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制剂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1页
EM制剂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2页
EM制剂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3页
EM制剂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4页
EM制剂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M制剂的研究与应用一22一中国饲料添加剂2007年第4期(总第58期)EM制齐Ij的研究与应用李霞费秋平陆熹(姜堰市农业局)EM(EffectiveMicroorganisms)即有效微生物菌群,它是由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5科1O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有效微生物群.是由日本馏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作为一种高效,无毒无残留的绿色产品,现已在美国,巴西,泰国,日本等众多国家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环保,农业,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并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果.近年来在我国畜牧业生产等方面也在逐步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1EM的组成及特点1.1EM组成1.1.1光合微生物一好气性和嫌气性如光合细菌和兰藻类.这些微生物利用太阳热能或紫外线将土壤中的硫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并且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合成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类等物质,进一步促进动植物生长,培肥土壤.1.1.2放线菌一好气性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其最大的用途就是产生抗菌素,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其中链霉菌属是产生抗生素的主要细菌,同时它可以降解难分解的物质如木质素,纤维素,甲壳素等.另外它还有促进固氮菌的固氮作用.1.1.3乳酸菌一嫌气性摄取光合细菌生产的物质,分解在常温下不易被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转化为动物易吸收的养分.另外它能分解有毒物质如硫化氢,有较强的消毒能力,它还具杀菌能力,能显着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此外还有合成维生素的作用.1.1.4酵母菌一好气性其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可供动物利用,还有发酵分解的作用,可促进EM混合液在应用和繁殖过程中各类有效微生物的增殖,对动物体有保健和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1.1.5醋酸杆菌一好气性是氮素合成中具代表性微生物,能从光合作用微生物中摄取糖类固定氮,然后将固定的氮,一部分供给植物,另一部分再还给光合细菌,形成好气性和嫌气性细菌的共生结构.1.1.6VA菌根菌一好气性光合作用微生物生产的氨基酸等生理活性物质,在菌根菌增加的情况下,更容易被吸收,它还可以与铝结合,使被铝固定的磷活化,从而促进动植物对磷的吸收.1.2EM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把经过筛选出的好气性微生物和嫌气性微生物加以混合,培养出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菌群,各种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用物质及分泌物,成为各自或相互生长的基质和原料,通过相互间的这种共生增殖关系,形成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微生态系统,从而发挥多种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1.2.1无毒组成EM的几十种微生物均来自土壤,都是有益菌,无引入潜在致病菌的危险,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1.2.2无残留EM制剂是不含任何化学有害物质的纯生物制剂,直接投喂或制成EM发酵饲料后投喂,不会在动植物体内残留.1.2.3多功能性通过利用各菌群本身的营养物质,酶,代谢产物等,可以大大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增强免疫功能,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畜禽死亡率,改善环境,增加经济效益.2EM的作用EM是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微生物系统,其各种菌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李霞,等:EM制剂的研究与应用一23一制还没有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2.1屏障作用EM技术属微生态技术,采用EM技术即人为在畜禽体内建立一种正常的菌系平衡,以阻止致病微生物在畜禽体内定植.2.2激活巨嗜细胞的作用巨嗜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细胞,EM中的细菌及细菌壳能激活巨嗜细胞加强活动,从而大大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处理能力,并传递给淋巴细胞以引起免疫应答能力.2.3促进消化道或附近淋巴结中T细胞的数量增加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增强,从而减少经伤口感染致病微生物的可能性.2.4对抑制免疫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清除作用EM中的微生物能清除抑制免疫反应的抗原和血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2.5杀菌作用大多数有益微生物在畜禽消化道内能产生多种杀菌物质,如乳酸可以产生有机酸(如乙酸,乳酸等),抑制多种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2.6助消化,增营养作用EM中的微生物菌群能分解饲料中的营养大分子,有益于畜禽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消化率,同时随着自身的增殖尤其是酵母菌,可以将植物蛋白转变为动物蛋白,提高了蛋白效价.3EM制剂的一般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3.1使用方法3.1.1饮水添加加温水适量,充分溶解每日所需营养液,保持温度为30C左右,然后加EM菌剂搅拌静置10h增活,再加水配成浓度为0.1%的稀释菌液,直接供饮水用.3.1.2撒放或喷雾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环境的改良,按每平方米空间向地面均匀撒放2025gEM菌剂,或直接用0.5%EM稀释液喷雾消毒,可控制畜禽舍内有害气体及臭气产生,净化空气.3.1.3EM发酵饲料先将与EM等量的红糖或糖蜜用温水溶解,放置2h,再倒人井水中(或自来水放置24h),倒人一定比例的饲料搅匀,湿度以料不结团为宜,放密闭容器中压实密封,厌氧发酵45天(冬季延长为l015天),直至打开闻到酒香味即发酵成功.3.2注意事项3.2.1EM液应保存在515(不能低于5)的凉暗处,严防冻结和日晒.EM原液保存期不超过6个月,稀释液应在配制后三天内用完.3.2.2EM用做发酵饲料时,不应与抗菌素和杀菌药同时使用.4EM的应用4.1EM在农作物秸杆转化方面的应用兰云峰等(1998)进行了小麦秸,菜子秸,干马铃薯蔓,柠条粉的室内EM发酵实验,室内及农村土窖EM微贮秸杆和添加EM青贮实验及农户推广性实验,结果表明:EM能发酵各种秸杆及含高纤维的其他植物原料,其最佳添加浓度为0.1%.经EM发酵,长期微贮,添加EM青贮后的秸杆,均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家畜喜食,可显着提高家畜生产力,增强抗病能力.苏雅拉图等(1999)进行了EM青贮饲料的研究得出,一些不易青贮的青贮原料通过EM处理后可生产出优质青贮饲料,同时还能提高青贮饲料蛋白质含量.但是蛋白质究竟增加多少还需进一步研究.4.2EM在酒糟发酵饲料中的应用王冬梅等(1999)采用固体EM发酵技术,以啤酒糟为主料,加入秸杆,麸皮进行固体发酵处理,得出发酵饲料氨基酸总量提高80%以上,其他营养指标也明显提高.4.3EM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EN技术在家禽养殖业中应用比较广泛,它可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改善肉类和蛋品质,改善畜舍环境,提高家禽的免疫能力,降低疾病发生,减少死亡率.侯树芳等人进行了EM技术对肉用仔鸡抗病力及增重试验,结果表明:EM技术可以显着提高肉用仔鸡的抗病力,降低死亡率.王小平等进行了用EM制剂对蛋鸡的试验,结果表明EM制剂可以显着提高蛋鸡的产蛋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杨文谦等进行的EM有效微生物饲喂雏鸭的试验,结果表明:饲喂EM饲料可以显着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并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李静姬等进行的应用EM菌提高雏鸡抗病一24一中国饲料添加剂2007年第4期(总第58期)力的研究表明,0.1%的EM菌液无明显的抗感染作用,而0.2%以上浓度的菌液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0.5%以上浓度的菌液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可以代替蒽诺沙星的抗病作用,在临床上以最低有效浓度0.5%作为鸡白痢等腹泻疾病的使用剂量.4.4EM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沈迪翠(1997)报道,EM可使猪增重16.58%,料肉比下降10.1%,饲料成本降低7.75%;姜开远(1996),郑世(1997)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同时应用EM可除粪臭,抗病力也得到提高,但也有人报道EM对猪增重无明显效应.4.5EM技术在养牛业中的应用马双青等进行的EM发酵饲料对育肥牛的增重效果研究表明:育肥牛日粮中添加50%的发酵饲料,可以明显提高牛的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苏睿等进行的EM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实效研究表明:EM发酵饲料可以显着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净化环境,明显减少奶牛粪便的恶臭味,解决奶牛粪便对环境的污染.4.6EM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李平等进行的EM在罗氏沼虾养殖中应用试验表明:使用EM能抑制和消灭病原微生物,有效分解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拌人饵料投喂,能有效调节虾体的生理机能,增强吸收和抗病,免疫能力,提高成活率,生长率和品质.潘志远进行的EM制剂在中华鳖温室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用EM制剂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延长池水使用时间;EM制剂添加到鳖饲料中,有助于鳖对饲料的消化及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对疾病有一定防治效果,提高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5EM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5.1发展前景EM作为一种微生物添加剂,它的应用前景是不容置疑的.一方面它为畜禽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天然生长促进剂,在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EM技术为解决我国现阶段由于农药,兽药,水产药品的滥用,以及其在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中的残留和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途径,同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饲料来源,提高了饲料的饲用价值;另一方面,从预防兽医角度看,它为人类有效控制畜禽疾病开辟了又一途径一微生态途径.5.2存在问题EM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直以来制约其推广和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EM组成比较复杂,其在机体内的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二,目前EM主要是在体外条件下培养制成,一旦进入动物消化道以后,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细菌能成活多少也还是一个未知数;第三,EM在饲料及饮水中添加的比例因动物种类和饲料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而且结果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如何控制其用量以达到最佳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四,EM作为一种新生的产品,其产品的稳定性,加工工艺,产品的保存与投服等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王金富,李钟乐,房家王申.有效微生物的研究及其应用.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9,21(3):229233.2傅义娟.有效微生物群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青海畜牧兽医杂志,l998,28(5):3536.3李维炯,倪永珍.EM有效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1995,12(4):14.4兰云峰,等.EM在农作物秸秆饲用转化方面的应用研究.中国草食动物,1998(3):2224.5苏雅拉图,等.EM处理难青贮饲料的效果初探.内蒙古畜牧科学,1999,(4):39.6李静姬,等.应用EM茵提高雏鸡抗病力的试验.吉林畜牧兽医,2oo1,(12):91O.7杨莉.EM技术在畜禽饲养上的应用.贵州农业科学,2002,30(2):586o.8王采兰,等.EM有效微生物饲喂蛋鸡效果的研宛.畜牧兽医杂志,2001,20(2);36.9王冬梅,等.EM技术在啤酒糟发酵饲料上的应用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4):2526.10马双青,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