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讲座资料简单稿.doc_第1页
寓言讲座资料简单稿.doc_第2页
寓言讲座资料简单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寓言讲座资料不知道跟我年龄相仿的老师是不是有同感:我们小时候看得最多的只是连环画和故事会,也只几本而已。现在的孩子很幸福,都是在听童谣、读故事中长大的,所以对童话、寓言故事并不陌生。但我们老师外出听课或者研讨活动涉及寓言主题教学的还是很少,所以今天的活动是全新的。当我接到盛老师的任务之后也是诚惶诚恐,但是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于是借这个机会慢慢地靠近它,逐渐地了解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今天的发言只是与大家交流我对寓言及寓言教学的一点想法和实践心得,权当抛砖引玉。今天我们主要聊四个话题。(课件)“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在先秦文学尤其是诸子散文中,寓言故事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诸子中,庄子的文章堪称独树一帜. (借助他人他物的言论来说理,言在此而意在彼)根据以上的说法,寓言是什么就显而易见了。说得通俗一点,寓言就是作者另有寄托的故事。寓言具有双重结构:表面上讲一个故事,即“寓体”,但故事里往往寄托着特殊的意义,即“寓意”。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但生命力很强。正如著名翻译家叶君健所说,一则寓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从童年到老年。寓言故事往往具有夸张性,情节出人意外,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举例买椟还珠里那个买珠宝的人真是傻到极点了。寓言取材广泛,中国寓言以人物为主,国外寓言以动物为主。伊索寓言中狐狸、狼、老虎、狮子的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点。有些从正面宣扬真善美,比如纪昌学射愚公移山等。大部分从反面告诉人们不应该怎么做,具有讽刺意味。比如守株待兔扁鹊治病等。儿童阅读寓言,审丑和审美应当相结合,并且以审美为最终目的,化丑为美,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寓言常用比喻、夸张、拟人、反复等文学手法,具有鲜明的形象,容易感染读者,有利于引发学生展开想象。举例刻舟求剑既描写了楚人刚愎自用、无药可救的个性,也是对墨守成规类型者的讽刺。因为逼真,所以觉得真实;因为传神,所以让读者心领神会。举例掩耳盗铃告诉不能自欺欺人;智子疑邻告诉我们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狐狸和葡萄寓意是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自己利益的损失而欺骗别人。等,寓意明白如画。中国古代寓言: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它和神话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注重从故事中说理。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邯郸学步”、“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伊索寓言: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富有童趣,这些小故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龟兔赛跑、狼来了等。寓言本身所具有的美育价值、认知价值、德育价值、多元文化教育价值,使得其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各种版本收录了将近60则,人教版分布在5册共八则,苏教版分布在 三册共七则 ,北师大版分布在5册,计9则。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以中国寓言为主,外国寓言比重较小,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小学教科书对寓言作品艺术品质的吸收、消融、转化主要表现在先秦文言文寓言改编的白话寓言上.两个版本的两篇白话文各具特色:语言:人教版的语言符合那个时代特有的语言心理和儿童心理,更倾向于口语化;而北师大版的用语更有现代气息,文学色彩浓一些。寓意表达:人教版的没有直接的说理,而是通过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北师大版直接揭示。1.品读语言。在寓言教学中,应当以文本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利用寓言人物鲜明、适合朗读的特点让学生尽情朗读,加深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寓意。举例亡羊补牢品读人物的语言,感受形象。2.复述故事。对寓言来说,复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学生复述课文就是在讲故事,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就是理解课文、想象情境、参与创造的过程,也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八则寓言中四则都要求讲故事,可见,讲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探究兴趣,也是寓言教学的语言训练重点。复述故事的方式很多,如据图配音,复述寓言;角色体验,复述寓言;情境表演,复述故事均可以。3.感悟寓意。对于学生而言,寓意的感知难度不大,但要学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还是有困难的。除明显揭示的寓意在文中找得到之外,若学生自己概括则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引导、发现、感悟。不过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发现和感悟,体现生本理念。4.拓展训练。落实年段目标是阅读教学研讨的重点,它包括落实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等等,关键点在于把握所上的语文课应该是那个年段的,是符合那类课型的,是符合那种文体特点的。我校董翱老师在执教扁鹊治病时,从四年级下册的学生实际出发,从寓言类文本教学的课型及扁鹊治病的具体内容出发,进行符合那个年段、那类课型、那种文体特点的语文阅读设计与教学。运用文本语言,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得意”固然是寓言教学的重中之重,但若不建在“得言”的基础上,便成了“空中楼阁”。寓言故事虽然接近白描式,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惟妙惟肖,无疑,这是语言的功劳。所以,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形象,必须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词句进行品味揣摩。第二位教师教学中能站在语文的角度,品味语言的特色,紧扣故事中的语言来进行教学。主要关注了“朋友,你错了。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指导学生通过表情朗读入情入境,充分体会青蛙的见识短浅又自以为是。这样引导学生概括寓意水到渠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才能得法?比如同是执教伊索寓言一课,一位老师两次上课的思路大为不同。因本课的三则寓言大同小异,都是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第一次上这课就按照感知大意感受形象感悟寓意的思路,按部就班地教学。第二次上这课她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关注学生的言语表达,引导学会学习寓言的方法(包括读法、写法)。教师带领学生不仅作了横向比较,将文中的三则寓言对比研究,自主感悟。还将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做纵向比较,逐步认识到寓言的文体特点(特点一寓言都比较短小,但说明的道理都比较深刻;特点二通过塑造反面形象告诫我们正确的道理。)这是一种具有整体意识的学习观,就是在学习这类文体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语文能力,“授之以渔”地教,“触类旁通”地学。又如:盛老师执教的寓言三个忠告,将听、说、读、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言意兼容,引领学生走向言语智慧的通途。生1:我觉得它有些奸诈,它敢设计骗国王。我觉得八哥遇到问题很镇静。 师:大家看:一个同学给八哥一个贬义词,一个同学给八哥褒义词,没关系!同学们你觉得八哥是怎么一个形象?尽情地说。生3:我觉得八哥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形象,因为它不小心跌入国王的怀里,还能用自己的智慧从国王的手里逃出来,这更能显现出它的聪明。生4:我觉得八哥很勇敢,因为国王的地位很高的,它还敢说国王。这里的拓展包括课外寓言故事、寓意深化和故事人物比较的拓展。寓言教学当然需要拓展,但这必须建立在学好当下文本的基础上,否则会是本末倒置。而且拓展也必须做到适度和有效,而不是为了拓展而拓展。拓展伊索寓言故事里,你印象深刻的主人公是谁?简单说说理由。学生一般都说狡猾的狐狸,善良的小羊,勇猛的狮子(课件)生狐狸和狮子中的狐狸很勇敢,它一步步接近狮子,认识狮子。生:狐狸和狮子中的狐狸敢于尝试,面对困难,没有退缩,最后消除了内心的恐惧。小结:读伊索寓言要学会品析形象,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主人公。适度拓展,引导学生突破认识屏障,准确地理解故事形象。因为拓展的文字材料是适量的、而且寓意拓展的深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所以对中高年级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是有意义的,但如果这样的要求对二年级来说就是太苛刻了。联系生活的拓展也要根据文本,有的适合,有的未必。像纪昌学射可以联系生活拓展,矛和盾中可以设计:生活中有许多矛盾的事情,回忆一下,你看到过吗?而扁鹊治病就不大适合,拓展可以结合寓意相同类型的文章小虫和大船。 适度的拓展是有效的,否则就变成了“无度”。拓展训练之中的思辨应该是主动探究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走向多元的空间,在尊重与互动的前提下还应该把握思辨的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在寓言教学中,因片面理解课程标准中的“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和体验”的要求,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就会出现审美与审丑倒置或者造成寓意理解的偏离轨道。有一位老师在执教酸的和甜的时老师问了: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硬说什么意思? 有的学生说“偏要这样说,因为嫉妒能吃到葡萄的人,所以硬说葡萄是酸的”接着老师问了第二个问题:那小猴子为什么能吃到呢?学生说到“他很顽皮,不听别人的劝告。”老师这时肯定了学生,你觉得可取吗?很明显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学生所说的不是该寓言承载的信息。学生的多元理解就产生偏差,老师应该“拨乱反正”,引导学生思辨:猴子吃到葡萄的原因应该是不偏听不偏信,敢于亲自尝试。师:同学们!看来这场辩论赛辩下去是没止境的。好!经过刚才我们的辩论和讨论,谁改变了对八哥原来的看法,请举手!)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