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内容标准】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一、选择题:(2012江苏南京)4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a吴国b辽代c北宋d元朝(2012广西桂林)4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官渡之战刘备 赤壁之战曹操官渡之战袁绍 赤壁之战孙权abcd(2012湖北襄阳)11.今阿襄阳因文化而立,必将因文化而兴。昔日襄阳因历史悠久,才会有人杰地灵。襄阳的古隆中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曹操 b.刘秀 c.孙权 d.堵葛亮(2012湖北岳阳)2下列历史事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相关联的是a、 漠北之战 b、大泽乡起义 c、赤壁之战 d、雅克萨之战(2012黑龙江齐齐哈尔)3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012黑龙江鸡西)6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012黑龙江龙东)4曹操曾参加和指挥过的战役有(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a b c d(2012广西玉林)3右边的示意图反映的战役是( )da马陵之战 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2012山东菏泽)2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c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将“t”涂黑,错误的在答题卡上将“f”涂黑。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012湖南长沙)30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t(2012云南省)3以下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势示意图的是(北) a(2012山东青岛)4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00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了璨若群星的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在 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城濮之战(2012广西崇左)2在七(一)班的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争先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是a七擒孟获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二、非选择题(2012广西贵港)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汉末年,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孙权、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一带与曹军展开决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材料二1686年,清朝皇帝再次派兵进攻雅克萨,俄军损失惨重。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有改动)请回答:(1)材料一所描述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1分)秦朝末年也有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发生在哪里?(1分)(2)材料二中的“清朝皇帝”是谁?(1分)清朝、元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么,哪个少数民族建立了元朝?(1分)26(1)208年;巨鹿(今河北平乡)(2)康熙帝;蒙古族。【内容标准】(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一、选择题:(2012湖南常德)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c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政权分裂与社会的倒退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 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二、非选择题(2012江苏淮安)28(7分)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8.(1) 南北方劳动人民的长期共同开发;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南方战乱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2)江南河。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唐朝。(3)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2012安徽省)13.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 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改正:【 】隋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改正: 【 】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改正:13、【】(1) 【】(2)改正:长安改洛阳 【】(3)改正:明清改两宋(2012广西桂林)1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3分)(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1分)11(1)丝绸之路的开辟或者张骞通西域(1分)。匈奴(1分)。(2)鲜卑族(1分)。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答出二点即可,2分)。(3)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意思相近即可,1分)。【内容标准】(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一、选择题:(2012江苏南京)5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012江苏连云港)29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c教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2012广东梅州)3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b a.口大量南迁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通西域 d.江南的开发(2012广东汕头)3、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 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c、促进了民族融合 d、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2012广东汕头)5、北魏一朝自孝文帝以后,皇帝逝世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和“孝明帝”。这与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学习汉语c、该穿汉服,与汉人通婚 d、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2012湖南怀化)4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体现这一作用的主要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严惩贪污受贿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2012山东聊城)3.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颁布这一诏令的是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2012山东滨州)2右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拔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c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d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2012广西贵港)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c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和迁都洛阳c建立八股取士制度d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将“t”涂黑,错误的在答题卡上将“f”涂黑。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2内蒙古赤峰)5与下面表格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拔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五胡内迁 d忽必烈二、非选择题(2012江苏徐州)31.(6分)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1分) (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31(1)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官员通婚。(1点1分,共4点4分) (考生如答改汉姓、改用汉姓或姓汉姓,穿汉服、改穿汉服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语或学说汉语,与汉族通婚或与汉族结亲等,也同样1点给l分。考生如答改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拼音课件详细讲解
- 社交网络应用案例分享
- 金融科技创新对传统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影响与未来展望
- “教”计算机处理图片(春夏学期)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挖掘机设备标准租赁合同范本
- 水路维护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妇幼保健院流感防控方案
- 学生宿舍高楼层水压解决方案
- 北京版(一起)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水利工程防汛措施方案
- 无人机应急通信
- 二次装修管理培训课件
- 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 课件 第4、5章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混凝土结构检测与加固
- 混凝土结构-钢筋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译林版九年级上下册英语单词表(含音标)
- 员工工资明细表Excel模板
- 计数型MSA分析表格
- 枢纽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 临床实验中不良事件的管理
-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 炼钢厂电工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