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的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linux操作系统的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linux操作系统的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linux操作系统的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linux操作系统的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报告实习性质: Linux操作系统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通信122 指导教师: 李世鸿、唐红、刘通三号黑体行距:固定值40磅 实习时间:2013年12月16日- 2013年12月21日 实习地点: 四教学楼4112、4212、4312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考核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通信121李世鸿、唐红、刘通实习时间2013年12月16日- 2013年12月21日实习地点四教学楼4112、4212、4312实习名称Linux操作系统实习自我总结为期一周的实训,让我更多的了解到Linux系统中的Vi编辑器、图形界面和命令界面等这一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在Linux系统中的各种命令和编辑。在平时的学习中记知识总是零零散散,通过此次实习知道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自己多次做实验才能把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实训时我们是独自的做Linux操作系统,比起以往的集体实验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实验中遇到困难,也需我们自己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意见实习单位意见并盖章(院内实习由系签署)考核等级目录1实习目的12实习概况12.1实习要求12.2实习时间13实习内容13.1 Linux基础及安装13.1.1 安装Linux的硬件要求13.1.2.计算机硬件的兼容性23.1.3 规划硬盘分区23.1.4 确定安装方式33.2安装33.2.1 通过CD-ROM安装Red Hat Linux 933.3 Linux的启动73.3.1 Linux的启动过程73.4 文本编辑器vi83.4.1 vi编辑器简介83.4.2 vi编辑器的基本操作83.5 图形化模式下操作113.5.1 GNOME桌面环境的使用113.5.2 KDE桌面环境简介123.5.3 KDE桌面环境的使用123.6 常用shell命令练习133.6.1 命令行用户界面shell133.6.2 常用的shell命令143.7 文件系统与管理163.7.1 Linux系统目录163.7.2 管理用户173.8 网络服务193.8.1 Samba简介193.8.2 配置Samba193.9 配置 FTP 服务214实习总结22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电子电路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Linux操作系统是移动通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有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电脑操作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的一门专业课程,这门课的实习有利于培养着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就业能力。通过本次实习,学生应掌握了解如下知识,并获得相关的能力:1. 通过查询资料,解决相应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 通过对网络服务管理。让我们对电脑有更新的了解3. 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能够对Linux操作系统过程有一定的认识;4.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5. 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精神。2实习概况2.1实习要求具体来讲,Linux操作系统课程包括以下实习内容:一 Linux基础与安装二 了解和使用Linux系统三 VI 编辑器的使用四 图形化模式下操作五 常用shell命令练习六 文件系统与管理七 网络服务2.2实习时间2013年12月16日至2013年12月20日3实习内容3.1 Linux基础及安装 3.1.1 安装Linux的硬件要求(1)CPU 最低: Pentium 系列 文本模式: 200MHz Pentium系列或更高 图形化模式: 400MHz Pentium 系列或更高(2)硬盘空间服务器: 最低850MB个人桌面: 1.7GB工作站: 2.1GB定制安装: 最低475MB,全部5.0GB (3)内存文本模式: 至少64MB图形化模式: 至少128MB,推荐192MB3.1.2.计算机硬件的兼容性 1硬件支持收集计算机的硬件配置信息,确认计算机的硬件配置与Linux系统兼容。如果有SCSI适配器,要查清其制造商及型号。如果要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还要查明其PCMCIA芯片型号。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器”和“系统信息”或如HWINFO32等一些专业工具软件来查看硬件配置信息CMOS设置: AntiVirus Disable选项、启动顺序、SATA硬盘的工作模式 Red Hat Linux 9使用自己专用的磁盘空间硬盘必须有足够大的未分区的磁盘空间或可删除现有的分区3.1.3 规划硬盘分区1.硬盘分区的基础知识硬盘分区类型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硬盘分区示意图如下所示:1由于硬盘分区表的原因,硬盘上的分区有如下限制: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总数不超过4个,逻辑分区的个数无此限制.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如果在实际应用中四个分区不够用,可通过建立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中继续划分逻辑分区来增加分区的个数。2 Linux分区的命名规则 例如:分区 /dev/xxyN /dev/: 这个字符串是所有设备文件所在的目录名。两个字母xx: 表明分区所在的硬盘设备类型。第三个字母y: 表明分区在哪个硬盘设备上。第四个为数字N: 表明是第几个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用1到4表示,逻辑分区从5开始编号3.分区的挂载4.在硬盘上建立Linux分区安装Linux最少需要建立两个分区,即Linux native类型的根分区和Linux swap类型的交换分区。 5.在Linux分区建立的文件系统 ext2 ext3 swap3.1.4 确定安装方式目前Red Hat Linux 9常用安装方式有以下几种:光盘安装、硬盘安装、FTP安装、NFS安装、笔记本电脑的PCMCIA安装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Red Hat Linux还提供了无人值守安装(kickstart)方式光盘和硬盘安装属于本地安装,FTP和NFS安装属于网络安装3.2安装3.2.1 通过CD-ROM安装Red Hat Linux 9Red Hat Linux 9在提供图形界面安装方式的同时,仍保留了文本界面安装方式anaconda是Red Hat Linux和Fedora的安装管理程序,提供纯文字模式和GUI模式1.使用光盘引导安装在CMOS中设置光盘启动,然后把Red Hat Linux 9的第一张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启动计算机后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画面按Enter键进入图形界面的安装,安装程序anaconda开始检测硬件,并显示各种检测到的硬件信息(如 CPU型号、内存容量、硬盘和软驱型号等)。2欢迎界面如图所示3. 选择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如图所示4.键盘配置,如图所示5.鼠标配置,如图所示6到最后是安装结束,如图3.3 Linux的启动3.3.1 Linux的启动过程 1BIOS自检 2启动GRUB(或LILO) 3加载Linux Kernel 4执行/sbin/init程序 # inittab This file describes how the INIT process # should set up the system in a certain run-level. #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1 - Single user mode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 do not have networking) # 3 - Full multiuser mode # 4 - unused # 5 - X11 #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id:5:initdefault: si:sysinit:/etc/rc.d/rc.sysinit3.4 文本编辑器vi3.4.1 vi编辑器简介3.4.2 vi编辑器的基本操作1vi的启动 vi 文件名 vi启动之后进入命令模式 如图: 2vi的退出 在命令模式下,连按两次大写字母Z,vi保存该文件后退出; 在末行模式下,输入:q退出vi。 使用:q!命令(quit)不存盘退出; 使用:w命令(write)先存盘,再使用:q命令退出; 使用:wq命令先存盘再退出; 使用:x命令先存盘再退出; 输入:w命令或 “:w 文件名”以原名或指定文件名保存文件; 如图:3vi中的行号 :set number (可简单输入为:se nu) :set nonumber (可简单输入为:se nonu) 如图4.移动光标 PC键盘上的四个光标方向键 命令模式,用h、j、k、l进行光标的左、下、上、右移动 nG:使光标直接跳转到指定行,n为行号 5编辑命令 删除与粘贴 ndw:删除光标处开始的n个单词(word),后面的内容会移上来填补空缺; nd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开始的n行内容,删除后下面的行会移上来填补空缺; d$:删除光标到行尾的内容,等价于D命令; d0:删除光标到行首的内容,d与之类似; dG:删除当前行至文件尾的内容; 在光标处按p则从该位置之后粘贴缓冲区中的内容; 复制与粘贴 y命令会把指定的文本复制到缓冲区中,然后用p或P命令来粘贴该文本。 nyw:复制从光标处开始的n个单词(word)。 nyy:复制当前光标所在行开始的n行内容。 重复执行、撤消与恢复 .(点):重复执行上一个命令,除了u命令和CTRL+R以及以冒号开头的末行命令; u:表示undo,撤消上一次的操作,nu撤消上n次的操作 6可视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v进入可视模式,在屏幕的最下方状态行显示“VISUAL” ;按V进入可视行模式,显示“VISUAL LINE”;按Ctrl+V进入可视块模式,显示“VISUAL BLOCK3.5 图形化模式下操作3.5.1 GNOME桌面环境的使用GNOME 主要包含了面板(用来启动程序和显示系统目前的工作状态)、桌面(应用程序和资料放置的地方)以及一系列的标准桌面工具和应用程序GNOME 的桌面环境主要的组成部分有:面板、菜单和窗口, 如图所示。 1.面板 面板是横贯屏幕底部的长条 它包含了便于使用系统的图 标和应用程序图标。 (1)主菜单 (2)程序启动器 (3)工作区切换器 (4)任务条 2.菜单 菜单是启动应用程序最常见的方法,它的使用方法和含义与Windows系统中的一致,通过菜单可以执行所有的桌面操作。 3.窗口 窗口是程序运行的表现形式,使用者可以通过窗口了解程序的运行状态,在Linux中窗口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与Windows系统中的基本一致3.5.2 KDE桌面环境简介 KDE()是K Desktop Environment(K桌面环境)的缩写,是一个“用于UNIX工作站上的强大的图形工作环境”,它包含了大量的应用程序,很多为KDE环境开发的应用程序文件名都以“K”开头。 KDE内置了一个文件管理与Web浏览合一的浏览器Konqueror。KDE完全免费,提供源程序,容易安装,几乎所有的Linux发布版都包括KDE桌面环境。 KDE中国网站:http:// KDE界面类似于Windows环境3.5.3 KDE桌面环境的使用 1.KDE桌面环境的启动 2. KDE桌面环境的组成及使用 (1)桌面 位于桌面上的图标可以是文件、文件夹、设备链接或程序启动器图标等。双击一个图标来打开与其相应的资源。 常用的桌面操作如下: 配置桌面 设置屏幕的分辨率(2)面板 在桌面底部的长条是面板(Panel),如图所示3.6 常用shell命令练习3.6.1 命令行用户界面shell命令行界面是Linux系统下最简单也是功能最强的用户界面。 1shell简介 shell是系统命令行(字符)方式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是用户和内核之间的接口程序,它接收、解释用户输入的命令并把它送入内核去执行。 内部命令与外部命令: shell拥有自己内建的shell命令集如cd ,help列出内部命令 存在于文件系统中某个目录下的单独的程序,如cp和rm 命令执行机制 2. Shell种类 Bourne Shell(sh)、C Shell(csh)、Korn Shell(ksh)和Bourne Again Shell(bash)等 bash 是一个为GNU项目编写的Unix shell,是大多数Linux系统(包括红帽、红旗)的默认Shell bash用“”表示普通用户,用“#”表示root帐号的提示符 3bash 是大多数Linux系统默认的Shell程序,它有以下特点: “Tab”键补全命令或文件/目录名 通配符 历史命令 别名命令 输入/输出重定向 例如:输入重定向: at dir.txt 本命令将ls命令的输出保存为文件“dir.txt”。 输出附加重定向: ls dir.txt 管道 例如:rpm -qa|grep tool 提示符 作业控制 :Ctrl+Z组合键,bg命令,fg命令4使用命令 bash命令都具有相同的命令格式: 命令名选项参数1参数2 (1)命令名由小写的英文字母构成 (2)其中方括号括起来的部分表明该项是可省略的 (3)选项是对命令的特别定义,以“-”开始,多个选项可用一个“-”连起来 (4)参数提供命令运行的信息或者是命令执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文件名 (5)默认情况下,命令从标准输入(即键盘)上接收数据,输出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即显示器)上 (6)Linux操作系统的联机帮助对每个命令都做了说明 5 输入命令 (1)输入要执行的命令后,必须按Enter键确认 (2)bash区分命令的大小写 (3) “Command not Found” 信息(4)行尾输入“”字符后按Enter键,()作为续行提示符 (5)在命令与选项和参数之间要用空格或制表符隔开3.6.2 常用的shell命令 1. who、whoami、w命令 who、whoami、w命令执行结果 如图: 2. echo命令 功能:在屏幕上显示命令行中所给出的字符串STRING。 格式:echo-n STRING 说明:本命令常用于Shell脚本中,用于输出提示信息 3dmesg命令 功能:显示内核引导时的状态信息,对于内核引导出现故障时查找问题十分有用。 4date命令 功能:用于在屏幕上显示或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格式:date选项格式控制字符串 说明:如果没有选项和参数,将直接显示系统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如果指定显示日期的格式,将按照指定的格式显示5Cal命令 功能:显示指定年月的月历。 格式:cal月年 6. clear命令 功能:清除屏幕上的信息。 说明:类似于DOS中的cls清屏命令 7help命令 功能:用于查看Linux内部命令的帮助。 格式: help 内部命令 例如:(1)help 输出全部内部命令。 (2)help alias 输出alias内部命令的帮助信息。说明:“whatis 命令”命令可以显示命令的简要帮助信息,并能显示命令是否为内部命令。此外,“命令 -help” 命令也可以显示命令的简要帮助信息。如“ls -help”执行结果如图所示3.7 文件系统与管理3.7.1 Linux系统目录 1.树型目录结构 Linux文件系统目录结构 如图:2.重要目录介绍 /home:普通用户的主目录 /root:root用户的主目录 /bin: 存放供所有用户使用的完成基本维护任务的命令 /dev: 存放所有的系统设备文件 /etc: 杂项目录,存放系统和应用软件的配置文件 /mnt: 系统预设的用于装载外部设备的挂接点 /lib: 存放系统最基本的共享链接库和内核模块 sbin: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命令 usr: 存放程序的目录,如命令、帮助文件等 /boot:存放系统启动时所需的文件,包括GRUB或LILO tmp:存放系统和所有用户临时文件的目录 /var:存放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文件 /lost+found:存放系统产生的文件碎片 /proc:一个特殊的目录 /proc目录并不是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的目录,而只存在内存当中,通过它可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 它以文件系统的方式为访问系统内核数据的操作提供接口,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通过/proc得到系统的信息,并可以改变内核的某些参数。 比如,要屏蔽主机对用户所发ping命令的响应: echo 1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3 Linux文件类型 在Linux中,文件按性质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普通文件、目录文件和设备文件。 普通文件用于存放程序或数据,它又分为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在Linux系统中,目录以文件形式存放,即目录文件。 Linux沿用了UNIX系统的传统习惯,把每一个设备都映射成为一个文件,可以普通文件一样处理 与Windows系统类似,Linux系统也支持用“.扩展名”来标识文件的类型,以方便管理。 下面列出了常见的一些文件扩展名和它们的含义: .conf 配置文件 .rpm Red Hat的软件包文件 .au 音频文件 .gif GIF格式的图像文件 .jpg JPEG图像文件 .png PNG便携式网络图像文件 .html/htm HTML网页文件 .ps PostScript文件,用于排版输出 .txt 文本文件 .wav 音频文件 .c c语言源程序文件 .cpp c+ 程序语言的源代码文件 .h 头文件 .o 编译生成的目标文件 .pl Perl脚本文件 .so 库文件 3.7.2 管理用户 1.添加用户账号 超级用户root可以通过在系统提示符下运行useradd或adduser命令来创建用户账号。 在RHL9系统中,adduser命令是指向useradd命令的符号链接(相当于快捷方式),然后必须为新账号设置密码。 (1)useradd命令 命令格式为: #useradd 可选参数 用户名(2)passwd命令 用useradd命令创建新用户后,利用passwd命令来为新账号设置密码,其命令格式为: passwd用户名 root用户使用useradd命令创建新用户账号后,在没有为该用户设置密码前,无法使用该用户账号登录系统。 用“passwd 用户名”为其设置密码,也可以用“passwd uf 用户名”或“passwd d用户名”设置其密码为空即没有密码。 只有root用户有权限为其他用户设置密码。普通用户只能使用没有任何参数的passwd命令来更改自己的密码。 用户修改自己密码时,系统会向用户询问原来的密码,验证通过后才可以输入新密码。 2删除用户账号 格式为: userdel -r 用户名 命令中参数 -r表示在删除账号的同时,将用户主目录整体以及用户的邮箱(/var/spool/mail目录中的与用户名相同的文件)同时删除。若不加选项 -r,则表示只删除用户账号而保留其主目录和邮箱。-r参数不会自动删除该用户在系统其它目录中所拥有的文件。 该用户当前已经登录进入系统就无法执行删除操作,此时可以加上-f参数表示强制操作(force):userdel -rf 用户名 3锁定用户账号 使用passwd命令锁定(lock)用户账号。 命令格式为:# passwd -l 用户名。 在/etc/shadow中该用户的passwd域第一个字符前加2个!号。 当需要为该用户解锁(unlock)时,执行命令: # passwd -u 用户名 如果用户原来没有密码,则必须加上-f参数表示强制操作(force): # passwd -uf 用户名 4修改用户属性 (1)usermod命令 格式: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功能:改变用户的属性。 参数选项: 与useradd命令的参数选项相同。需要说明的参数: -d dir:改变用户的主目录(2)chage命令 格式:chage M 天数 用户名 功能:修改用户密码的最多有效天数。 说明:密码保持有效的最多天数,即多少天后用户必须修改密码。此设置增强了密码的时效性,也就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3)chsh 命令 格式:chsh 用户名 功能:修改用户的登录Shell设置。 说明:如果用户的默认登录Shell不合适,可以把它改成任何已经加入到/etc/Shells文件中的Shell。 使用chsh命令时,指定的Shell一定要在/etc/Shells中存在,否则会导致用户无法登录。也可以使用usermod命令来改变用户的登录Shell设置。 3.8 网络服务3.8.1 Samba简介 共享Linux的文件系统。 支持Windows客户机通过网上邻居浏览网络。 支持WINS名字服务器解析及浏览。 提供SMB客户功能,在Linux下用类FTP方式访问Windows资源(包括使用Windows下的文件及打印机)。 共享安装在Samba服务器上的打印机。 提供一个命令行工具,对Windows NT服务器和Samba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 3.8.2 配置Samba 1.安装Samba 可以用下面命令查看系统中是否已安装Samba。 # rpm -qa|grep samba 下面信息说明已经安装了 Samba,若没有信息,则表明没有安装。 samba -swat -2.2.7a -7.9.0 samba -2.2.7a -7.9.0 Red Hat -config -samba -1.0.4 -1 smaba -common -2.2.7a -7.9.0 samba -client -2.2.7a -7.9.0 Red Hat Linux 9的安装光盘中提供了 Samba服务器的RPM包,包括: 1. samba: Samba 服务器端软件。 2. samba -client: Samba 客户端软件。 3. samba -common: Samba服务器和客户端都需要的文件。 4. samba -swat: Samba的Web配置工具。 5. Red Hat -config -samba: Samba 的GUI配置工具。2. Samba服务器的启动Shell下的命令方式 在Shell提示符下,键入如下命令: # /etc/rc.d/init.d/smb start /表示启动Samba# /etc/rc.d/init.d/smb stop /表示停止Samba # /etc/rc.d/init.d/smb restart /表示重新启动Samba图形方式 在桌面环境下,选择 “主菜单” “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服务” 命令,打开“服务配置”窗口,如图所示 5.同机下Linux分区和Windows分区资源互访 在Linux系统下,查看Windows分区中的文件 若要查看分区,用下面的命令: # fdisk -l 若要访问文件,首先在Linux中创建一个目录: # mkdir /mnt/windows 然后利用下面命令将Windows的分区挂载到系统中: # mount -t auto /dev/had1/mnt/windows 其中 -t auto可以省略,hda1表示Windows的分区。 我们在Linux中找到目录windows,打开就可以看到Windows分区中的内容了。 3.9 配置 FTP 服务1.安装vsftp服务器 可以在Shell字符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