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4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4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4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4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a 考查逆向思维能力和对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掌握,由材料可知英国割占香港岛,故选a。2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灭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同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解析:a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分析可知,鸦片战争后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加之各级官员借机搜刮,加剧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3.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 b c d解析:a 本题为材料分析题,选取了孙中山的四段材料,折射出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通过对其民族主义的分析,我们可知,民主主义具有局限性,容易形成反满思想。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这两个美丽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备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一个法国商人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在苏州、杭州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解析:c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法国人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及“利益均沾”的原则,同样享有这一特权,故c选项正确。5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解析:d 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而马关条约签订时间是1895年,故d可以选出。6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解析:b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承担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c项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并未出现如题中所述的“血战”场面;d项1924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虽由孙中山发起,但孙中山于1925年逝世,因而无法对该事件作出评价。而1898年开始的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列强看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及兵力来统治此天下生灵这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属下策”,从而使列强放弃了中国为完全殖民地的企图。正确答案为b项。7. 1919年4月30日,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直接针对的事件是a.德国强租胶州湾 b.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c.北洋政府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日本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解析:d 德国强租胶州湾是1897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是1915年,a、b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均错误;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c项表述错误;根据材料时间和内容,可知针对的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这也是后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d项符合题意。8.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成就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解析:a 根据提问中的“首要”任务,联系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是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上出卖中国的国家主权,因而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政治上救亡图存。所以应该a项是正确答案;b项是结果;c项是新文化运动;d项是错误选项。9 “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人物风俗制度丛谈)这篇文章的成文时间最有可能是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解析:d “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是指卢沟桥事变,这次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10.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重庆谈判后解析:c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其中的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即1938年9月29日,属于抗日战争时期。11.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解析:b淞沪会战是四大会战中时间最长的,打了三个多月,正好是“13个星期”。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李宗仁指挥,但一个战役不可能打那么久。这道题考得有点细,难度较大。12 被中外舆论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的历史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济南大屠杀 d天津大屠杀解析:b结合题干中的信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联系a、b、c、d四个选项中的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即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13 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这就是“土八路”。这一史实突出体现了毛泽东的a根据地建设思想 b土地革命政策 c人民战争路线 d统一战线主张解析:c结合题中信息“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联系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分析,该史实突出体现了毛泽东的人民战争路线。14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朱自清语)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析:b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15.右图为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书影,落款是: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卅日。动态完整详细地记录了毛泽东等在渝期间的主要活动。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争取和平,实现民主解析:d民国三十四年是1945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是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商谈和平建国的日子,c项正确;a项是孙中山的政治纲领,b项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主题,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主题,均与题干时间不符。16. 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的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据其行程路线判断,他参加了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 根据材料的提示语:时间在1948年秋,地点主要在山东、江苏省,此战役一定是淮海战役,应该选择c项。17.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a、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一届人大 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c、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解析:d 毛泽东的话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a项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时期,一届人大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b项武昌起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18.新华社在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b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c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解析:b 日出东方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星火燎原是指1927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力挽狂澜指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 灯塔指引 指长征后延安成为革命中心 进京赶考指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共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引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首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b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c“天翻地覆”是指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d.占领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析:c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于1949年4月,主要描写的是渡江战役。所以,a、b项均错,渡江战役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即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发生于战略决战之后。20.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 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解析:b本题主要考察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的革命史。从中共的诞生,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低谷,一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二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到日本侵华,根据地遇到极大的困难。此后中国革命就逐步走向胜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个小题,21题20分,22题20分,共40分。)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进步作家,其创作的一生正值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他以自己的文学作品,用他那特有的讽刺的笔调,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罪行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深刻辛辣的批判。下面是1900年8月12日他写给朋友的信中的一段话: “现在全中国都站起来了,我的同情完全在中国人民方面。欧洲的匪徒们曾经欺凌他们多年,我希望他们能把外国人都轰走,永远不让他们再回去。”(1)这段话中“现在全中国都站起来了”中的“现在”指什么时候?(2分)(2)“全中国都站起来了”可能是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结局是什么?有何意义?(9分)(3)“欧洲的匪徒们”指什么?(4分)(4)当时这伙“匪徒”来中国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最后他们达到目的了吗?(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那封信的写作时间“1900年8月12日”进行判断;第(2)问联系1900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第(3)问结合侵华的帝国主义国家得出答案;第(4)问根据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进行归纳: 答案:(1)“现在”指1900年。(2分) (2)“全中国都站起来了”指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9分) (3)“欧洲的匪徒们”指包括八国联军在内的侵华列强。(4分) (4)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维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他们镇压了义和团运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分)1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的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材料二 大总统誓词 中山陵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请回答:(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曰悬挂,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6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