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1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1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1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1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2011河南豫南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题)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故b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君设立的,不能体现私人讲学出现,故d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c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家设立的饿机构,一般是在天子的都城。但到战国时期,却设立在诸侯的国都,说明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选a。【答案】a2.(2011河南豫南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题)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解析】分析楹联内容,可以看出体现两层意思:一是劝天下家婆爱媳,二是丈夫要顺妻之意。材料体现不出忠恕孝悌,故a错误;宗法观念强调的是等级制度,而材料并未体现等级,故b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处理好婆媳、夫妻关系,达到家庭和睦。【答案】d3.(2011福建漳州毕业班质检13题)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 )a血缘亲疏 b地位尊卑 c长幼有序 d先帝遗愿【解析】从史实和材料可知,当时影响王位继承的是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由材料长子微子启虽为长,但其出生时母地位贱,而同母弟弟辛出生时母亲已经为正后,立的人为少子辛,故可以看出其为帝长子继承制。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4.(2011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一次考试2题)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 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 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礼记中记 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从中可以看出( )礼乐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 a b c d 【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礼乐文明不仅存在于奴隶社会,而且封建社会也有故排除。此题应该选择c。【答案】c5(2011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一次考试3题)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定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订立如此盟约( )a旨在维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b为了进一步规范诸侯的婚姻行为c说明当时宗法制已经开始动摇 d反映出分封制已经出现崩溃迹象【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嫡庶继承关系应该反映的是宗法制,说明西周建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此题应该选择c。【答案】c6(2011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1题)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解析】本题考查了宗法制这一知识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选b项。【答案】b7(2011江西高三六校联考协作卷1题)为避免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情形,周朝开始确立(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废嫡立庶,导致子弟争相代立,解决这种问题的措施就是嫡长子继承制,选择b项。【答案】b8(2011广东珠海摸底)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朝自己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又重新建国b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d周朝时代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解析】考查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同姓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其中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继承商店祖宗祭祀体系,封于宋地,但并非自己重新建国,故选择a项。【答案】a9(201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起点考试)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维护统治的稳定。研究宗法制度可考查( )a长城遗址 b曲阜孔庙 c陕西黄帝陵 d京杭大运河【解析】 本题为文字类材料选择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宗法制,题干为历史论点,需要考生依据所学知识,从选项中选出可支持题干的论据。长城是军事工程,与题干不符,a项排除;曲阜孔庙,是为纪念孔子所建庙宇,b项排除;京杭大运河是隋开凿沟通南北的人工运河,d项排除;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黄即指黄帝,其为中华民族始祖,与题干相符,c项正确。【答案】c10(2011福建厦门双十中学第一次月考)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解析】本题较容易判断,a项一万年前属于原始社会时期;b项传说时期,都不具备上述4个标准,根据所学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确立,也是我国青铜时代,出现了早期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等),本题选c项。【答案】c11.(2011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49题)(18分)每逢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制度往往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有学者认为:西周封建制度下,主权经由层级的结构,逐级分享,不论王室,或是诸侯,或是卿大夫,都不能拥有完整的主权。而在战国开始时,一种新型的国家出现了。在这个国家里面,国君掌握专制权力,大臣可以自由任免;同时这种官僚制度选任和提拔有才干者,淘汰不合格者。国家事务远较以前复杂,这就需要一批有管理国家本领的专家来行政,而不是任用只懂朝廷礼仪的绅士来做官。据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资料整理(1)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政治制度所发生的重要变化。(6分)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以后,而甲午一战,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2)根据该学者的观点,简述中国近代“自强运动”初期的主要表现及失败原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自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12分)(3)材料三中“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指什么?(2分)概括17世纪后期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2分)【解析】李季松,qq84532313(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思想?(2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3分)【解析】第(1)问需要对材料一进行分析、概括再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来回答,材料中主要阐述的政治制度变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确立起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等。第(2)问需准确把握“自强运动”的概念,把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预备立宪”与自强运动紧密联系起来,本问考查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预备立宪”等知识点,第一次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其他可按照要求根据所学逐一回答。第(3)问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小问,根据“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分析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第二小问,根据“17世纪后期英国政治制度”这一提示分析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原因。第(4)问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变化。第一小问,根据“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第二小问,根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政策、法制建设成果来回答。【答案】(1)专制君主制确立(或取代等级君主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职业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制。(6分)(2)“自强运动”初期主要表现: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单纯引起西方技术而不改变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4分)新特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分)史实:戊戌变法:提倡学习君主立宪制;清廷“预备立宪”:颁布宪法,设内阁,仿行宪政。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6分)(3)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