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著名导演李少红执导的50集电视剧红楼梦(新版)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右图是红楼梦(新版)第五十三回中贾府在除夕之夜隆重祭奠先祖的剧照。该祭祀活动源于()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礼乐制度解析:“贾府在除夕之夜隆重祭奠先祖”体现了尊祖敬宗的观念,这与以父系血缘关系维系统治的西周的宗法制有关,a项正确;b、c、d三项显然与尊祖敬宗无关,排除。答案:a2(原创)青铜器宜侯夨簋中记载,周康王命令虞侯夨说:“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美酒一卣、前商美玉一块。赐给你土地,有山谷肥田三百、有地一百二十、有城邑卅五座、乡村一百卌个。赐给你人,包括居住在宜地的前商王族十七族姓、赐甸民七族姓、庐民二百五十族姓,赐已在宜地的庶人六百十六族姓。”这一记载中,没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 d封建君主专制解析:a项在材料中的“迁到宜地”,“赐给你土地”中反映出来。b项和c项可以从“族姓”的表述中反映出来。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答案:d3(2011年盐城模拟)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解析: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为分封制,“郡县政治”为中央集权制,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c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d项错误。答案:b4(原创)下图是刘海明同学用计算机绘制的一幅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a隋唐时期的皇权已经得到极大强化b唐朝在国家制度和机构上注重创新c隋唐中央部门机构相互牵制、制约d隋唐中央部门的官员素质得到提高解析:示意图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内容。a项发生在明清时期,隋唐三省六部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b项不正确,唐朝是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不是创新。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机构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是科举制度的作用,在示意图中没有反映。答案:c5(2011年永州模拟)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解析:从汉到宋,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但是也造成了地方行政效率不断降低的恶果,钱穆实际指出了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答案:a6(2011年哈尔滨高三月考)我国古代历史上,对于用人历来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一个是“任人唯贤”。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任人唯亲的是()a郡县制 b科举制c宗法制 d察举制解析: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进行权力分配和继承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郡县制、科举制、察举制虽然“贤能”的标准并不相同,但都是“任人唯贤”。答案:c7某同学在研究唐代历史时看到这样的表述,“贵族跟平民的等级是严格的,只有一条似有似无的狭径,如进士及第等,作为庶民爬上贵族地位的阶梯,而贱民则连这个狭径都没有”。资料中“”可能是()a门第 b科举c战功 d耕织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士及第”,这是科举考试的结果,故b项正确。答案:b8(原创)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13681644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国家机构发展历史上的十分重要的阶段。国家在政权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集权于皇帝等构成了这一历史阶段机构设置的基本特征。”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最重要表现是()a内阁制度的创立 b相权被最终剥夺掉c军机处机构的设立 d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解析:1368年至1644年是明朝统治时期,a项是加强皇帝的措施之一,但b项是明朝皇权强化的最重要表现。c项和d项都发生在清朝时期。故选b。答案:b9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张居正使得张居正这位明万历年间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物在国内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据史书记载,张居正升任首辅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部权尽归内阁”。对此评述正确的是()a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得到恢复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了明朝政治腐败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解析:内阁制度是在明朝废丞相后设立的,其主要职责是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说明这一时期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答案:d10(2011年宁波模拟)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解析:材料中“有人”认为刘邦不能向其父行旧礼的根据是刘邦是君主,可见,君主的威严是第一位的,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主专制。答案:b11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同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解析:解题关键是解读材料,材料中要注意两点信息:一是“公天下”的因素,二是“现代行政”的特点。答案:c12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 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a bc d解析:“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大意是“做皇帝要以自己亲历亲为地治理天下,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说法较片面。答案:b二、非选择题13(2011年衢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朝被推翻时才告终。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材料二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秦始皇建立的帝国结构又渐渐恢复,只是没有原先的恐惧和压迫。因之,汉帝国繁荣了四个世纪,约相当于罗马帝国的统治时间。材料三宋以后的元朝(12791368年)是独特的,因为它是蒙古人而非中国人的皇朝。那以前,游牧民也时常入侵中国,但只能偶尔控制个别地区。而那时,一支蛮人的入侵队伍却首次成功地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实际上,这些蒙古人当时已侵占了欧亚大部分地区,那时的中国仅是一个东起太平洋、西至黑海的庞大帝国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蒙古统治者,人数上较之他们千百万的中国臣民,少得可怜,而且,得不到中国贵族和农民的拥护。他们以征服者的身份进行统治,对中国的制度或者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没作什么让步。他们起用外国人参与行政管理,推崇趋于衰退的佛教而不提倡儒家学说,并普遍地剥削国民。因此,当他们的军事力量衰落时,其政权也就为起来造反的农民和心怀不满的士大夫所消灭。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帝国结构”的主要表现。(2)据材料二,汉朝在初期是如何管理地方的?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最终是采取什么措施“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的?(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元朝是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首次成功地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的?材料中作者认为元朝“庞大帝国”被消灭的原因有哪些?(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制度演变的趋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问,前一问由材料一中的“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及所学知识说明。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联系到汉朝初期推行的郡国并行制,由此回答产生的后果与解决措施。第(3)问,前一问回答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后一问对材料三进行概括提炼即可。第(4)问,要从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角度进行阐述。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推行郡国并行制;出现了王国问题或地方割据;颁行“推恩令”。(3)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接管辖山东、山西和河北部分地区,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原因:蒙古统治者人数少,得不到中原人的支持;强制中原人改变生活方式;思想上没有提倡影响深远的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