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目标】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2汉代及隋唐时期对选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3监察与谏议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自主预习,知识梳理】基础知识1、秦至元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从中可看到中央官制变化的哪些特点和趋势?2、有人说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的批判和继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3、思考: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1、背景: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_为核心的政治体制,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的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确立:隋唐时期(1)机构:三省指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2)职能:中书省负责 ,门下省负责 ,尚书省负责 。(3)特点:三省之间既 ,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4)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 ,有利于 。3.演变:北宋二府三司制: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设“_”,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军政归_掌管,分割宰相军权;财政则归_、_、_三司掌管,分割宰相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元朝 中书一省制:把三省合并为-,六部也归其管制4.影响/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_、_、_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 ,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二、选官制度1、西周:实行“ ”制度。2、战国到汉初:实行_。3、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1)内容:察举制是 人才;征辟制是 人才。(2)影响:满足了 需要,但易 ,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 。4、东汉末年: 制。5、隋唐:实行科举制。(1)隋朝创立。原因:士族没落,依据 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立: 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唐朝完善:科举制到唐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 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3)科举制的意义:为不具有_身份的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_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6、宋代:因“重文轻武”,更重视科举考试,以致选官过冗过滥。7、明清时期,科举制的 方式更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三、监察与谏议1.目的:维护 的正常运转,保证官僚队伍的 。 2.发展历程:(1)监察制度秦汉时期,确立起官员监察制度 秦朝的 _ 掌管监察,汉代在中央设 _ 在地方设 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a、中央设立 (官职)和六科 b、地方设有 (2)谏议制度隋唐时期,形成谏议制度。如 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 。3.评价:积极:在整顿 ,打击 ,维护 ,谏正皇帝过失,防止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 的权力,也未杜绝官僚队伍中的 和 现象。四、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特点:以 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 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 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 的需要,又反映了 ,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课堂互动,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须填“奉行”而已。请依据以上材料,填充表格:体现的制度制度的主要特点历史影响材料一政权与族权结合或“国”与“家”紧密结合、王权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材料二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深远中央: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三 【重点难点突破】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代制度演变评价汉朝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中外朝”)削弱了相权隋唐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设政事堂决定军国大事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宋朝初设中书门下,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分割相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后期宰相权势大是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诱因2、从汉到清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1)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两对矛盾。(2)总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相权、地方权力的不断削弱。(3)分权是削弱相权、地方权力的重要手段。3、选官制度 朝代 制度 标准 西周 世卿世禄 血缘战国、秦、西汉初 军功爵制 军功 汉武帝 察举征辟 品行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 门第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明清 八股取士 八股文4.科举制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 随着士族的衰落,魏晋以来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难以维持下去 随着经济发展,士人力量壮大,要求获得相应政治地位,能够参政议政。 中央政府为抑制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割据势力。 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个朝代影响影响深远a b c d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3、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朝代的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使掌管财政d、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4、按唐制,中男(16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锝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办法。最终此议没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5、贞观年间,唐朝中央三省的运行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6、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7、隋唐的“三省”与两宋的“二府”,设置的相同点是a提高办事效率 b分别负责执行各种政令 c分散相权,加强皇权d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8、唐初,突厥对内地不断侵扰。假如你是那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作战计划,接下来你会a交皇帝裁定 b教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9、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选官制度是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答案】【学思结合】 1、特点和趋势:中央机构不断完善,通过分割或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专制皇权不断强化。2、吸收了科举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量才录用等因素,舍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增加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3、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预习诊断【课堂互动,合作探究】体现的制度制度的主要特点历史影响材料一分封制政权与族权结合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三合理培训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知识培训题(附答案)
- 医疗与医药行业:医疗信息化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物流园区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书、报、刊印刷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列强侵华和民族危机课件
- 新疆课件模板
- 2025年文物保护专家认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文秘人员综合素质评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艺术推广策划实践测评试卷及答案解析
-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试大纲(2023修订版)
- 防范工贸行业典型事故三十条措施解读
- 幼儿园食谱营养计算表
- 2025届甘肃省平凉市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DL∕T 1881-2018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中建技术总工(技术负责人)竞聘报告
- 延期交房违约金赔付委托书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六)
- 校企共建实训室合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