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doc_第1页
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doc_第2页
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doc_第3页
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doc_第4页
中考地理终极冲刺专题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一、基础知识(知识的梳理与整合)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世界海陆分布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海陆相间分布全球海洋相通,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重要概念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全球共分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面积最大。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的陆地),阿拉伯半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大洲: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总称。洋: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在2000米以上;海:大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海峡:沟通两个海区的狭窄水道;海湾:向陆地凹进的海域。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分界线亚欧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为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洲为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为白令海峡;南美、南极洲为德雷克海峡;欧非为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四大洋面积大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是世界火山、地震最多的地方大西洋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第二大洋,海岸线曲折,多边缘海、海湾,洋体呈s形,航运业最发达印度洋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海岸线较平直,岛屿多为大陆岛、火山岛,基本都处在热带北冰洋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大陆架广阔,海岸线曲折,多边缘海、海湾、岛屿,多冰山、浮冰,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海陆的变迁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认为,2亿年前地球上的各个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陆地,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步亚欧大陆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构造学说地表由岩石组成,分为6个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的运动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发生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脉,如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二、考点解读1.考点归纳、分析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重难点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包括:全球海陆面积比例和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特征;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及实例举证;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难点包括: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认识“六大板块”的位置特点,理解板块运动的两种形式;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和板块运动的理论解释地理现象。3.易错点(1)海陆分布大势七分海洋:海洋主要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面积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最小的为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三分陆地: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面积最大的陆地为亚洲大陆,最小的为澳大利亚大陆。(2)大洲、大陆和大洲在半球位置上的分布六块大陆七大洲四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北美大陆、亚欧大陆欧洲、北美洲北冰洋全部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南极洲跨南北半球南美大陆、非洲大陆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印度洋全部位于西半球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美洲跨东西半球亚欧大陆、南极大陆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3)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要通过板块分布示意图来掌握。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其中几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所有板块处于在不停运动中,使板块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相互碰撞或扩张,相对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地表出现海陆变迁。板块交界地带是相对薄弱地带,地球内部能量最容易从这里释放,因此,多火山、地震发生。所以,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交界地带一致。(4)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分布相比,掌握火山地震的分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处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三、中考真题(07、08、09年中考真题及解析)例1【2007海南中考】有人说地球实际上是个“水球”,以下依据正确的是:( )a.粗略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b.人类有史以来都居住在陆地上c.粗略地说,地球上三分海洋,七分陆地d.地球上海陆面积比是5.1 :4.9解析:本题考查地球上海陆面积比。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占29%,大致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答案:a例2【2007四川广安中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 最小的大洋是_.a. 亚洲;北冰洋b. 欧洲;太平洋c. 亚洲;太平洋d. 欧洲;北冰洋解析:本题考查七大洲和四大洋面积的大小。大洲面积大小可按“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口诀来记忆;大洋面积大小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答案:a例3【2008湖南株洲中考】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亚欧大陆,他们之间以山脉、河流和湖泊为界。下列事物中不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脉b.里海 c.尼罗河 d.土耳其海峡解析:本题考查各大洲之间的洲界。亚欧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尼罗河在非洲不是两洲的洲界。答案:c例4【2009 湖北株洲中考】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厘米至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b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c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d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解析:本题以实例来考查学生对“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考点的认识。答案:d例5【2007河北唐山中考】如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东半球西半球丁甲丙南极洲板块美洲 板块乙南极洲板块y(1)图中东、西半球交界点y的经度为( )a东经20 b西经20 c东经90 d东经160(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板块中,示意亚欧板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2007年3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63级地震。图中的、四个地点中示意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的是 ( )a b c d解析:本题组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六大板块名称及分布”“通过火山地震的发生实例来分析板块运动学说”等考点。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东经160,从题意来看,在y点以东为东半球,显然y点所在的经度为20w。甲为太平洋板块,乙为非洲板块,丙为亚欧板块,丁为印度洋板块。苏门答腊岛在东南亚地区,界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点。答案:(1)b (2)c (3)d例6【2007湖南韶关中考】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突袭”四川,震中位于汶川县境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请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图1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 图2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1)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在:(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板块的内部c.大陆与大洋的交界处 d.在全球均匀分布(2)此次地震是_板块和_板块相互运动造成的:( )a.太平洋 亚欧 b.印度洋 亚欧 c.大西洋 亚欧 d.非洲 亚欧(3)地震发生不可能诱发a.泥石流、滑坡 b.火灾、海啸 c.塌方、洪涝 d.沙尘暴、台风(4)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大陆漂移的证据是:( )a.欧洲和南极洲有相似的自然景观b.各相邻大陆边缘大致吻合c.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古老地层相吻合d.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解析:本题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切入点,考查有关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板块运动学说、大陆漂移假说等知识。答案:(1)a (2)b (3)d (4)d 四、原创试题(含答案解析)陆地和海洋 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海洋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的半球是( )a.东半球b.南半球c.西半球d.北半球2.我国所在的大洲和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a.欧洲、大西洋b.亚洲、太平洋c.非洲、印度洋d.亚洲、印度洋3.阿尔卑斯山形成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的结果b.海平面上升c.大陆上升d.人类活动4.有关苏伊士运河的叙述,正确有是( )a.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位于巴拿马境内c.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d.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5.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是(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的岩石圈是一个整体b.全球共分为七个板块c.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岛弧d.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7.下列可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铁资源 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在我国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a.和b.和c.和d.和8.红海处在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9.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壳张裂运动形成的是(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不断扩张的大西洋 青藏高原的形成 台湾海峡的形成a.b.c.d.10.我们生活的星球被称为地球,是因为( )a.陆地面积占绝大部分b.从古至今一直这样称呼c.人类生活在陆地上d.没有原因11.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最终结果是( )a.两个板块合并成一个板块b.一定有一个板块俯冲向下成为海洋c.会在大陆上形成岛弧链或海岸山脉d.形成巨大山脉12.下列关于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大洋正在逐渐缩小b.各大洋正在逐渐扩大c.各大洋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d.各大洋的面积都不会变13.不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形是( )a.黄土高原b.埃塞俄比亚高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14.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d.乌拉尔山读图,回答15、16题。15.地球上陆地最集中的地区是( )a.东半球赤道以南地区b.西半球赤道以南地区c.东半球赤道以北地区d.西半球赤道以北地区16.关于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热带大陆”b.是“冰雪覆盖”的大陆c.是面积最大的大陆d.是面积最小的大陆17.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8.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中位居第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地形以高原为主,在我的胸膛上流淌着世界第一长河。”这个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19.“奥运五环”表示世界五大洲人民团结一致的奥运精神,五环表示的五大洲是( )a.南极洲、美洲、亚欧大陆、非洲、大洋洲b.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c.北美洲、南美洲、亚欧大陆、非洲、大洋洲d.南极洲、美洲、亚洲、欧洲、非洲20.据科学测算,19261933年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平均每年增加65厘米。这说明( )a.大西洋在扩张b.美洲在向东漂移c.地中海在消亡d.太平洋在扩张二、综合题。21.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2)日本和我国台湾都位于 带内,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多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有大洲或大洋是:甲: ;乙: ;丙 。(2)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的特征证明了: 。(3)丙大洲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名称:a ;b ;c ;d ;e ;f ;g 。(2)其中 大陆和 大陆是一个整体,合称为 。(3)赤道穿过的大陆是 和 。(4)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 。我国位于 带和 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级强烈地震,给我国造成巨大损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3a 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其形成是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结果。4d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5c 6d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个板块拼命而成的,各个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张裂处形成裂谷或新的海洋,岛弧的形成是两个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7c 8c 9a10c11d12c13 a 黄土高原是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大量泥沙被冲刷进入黄河,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