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从ENG到SNG.doc_第1页
电视新闻—从ENG到SNG.doc_第2页
电视新闻—从ENG到SNG.doc_第3页
电视新闻—从ENG到SNG.doc_第4页
电视新闻—从ENG到SNG.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 电视新闻:从ENG 到SNG廖德文SNG的使用在国内是少辆和谨慎的,提起SNG电视观众相当陌生。2005年1月1日,湖南经视直播都市正式起航,扑面而来的宣传词让人感到电视新闻正在发生变化:“最新锐的高科技SNG卫星车,纵横三湘四水全天候24小时第一时间,直播事发第一现场;全方位渗透事件的台前幕后,展示原生态,揭示大背景,精准快刷新民生视角”。这表明SNG以其零误差的传播时效,无与伦比的现场感,挑战传统新闻理念,独领现代传播的风骚。SNG是英文SATELLITE NEWS GATHERING的缩写,意为卫星新闻转播,特指装载全套SNG设备的采访车。卫星新闻采访车装有小型地面卫星发射和接收装置,可随时随地将现场的新闻画面转化为信号发射至卫星,再由电视台从卫星接受信号并播出。因而SNG是现场直播的重要技术手段,给电视新闻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现场即时实况报道,让观众同步目睹新闻的发生,给观众原汁原味的感受。SNG的出现为电视新闻带来了一场传播方式的巨变。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遭到恐怖分子袭击时,美国和各国(中国仍然按部就班地执行原来的节目播出安排)各地区的电视新闻台几乎无一例外地中断正常播出,进入对“9.11”事件的连续直播,现场直播更是频频出现。香港凤凰卫视进行了36个小时的直播,让无数观众锁定凤凰卫视,同步了解事件的每一个细节和最新动态。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运用SNG十分普遍,SNG成为不可缺少的常规武器。在传媒市场极其有限的台湾,每家电视台都拥有SNG,仅东森新闻台一家就多达10台左右。而在我国大陆,第一台SNG卫星车则是广州电视台于2000年12月引进的。湖南经视使用“最新锐的高科技SNG卫星车,纵横三湘四水”,宣告“进入直播都市时代”,无疑表明了湖南电视人的前瞻眼光、追求目标和战略构想。此前,在传统的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即电子新闻采集方式下,电视新闻制作流程繁琐,通常包括六个环节:采访拍摄、撰写文稿、审定文稿、编辑画面、审定成片、后期播出。一般情况下,这六个步骤由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来完成,于是,新闻时效差、声画两张皮等现象一直困扰着电视人。由于电视新闻长期深受报纸新闻报道模式的影响,在新闻选择和价值判断上忽视了电视传播的特性,始终无法更好地运用画面思维,无法避免后期编辑制作中可能产生的新闻信息的失真,如电视新闻中经常出现画面时空错位、对采访者的同期声断章取义等信息处理不当的现象。这时期出现的现场直播成为了电视新闻中最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形态。现场直播是指信息生成、信息采集、信息传播、信息接受完全同步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2001年8月22日,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现场直播,就是一种原汁原味、对现场不加任何包装的原始放送,看不见主持人也看不见记者,只是对整个新闻事件的进程作忠实记录,光运动员入场式就进行了个把小时。这种直播平铺直叙,延长了毫无必要的新闻时间,受到诸多质疑。直播之路在经历了香港回归、黄河小浪底截流、长江三峡截流等重大事件的直播考验之后,开始走向成熟。现场直播多了“报道”即包装策划的成分,有人称之为“现场直播报道”,是“现场直播”的发展。直播报道节目都经过了精密策划、精心组织、精美包装,既有现场实况的同步记录,又有记者的现场采访,还有背景介绍,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方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清楚,给观众叙述一个现实事件,留下一份真实,同时给观众阐明一种理念、抒发一种情感,腾出思考空间。2004年重阳节,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祭炎帝陵,香港凤凰卫视、湖南卫视、株洲电视台三家联手对公祭盛况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让观众同步目击了公祭整个过程,看到了圣火点燃与传递的情景,即时感受了省长恭读祭文代表湖湘人民的满怀壮志,以及万人同唱一首歌时炎黄子孙尊崇始祖、热爱中华的虔敬。“火祭”后到“文祭”前一段时间,公祭队伍从圣火台走下步入神农大殿广场,正是现场信息低谷时期,凤凰卫视吴晓莉、湖南卫视魏哲浩两位主持人的现场播报,选择时机介绍炎帝和炎帝陵的背景,有侧重地插播背景材料,巧妙地补充、深化了现场,在观赏中注入思想性,那就是炎帝精神的传承:“历史曾因始祖的求索而辉煌,未来也将因子孙的拼搏而壮丽”,直播报道源于现场而又高于现场。SNG之前,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报道在我国尚不普遍,主要运用于一些可以预见的重大题材的报道,如时事政治、体育赛事、综艺晚会等。因为这些题材程序性强、变数不大、容易操作。它们多以大型的特别节目的形式播出,而不是作为常规新闻节目的一部分,与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报道有明显区别。进入SNG时代,现场直播报道则一改过去那种只搞大新闻、大制作的运作模式和旧有观念。从广州电视台的实践来看,以SNG连接现场的直播报道成为了广州电视新闻的常态形式,走上了小型化、常规化的发展道路。在观众收看CNN新闻台节目时就会发现屏幕上不时打出的“LIVE”(现场直播)字样,表明正在收看的是CNN记者发自全球新闻事件相关地点的现场报道。小型现场直播中,对突发性事件的播报,最能体现SNG灵活快捷的优势。但是,应该看到,对可预见性事件和非事件性新闻,由于没有情节,缺乏悬念,就算有强烈的现场气氛,现场直播报道也会带来可视性不强的弊病。一些专家曾提醒央视“不要把新闻频道的重点放在直播上,因为适于直播的机会是偶然的,某些计划内发生的事件的直播意义不大”。直播中国的悄然下岗应该让我们吸取教训。SNG是电视新闻工作者手中的利器,如果认为它“添乱”,弃之不用,当然不行;用得太少,又实在可惜。广州电视台SNG首播后的一年内只出动50多次,也就是一周直播新闻只有一次。湖南经视直播都市SNG的使用率有多高,不得而知,但绝对没有“纵横三湘四水”。以开播首日为例,16点档新闻,演播室与SNG连线只有两次:一次是桔子洲上记者连线,介绍卫星直播车,热气球升空离开地面;另一次是前方连线世界之窗新年游。而播报全省庆新年的“05新年新喜”7条新闻,则全部是由这7个地市电视台选送的。SNG使用频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播报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每次直播支付租用卫星的费用等成本很高,是制约SNG走向日常化的重要因素。还应该看到,在国外、海外,SNG被滥用也会带来负面效果。最主要表现为:新闻报道失却深度,提供粗糙和冗长的垃圾新闻,一切交给观众判断,等于否定了记者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消化的过程,因此有人把SNG笑称为SUPER NO GOOD。这已经招致了有识之士的批评:“因为一个新闻没有即时让民众知道的价值,就算有再昂贵的通讯设备,电视台充分利用到无以复加,新闻频道上巨细靡遗的现场转播,也是科技害人的一个范例”。(隋安德不要让SNG变成SUPER NO GOOD,台湾目击者第五期,1998年5月)从SNG本身的弊端来讲,首先,直播也不是共时传播,在传输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的时间差,而且为了保证不出差错,电视台也会人为地留出一定的时间差;再者,观众不需要过多的直播,如果事无巨细都进行直播,观众也没那么多时间来看,电视台肯定也受不了。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在推进运用SNG的过程中认真思考,避免重蹈覆辙。参考文献1 闵大洪.电视新闻频道与LIVE、SNG J.南方电视学刊,2002,(4)2 江耘.SNG与新闻现场直播的日常化 J南方电视学刊,2002,(4)3 施卫东.现场直播报道值得注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