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2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3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4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 意 事 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共6页。2.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60分。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第i卷(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旦独立地投入严峻的生活,中学生的浪漫情调很快就将 。想到众兄弟就要 ,他不免一番悲戚。偌大的城市要找个人,如同 ,没想到今天竟在街头无意中碰上了。以雪填井,画饼充饥,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无异于 。a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海底捞针 海底捞月b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海底捞月 海底捞针 c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海底捞针 海底捞月 d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海底捞月 海底捞针 2. 下面是苏轼写的一首词,请判别它的词牌名(3分)( )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a. 虞美人 b. 念奴娇 c. 沁园春 d. 永遇乐3.下列对联中涉及到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3分) ( ) 街头灯影逐花影,村中梅香伴酒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秋老还添不老香。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a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清明节 b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清明节 c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春节 d春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元宵节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 。寂寞是一种清福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a b c d5. 按照规范、平实的要求对下面这段网络语言所做的转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他总是自以为颜值高,凡事都很任性,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自己是人品爆发,哎,心塞呀! a.他总是自认为长得很帅,凡事都很认真,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自己是时来运转,哎,让人感觉很有意思啊! b.他总是自认为长得很帅,凡事都无所顾忌,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自己是时来运转,哎,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啊! c.他总是自认为威望很高,凡事都无所顾忌,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是因为自己人品好,哎,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啊! d.他总是自认为威望很高,凡事都很认真,而且稍有点成绩,就爱说是因为自己人品好,哎,让人感觉很有意思啊!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张 赫 传汪琬 张赫,濠州人。江淮大乱,尝团结义兵,以捍乡里。嘉山缪把头每遣人招之,卒谢不往。闻太祖起,遂率众来附,授千户,以功进万户。从渡江,以功擢常春翼元帅,守御常州。寻从击陈友谅于鄱阳湖,又从攻武昌。已又从伐张士诚,进围平江,诸将分门而军。赫军阊门。士诚屡出兵突战,屡挫其锋。吴平,赐彩段表里。又从克庆元,并下温、台。洪武元年,擢福州卫都指挥副使,复明署都指挥使司事。是时倭寇出没海岛中,乘间辄傅岸剽掠,沿海居民悉苦之。帝数遣使谕日本国王,诏书谓:“能臣,则当奉表来庭;不能臣,亦当领兵自固,永安境土。如必欲为寇,将克期命舟师往剿灭其国。”继又数绝日本贡使,然不得倭人要领。赫在海上久,所捕掳不可胜计。最后追寇至琉璃大洋,亲率士卒与战,禽其魁十八人,斩首数十级,获倭船十余艘,收其弓刀诸器械无算。帝伟赫功,遂命掌都指挥印。寻调兴化卫,召还,擢大都督府佥事。会远东漕运方艰,军食后期,帝以为虑。以赫久于海上,习知海道曲折,因命赫督海运事。久之,封航海侯,予世券。赫前后往来辽东十二岁,凡督十运,劳动备至,军中赖以无乏。病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同时有朱寿者,亦积战功至都指挥、大都督府佥事,又积督运功,封舳舻侯,皆与赫同。二十三年,肃清逆党,榜示勋臣五十七人,以江夏侯周德兴而下十九人为一类,赫、寿相次皆与列焉。后三年,寿坐蓝玉党死。(选自汪琬全集笺校,有删节)注世券:即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功擢常春翼元帅 擢:提升官职 b禽其魁十八人 禽:通“擒”,捉c习知海道曲折 习:学习 d寿坐蓝玉党死 坐:因获罪 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尝团结义兵,以捍乡里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亲率士卒与战 然后知是山之特点,不与培塿为类c以赫久于海上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久之,封航海侯 望西山,始指异之第ii卷(130分)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已又从伐张士诚,进围平江,诸将分门而军。(3分) (2) 是时倭寇出没海岛中,乘间辄傅岸剽掠,沿海居民悉苦之。(4分)(3) 会远东漕运方艰,军食后期,帝以为虑。(3分)9从文中看,张赫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词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注:洞房:幽深的居室。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 (1)王词写的是什么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3分) (2)蒋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说明。(3分) (3)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孔子语录)(2) ,行道之人弗受。(孟子鱼我所欲也)(3)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4)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潜桃花源记)(5)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6)日星隐耀,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7)桃李不言,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8)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山那边的景致茨园 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西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 三百多年前,山那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灾人祸,可我祖上却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从山那边迁了过来。 “山那边不好么?”我童年时不止一次这样问爷爷。爷爷却只是笑,什么也不说。于是,在我童年的思维里,就有了这样的推理:山那边是什么样子,我爷爷的爷爷也未曾跟我爷爷说过。我祖上的坟都是在山那边的。听爷爷说,每有先人作古的时候。总是叮咛子孙把他的尸骨抬到山那边安葬。但不知是淡了祖籍的概念还是子孙们懒惰了,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开始,坟就在庄边不远处的坡地里。而令我已过了好奇的年龄,却对祖上为什么要迁徙依然好奇。一个人若是不知道祖上为什么要抛家剐舍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一种悲哀。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我曾经有几次萌生了去山那边看一看的念头,可与几个同龄的伙伴说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扣我结伴而去。我是不惯于孤独的,于是也就终未成行。只是,我对山那边始终充满了好奇。在我的视线里,一个笑意在嘴边、在眼角的老人赶着一群羊从山那边过来了。这群羊,十多只,一只比一只肥。山庄与山之间,的确是放羊的好去处:有沟有坡。坡上草绿,沟中水清。看到他,我就想从他嘴里知道些山那边的情况,于是就主动过去与他搭讪。 “喂,大爷,怎么称呼?”我迎着他,笑问。 “随你叫好了。”老人连正眼看我一下也不,随口道。我愣了一下,想不出该再说些什么才好,但又不愿放弃了解山那边的机会,于是就一声不响地蹲在了他一边,拿眼瞟着他看。老人的脸上布满了核桃壳似的皱纹,腰间挂个葫芦,清漆漆的那种,油津津的,阳光下闪亮着微紫的光泽,很好看。老人取下葫芦,拔下塞子,“嗞”了一口。“大爷,你喝的是酒吧?”像是找到了话题,我又问。“是吧。”老人说。 “怎么您脸一点儿也不红?恐怕是水吧?”我故意这么说一句,希望能听他说一句多一些单字的话。“是吧。”老人却仍是极简洁地答了句。看得出老人是不怎么喜欢说话的,我也就不再顾忌什么,问:“大爷,山那边好么?”“好。”老人说。“怎么个好法?”我问。老人忽地扭脸看着我。眼睛里,分明是一种嘲笑我问得奇怪的眼神。“就这么个好法。”老人挥手指了指四野,说。我下意识地四下望了望,也就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陪他蹲着,和他一起看他的羊“咩咩”地叫着吃草,听他不时“嗞”他的葫芦。天黑了,炊烟包裹的山庄里传来唤我回去吃饭的声音。我站起身,看了看仍蹲着的老人,说:“大爷,晚上住俺家吧。” “不麻烦了。”老人说一句,却没有丝毫感激我的意思。 “晚上你怎么住?”我忍不住多了句嘴。 “羊怎么住,我怎么住。”老人指了指他那些勾头吃草的羊,津津有味地“嗞”了口葫芦。 老人住在山庄东边的一个破窑里。住了三五日,我走的那一天,他也走了。老人赶着他的羊,和我一起向背山的地方走了。坐上车,当车轮轧过钢轨,把我从乡间往城市运的时候,我是那样的想家里的景致。乍然间,隔窗望见那牧羊老人仍在走,我忽然感觉到了一阵从没有过的凄凉。这世上难道没有能够留住他的景致吗?12标题“山那边的景致”有着怎样的含义?(4分)13小说一开始就写“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园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中“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15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人认为是“寻根”,有人认为是“漂泊”,有人认为小说隐喻着不同人生态度的碰撞,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光说观点,不阐述理由不给分)(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中国的孝道朱大可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母亲睡前给母亲端水洗脚,幼子为此深受感动,遂端来一盆热水要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洗脚、下跪和磕头的闹剧,从旧帝国一直上演到民国,始终没有终止的迹象,只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它逐渐遭到人们的唾弃。但今天,在道德全面滑坡的背景下,那些发霉的旧风俗开始卷土重来,成为转型中国的“亮丽风景”。 但国人的孝道传统,往往表演甚于实绩。目前的种种亲情表演不过是这种“秀孝传统”的变种而已。在所谓“亲情经济”的浪潮中,母亲节被强大的市场之手弄成了鲜花节或蛋糕节,面临着被庸俗化的厄运。美式文化的渐染,又让很多年轻人怀着崇拜心理,模仿西式传统,把示爱当作时髦,把表演当作品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孝道,无非是专制主义在家庭结构中的映射。它从未承载过真正的爱与亲情,而仅仅重申长辈对晚辈的微观权力。它拒绝家庭成员的人际平等,无视晚辈的人格尊严,进而摧毁主体的独立建构,由此导致服从性和工具性人格的茁壮成长。 如何阐释“孝”的含义,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儿女跟父母的关系,首先应当建立在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任何一种下跪和磕头的行径,只能把“孝”引向“顺”,也即表达谦卑和顺服的语义。这种所谓孝道,背离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人本主义价值基线,跟爱没有任何本质性关联。 母亲节源于希腊,人们借此向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意;现代母亲节则源于一名叫做安娜贾维斯的美国女士,她力主设立纪念日来劝慰那些在战争中丧子的母亲,同时创立母亲节来表彰全球母亲的伟大成就。全世界的儿女都知道,我们应在这一特殊的节日里重申母爱的伟大,对母亲报以更为炽热恒久的情感:学会倾听她们的教诲,尊重她们的抉择,跟她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并学会在她们老去之后,照料其衰弱的身体和安慰其孤寂的灵魂。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以下跪和磕头来表演各类滑稽的“孝行”。母亲珍爱并引为自豪的,不是那些磕头虫和软脚蟹,而是有尊严地站着的孩子。(有删改)16.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17.文章第段中“变种”的表现有哪些?(6分)18.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6分)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江苏省响水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1c(风流云散: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指原聚在一起的人零落离散,也形容某种事物或思想很快消失。烟消云散:比喻某些思想、情绪或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能指人)。海底捞针:比喻很难找得到或无从寻觅,侧重“难”。海底捞月:比喻根本不能达到目的,徒劳无益。) 2. a3. b【解析】中有“灯”,中有“年高”“登高”, 中有“桂”和“月”, 中有“寒食”。 4. c 5. b二、文言文阅读(19分)6. c(习,熟悉)(3分) 7.b(连词,和。a连词,来;介词,用。c介词,在;介词,比d音节助词,不翻译;代词,西山)(3分)8.(1)(3分)不久又跟从(太祖)讨伐张士诚,进兵围攻平江,各路将领分城门驻军。(“已”、“进围”、“军”各1分)(2)(4分)这时倭寇出没于海岛中,趁空就靠岸抢劫掠夺,沿海居民都以之为患。(“是时”“乘间”“傅岸”“苦”各1分)(3)(3分)适逢远东漕运正艰难,军粮(运输)延误期限,皇帝以此为忧虑的事。(“会”、“后期”、“以为”各1分)9. (3分) 辅佐太祖平定天下(1分),抗击倭寇大获全胜(1分),(仅概括答“战功赫赫”得1分)督管海运,保障了军粮运输。(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1)(3分)暮春(春季)(1分)。“落红”(1分),“(垂杨)飞花”(1分)。 (2)(3分)比喻,以流水喻车声;白描,“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景物描写不加渲染;视听结合,“朝云”“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视觉,“辘辘车声”是听觉;动静结合,“朝云横渡”“辘辘车声”是写动,“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写静。(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3)(4分)“飞花”入洞房,反衬词人与恋人天各一方,欢聚不再,蕴含了词人离别之苦;(2分)“飞鸿”南归,反衬词人身陷贼手不得自由的处境,蕴含了词人家园之思与国破之痛。(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8分)(1)任重而道远 (2)呼尔而与之 (3)以咨诹善道 (4)屋舍俨然(5)则素湍绿潭 (6)山岳潜形 (7)下自成蹊 (8)景行行止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12(4分)既实指犊牯山那边的景致,又虚指人们曾经有过的一种生活环境或生存状态。13(6分)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我”对祖上为什么要迁徙的好奇和探寻;为“我”主动向牧羊老人询问“山那边的景致”作铺垫;与结尾我远离家乡、重返城市相呼应,突出了我对故乡的依恋。(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4(4分)知足自乐:牧羊时笑意挂在嘴边、眼角,很享受地“嗞”他的葫芦,很悠闲地看羊儿“咩咩”叫着吃草。不善言谈:“我”主动与他攀谈,他的回答每次都极为简洁。喜欢漂泊,随遇而安:不断迁徙,羊怎么住,他就怎么住。喜好自然:觉得辽阔的四野都很好。(4分,每点1分)15(6分)观点一:寻根。先人作古的时候,总是叮咛子孙把他的尸骨抬到山那边安葬,表现出对故土的依恋与回归。文章标题是“山那边的景致”,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与老人的对话也是重在写“我”对山那边的景致的探寻。“我”一直对祖上为什么迁徙感到好奇,想要追寻先人曾经有过的生活环境或生存状态。“我”离乡进城之后,对故乡一直怀着依恋。观点二:漂泊。山那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灾人祸,可我祖上却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从山那边迁到了山这边,说明人常会久居思变,渴望离开故土,开拓新的生活空间。牧羊老人不断迁徙,羊走到哪里,他就到哪里,漂泊就是他的生存方式。“我”从农村走向城市也是一种漂泊。先祖、牧羊老人、“我”都处在漂泊之中,这说明人的本性就是不安于现状,渴望追求新的“景致”,漂泊实际上就是生存的常态。观点三:隐喻着不同人生态度的碰撞。我祖上和我对家族迁徙的态度不同,祖上迁居到新的地方之后,虽不忘故地,死后仍要回归故里,但他们并不打算追寻过去,而我却总有探寻家族过去的渴望。我的爷爷对此不理解,他对我的好奇笑而不答。“我”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后,依然思念眷恋故园;我站在新的地方,却不一定能感受到它“景致”的美好,因此始终怀念旧地,我对城市与农村的态度始终是矛盾的。牧羊老人与“我”对迁徙的态度截然相反,他自足快乐,随遇而安。他不理解我站在山这边却想到山那边一探究竟的好奇,我也不理解他永远走下去,不留恋任何美好景致的超然。(观点2分,观点下对应的理由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6分)首先指出旧风俗卷土重来的现象;接着揭示传统孝道的实质;最后提出“孝”的正确做法(阐释孝”的正确含义)。(每点2分) 17.(6分)孝道被市场庸俗化;孝道被西式化。(每点3分) 18.(6分)注重实绩;承载真正的爱与亲情;要建立在家庭成员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报以炽热恒久的情感(学会倾听她们的教诲,尊重她们的抉择,跟她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并学会在她们老去之后,照料其衰弱的身体和安慰其孤寂的灵魂。)。(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七、作文(70分) 19【参考立意】林清玄比喻中的“窗子”,说的是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而“镜子”,指的是每个人都要审视自己,勇于自我完善。如果从“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切入题意,具体可写知识上的视野、心灵上的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可以写超越自我、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可以描写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景、物、情、理给人带来境界上的提升或心灵的顿悟:也可直接论述自己对“视野”的看法、见解。如果从“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入题,可以写人要有自知之明,也可以由己及彼地,借“镜子”探讨人性的弱点:爱听表扬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