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人类文化的瑰宝表音文字 表意文字 汉语现代化 为汉语骄傲在中学时代,我的老师就多次向我们说起,汉字拼音化是大势所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这样的趋向,汉字还是以方块字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汉字的优劣的争论并不是这些年才有的。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世界在夹带着枪炮声中向我们古老的文明提出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认为中国文明的衰败来自科技的不发达,而科技落后的原因是教育的不普及,而教育的不普及的原因是由于汉字的难学、难用。所以,汉字和孔学成为制约中国发展文化层次上的原因而受到批判。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提出了“废孔学”、“废汉字”的主张。他说:“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鲁迅也认为 :“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当时,中外文化巨匠们几乎都一致的认为汉字是落后的语言文字,是残余的象形文字,拼音文字才是科学的,先进的文字。于是导致白话运动,废除汉字运动的兴起。在这些大文豪中,我们发现了钱玄同、鲁迅、陈独秀、胡适、郭沫若、胡愈之等人的身影,他们一致认为文字的发展都要经过三个阶段:象形、表意、表音。汉字不是表音文字,所以野蛮落后。在人类文字发展史中,所有的文字都始源于象形文字,然后才逐渐分化成“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而令人奇怪的是,只有汉字最终发展成为正式的书面语言,并一直被沿用到今天,而其他的表意文字,如巴比伦的钉头文字、埃及的圣书体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沙中。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表意文字是不是人类文字史中的一种中间过程,最终将被表音文字所取代?在这些反对汉字的言论中,最有分量的是:我们必须在发明一种符号来给汉字标注读音,这样就使得认字变成困难。因此,认字读书变成了统治阶级的专利,我想这也是鲁迅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的原因。如果将汉字改为拼音文字,只要能说话就能识字,因而教育便能迅速普及,从而改变了文化事业被统治阶级垄断的局面。的确,如何给汉字标注读音,我们走过一段很长的路。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样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卢戆章(1854-1928)是我国第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直到1956年,我们现在使用的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才由吴玉章领导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并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这个方案是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造拼音方案经验的总结。这一切似乎意味着,以表音文字为母语的人,教育的普及将顺利地很多,不用学字、记字的过程。情况真是这样吗?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可能将有助于分析问题。记得当我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总是感叹于英语词汇量的丰富,但是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我却迷茫于云山雾海的词汇,当看到了GRE(God Read English)的词汇时,简直是深恶痛疾了。举一些例子,pig(猪)、lard(猪油)、sow(母猪)、boar(公猪)、pork(猪肉)、piglet(小猪);还有mutton(羊肉)、pork(猪肉)、beef(牛肉)、chicken(鸡肉)、马肉(horseflesh)。你能看出这些英语单词之间有多少联系?而在汉语中,你能清楚地看到它们是两个体系的词汇,第一体系是和猪有关,第二个体系和肉有关。以前曾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帖子,罗列了400多个和车有关的英语词汇,我随便摘录几个:limousine(豪华轿车)、drophead,convertible(活动车篷汽车)、racing car(赛车)、saloon,sedan(轿车)、roadster(敞蓬车)、jalopy(老爷车)、notchback(客货两用车)、trailer(拖车)、station wagon (小旅行车)、compact car(小型汽车)、light-van(小型货车)、fire engine(消防车)、tractor(牵引车)、ambulance(救护车)、taxi(出租车)、wrecker(清障车).而在汉语里,车表示有轮能在地面跑的东西,只要用20多个汉字就能把这400多个英语单词表示出来。如果你在大街上随便抓住一个中国人,问他什么是四面体,他或许不能很清楚说明具体形状,但是,他一定知道四面体应该是一个几何学的名词。如果把tetrahedron(四面体)去问一个美国人,他的回答可能会让你啼笑皆非,说不定还会认为是加油站或是哪种疾病的名字。看看这些单词,除了专家外,谁能认识的:tetracycline(四环素)、calcareousness(石灰)、calcium,sulphate(硫酸钙)、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矽肺病)、osteoporosis(骨质疏松症)、quadrilateral (四边形)、narcissism(自恋)如果连sphygmomanometer (血压表)、hypertension(高血压)、appendicitis(阑尾炎)、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肩周炎)都难以表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在英语世界是一种多么的无奈。英语是一种笨人的语言,试图给天下每一事物起一个名字。不得不让人发出仰天长叹:宇宙世界无尽,英文词汇无穷!美国人做过一个统计,英语每年大约要增加一千左右的新单词,大部分是科技单词,据说Webster字典收集的英语词汇已经超过50万个。而目前收字最多的汉语字典是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独自编纂的新部首大字典,有5.1个汉字。尽管汉字的数量如此庞大(还是远远小于英语),但常用汉字的数量是有限的。孙中山先生写三民主义,总字数约16万,仅用了2134个不同的字;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总字数超过66万,也只用了2981个不同的字;小说骆驼祥子,总字数达10万多,用到的汉字数为2413。我国扫盲的标准在农村只要求掌握1500个汉字,而在城市也只要求掌握2000个汉字,也就是说,只要掌握2000个汉字,一般的听说读写都能对付过去。郭沫若认为知识分子只要掌握5000-6000个汉字,基本可以满足要求,计算机字库中使用的国标(GB)汉语字库也只有6763字,这说明了只要掌握5000-6000个汉字,就能将汉语应用到如火纯青的地步。文字的形成总是遵循“用字造字学字检字”的系统程序,所谓的用字,就是表达的需要,最先一定是出现在口语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独特的音素体系,用不同的声调来表达不同的语意,发展到现在形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这样的策略使得在汉语中,有意义发音的汉字读音达到1300个左右。而英语只有400个。也就是说,我们用一个音节能表达的东西就比英语多了三倍,而用两个音节、三个音节能表达的东西就比英语多的倍数几乎无法计算。这样的发音系统对构词的影响非常重大,比如,如果按汉语的方法,把“肉”+“猪” =“猪肉”,把“肉”+“牛”=“牛肉”的话,英语将会出现pigmeat(猪肉)、cattlemeat(牛肉)这样英语单词,但是,这样的单词变成过长,每个单词必须发四个音,为了减少发音的次数,他们又发明了pork(猪肉)和beef(牛肉),应可以发现pork和pig、meat都没有任何联系。为什么做语音实验会用日本人吗?大家普遍会答是因为日本人发音说英语很难听。是因为日本人发音系统出问题了吗?肯定不是,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日语中使用的音素比较少,不是听说日语有50音图吗?很遗憾,日语的五十音图很多是重复的。比如第一行元音:“啊依呜唉喔”,确实是不同音素,但第二行“喀七库开阔”(近似的汉语表示啊,大家别太较真),却是只多了一个辅音K,其他是借第一行元音拼出来的(Ka, Ki, Ku, Kai, Ko),第三行也是在第一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辅音N,形成(Na, Ni, Nu, Nai, No),所以50音图并没有50个音。再加上一些50音图的组合,日语只使用了100种不同的声音。因此很多汉字让日本人一念就必须用两个或者三个声音来表达。这就好比用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区别,从记忆和运算法则两个方面分析,用二进制时,我们要记住两个符号,而十进制我们却要记住10个符号,而当我们进行运算时,二进制只有与、或、非三种运算,而十进制却要记忆99乘法表。虽然在记忆和运算法则上,二进制具有优势,但是我们为什么不采用二进制而采用十进制(这可能和我们有10个指头有关)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表达数字是信息量太大,一个两位的二进制数字只能表示07共8个数,一个三位的二进制只能表示015共16个数,而一个两位的十进制数字能表示099共100个数,三位的十进制能表示0999共1000个数字。如果按这种原理,是不是发明更高的进制更加有利人们计数呢?不是的,因为对于更大的数字,我们又发明了科学计算法表示数字。而对于语言来说,如果进一步增加声调,会不会是我们的语言更加的简明了。同样也是不行的,原因有二:首先,过多增加声调,会减少不同发音之间的冗余度,使得在交流中容易产生误解;其次,发音的数量和我们要表示的文字的数量有关,因为常用的汉字只有5000-6000个字,如果用1300个不同的读音来表示这些汉字,再采用2或3个音节来表示一个词,基本就不会出现误解。比如,当我们讲“学校”这个词的时候,没有人会将“校”认为是“笑”字。英语正是由于音素的偏少,为了区分不同的词汇,每个单词就必须具有较多的音节,象形文字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经济地交流的必要,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以拼音为主的表音文字;而汉语由于如上所述的原因,逐渐演化成以拼形为主的表意文字,同时保留了其生动的象形信息。与表音文字比较起来,汉语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有优势:一、 汉字是最好的信息载体(1)在听说读写方面,汉语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听、说方面,由于汉语在表述同样的内容时,具有较少的音节,因此,用汉语进行交流的速度较快;读方面,汉语的优势就更大了,对于英语来说,英语是一维的,从左到右,没有高低胖矮区分,写英语就是一种编码的过程,而读英语就是一种解码的过程。而汉字是二维的(纸面最多的维数),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而二维的东西肯定比一维的东西带有更多的信息,因此,阅读汉语的文章,天生就具备有较快的速度。在写方面,这也是支持汉字拼音化批判汉字最多的地方:难写。在这里,我们要区别两个概念,汉语的“字”和英语的“letter”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的,在小学的前几年,我们不仅要学习2000-3000个汉字,而是要学习2000-3000个概念,这样我们才能满足日常的阅读;同样,英语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掌握26个letter就可以进行日常的阅读的,在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中小学中,仍然要进行大量的单词拼写训练。今天,计算机高度的发展为汉语的输入带来了便利,用汉语输入同样内容的一篇文章,汉语的击键数量明显少于英语,计算机的发展对英语的输入几乎没有帮助,基本停留在老式打字机时代。(2)汉语具有超强的造字组词能力。使用汉语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根据现有的汉字开拓出新的词汇,汉语具有两个层次的系统,第一层次是“字”,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汉字可以根据这些边旁部首,可以将汉字进行归类,如铝、钢、铁、钨等一般和金属有关,氢、氧、氩、氙、氦一般是气态的,而癌、痨、症、痱等可能和疾病有关;第二层次是由汉字组词,每个汉字包含特定的意义,当两个不同意义的汉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组成新词。比如“肉”分别和马、牛、猪、鸡、羊、鹿组成新词,每个新词都包含“肉”的意义。汉语可以用9个“字”(公、母、小、马、牛、猪、鸡、羊、鹿)组成相当于英语用37个words来表示的概念:公male母female小young马horse公马stallion母马mare小马foal,小公马colt,小母马filly牛ox,牛(集体)cattle公牛bull母牛cow小牛calf猪pig,猪(集体)swine公猪boar母猪sow小猪piglet鹿deer公鹿stag母鹿doe小鹿fawn羊sheep公羊ram母羊ewe小羊lamb鸡chicken、chook公鸡chanticleer、cock、rooster母鸡hen、biddy小鸡Chick、chickabiddy、chickling而英语如果也采用同样的复合词方法来组词的话,将碰到两个困难:首先,正如上面所说,音节过多;其次,从社会原因上看,英国的历史有被统治和统治他国的历史,从早期基督教的传入到后来的殖民运动,这些过程文化摩擦产生了大量的外来语。而中国除了近代的西方文化的入侵外,基本没有哪种强势的文化对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虽然中国历史上饱受游牧民族武力的凌辱。因此,英语中外来语的来源众多,比如由“水”词素构成的复合词至少就有三个来源:1. water(古英语):watercolor(水彩)、waterwheel(水车)、waterproof(防水)、watery(含水的);2. aqua(拉丁):aquatic(水的)、aquarium(水族馆)、aqueous(水中的)、aquaplane(水撬);3. hydr(希腊):hydropower(水力)、hydrate(水合物)、hydrofoil(水上飞机)、hydrolysis(水解);4. 还有其他形式:moisture(水分)、reservoir(水库)、flood(洪水)、inundation(水灾)、slops(泔水)、ink(墨水)、saliva(口水)、syrup(糖水)、soapsuds(肥皂水)、mucilage(胶水)、scent(香水)、dive(潜水)、spray(水花).由于英语没有良好的消化外来文化的体系,对于如潮水般涌入的外来文化,感到不知所措。现代英语为了应付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科技、新概念,也在不断地造词。无非是借助拉丁词根、或重新组合已有单词,结果越是专业科技的词汇,就越长、越难记,英语词汇臃肿不堪。我们在阅读英语文章的时候,特别是科技文章,经常会碰到缩写,如果一篇文章要是超过5个的话,读到后面,我们基本不记得这个缩写是从哪里来的,经常都要翻回到缩写的第一次出现处,比如CDMA、DMS、MTJ、SFMO.而汉语就方便得多,比如,人大(人民代表大会),振幅(振动幅度)、福大物信学院(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让人一目了然。因此,汉语在对付现代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应该具有优势的。物理学有一个基本原理作用量最低原理,上帝是按照最经济的方法来创造世界的,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推导出绝大部分的物理学定律。如果按照这个原理,语言的优劣其实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不是能够用很少的记忆来掌握,第二、是不是能够在有生之年掌握到比其他人更多的知识?用一句比较极端的话来讲应该是:最好的语言是不学而知,但是所掌握的知识又最多的语言,或者说,学少而知多的语言。二、 汉语对文化的传承将起更大的作用。在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流中,最活跃的因素应该是口语,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域,口语必定出现不断的变化,这势必造成语音和文字的矛盾,现代的英语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表音文字”了,例如,gnash(咬牙)和gnat(小昆虫)中,g不发音,knight(骑士)和know(知道)中,k不发音;又如,辅音字母前的r(如arm)和词尾的r(如father)不发音,词尾的e(如live)不发音,而在700年诗人乔叟时代的英语中,它们都是要发音的。这种情况,使得规范的书面形式与实际的发音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这也是我们在学英语的时候,如果不查字典就无法准确发音的原因,“表音文字”无法真正“表音”,岂不可笑。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关系,无论用哪种语言或方言去读,意义没有变化。这是几千年来各种口语分化交熔变迁,而汉字一直作为一种统一的文字被所有人认同的原因。汉字使操不同口音的人互相交流成为可能,而隔膜是统一的主要障碍。为了使得不同口音的人方便地进行交流,发展成为具有良好冗余度的语言,使得发音上的一些常见错误被冗余掉。例如,很多西南地区的人把汉语拼音中的“n”,读成“l”,因此,他们把“老李,拿牛奶”读成“老李,la niu nai”,但是,这并不会让我们产生误解,因为,我们汉语中恰好没有“la”的动词,你自然会把“la”理解成“拿”,恰好也没有一个“niu nai”的名词,如果我们把“硫磺”发音成“niu nai”就会让我们误解,非常有趣的是,我们恰恰没有。为什么英国的大学毕业生几乎很少人能读懂莎士比亚的原著,而中国的中学生就能读懂两千多年前屈原的作品,我认为,这和我们一贯采用表意文字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中国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由同一个人种在同一个地方保持5000年的文化,很多人从中国的政治组织形式、中国的文化思想进行了探讨。我想,汉字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应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历史上真正万古流芳的是具有认同感的文化,而不是靠武力建立起来的政权,就好像我们都不把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认为是中国的正朔,虽然当时他们占据了强势的地位,在俄语中还把中国发音成“契丹”。三、 汉语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内涵。语言是毛,文化是皮,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承担者,汉字在体现中国人的文化思想上也表现出有趣的现象。举一些例子,第一个汉字“武”,由“止”和“戈”组成。楚国大夫潘党劝楚庄王把晋国军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留给子孙后代看,借以炫耀楚国的武力,威慑诸侯。楚庄王却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在中国人的眼里,武力不仅是强大的象征,而更主要是维护和平的手段,“止戈”才是“武”。中国有辽阔的版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电叶片水性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抢险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旅游业项目计划报告
- 酒店客房服务方案指南
- GeneralAgencyAgreement总代理协议3篇
- 节点重要性评估-洞察及研究
- 藤材资源优化-洞察及研究
- 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含答案)
- 气压纳米材料改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声现象》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版全新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离婚后财产保全合同范本
- 石油钻井知识课件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