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水遇冷结冰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食物腐败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水遇冷结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0溧水县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黄酒b 矿泉水c24k黄金d 铁矿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生活情景型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黄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b、矿泉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某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c、不含有杂质的金称为24k黄金,属于纯净物d、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的化合物,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本题24k金只能是看成是纯的,而严格不是纯的,k金没有纯的)3(2分)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a有弹性b质地坚硬c易锈蚀d有延展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易锈蚀属于化学性质解答:解:a、钢的机械性能好、有弹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易锈蚀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金属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点燃酒精灯c检查装置气密性d滴加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c、检查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气密性的好坏d、滴加液体时,应该“悬空中放”解答: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b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c正确;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接触试管内壁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2分)(2014滨州)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79b核外电子数为34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等信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4、质子数为34、中子数为7934=45,核电荷数为34故选:a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6(2分)(2014昆明)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2,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粒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2=12,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2分)(2010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c用石墨做铅笔芯d用氧气抢救病人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干冰做致冷剂是吸热升华,属于物理变化;b、压缩空气使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状态发生变化也是物理变化;c、石墨做铅笔芯是由于质地软,刻滑能留下痕迹发生物理变化;d、氧气供给呼吸发生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常见的考点8(2分)(2012桂林)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空气能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甘蔗甜,苦瓜苦,是由于构成甘蔗、苦瓜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结冰的水不能流动,是由于水分子运动的速度变慢了,而不是不再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2分)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co2也是有离子构成的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正确,如金刚石、碳60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不正确,因为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但是co2也是由分子构成的;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正确的,获得一个电子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解答:解: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正确,如金刚石、碳60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不正确,因为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选项错误;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但是co2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正确的,获得一个电子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原子的构成、结构示意图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0(2分)(2012苏州)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不供给呼吸;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解答:解:a、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故选项正确;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故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氮气的性质与用途,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本题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1(2分)(2012杭州)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判断;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判断;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理解判断;d、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判断;解答:解: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比较不稳定的气体,故a错误;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如不加,只是反应速率小,故c错误;d、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容器内的压强不能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对催化剂的理解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只有对这些真正的理解,才能正确的解答12(2分)(2014乳山市二模)从下列图片中获取的信息是()a苯分子图象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说明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核、离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观察图片进行分析: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的运动,物质的微观构成等解答:解:a、由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获得:分子之间有间隔;故正确;b、由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的图片,可得物质由原子构成,但却不能得到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信息;故不正确;c、由水受热蒸发的图片,可得知受热时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正确;d、由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可得物质由分子构成;由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的图片,可得物质由原子构成;由nacl晶体模型的图片,可得物质由离子构成;因此,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正确故选:b点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氯化钠等物质由离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其它物质则由分子构成13(2分)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判断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气味判断c、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和产物的颜色、状态判断d、根据氯酸钾分解的产物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为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所以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错误c、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氧化镁,氧化镁是一种白色固体,所以正确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生成氧气”不是对现象的描述,是指出反应产物,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化学反应的主要现象不外乎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有气味物质的生成、气泡产生、沉淀生成、形成烟或雾等,要特别注意几点:烟和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白色和无色的区别,现象和产物的区别等14(2分)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空气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或b或c或d或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支持燃烧的功能;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解答:解: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说明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均会立即熄灭;一氧化碳能够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瓶内的气体会燃烧;空气中含有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不会立即熄灭;因此该瓶气体可能是氮气或二氧化碳,不可能是一氧化碳或空气;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氮气、二氧化碳的不助燃性,比较简单15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a细铁丝b红磷c硫粉d木炭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气体物质解答:解:a、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c、硫粉,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d、木炭,木炭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二氧化碳故选b点评: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而在干燥的空气很难于空气发生反应,在潮湿空气中则较易生锈1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反应c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d凡是氧化反应一定不属于化合反应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化反应强调物质与氧的反应,而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强调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情况,所以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的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b、氧化反应强调物质与氧的反应,而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强调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情况,但氧化反应有时也可能是化合反应,铁丝的燃烧即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c、氧化反应强调物质与氧的反应,而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强调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情况,但氧化反应有时也可能是化合反应,磷的燃烧即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c正确;d、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而氧化反应的特征是物质与氧的反应,两者无必然的联系,所以氧化反应不一定不属于化合反应,如磷的燃烧即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氧化反应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2分)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意: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混入空气,然后结合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答:解: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混入空气;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有水,不妨碍氧气的纯度,不符合题意;b、导管口开始出来的气体是试管内的空气,所以要等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此时收集的氧气纯,不符合题意;c、排水法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不会混入空气,不符合题意;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里面混有空气,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实验现象的正确分析和对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考查,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难度不大18(2分)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b分子大、原子小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d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b、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c、根据分子和原子的特点考虑;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所以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是正确的,故a正确;b、有的物质的原子大于有的物质的分子,有的物质的分子大于有的物质的原子,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b错;c、分子和原子都具有不断运动、体积和质量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的特点,故c错;d、分子和原子都具有不断运动、体积和质量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的特点,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分子和原子的特点,知道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19(2分)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操作错误的是()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制氧气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正确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试管底部不能接触酒精灯的灯芯,故选项说法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0(2分)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子的构成等解答:解:a、由图是可知,在化学变化中氢分子和氧分子变化成了水分子,分子发生了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b、由氢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c、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不正确;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均不会发生,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不一定发生改变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反应类型二填空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21(6分)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一种物质跟氧气反应,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污染空气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奥运会田径比赛场上发令枪响后我们看到升起一股白烟,写出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是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硫跟氧气反应,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污染空气的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的白烟,是令枪被打响后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硫+氧气二氧化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2(5分)有下列物质:氧气;氮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食盐水;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3)属于混合物的是;(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5)属于固体的是;(6)属于纯净物的是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氧气、氮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氖气都属于纯净物解答:解:(1)氮气大约占78%,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答案为:(2)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答案为:(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食盐水是食盐和水的混合物,故答案为:(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故答案为:(5)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故答案为:(6)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氮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氖气都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3(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加热时必须热上石棉网的是,可用来搅拌液体的是(填序号)(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b(填序号)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了解它们的名称以及量筒的使用方法分析填空;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加热时必须热上石棉网的是烧杯,可用来搅拌液体的是玻璃棒;(3)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解答:解:(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加热时必须热上石棉网的是烧杯,可用来搅拌液体的是玻璃棒;(3)对化学实验中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答案:(1)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3)b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各操作的注意事项;对于错误操作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要会进行正确的处理24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时,如图所示做了一个小魔术他们分别把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两棒之间生成一股白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白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该实验说明了微粒的一条基本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和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1)浓盐酸和浓氨水接触生成白烟,是一种新的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故填:化学;(2)因为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而没有接触反应生成了白烟氯化铵,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判断和分子的性质,只有理解这两个概念即可解答25(7分)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1)写出名称 a高锰酸钾 b氧气 c二氧化锰f二氧化碳(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 反应(3)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所以b是氧气,f是二氧化碳,e是木炭,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氧气,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所以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答:解:(1)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所以b是氧气,f是二氧化碳,e是木炭,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氧气,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所以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c是二氧化锰,f是二氧化碳;(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满足分解反应一变多的条件,所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是木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二氧化碳;(2)分解;(3)碳+氧气二氧化碳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6(4分)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1)请填写上表中有关内容:(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氧气+水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填写实验报告题分析: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的现象解答本题解答:解:(1)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剧烈反应,冒出气泡的是双氧水,无现象的是水故选a:水;b:过氧化氢(2)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氧气+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中制取氧气的方法现象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32分)27(17分)结合如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试管;集气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d或e,该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3)能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4)用a高锰酸钾制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停止加热 收集气体 加热 加入药品,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5)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内冒出时,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若a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6)实验室常用上述a实验装置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a(填序号)a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 bal4c3固体和水 cco和h2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解答;(2)根据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属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以及氧气的性质进行解答;(3)根据装置c是向下排空气法进行解答;(4)根据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解答;(5)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性质进行解答;(6)根据装置a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的反应进行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的名称:试管;集气瓶;故填:试管;集气瓶;(2)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属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选用的收集装置还可是e;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填:b;d或e;分解反应;催化;(3)装置c是向下排空气法,所以能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填: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4)制取气体的步骤为在连接好装置的基础上,完成七步:查装定点收离熄,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加热、收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停止加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选用a装置来作为发生装置,注意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所以要在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5)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氧气;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内冒出时,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若a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故填:防止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氧气;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内冒出时,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装置漏气;(6)装置a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实验室常用上述a实验装置制备甲烷,其反应物是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故填: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并且应熟记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难度不大28(2分)(2013大连)如图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到:、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中铁丝没有燃烧(1)为什么中铁丝不能燃烧?(2)分析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的原因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2)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反应更充分解答:解:(1)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铁丝不能燃烧;(2)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反应更充分,因此铁丝燃烧更剧烈故答案为:(1)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2)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反应更充分点评:掌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29(8分)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将实验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虑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都产生气泡,d试管中产生气泡比c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大【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实验、证明:氧化铁的化学性质质量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评价】(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2)若实验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mno2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e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属于糖类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实验结论】(1)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进行解答;(2)根据实验、证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解答;【实验评价】(1)根据二氧化锰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进行解答;(2)根据若实验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进行解答;【实验拓展】根据催化剂的含义进行解答解答:解:【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电气设备维修》试卷1及答案
- 初二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 包头东河中考试卷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资源有哪些
- 新质生产力公考解读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论文
- 媒体视角的新质生产力解读
- 有关元旦晚会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学校老师个人年度教学工作方案怎么写
- 2025年医学信息学技术应用能力检测答案及解析
- 消防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灼鼎咨询】2024年自动驾驶行业知识报告(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NOA)
- 检维修管理制度
- 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
- 教材研讨问题参考答案(课件)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2024年企业现场管理5S培训课件
- 综合测试01 识记默写(高考背诵课内分篇训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 北京导游资格考试外语口试题四
-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 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