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课时作业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课时作业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课时作业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课时作业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提高学习效率,摒弃题海战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基础积累、文本提升、同步拓展、语言运用”四级训练模式为阶梯,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升学生成绩的利器。)外国诗两首课时作业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娇阳(jio) 凝成(nng) 弹起(tn) 欢嚷(rng)b疲倦(jun) 撒下(s) 漂荡( pio) 微漾(yng)c沉浸(jn) 栖息(q) 喧响(xun) 昏晕(yn)d消逝(sh) 树篱(l) 静谧( m) 遐想(xi)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大自然_在梦乡。(2)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_。(3)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_。(4)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_。a.沉寂 晕眩 喧闹 游荡b沉静 昏晕 热闹 飘扬c沉浸 昏晕 喧响 飘荡d沉寂 眩晕 吵闹 飘浮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沉醉:比喻沉浸于某种状态中程度很深。b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幽暗:指环境清幽。c夜莺的歌声沉寂了沉寂:比喻十分寂静,这里是动词,指夜莺的歌声全部停止了。d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4.判断下列各句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1)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 )(2)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3)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 )5.填空。 济慈,_(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叶赛宁,_(国别)诗人,他擅长描绘_的景色。 二、文本提升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6这首诗可以分为两节,请找出标示诗歌层次的两句诗。_7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8诗中写了盛夏勃勃生机的景象和冬天寂寞冷清的景象,这与写蝈蝈和蛐蛐有什么关系?_9概括这首诗的主题。(用诗中的原句回答)_三、语言运用10.仿照蝈蝈与蛐蛐“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或“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的句式,写几句抒情或有哲理的句子。_参考答案1c 2c 3b 4(1)拟人 (2)比喻、拟人 (3)拟人5英国 诗歌 俄罗斯 乡村大自然6(1)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2)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7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8诗中用盛夏勃勃生机的景象烘托了蝈蝈呜叫的悦耳,用冬天寂寞冷清的景象衬托了蛐蛐呜叫的动听。9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10示例一: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花朵在冰雪中消失,隐藏在某个角落,就有一种芳香,在空气中飘荡,那就是寒梅的芬芳啊!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