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过程中的.doc_第1页
浅谈教育过程中的.doc_第2页
浅谈教育过程中的.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教育过程中的“批评”技巧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七中学 毛成文内容摘要: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是应多提倡,批评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合理使用。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关键词:批评技巧 鼓励教育 教育经验谈起批评,无论领导、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没有人不会感到头痛。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大多经不起批评。近几年,因教师批评而引发的学生出走、弃学甚至自杀等过激事件时有发生,致使部分教师“谈批色变”、“望批生畏”。再加上“愉快教育”“鼓励教育”等模式大力倡导,体罚、心罚等行为的严厉禁止,似乎教育中,对学生不能批评,一批评就担心出事故,担心被扣上体罚学生的帽子,于是很多老师小心地“伺候”学生,但求相安无事。结果呢?因为没了批评、没了惩戒,事情不是少了,反而多了,情节、性质反而更严重了。我想,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是应多提倡,批评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合理使用。不能因为出了些事故,就因噎废食,封杀批评。只是再也不能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来批评学生,不能毫无原则地滥用批评,要认真审视、慎重对待批评,要讲究批评的技巧。我相信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那么,教师如何讲究批评的技巧,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呢。以下是鄙人的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共享。1、 正确理解批评的含义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正确理解批评的含义。奔着教育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 ,以学生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批评既然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应如此。批评不是解恨发泄,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扫除障碍,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唤醒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法。批评应该像和风细雨总是包含着让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只有班主任以真诚的态度,把对事情的真实感受想法真诚坦露给学生,使学生理解,才能唤起被批评者的真挚感、亲切感和信任感,才能打动对方,感召学生,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批评。2、 批评应该体现情感性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学生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是由于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够宽容、尊重、并赏识学生,是学生产生了积极地情感体验,使其深受感动并积极地认识到自己错误,这样的教育方法与书中所讲很是相似。作为教师要能够宽容学生的错误。这种包容是呵护而决不是放纵,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原谅孩子目前的错误,用发展的眼光相信孩子今后的优秀,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当一个学生发了错误时,教师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学生现在需要我们的帮助和理解。如果你怀着这样一种心态去面对学生,我想那些指责的话,那些伤害学生尊严的话是不会出现的。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让学感受到老师是来帮助他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惩罚他的。一般学生犯了错误后,已经心里很不安,心情紧张,如果教师还气势凶凶,一副兴师问罪、大堂审讯的样子,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灵摧残。可能他们从此不敢再犯了,可从此,他们也失去了对老师的亲近。这是多么悲惨的代价。 三、批评必须合情合理 与教师相比,学生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由于年幼、经验不足、心理不成熟、认知能力欠缺等原因,容易受到不公正、不合理的对待。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把工作、生活中的不悦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也容易受到权威性观念的影响,期望学生无条件服从;或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依据自己以前对学生的印象加以判断,致使批评不合情理。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教师与学生实行“心理位置互换”是做好批评教育工作的关键,教师应经常想,假使自己处在被批评学生那种境遇和心理状态,将会如何想,如何做?这样推已及人,将心比心,就能使自己的批评热情而诚恳,更具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受批评的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从而不存戒心和敌意,这就为接受批评者提供了最佳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情绪,不要三句不离骂字,甚至舞枪弄棒的,大打出手,给孩子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产生畸形心态。 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用平和的心态热情的和他们谈心,含蓄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孩子明白自己的心愿,从而建立默契关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才能启迪学生的心智,达到教育的目的。班主任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学生违规行为的性质、程度以及学生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心理承受能力、情绪状态、家庭状况及具体的违规情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反省自己的错误,使之在受到批评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之情,从而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四、批评必须注意言辞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都爱听表扬的话,不愿挨批评,这是人的共性,少年儿童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研究学生的心理,讲究批评的艺术,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使其知错、认错、改错不断的健康成长。同样一句话,表达的方式不同,效果就不一样,它既可以使人精神振奋,也可以使人冷淡消沉。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就事论事,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更能彻底地解决问题,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仔细揣摩批评的言辞,用简洁、平实、庄重、幽默、带有激励性的语言。比如有学生题目不会做,可以说:“从其它方面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动动脑筋,这样的题目,你照样会做!”有同学迟到了,可以说:“你在我眼里一直是位守纪律的学生,今天迟到,能不能给老师讲讲原因?”这样的言辞最受学生欢迎,不仅能使“忠言顺耳”,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让学生如沐春风、虚心接受。 批评虽然有一定的技巧,但学生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总结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