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节能在大面积办公室设计中的应用解析.doc_第1页
照明节能在大面积办公室设计中的应用解析.doc_第2页
照明节能在大面积办公室设计中的应用解析.doc_第3页
照明节能在大面积办公室设计中的应用解析.doc_第4页
照明节能在大面积办公室设计中的应用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照明节能在大面积办公室设计中的应用解析穿便服不須冷氣大開踏進丹尼食品的辦公室,除了冷氣是標準的二十五度外,總覺與普通辦公室還有些不同,卻說不出所以然。抬頭一望,才發現原本有三支光管一組的燈罩中,其中一支光管被拿走了,公司內負責減碳項目的助理品質監控主任鄭立文表示,由於公司多於日間工作,只要打開窗簾讓陽光透入,其實三分一的光管拿掉了,也很夠光。另一個不同之處就是,人人都穿T-SHIRT、牛仔褲,沒有行政套裝侷促,自然不用開大冷氣。1 引言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现有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既不能以牺牲建筑功能、损害使用需求为代价,也不能盲目增加投资、为“节能”而节能。因此笔者认为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应包括变压器的选择、供配电系统及线路设计、提高系统功率因数、照明节能、电动机节能、节电型低压电器的选用等多个方面。本文将仅对大面积办公室的照明节能作进一步的说明。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2 照明节能概述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因建筑照明量大面广,故照明节能的潜力很大。照明节能设计需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功能要求和不同标准选取照度标准值;选用高效节能的光源、灯具和电器附件;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及照明控制方式。选择符合国家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1)科学选用电光源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科学选用电光源是照明节能的首要问题。当前,国内生产的电光源的发光效率、寿命、显色性能均在不断提高,节能电光源不断涌现。就光源的光效而言气体放电光源比热辐射电光源高,在过去的设计中我们习惯使用的白炽灯是属于热辐射光源其光效就很低,寿命短、耗电高。各类灯具中,现在我们大力推广的T8 细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发光效率比普通荧光灯高5%,细管型荧光灯比普通荧光灯节电10%。由于其光效高、启动快、显色性好主要用于室内照明,除非是对电磁干扰和开关频繁等场所还选用白炽灯。当然在高大空间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是很好的选择。汞灯和钠灯用于室外照明,也可将二者装在一起作混光照明。这样设计光效高、耗电少、光色逼真、协调、视觉舒适。我们做设计时一定要选用合适的光源,以满足节能的要求。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2)选用高效灯具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除装饰需要外,应优先选用直射光通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反射或透射系数高、配光特性稳定的高效灯具;采用非对称光分布灯具,由于它具有减弱工作区反射眩光的特点,在一定的照度下,能够大大改善视觉条件,因此可获得较高的效能;选用变质速度较慢的材料制成的灯具,如玻璃灯罩、搪瓷反射罩等,以减少光能衰减率;室内灯具效率不应低于70%(装有遮光栅格时,不应低于55%),室外灯具效率不应低于40%(室外投光灯不应低于55%)。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3)合理的照明方式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恰当地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方式,当一种光源不能满足照度等要求时,可采用两种以上光源混合照明的方式,这样既提高了光效,又改善了照明质量。在一般工作区域,如果其作业面密度不大,可采用在作业面装设局部照明的方式,减少大面积的增加照明灯具带来的浪费;利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光通量大的特点采用间接照明的方式,这样避免了照度不均和眩光的问题,又提高了照明质量做到了节能的效果。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4)合理选择照度标准值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照明设计时,应根据工作、学习等需求确定照度。根据建筑物的级别和每个房间的使用功能不同来合理的确定照度值;根据照明场所的功能要求确定照明功率密度值。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的规定。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5)合理的采用照明控制方式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充分利用自然光,根据自然光的照度变化,分组分片控制灯具开停。设计时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即每个开关控制灯具的数量不要过多,以便管理和有利节能;对大面积场所的照明设计,采取分区控制方式,这样可增加照明分支回路控制的灵活性,使不需要照明的地方不开灯,有利节电;有条件时,可采用调光器、定时开关、节电开关等控制电气照明。公共场所照明,可采用集中控制的照明方式,并安装带延时的自动控制装置;在插座面板上设置翘板开关控制,当用电设备不使用时,可方便切断插座电源,消除设备空载消耗,达到节电的目的。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6)其他照明节能措施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用电子式镇流器代替电感式镇流器,因为电子式镇流器自身功耗很低,约为灯具效率的15%左右,功率因数也可达到95%,所以在节能设计中必不可少。另外在配电时尽量做到使负荷三相平衡。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3 实例分析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3.1 设计原则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我们在做设计时不能盲目的追求照度高标准或者一味的为了节能而降低照度值,这两种的后果都是造成了浪费。设计人员应从使用者的角度和发展情况根据国家的照明设计规范,采用针对每个建筑切实可行的照明密度值。现在照明设计中有些习惯做法是往往不采用照度计算,只简单的利用功率密度值反算需要多少个灯具,这种做法对绝大多数的室内空间尽管功率密度值没有超标,但实际的照度值却超出了标准中所规定的照度值,这与实际的节能设计原则是相违背的。为此2008 年初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编制要求(通知文号:市规发2008112 号),要求在施工图设计中列出典型房间的照明照度及功率密度计算表(见表1),用来规范照明节能的设计。计算照度值为318lx,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4.1.7 条指出设计照度值与照度标准值相比较,可有10%的偏差,所以该房间的计算照度,符合标准照度值。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验算功率密度值: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对比表2、表3 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仅用简单的功率密度值反算照明灯具数量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其功率密度值为10.5W/m2,照度值为429lx,功率密度值虽未超出标准照明功率密度值,但是照度值却超出了43%;采用正确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计算照度值符合标准照度值的要求,功率密度值为7.4 W/m2,比10.5W/m2 减少了3.1W/m2,227m2 的房间节省了704W 的电量。可见对建筑物中有代表性的房间进行照度和功率密度值的计算是有必要的,对建筑节能也具有现实的意义。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3.3 合理选择控制方式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房间的灯具布置合理之后,灯具的照明控制也是照明节能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现有的照明控制方式有很多,例如:单灯控制、多灯控制、双控开关控制等。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在此房间的照明控制方式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点,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7.4 规定:“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不宜太多,开关数不少于2 个”;“房间布有两列或多列灯具,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在有天然采光时,近窗和远窗处分别设开关。”采用以上分区控制的方式,可增加照明分支回路控制的灵活性,保证不需要照明的地方不开灯,有利于节电;充分利用自然光,根据自然光的照度变化,分组分片控制灯具开停;要适当的增加照明开关点,即每个开关控制的灯具数量不宜过多,以便管理和有利节能。如图3 中所示,该办公室在轴和轴出为两个主要人员出入口,此办公室面积又较大,故设计中应在这两个人员出入口均设置照明开关,图中所示所控灯列为3 行,每行为7 个灯具,设计中应考虑到当只有少数人员工作时,可按需要开一部分灯具,而不必打开不需要的灯具,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此办公室在C 轴处为南侧侧窗和F 轴处为北侧侧窗,在白天阳光较强的时候,靠南侧侧窗边的工作区域由于室外的阳光照度已能超出标准的300lx 的照度,然而在靠内侧的区域还需要人工照明,在这种情况下,可将靠近南侧侧窗区域的照明和靠内侧区域的照明灯具分开控制,可以减少电能的浪费,实现节能的目的。在设计时,将整个员工办公区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照明区域,由于有两个人员出入口,为了方便使用人员操作,所以在轴的人员出入口处设置了3 个三控灯具开关,可以分别控制轴的三行三列的灯具;在轴的人员出入口处设置了3 个双控灯具开关,可以分别控制轴的三行四列的灯具。这样分行的控制方式,也可将靠近南侧侧窗区域的照明和靠内侧区域的照明灯具分开控制。如图4 所示开关的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少数人员工作时,可按需要点亮所需要的灯具;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靠近南侧侧窗的工作人员可以把灯具关上,有效地节约了不必要的能源。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4 结论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电光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