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考试范围:必修一、二 适用班级:高三学年)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引文能够反映出井田制实质的是 ()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2.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3. 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 a b c d4.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5.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土地制度是( )a.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b. 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c. 皇室土地所有制 d. 国家所有制6.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a. 农具和酒器 b. 礼器和兵器 c. 礼器和农具 d. 兵器和农具7. 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 官营手工业 b. 私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 d. 外商企业 8.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 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 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c. 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 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9.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受阻,其原因包括( )封建经济基础十分顽固 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旧的经济观念的巨大影响 社会上缺乏破产的劳动力a. b. c. d. 10.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b. 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黄金c. 西欧人向外传播天主教的推动d. 原有商路中断11. 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种。英国获得这些文物的主要方式是( )a. 殖民掠夺方式 b. 和平购买方式 c. 仿真复制方式 d. 高价拍卖方式12.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 )a. 棉纺织业 b. 冶金业 c. 铁路运输业 d. 采矿业13. 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企业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 a.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 大企业主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c. 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d. 美国政府腐败无能14.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 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 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 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 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5.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以下各项中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办轮船招商局c. 创办北洋水师 d. 创办京师同文馆16.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 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17.“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质量好于丝织品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d.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18. 观察下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时的原因是( )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 b.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掠夺c. 辛亥革命后,清帝被推翻 d.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修订新约19.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表明(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变为行动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 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a. b. c. d. 20.明清重农抑商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b.增强了明清时期的国力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 d.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落后21.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凡置产业,自当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的后果是 ()a.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b.农民购买力低下,缩小商品销售市场c.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d.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22.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发展起的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 ()a.资产阶级人数增加 b.雇佣劳动力增加c.封建贵族地位衰落 d.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23.欧洲殖民者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的灾难不包括 ()a.欧洲文化生活方式在当地传播 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c.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几乎灭绝 d.巨额财富被掠夺24.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当时的英国广泛使用蒸汽机 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 b. c. d.25.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了各类手工纺织品。其中最能体现经济发展趋势的是 ()a.英国的机车制造技术 b.中国的手工纺织工艺c.美国机电生产技术 d.德国军工技术26.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 企业数量表项目民族企业官办企业外商企业企业数量(家)300311931资金少 数量少 技术力量薄弱 依赖外国资本主义a. b. c. d.27.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c.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28.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a.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进行排挤和打击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29.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纸、电影的共同作用不包括 ()a.及时传播时事信息 b.高度互动,信息反馈及时c.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 d.开阔了人们的视野30.近代,中国的广大内陆地区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等原始工具运输载客,而不用轮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的影响程度不同 b.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同c.地理环境不同 d.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3分)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伟大事件之一,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辛亥革命离五四运动只有七年多,中间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便没有五四运动,便没有以后历史的发展。这不是过甚其词的夸张,而是历史前进必经的阶梯。一一缅怀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材料二:2011年,全国政协将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活动就是举行纪念大会,还要拍摄专题的文献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行纪念邮票、纪念币,也将积极支持两岸同胞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武汉市也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为契机发展城建,仅仅最近两年政府投入建设资金就超过1000亿元。首义文化区、辛亥革命博物馆、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工程、辛亥百年庆典道路等,都将在今年9月份以前完工。一全国政协网(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的一件史实加以说明。(9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历史意义。(4分)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得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1)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三所属的政治派别,并说明其主张的相同之处。(4分)(2)指出材料二所属的政治派别,并说明与材料三主张的相似点。(4分)(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两位先生”的含义,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7分) 33.(12分)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诗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4分)诗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1928 秋)(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诗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 长征(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2分) 诗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4分)哈32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非选择题31(1)9分(2)4分32.(1)4分(2)4分(3)7分33.(1)4分(2)2分(3)2分(4)4分哈32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范围:必修一 、二 适用班级:高三学年 出题人:胡继英 审题人:何应会、段春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bacbabbbda11121314151617181920aabdbcdbbc21222324252627282930cdabcbaabd二、非选择题32.(1)派别:分别是洋务派、维新派。(2分) 共同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2分)(2)派别: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 相似点: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2分)(3)“两位先生”分别指民主与科学。(4分) 历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