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高考频点模拟题精选分类解析44 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doc_第1页
高考物理 高考频点模拟题精选分类解析44 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doc_第2页
高考物理 高考频点模拟题精选分类解析44 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doc_第3页
高考物理 高考频点模拟题精选分类解析44 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doc_第4页
高考物理 高考频点模拟题精选分类解析44 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2012模拟题精选分类解析 高频考点44 变压器交流动态电路1(2012年5月湖北武汉模拟)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0l,p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 ,其余电阻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电压表的示数为4.4vb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当t=0.01s时,电流表示数为零c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d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答案:ac解析: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由变压器变压公式,可得电压表的示数为4.4v,选项a正确;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当t=0.01s时,由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为i=u/r=0.44v,选项b错误;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输出电压增大,输出功率增大,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选项c正确;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不变,选项d错误。2.(2012年3月青岛市高三一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11, r 1,原线圈允许通过电流的最大值为1a,副线圈 ab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42vb原线圈两端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50 hzc副线圈中电流的最大值为11ad为保证电路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不得小于13(2012年3月河南焦作一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1100匝,副线圈的匝数n2=110匝,r0、r1、r2均为定值电阻,且,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u=220sin(314t) (v)的交流电源。起初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为22vb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小c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变大d当开关s闭合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选项bcd正确。4. (2012年3月湖北孝感二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u=20sin100t(v),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oo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50hzb. 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c. 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 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5(2012年3月山东德州一模)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端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移动滑动触头p,可以改变原线圈的匝数。变压器的副线圈与一个滑动变阻器相连,q为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电压表为理想交流电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上移动p,输入电压的频率不变 b向上移动p,输入电流减小 c保持p不动,向下移动q,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d保持q不动,向下移动p,电压表的示数增大项d正确。6(2012年3月东北四校一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表为理想电流表,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开关s断开。当s接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mn输出电压减小 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减小 c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 d原线圈中电流表的示数减小7(2012年3月山东烟台一模)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图中r1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为定值电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2的示数为9vb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 sin50t(v)cr1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d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和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之比为14之比为11,选项cd错误。8.(2012年3月四川南充市二模)图乙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原线圈与如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连接.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热敏电阻r2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a.电压表示数为v b.电流表示数为0.02ac. r1的电功率为0.2w d. r2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答案:cd解析:原线圈输入电压为10v,由变压器变压公式可得,副线圈输出电压为1v,电压表示数为1v,选项a错误;不能判断出电流表示数,选项b错误;r1的电功率为p=u22/r1=0.2w,选项c正确;r2处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2的阻值减小,变压器输出功率增大,原线圈输入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选项d正确。9(2013年3月吉林二模)有一电路连接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接电压一定的交流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将s1从2拨向1时,电流表示数变小b只将s2从4拨向3时,电流表示数变小c只将s3从闭合变为断开,电阻r2两端电压增大d只将变阻器r3的滑动触头上移,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答案:b解析:只将s1从2拨向1时,原线圈匝数减少,副线圈输出电压增大,输出功率变小,输出功率变小,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选项d错误。10. (2012江苏苏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1.1v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连接且在0.01s时,电流表示数为2.2a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选项d正确。11(2012河北衡水中学期末)如图是一种理想自耦变压器示意图线圈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p是可移动的滑动触头ab间接交流电压u,输出端接通了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q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当开关s闭合,p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两灯均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rl2l1qsap不动,将q向右移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bp不动,将q向左移动,两灯均变暗cq不动,将p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dp、q都不动,断开开关s,l1将变暗q都不动,断开开关s,l1将变亮,选项d错误。12( 2012年2月山西四校联考)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电源电压u=220sin314t(v),原线圈电路中接入熔断电流i01a的保险丝,副线圈电路中接入一可变电阻r,则()a电压表的读数为77vb当可变电阻r的阻值变大时,电源的输入功率变大c可变电阻r的阻值低于13.75时保险丝将熔断d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一定是200w项d错误。13. (2012年开封二模)如图所示,t为理想变压器,a1,a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原线圈两端接恒压交流电源,当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a. a1的读数变大,a2读数变大b. a1的读数变大,a2读数变小c. a1的读数变小,a2读数变大d. a1的读数变小,a2的读数变小.答案:a解析:当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a2读数变大,变压器输出功率增大,a1读数变大,选项a正确。14(2012年2月洛阳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处于竖直面内,相距d=050m,磁感应强度b=10t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并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的右端用导线与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接有一个“10v、20w”的小灯泡l。现用外力使金属棒ab沿导轨左右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为v=10sin50t m/s,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不计导轨、导线及金属棒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n1n2lba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b变压器副线圈中电流的最大值为020ac变压器原线圈中电流的最大值为080ad金属棒所受的最大安培力为040n答案:cd解析:考查交流电、变压器相关知识。金属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瞬大安培力为fm=bdi1m=040n,d正确。15. (2012年2月山东潍坊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