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海南省三亚实验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注意:把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栏中)1下列属于种群层次的是()a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b一个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上的全部生物c一个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d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2下列各项叙述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b一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c一个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d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的总数3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a125只/公顷b100只/公顷c75只/公顷d50只/公顷4下列是四位同学在进行生态调查时所画的四条食物链(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其中最准确的是()a昆虫青蛙蛇b果树害虫食虫鸟c果树害虫食虫鸟d水果树害虫食虫鸟5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6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a水源和土壤b细菌和真菌c各种动植物d有害的生物7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年龄组成b性别比例c水平结构d出生率10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1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12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依次是()a光照、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温度、食物1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1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15白蚁的消化道中生活着多鞭毛虫,能分泌一种酶来消化白蚁的食物,若杀死这种原生动物白蚁就会饿死,而多鞭毛虫离开白蚁的消化道也不能生存白蚁与多鞭毛虫的关系是()a种内互助b寄生c互利共生d捕食16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18下列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b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19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的消费者所获得能量分别为()a0.8%和0.16%b4%和0.8%c4%和1.6%d20%和4%20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通过何方式实现?()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21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只有2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5.8107kj22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a1kgb10kgc125kgd1000kg23下列有关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没有信息传递,生物仍可正常生存d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4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有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25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假如鹰的食物来自兔子,来自老鼠,其余来自蛇,那么鹰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植物()a4600gb900gc800gd5600g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图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则羊属于属于自养生物是(填图中序号)(2)从图中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4)生态系统成分中除了上述图解中的成分外,还包括27如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1)判断ac 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b,c(2)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3)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28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过程表示,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2)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3)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kj29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1)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a、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2)如果这条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如果出现恶性污染事件,则会导致绝大多数水生动植物死亡,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一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遭到破坏30图1是某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e表示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4分别表示蜗牛、杂食性小鸟、鼠、野兔同化的能量请回答:(1)草属于生产者,蜗牛、野兔等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括(2)鼠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的形式散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属于消费者,蜗牛与野兔的种间关系为(4)此地曾经发生火灾导致动植物大量死亡,后来由于环境适宜,又变得生机勃勃,这种演替属于(5)调查人员随机设置样方调查蜗牛的种群密度,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如图2,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记为个调查该地区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2015-2016学年海南省三亚实验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注意:把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栏中)1下列属于种群层次的是()a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b一个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上的全部生物c一个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d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考点】种群的特征【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解答】解:a、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b、一个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上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层次,b错误;c、一个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c错误;d、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是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属于一个种群,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命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能够确定泰山上的五针松为生命系统层次中的种群层次,属于简单题2下列各项叙述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b一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c一个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d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的总数【考点】种群的特征【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是种群结构最基本的参数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种群密度越高【解答】解: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b、一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称为种群密度,b正确;c、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而不是一个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c错误;d、一个池塘内各种鱼的总数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能称为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3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a125只/公顷b100只/公顷c75只/公顷d50只/公顷【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根据重捕取样中的标记比例和样方总数中的标记比例相等,因此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解答】解: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公式为: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故该种鼠的总数=25(30+10)10=100(只),由于调查范围是1公顷,故密度为100只/公顷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标记重捕法的计算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需要注意第二次捕获数量包括未标志和标志的鼠4下列是四位同学在进行生态调查时所画的四条食物链(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其中最准确的是()a昆虫青蛙蛇b果树害虫食虫鸟c果树害虫食虫鸟d水果树害虫食虫鸟【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食物链的书写原则:起点是生产者,指向捕食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解答】解:a、没有生产者,a错误;b、有生产者、消费者和最高营养级,指向捕食者,b正确;c、的方向指反,c错误;d、水果和树都是属于生产者成分,d错误;故选:b【点评】解题关键就是理解食物链的书写原则和分析生物间的关系5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本题是对种群的特征、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种群的特征、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种群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内容,a正确;b、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b正确;c、在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c错误;d、由c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c【点评】对种群的特征、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的综合性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6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a水源和土壤b细菌和真菌c各种动植物d有害的生物【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概念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解答】解:abcd、森林生物群落包括这个森林中的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包括无机环境,如阳光、空气、水源和土壤等,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7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解答】解:a、围湖造田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破坏了生态平衡,故a正确;b、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群落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变化,故b正确;c、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的速度快,故c正确;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相对简单,直接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成分组成,a错误;b、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b正确;c、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要比草原生态系统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c正确;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年龄组成b性别比例c水平结构d出生率【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abcd、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0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解: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a正确;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正确;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正确;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能影响环境,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一些生物现象11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考点】种间关系【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1、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2、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有时相反,有时平行3、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解答】解: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中等题12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依次是()a光照、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温度、食物【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有关【解答】解:引起森林群落中国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食物,因为光照影响植物的分布和分层,为动物则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不同层次的植物为不同的动物提供食物因而动物因食性的不同而分层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进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识记群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群落的垂直结构的理解1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解答】解:a、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a正确;b、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正确;d、看家狗外出时撒的尿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中信息的种类,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考点】种间关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由b最后消失,而a逐渐到达最值,可知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解答】解:a、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与图不符合,故a错误;b、由图可以看出,a、b两种群刚开始个体数均迅速增长,但由于食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两者发生竞争,最终导致b种群死亡因此,这两个种群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但竞争的程度应该是由弱到强,故b错误;c、再分析a种群整体的曲线较长,不难发现:a种群的增长呈“s”型,这是在有限环境中受自身种群密度制约的结果,故c正确;d、b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小,不为j型增长,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与生物的种间关系和种群数量等相关知识,立意比较新,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15白蚁的消化道中生活着多鞭毛虫,能分泌一种酶来消化白蚁的食物,若杀死这种原生动物白蚁就会饿死,而多鞭毛虫离开白蚁的消化道也不能生存白蚁与多鞭毛虫的关系是()a种内互助b寄生c互利共生d捕食【考点】种间关系【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白蚁的消化道中生活着多鞭毛虫,能分泌一种酶来消化白蚁的食物,若杀死这种原生动物,白蚁就会饿死,而多鞭毛虫离开白蚁的消化道也不能生存”,说明白蚁和多鞭毛虫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阅读题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6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8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在一段时间内,由食物链可知: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丙丁甲乙中,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解答】解:a、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a错误; b、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b错误;c、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c错误; d、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食物链的变动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分析题图食物网可知,该食物网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处于食物网顶端的生物是鹰、狼和云豹,共有6条食物链,其中野兔、鹿及昆虫处于第二营养级,均为初级消费者,狼和云豹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解答】解:a、该食物网是食物链共有6条,a错误;b、野兔、鹿及昆虫处于第二营养级,为初级消费者,b正确;c、狼和云豹处于不同的食物链上,二者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c正确;d、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鹰处于第四营养级,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食物网和食物链的分析方法,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及对生物富集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8下列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b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考点】群落的演替【专题】对比分析法;种群和群落【分析】演替指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解答】解:a、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岩属于初生裸地,后来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b、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c、冰川泥上发生初生演替,c错误;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包括群落演替的概念、实例和特点,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群落演替的特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19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的消费者所获得能量分别为()a0.8%和0.16%b4%和0.8%c4%和1.6%d20%和4%【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有关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解答】解: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1)第三营养级的消费者所获得能量为100%20%20%=4%;(2)第四营养级的消费者所获得能量为100%20%20%20%=0.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及能量传递效率,掌握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0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通过何方式实现?()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有关“碳循环”,考生可以从以下一方面把握: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6、温室效应:(1)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学染料的燃烧;植被面积减少等;(2)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作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供植树造林【解答】解: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可见,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现的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要求考生识记碳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及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21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只有2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5.8107kj【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模式图;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共包括3条食物链,即cba,cea,cd;各营养级中,a为最高营养级,一般情况下,生物个体数量最少;有机磷农药可随着食物链富集,因此受害最严重的是a;食物链最长,传递效率最低时,a从c中获得能量的最少【解答】解:a、图中共包括3条食物链,即cba,cea,cd,a错误;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a为最高营养级,一般情况下,生物个体数量最少,b错误;c、有机磷农药可随着食物链富集,a为最高营养级,因此受害最严重的是a,c正确;d、食物链最长,传递效率最低时,a从c中获得能量的最少,即以10%的传递效率从cba计算,c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最少量是5.810910%=5.8108kj,减去d含有的能量,b、c可得到的最少量为4.5108kj,由此a能得到的最少量是4.510810%=4.5107kj,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2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a1kgb10kgc125kgd1000kg【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由于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时,其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最值时要把握能量传递效率和食物链的长短:(1)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2)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解答】解:根据食物链“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选用能量传递效率20%,则鲸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1kg20%20%20%=125k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计算能量,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需最多能量则按10%计算;需最少能量则按20%计算23下列有关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没有信息传递,生物仍可正常生存d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解答】解:a、信息传递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a正确;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c、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c错误;d、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只有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4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有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行为信息:也是借光、声及化学物质等信息传递,同类生物相迁时常表现各种有趣的行为信息传递如草原上的鸟,当出现敌情时,雄鸟急速起飞,扇动两翅,给雌鸟发出警报物理信息:以物理因素引起生物之间感应作用的一类信息如光信息、声信息、接触信息等化学信息: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一些物质,如酶、维生素、生长素、抗生素、性引诱剂和促老激素等,经外分泌或挥发作用散发出来,被其它生物所接受而传递【解答】解:萤火虫通过闪光物理信息来识别同伴;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行为信息为雌鸟发出信号;植物根系有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化学信息,经过分析可知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的作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能准确判断图中三个事例中信息的种类,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5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假如鹰的食物来自兔子,来自老鼠,其余来自蛇,那么鹰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植物()a4600gb900gc800gd5600g【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解答】解: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需最多能量应按10%计算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于兔子,来自于鼠,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根据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10%10%=800g;根据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10%10%=800g;根据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10%10%10%=4000g综合以上可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800+800+4000=5600g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食物网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能根据“至少”一词判断出按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再根据题中数据进行计算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图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则羊属于属于自养生物是(填图中序号)(2)从图中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有机物,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4)生态系统成分中除了上述图解中的成分外,还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示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图解,其中是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解答】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是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羊属于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即属于图中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2)从图中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有机物,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4)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故答案为:(1)(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有机物 co2(4)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的特点;识记物质循环过程的形式;能够判断图中编号的营养级27如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1)判断ac 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b,c(2)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3)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稳定【考点】种间关系【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1、三种坐标曲线图:图表示捕食关系: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有时相反,有时平行,两曲线是“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代表捕食关系图表示竞争关系: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两曲线是“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代表竞争关系图表示共生关系: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两曲线是“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代表互利共生关系2、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属于共生关系;b农作物与杂草属于竞争关系;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属于捕食关【解答】解:(1)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属于共生关系,对应;b农作物与杂草属于竞争关系,对应;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属于捕食关系,对应(2)若3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领域求职必-备技能医师规范化培训面试技巧实战演练
- 5S-6S推行专员素养提升培训课件
- IT管理员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 保险业者必-备健康保险面试策略
- AI研究员研究员职业发展路径规划
- 企业培训之直播形式的应用与实践
- HR岗位在招聘时的实-用面试技巧解析
- SAP项目经理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 IT培训师培训师培训课程表
-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方案
- 湖南省十五五风电项目规划
- 活动策划服务合同标准范文
- 环保检修措施方案(3篇)
- 从0到1开播指导抖音本地生活商家直播培训
- 2025年临港人才面试题目及答案
- Q-JJJ 9002-2025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
- 消防员涉赌涉贷课件
- 一件事一次办培训课件
- 确有专长针灸题库及答案
- 年产5万吨乙酸乙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
- 建信金科面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