表2: 深冷装置年主要消耗费用对比表项目装置 滤芯(万元) 分子筛(万元/年)低温膨胀阀(万元)甲 醇(万元)合 计(万元)与红压深冷差值(万元)红压深冷195.546.715.826.5284.50萨南深冷1.77.501.210.4-274.1南压深冷42.614.00056.6-227.9北-1深冷58.513.102.574.1-210.4三、深冷装置运行存在问题1、分子筛粉化严重急需更换。由于分子筛粉化严重,在接近分子筛塔吸附末尾时,露点为-75,远高于设计值-100。因此目前装置制冷温度只能控制在-75以上,若低于该温度,装置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冻堵。目前系统的制冷温度只能控制在-75以上,高于工艺卡要求的-80-95,影响装置轻烃收率及轻烃产量。整改建议:通过与上海环球分子筛厂家联系,厂家根据我们目前入口气组分情况建议更换50吨的AW500型分子筛和4吨磁球。建议分公司尽早更换分子筛,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制冷温度较高,装置冻堵的现状。2、分子筛系统再生气外输困难急需增设增压机。由于深冷同轴压缩机的增压比低,分子筛再生时出口气外输困难,使分子筛长期在高压下进行解析,降低了再生效率。同时由于分子筛再生效果不好影响了分子筛的使用寿命,投产以来2次更换的分子筛使用时间都在16个月左右(原设计为35年)。整改建议:在D101的出口气管线上增设一开一备两台离心式增压机。实际生产要求参数如下:入口管径为DN150mm;出口管径为DN100mm;流量为35005000;出口压力为1.3MPa(进口压力为0.82 MPa)。即增压比为1.59。深冷增压机安装示意图3、加热炉炉温达不到设定值:深冷站目前因分子筛粉化严重,脱水效率下降,根据上级要求使分子筛塔再生气出口温度达到215220,这就要求加热炉炉温能够达到260280。但目前由于导热油本身的问题,加热炉炉温只能达到250260,如果再提温的话,导热油循环泵就发生汽蚀现象,造成运行不平稳。建议大队专业及时联系公司相关人员来站取导热油样,并做化验分析,看是否需要更换导热油。4、膨胀机润滑油闪点过低问题。自08年2月份以来大队化验室对膨胀机润滑油进行了9次化验,其中7次不合格。具体化验结果如下:2008年膨胀机润滑油化验结果统计表化验日期2293183274341542257513529化验结果(闪点/)1485815220210819010082152依据膨胀机润滑油闪点达到180为合格的标准,该润滑油的不合格率为77.8%。现场分析润滑油系统,发现润滑油箱的出口管线与同轴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即油箱中的闪蒸压力等于塔压力,在0.92Mpa左右。润滑油箱在正常运行时温度为45,在该温度、压力下由于闪蒸压力过高造成润滑油的闪蒸效果不理想,这是造成润滑油闪点过低的主要原因。整改建议: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必须降低润滑油箱的闪蒸压力,故建议将润滑油箱的出口管线引至浅冷入口(压力为0.030.05MPa)。具体方案如下图所示:5、深冷装置部分水冷器脏堵问题。深冷站于2010年8月12日停机清洗了丙烷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